雙十一後,很多網友表示「不敢看信用卡」。不法分子利用購物狂歡後用戶強烈的還信用卡等金融借貸需求設計「代還信用卡」騙局,利用風險網址、虛假APP、詐騙好友等電信網絡詐騙手段危害用戶信息財產安全。對此,騰訊手機管家分析不法分子騙局套路,助力用戶防騙。
近日,在家瀏覽網頁的廖女士看到一條招聘「做手工」的信息,便按照網頁提示添加對方好友了解招聘詳情。對方發給廖女士一款「做手工」軟體要求廖女士安裝,並把廖女士拉到「任務群」。
隨後,不法分子開始了先「刷單」再「代還信用卡」連環騙局。開始,不法分子給廖女士介紹了一種直接在某短視頻聊天軟體點讚任務,點讚達到一定量後可領取幾元佣金,無需投資墊款。廖女士做了幾單任務後都順利獲得了佣金並提現成功。之後,不法分子以雙十一後「剁手族」還款壓力大為由,給廖女士介紹了代還信用卡任務,稱雙十一後任務量激增,而且佣金很高。廖女士抱著試試的心態完成了三單小額代還任務,本金很快被退回銀行卡,佣金則儲存到APP帳戶。廖女士看任務靠譜,便嘗試領取了2萬元代還任務,卻遲遲沒收到退還的本金,聯繫「客服」稱大額任務需要「三聯單」才能還款和提現,當廖女士完成三單2萬元任務後,對方又稱APP中需要充滿20萬才可提現,廖女士意識到被騙並報警。
在上述騙局中,不法分子通過刷單小額返利讓用戶相信可以從指定APP中提現,之後小額「代還」快速退還本金給用戶回本快的印象,最後高額佣金誘惑用戶領取大額任務詐騙用戶財產。實際上,用戶在不法分子指定APP上做任務,返回帳戶的佣金只是虛擬數字,「帳戶凍結」等異常情況也是不法分子的詐騙手段,在用戶添加「好友」時便已身入騙局。
對此,騰訊手機管家提醒大家:所有刷單類,足不出戶賺取高額佣金的「工作」都是騙局,不要輕易嘗試;不要隨意添加來路不明的聯繫方式、安裝來路不明的軟體;可以使用騰訊手機管家識別檢測「好友」安全風險,對風險網頁、虛假APP進行識別、攔截、查殺,及時識破不法分子騙局。
(圖:騰訊手機管家安全中心保護用戶微信、QQ帳號安全)
騰訊手機管家應用安全中心,可對用戶微信、QQ等軟體進行實時安全保護,其陌生帳號檢測功能可檢測識別帳號安全風險,提醒用戶避免被騙;微信安全中心支持盜號風險檢測、風險帳號舉報、欺詐風險檢測功能,並對詐騙舉報類型進行實時更新,全面守護用戶微信安全;QQ安全中心可為用戶提供登錄保護、動態密碼以及多種防盜保護,避免用戶被盜號造成信息財產損失。
近年來,不法分子詐騙手段向專業化、產業化方向發展,身在其中的普通用戶很難及時發覺被騙。騰訊手機管家作為用戶移動端第一道安全防線,致力於持續提升自身安全能力,解決用戶安全痛點,先後推出帳號保護、偷拍檢測、隱私保險箱等安全能力,在為用戶手機安全加密同時防範風險好友、虛假APP等安全風險,為用戶手機信息財產安全保駕護航。
(文章來源:砍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