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成長更美好 福建莆田青少年走進「第二課堂」

2020-12-13 中國文明網

  「舉辦集郵研學」夏令營,百名「小記者」唱響《我和我的祖國》,「愛在木蘭溪」公益夏令營順利落幕……這個夏天,為豐富青少年的暑期生活,福建莆田多地開展一系列多彩有趣的文化活動,用童趣捕獲童真,引導孩子們在邊玩邊學中感受童年的天真和快樂,在輕鬆愉悅的文化氛圍中書寫自己的精彩成長路。

  方寸間遇見傳統文化 城廂區南門中特小學舉辦集郵研學夏令營

活動現場,小郵迷爭先作答。

  8月上旬,《庚子年》特種郵票在北京開印。為了讓集郵愛好者直觀了解一枚郵票的誕生,莆田集郵協會和莆田市郵政分公司利用新媒體直播,全景展示郵票印刷場景,讓城廂區南門中特小學集郵研學夏令營的小郵迷們等興奮不已,近距離了解郵票知識。

  通過畫面,郵迷們看到了2020-1《庚子年》郵票印樣。這套郵票第一枚為「子鼠開天」,一隻形象喜人的老鼠騰空跳起,抬頭望天,奮力咬破混沌,寓意民間傳說中的「鼠咬天開」,同時老鼠跳躍的姿態也寓意鼠年生活節節高之意;第二圖為「鼠兆豐年」,兩隻大老鼠帶著可愛的小老鼠側身遠望,身邊是寓意豐收的花生,表情歡喜、得意,寓意2020年五穀豐登,家庭生活幸福美滿,也包含鼠到福來的含義。

  《庚子年》特種郵票印刷開機儀式是2019集郵周收官日的壓軸活動。除此之外,集郵周收官日上,莆田市集郵講師團團長邱盛為大家帶來一場妙趣橫生的講座《樂享莆田生肖郵趣》。通過大量的封片戳展示莆田郵迷們曾經體驗的生肖郵趣,彰顯個性化集郵樂趣。

  南門中特小學集郵輔導老師陳雅容介紹,該校集郵協會2016年創辦以來,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的活動方向,邀請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馬驎、賴景耀等專家到校指導校園集郵文化建設,前往莆田集郵文創基地、郵政投遞中心等地參加集郵活動,今年3月還被授予「市級青少年集郵活動示範基地」。

  向著夢想出發!莆田百名小記者唱響《我和我的祖國》

合唱少通社社歌《放飛夢想的舞臺》。

  8月24日晚,2019年小記者、小主持人夏令營暨少通社五周年文藝匯演在馨宜新天地廣場中庭舞臺熱鬧上演。

  據悉,本次活動由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福建有限公司莆田分公司、莆田市婦女聯合會、東南網莆田站主辦,少通社承辦,馨宜新天地、七田陽光全腦教育協辦。當天晚上,東南網莆田站、中國移動莆田分公司聯合對晚會全程網絡直播提供技術支持。

  晚會在少通社社歌《放飛夢想的舞臺》中拉開帷幕。為了歡慶少通社小記者成立5周年,小記者們精心排練了17個精彩節目,包括歡快的歌舞、傳統的戲曲、震撼的武術、深情的朗誦及優美的樂器演奏等。贊句《祝福少通社5周年》、快板串燒《中國話》、幼兒舞蹈《小跳蛙》、朗誦《保護地球媽媽》、獨唱《雲彩裡的歌》、小品《取經路上》、合唱《we love you》、琵琶合奏《大魚海棠》、街舞《good time》等節目在舞臺上一一上演,精彩紛呈,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最後,小記者們集體合唱《我和我的祖國》,將活動氣氛推到最高潮。

  據了解,少通社小記者於2013年正式成立至今,已有近萬名小朋友成為小記者,輻射各縣區30餘所學校,社會實踐活動成功舉辦300多場,引導和組織青少年參加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體驗不同的職業角色。活動開展以來,少通社在各政府部門、社會力量的支持下,在中、小學中發展培養小記者,為中小學生們搭建一個獨特的了解社會、走進社會的平臺。

  這個夏天感動常駐!涵江「愛在木蘭溪」公益夏令營活動落幕

師生合影

  木蘭溪水叮咚叮咚,兒童笑聲甜美燦爛。8月16日,涵江區「愛在木蘭溪」公益夏令營活動在孩子精彩匯演中落下帷幕。

  本次夏令營活動由共青團莆田市委、共青團涵江區委主辦,共青團鎮前村支部、共青團新興村支部、返鄉大學生聯盟、助涵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協辦。

  活動開設鎮前村和新興村兩個營地,為木蘭溪流淌過的兩個村落的60名青少年兒童開設了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主題的「愛在木蘭溪」主題夏令營活動。夏令營包含生態環保教育、愛國主題教育、法制安全教育、手工DIY、書法課、象棋課、體能訓練和戶外拓展等,藉助豐富多彩的課程,把愛國、環保理念傳達給孩子們。孩子們在快樂的學習中不僅收穫了知識,也增進了彼此間的友誼,所取得的成效得到了家長和村民的一致好評。

  據悉,「愛在木蘭溪」公益夏令營活動旨在引導團員青年以實際行動服務家鄉、服務社會,做有責任,有擔當的新時代接班人,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莆田文明網綜合)

相關焦點

  • 發現"非遺"之趣 福建莆田多彩活動引導青少年傳承文化之美
    近年來,福建莆田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大力支持各類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同時,引導青少年走出課堂,走進非遺,在體驗和感受中,將文化之美,傳統之韻,非遺之趣的種子播進孩子心中,讓成長一路精彩!  城廂區:《媽祖頌》節目在人民大會堂展演 綻放非遺傳承之美
  • 食堂變課堂!莆田學院這堂課,夠「味」
    11日下午,在莆田學院新校區中區第二餐廳,小食堂變大教室,學生變身老師,餐廳經理成「客座教授」,一場關於「杜絕舌尖上浪費」 的大討論精彩上演。「現在來欣賞第3組同學帶來的,以珍惜糧食為主題,校園真實故事和成長見聞為原型,自編自導自演的正反面情景劇。」
  • 食堂變課堂!莆田學院這堂課,夠"味"
    臺海網9月15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肯亞的一位單親母親,獨自撫養8個孩子,因買不起糧食,孩子餓得哇哇大哭,她只能把石頭放在鍋裡煮,假裝還有飯可做,只為了讓孩子們在等飯時,能踏實地睡著。」11日下午,在莆田學院新校區中區第二餐廳,小食堂變大教室,學生變身老師,餐廳經理成「客座教授」,一場關於「杜絕舌尖上浪費」 的大討論精彩上演。
  • 秉持深耕初心 共建美好城市——專訪融創福建公司泉莆片區總經理...
    對於莆田融創蘭溪大觀734戶家庭來說,今年10月,蘭溪大觀的圓滿交付,為他們開啟美好生活之門。  而對於融創來說,入莆3年多,6幅地塊,5個項目,累計銷售額超65億元,收穫近2700戶家庭認可,與城市共同成長的初心更加堅定。一路走來,融創與莆田發生了怎樣的故事?筆者走進融創莆田團隊探訪。
  • 福建共青團持續開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宣傳貫徹活動
    團省委書記會成員宣講團省委書記肖華鑫在福建中醫藥大學宣講團省委副書記楊溢在福州晉安區連輝社區宣講團省委副書記陳訓明在福建商學院 宣講團省委副書記陳怡在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宣講,使全會精神在青少年學生中入腦入心。
  • 福建莆田學院推進校園建設潤澤青春心田:為學生鋪就成長底色
    青春是人生中燦爛珍貴的時期,校園是美好的樹人樹德之地。近年來,福建省莆田市高校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又有新動作,莆田學院通過開展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打造美麗舒適、格調高雅的育人環境來提升校園的文明程度,引導學生在爛漫年華裡立鴻鵠志,做奮鬥者,弘揚青春正能量。
  • 杭州「第二課堂」助力青少年「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第二課堂」。不僅上城區,截至2011年,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已建成遍布全市的「陽光天地」社區(農村)青少年俱樂部60家,圍繞「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活動,俱樂部開展了「社區DO都城」「圖書漂流館」「低碳貿易節」等活動,吸引了4萬名青少年學生參與。據了解,「第二課堂」是杭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一把手」工程,2008年在全國率先推行。
  • 福建莆田三所高中,人稱「莆田三傑」深受家長的青睞
    莆田,這個城市對於很多的人來說並不陌生,因為莆田的鞋廠和醫院中國知名度很高。但同時也是被中國人罵得最多的福建地級市。更是無數鞋迷夢寐以求的地方。這些東西都是表像。莆田這裡是福建經濟很好的城市,當然也是我國的歷史名城,這裡原來的名字叫「興化」這裡也被評選為「國家森林城市」也是一個有好吃的好玩的適合居住的美麗地方。經濟的發展推動了教育的齒輪,所以這裡的教育發展其實很好,今天我就帶大家去看一看被稱為「莆田三傑」的三所優秀高中吧,這三所學校可是很受當地家長的信賴和青睞的好學校。。
  • 有顏值有創意有文化 福建莆田防疫宣傳生動鮮活接地氣
    非常時期,在福建莆田有這麼一群人,他們使出「十八般武藝」,以生動鮮活、創意有趣的方式,引導人們懷著一顆柔和的心,靜下來慢下來,為疫情防控注入文化力量!陳霖表示,疫情過後,會將所有的石頭畫進行展出,並將石頭畫創作融入到課堂教育教學中,用藝術作品為學生們講好戰「疫」故事,教授培養學生團結奮進、勇於擔當、樂於助人的精神品質。
  • 福建高校——莆田學院
    #大學#莆田學院由原莆田高等專科學校、原福建醫科大學莆田分校、原莆田華僑體育師範學校合併組建而成。學校現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人,閩江學者講座教授15人,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4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18人,福建省高校傑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計劃人選17人;福建省第二屆「最美教師」1人,福建省優秀教師6人,福建省教學名師5人;與福州大學、福建醫科大學、福建師範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等4所高校開展研究生聯合培養工作,遴選碩士研究生導師56名;省級教學團隊9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2
  • 走進語言表演藝術——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舉辦...
    圖為「家長公益課堂」第十講主講嘉賓晏積瑄老師。 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供圖中新網北京9月28日電 (記者 劉旭)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日前舉辦「家長公益課堂」第十講直播活動。本次講堂邀請中國有聲閱讀委員會專家,建國70周年傑出演播藝術家稱號獲得者,播音指導,著名配音演員、配音導演,著名廣播節目主持人晏積瑄老師作為主講嘉賓,以《走進語言表演藝術——藝術語言表演訓練對孩子成長的幫助》為主題,結合四十多年來話劇表演、紀錄片解說、播音主持、影視配音、文學作品演播等多個領域的藝術創作實踐經驗,帶觀眾走進語言表演藝術的世界,助力孩子們開發藝術語言潛能。
  • 福建莆田老厝裡的愛國故事:治病救人 詩禮傳家
    文獻路,是莆田的核心幹道,霓虹閃爍,但這裡的部分古建築故事,仍像蒙塵的珠寶,不為外界所知。  走進陳展如故居,如果有心傾聽,你能聽到軍閥混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等時代的記憶。  陳展如,莆田荔城人,生於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1912年,清王朝覆滅那一年,21歲的陳展如考入天津陸軍軍醫大學。畢業後進入福建陸軍軍醫醫院,救治前線受傷的傷員。數年後,醫術精湛的陳展如任福建陸軍軍醫醫院院長。  時值軍閥混戰,民不聊生。1923年,32歲的陳展如欲退伍辭官回鄉。
  • 2020福建大學排名,廈門大學第一,福州大學第二,莆田學院排第幾
    看到了校友會2020福建省大學排名的情況,廈門大學第一,在全國排名是23名,屬於世界知名高水平的大學,福州大學第二,是中國高水平的大學,福建農林大學排在第三,在全國排名是103位,屬於中國高水平的大學了。
  • 愛心"潤色"美好生活 福建莆田志願活動傳遞溫暖力量
    近年來,福建莆田市重視志願服務工作,志願服務隊伍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多志同道合的人懷著淳樸又真切的願望集聚在一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幫助他人,服務社會,踐行志願精神,以愛心潤色生活,用行動將溫暖傳遞。  「城市美容師」您歇會 莆田閩善行邀請環衛工免費觀影  炎炎夏日,酷暑難耐,讓室外作業變得格外辛苦。
  • 莆田學院:在地有為育英才·福建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與此同時,工藝美術學院的新生代工藝美術師培養模式,體育學院的協同研究莆田體育特色、創新培養體育人才模式,機電學院的與企業共成長人才培養模式,音樂學院的民間音樂進課堂師徒傳承模式等等,也成為莆田學院「一院一品」建設中的亮點品牌,實現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成功轉型突圍。
  • 畢業季組圖:福建莆田學院女大學生拍婚紗 創意照惜別大學時光
    畢業季組圖:福建莆田學院女大學生拍婚紗 創意照惜別大學時光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2016年05月30日18:35 這個夏天,福建莆田學院4000多名本專科畢業生將揮手告別難忘的大學時光,從此各奔西東。 來自江蘇揚州的唐詩雯,當初選擇莆田學院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喜歡大海,她原來以為學校附近就是海。結果,她到學校報到時才發現,眼前的大學與想像的相差太遠,完全是兩種不同風格。不過,「這是一次美麗的意外,當我第一次走在校園的林蔭道上,就喜歡上了這裡。」
  • 海南周刊| 福建與海南的移民之緣:「先祖遷自福建莆田」
    福建人向海南遷徙,大體可分四種類型的人群:因任職而落籍群體,因躲避戰亂而入瓊的群體,福建墾荒為謀生的群體,遊學海南而後滯留下來的群體。  第一種類型因任職海南而落籍。福建科甲鼎盛,單宋代莆田就有進士1666名,宋王安石在《陳執方神道碑》中贊道「興化多進士。」明朝莆田進士人數更是居全國各府之首,明代進士出身、正四品以上的興化籍官員就有300多人。
  • 福建莆田這三所高中,成績昭然在目,今年誰更有實力拿狀元?
    莆田市風景此外莆田的教育一直都很不錯,在莆田的歷史上曾出過近兩千五百名進士,21名狀元,17個宰相。進入新時代的莆田仍在持續教育,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莆田比較不錯的幾所高中,誰將有機會奪得今年全市的文理科狀元呢,讓我們拭目以待。莆田第一中學莆田第一中學,位列福建省一級達標高中、福建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建設學校、中國百強中學、福建省科普教育基地、教育部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實驗學校名錄。
  • 助力青少年快樂成長
    安區團委聯合合肥市包河區團委蒞臨六安市城北第二小學開展幫扶送教活動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履行關心、教育、培養青少年的使命職責,進一步助力青少年快樂成長,2020年9月11日上午,裕安區團委聯合合肥市包河區團委蒞臨六安市城北第二小學開展青少年科技、普法、自護教育幫扶送教活動。
  • 千輛重型機車巡遊福建莆田
    當日,作為首屆海絲動力摩託車文化交流節活動之一的「海絲動力騎行」在福建莆田舉行,近三千臺重型機車有序地從莆田會展中心出發,進行騎行巡遊活動。 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6月30日,美女與重型機車合影,助陣巡遊活動。當日,作為首屆海絲動力摩託車文化交流節活動之一的「海絲動力騎行」在福建莆田舉行,近三千臺重型機車有序地從莆田會展中心出發,進行騎行巡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