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影響企業機構轉型的五大新興科技趨勢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2020-12-13 199IT

近日,全球領先的信息技術研究和顧問公司Gartner發布的2019年新興科技技術成熟度曲線指出了29項不容錯過的技術,並由此揭示了五大創造和實現全新體驗的新興科技趨勢。這五大趨勢使用人工智慧(AI)等技術架構,使得企業機構能夠充分發揮新興數字生態系統的優勢。

Gartner研究副總裁Brian Burke表示:「科技創新已成為實現競爭差異化的關鍵。科技的發展速度持續加快,突破性技術不斷湧現,即便是最具創新力的業務和技術決策者也需要跟上科技發展的腳步。科技創新領導者應利用技術成熟度曲線中指出的創新方案,對新興科技可能帶來的商機進行評估。」

新興科技技術成熟度曲線在Gartner技術成熟度曲線中最為獨特,因為它集逾兩千種科技的大成,凝聚獨到的見解,並以簡潔明了的方式呈現出29項新興科技技術和趨勢。該技術成熟度曲線重點關注了那些有望在未來五到十年內擁有高度競爭優勢的科技(參見圖一)。

圖一、2019年新興科技技術成熟度曲線

來源:Gartner(2019年8月)

五大新興科技趨勢

傳感與移動(Sensing and Mobility

通過結合傳感器技術與人工智慧,可以讓機器更好地理解周圍的世界,使機器能夠移動並操控物體。傳感技術是物聯網(IoT)的核心組成部分,它能夠採集大量數據。而人工智慧可以提供適用於多種場景的豐富洞察。

例如,在未來十年,增強現實雲(AR cloud)將創建出一張三維立體世界地圖,實現新的交互模式,進而在已有物理空間中創造出將新的商業模式。

尋求利用傳感與移動能力的企業應考慮以下技術:3D傳感攝像機(3D-sensing camera)、增強現實雲、輕型貨物派送無人機(light-cargo delivery drones)、自動飛行器(flying autonomous vehicles)以及4級和5級自動駕駛(autonomous driving Levels 4 and 5)。

人體機能增進(Augmented Human

人體機能增進能夠增強人類認知能力和身體機能,並使這些增強的能力成為人體的一部分。一些裝備能夠為人類提供「超人」般的能力,例如超過人體自身最大力量的假肢等。

專注於人體機能增進的新興技術包括生物晶片(biochips)、人格化(personification)、增強型智能(augmented intelligence)、情感人工智慧(emotion AI)、沉浸式工作空間(immersive workplace)和生物技術(培養組織或人工組織)。

後經典計算和通信(Postclassical Compute and Comms

幾十年來,經典核心計算、通信和集成技術的巨大進步主要依賴於傳統架構的改進,例如摩爾定律中曾預測的更快的中央處理器(CPU)、更高的存儲密度和不斷增加的吞吐量等。但未來的這些技術將採用全新的架構。這個領域不但會出現顛覆性的改進,還會出現可能產生巨大影響的漸進式改進。

例如,近地軌道(LEO)衛星能夠提供低延遲的全球網際網路接入。這些小型衛星群可以為48%目前沒有網絡的家庭提供網絡,為網絡服務欠缺的國家和地區帶來新的經濟發展機會。Burke表示:「目前發射的近地軌道衛星不多,這項技術還處於起步階段,但在未來幾年,它有可能產生巨大的社會和商業影響。」

企業應評估5G、下一代存儲器(next-generation memory)、近地軌道系統(LEO systems)和納米級3D列印(nanoscale 3D printing)等技術。

數字生態系統(Digital Ecosystems

數字生態系統通過同一個數字平臺上相互關聯的參與者(企業、人和物)實現互惠互利。數位化加快了傳統價值鏈的解體,帶來更強大、更靈活、更具有彈性的價值傳遞網,在持續轉型的過程中創造出更好的新產品和服務。

需要考慮的關鍵技術包括:數字運營(DigitalOps)、知識圖譜(knowledge graphs)、合成數據(synthetic data)、去中心化網絡(decentralized web)和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高級人工智慧和分析(Advanced AI and Analytics

高級分析使用精密的技術和工具對數據或內容進行自動或半自動檢驗,而且通常超出傳統商業智能(BI)的範圍。

Burke先生表示:「邊緣人工智慧(edge AI)正越來越多地被用於對延遲敏感(例如自動導航)、易受到網絡中斷影響(例如遠程監測、自然語言處理[NLP]、面部識別)和/或數據密集型(例如視頻分析)的應用。」

企業機構需追蹤的技術包括自適應機器學習(ML)、邊緣人工智慧、邊緣分析(edge analytics)、可解釋的人工智慧(explainable AI)、人工智慧平臺即服務(PaaS)、遷移學習(transfer learning)、生成式對抗網絡(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和圖表分析(graph analytics)。

來自: 人工智慧和大數據

相關焦點

  • 九大宏觀科技力量,五大關鍵新興趨勢,三大顛覆性技術|德勤這份報告...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德勤第十一年發布技術趨勢年度報告。今年的技術趨勢報告繼續在開篇回顧了 11 年來的技術趨勢發展,展示了技術趨勢隨時間推移的演進全過程以及最新宏觀科技力量作為業務轉型基礎帶來的共生效益和不久的未來的新興科技力量。
  • Gartner分析師高挺:戰略科技趨勢如何「加持」組織生存
    經濟觀察網記者 高若灜 當遭遇劇烈變動的外部環境時,什麼樣的企業更能坦然應對?全球信息技術研究和顧問公司Gartner給出的預測是:到2023年,採用組裝式策略的企業機構,在新功能實施的速度方面會比競爭對手快80%。而所謂「組裝式智能企業「講的其實就是企業運營去中心化的趨勢。
  • 《2018中國直銷銀行白皮書》系列解讀一:網際網路銀行服務的轉型與趨勢
    本文為第一期,報告正文如下:   近年來,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網際網路科技迅猛發展,已經滲透到社會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給企業經營、商業模式和金融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銀行網際網路化蓬勃發展態勢,網際網路銀行方興未艾,以「場景化」和「生態化」為核心的網際網路智能技術正在引領銀行未來的變革方向。
  • Gartner預測2019年十大「數據和分析技術」趨勢:增強型分析成為...
    摘要:處於數據和分析位置的領導人必須審視這些趨勢對業務帶來的潛在影響,並相應調整業務模式和運營,否則就有可能失去競爭優勢。 知名調研機構 Gartner 稱,增強型數據分析、持續型智能和可解釋的人工智慧(AI)是數據和分析技術的主要趨勢之一,並在未來三到五年內具有顯著的顛覆性潛力。 Gartner 副總裁兼傑出分析師 Donald Feinberg 認為,數位化顛覆帶來的挑戰——數據太多——也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 北商研究院:2019北京餐飲消費趨勢報告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據了解,從這份報告開始,北京本地生活研究中心將會定期發布北京本地生活服務行業數據報告,揭示行業發展趨勢,賦能本地生活服務商戶。此份報告也顯示了過去一年裡,北京餐飲消費的幾大特點。中關村商圈餐飲品類最豐富,地方特色小吃增速快《報告》以王府井、國貿、中關村、上地、望京五大商圈為主要抽樣區域,對各大商圈不同餐飲品類門店數量、訂單數量數據進行抽取,分析了不同商圈中不同餐飲業態的門店活躍度。
  • ...Vogels預測2021:八大技術趨勢改變世界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
    Werner也回顧了2020年,他表示,2020年是如此的與眾不同,無論企業還是政府機構,工作和運營方式都徹底發生了改變。而幫助我們應對巨變的,是科技。在線課堂幫助孩子們繼續接受教育,在線會議代替商務會議室、酒吧咖啡廳會面,在線視頻讓人們繼續擁有電影之夜,科技幫助人們養家餬口、教育孩子和工作協同,隔離在家也能自娛自樂。2020年的疫情沒有讓我們放慢腳步,反而加速了我們向數字世界邁進。
  • CBInsights China全球新興科技風險投資機構中國榜單,正式啟動
    八年後,軟體作為基礎設施,在企業運營與發展過程中已經無處不在,甚至由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術)深化到了更微觀的層面—DT(Data technology 數據技術)。如果把軟硬體比作企業的「血管」,那麼數據就是在其中流淌的「血液」,它正將所有的行業引向技術升級。
  • 實力傳播:2038: 未來25年六大趨勢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這是實力傳播全球「預見2038」項目中預測的主要趨勢之一。該項目是2013年10月實力傳播25周年慶祝活動的一部分,旨在研究未來25年世界將如何變化,並為營銷人員出謀劃策。《2038:未來25年六大趨勢》評估了未來25年經濟、社會、科技和娛樂媒體的變化將會對消費者行為帶來何種影響。
  • 阿里達摩院:2019年十大科技趨勢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
    阿里巴巴達摩院發布2019十大科技趨勢。其包含了AI、神經網絡系統、計算機體系、5G網絡、生物識別技術、自動駕駛、區塊鏈和數據安全等領域。 值得關注的是,超大規模圖神經網絡系統將賦予機器常識。以下為2019十大科技趨勢詳細內容:趨勢1:城市實時仿真成為可能,智能城市誕生城市公共基礎設施的感知數據與城市實時脈動數據流將匯聚到大計算平臺上
  • 2017年中國電信網際網路金融大數據報告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從統計結果來看,銀行受大量小型規模的城市商業銀行的拖累,其整體比例略低,但是針對大型的、全國性的商業銀行其移動遷移率極高;保險業目前仍然較為依賴銀行、客戶經理等傳統線下渠道,其網際網路轉型尚處於起步階段;而相比於銀行和保險,券商移動端的用戶活躍度在同花順、大智慧等網際網路第三方平臺的集中度更高。
  • 科技賦能:四大上市保險公司加速「數位化轉型」
    究竟何為「數位化轉型」,業界始終沒有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但談及網際網路保險,人們都會聯想到國內第一家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眾安保險。作為由馬雲、馬化騰、馬明哲聯手發起設立的保險機構,一直以來備受關注,並且眾安保險早在2017年就聯合中國保險業協會,舉辦了「保險科技思享會」,其中IBM公司提出數位化商業時代這一概念,並指出數位化背後的驅動力正是技術與社交工具。
  • 維度數據科技:政府開放數據應用場景及趨勢
    大數據的開放將產生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便於公眾了解政府,也可打通部門信息壁壘、釋放數據價值,進一步提升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水平。同時,隨著數據利用程度的加深,還將帶動新興產業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未來政府開放數據主要應用場景有建設數字政府、助力科研攻關、打造智慧城市大腦三個方面,呈現出社會化、統一管理 、生態化三大趨勢。
  • 「觀點」金融科技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
    金融科技產業鏈圖,完整描繪了整個金融科技生態,從科技支撐到成果轉化,再到產業主體,最後到場景應用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科技支撐主要包括人工智慧、分布式技術、安全技術、互聯技術和大數據;成果轉化主要包括孵化器、加速器,研究機構、行業自律組織和專業服務機構;行業主體包括了網際網路企業、金融機構、新技術企業、網際網路金融機構等;場景應用主要涵蓋金融服務、安全監管、生活服務、城市治理等。
  • Gartner:2019年全球 IaaS 魔力象限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從全球企業採用、功能和服務可用性等方面來看,IaaS市場中每家提供商的區別很明顯。雲計算是這樣一種計算模式:使用網際網路技術,將可擴展、有彈性的IT功能作為服務來提供。雲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是一種雲計算服務,它與IT部門的基礎設施和數據中心項目相似。
  • 科技賦能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薩摩耶數科成行業「助力範本」
    而於消費金融而言,隨著網際網路巨頭、電商平臺、科技公司的積極參與,消費者可選擇平臺類型更加多元,業內競爭進一步加劇,場景、風控、技術成為影響業務發展的核心要素。   助力行業實現線上化、智能化的數位化轉型   隨著數據價值的日益凸顯,薩摩耶數科致力成為賦能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的好夥伴,其數據中臺具有較強的信息整合能力,可以對各類信息進行合理下鑽與聚合,信息的計算、可視化、調度等具有較強的產品化能力,同時在管理機制保障方面,也可實現信息治理、業務模式與組織機構匹配。
  • 金融科技ABCD: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
    近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主任工程師、金融科技負責人韓涵在「2018中國金融科技產業峰會」上正式發布了《中國金融科技前沿技術發展趨勢及應用場景研究報告》,詳細講解了A(人工智慧)B(區塊鏈)C(雲計算)D(大數據)四大技術發展趨勢及在金融行業的落地應用方案,預測了金融科技七大未來發展趨勢。
  • Gartner發布2020十大戰略科技發展趨勢 智能空間要素突顯
    DoNews 12月24日消息(記者 趙晉傑)近期,Gartner公布了企業機構在2020年需要研究的重要戰略科技發展趨勢。Gartner將戰略科技發展趨勢定義為具有巨大顛覆性潛力、脫離初期階段且影響範圍和用途正不斷擴大的戰略科技發展趨勢;這些趨勢在未來五年內迅速增長、高度波動、預計達到臨界點。
  • 貝殼入選「新興市場科技百強挑戰者」 數位化轉型經驗成行業樣本
    近日,全球知名諮詢機構波士頓諮詢公司(BCG)發布《2020年BCG科技挑戰者——新興市場下一代創新生力軍》報告,揭曉2020年「BCG新興市場科技百強挑戰者」名單,貝殼找房、字節跳動、美團、拼多多等40家中國企業入選。據悉,BCG新興市場科技百強挑戰者榜單的選拔標準分為技術應用、行業地位、商業模式和市場牽引力四大板塊。
  • 2018中國製造業數位化轉型國際峰會重磅來襲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數位化企業的演進已經經歷三個主要階段: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複雜計算時代,以主機為主解決的是複雜計算問題;九十年代是信息化時代,解決業務管理的信息處理和決策問題;本世紀初是網際網路時代,解決了人與人的交流、溝通和電子商務等跨地域的問題。
  • ...畢業生就業現狀與趨勢大數據發布 數字技能「走紅」 新興技能萌芽
    中國日報網6月26日電 近日,北京大學院校研究國際研討會在京舉行,來自國內外20餘所高校和研究機構的知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院校研究數據的分析和運用,並分享實踐經驗。職場社交平臺LinkedIn(領英)在會上發布了關於高校畢業生就業現狀與趨勢的數據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