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贛州6月15日電 (彭煜林 蔣文博)6月畢業季,江西理工大學應屆畢業生薛庚在離校前終於完成自己大學裡的最後的心願——由他組建的「微光」志願團隊在兩天時間裡,募捐衣物、書籍、文具等用品約5000件,全部郵寄往四川省涼山州的貧困山區。
據薛庚介紹,「微光」志願團隊共有四個成員。2013年五月底,團隊開始聯繫四川省涼山州的一些貧困地區,並最終幫助確定四川省涼山州越西縣山區的貧苦學生和村民。
薛庚說,經常看到新聞報導中貧困家庭的狀況,孩子沒有玩具衣服破爛,老人住在漏風的小屋中缺少棉被。「畢業生的很多閒置的衣物、書籍、文具,很可能畢業後就直接扔掉了,與其浪費,何不讓這些資源給需要的人,發揮它應有的價值呢?」
團隊成員吳建超回憶說:「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遇到很多難題,特別是當我們在網上發布我們的想法後,受到了很多質疑,一些人甚至認為我們是在為自己牟利,團隊一度想要放棄。」
「我非常喜歡許三多的那句話,『人活著就是要做有意義的事情』,我始終相信,這樣做是有意義的!」薛庚的一句話使大家再一次堅定了決心。
從海報的製作到募捐點的設立,再到進寢室募捐,越來越多的同學自發的捐出了他們的物品,也越來越多的同學加入到他們的隊伍。
自6月8日上午開始,不斷有同學甚至教職工將他們的衣物、書籍送到義捐點。截止到6月9日下午,共募捐到各類物品約5000件。
退休教師潘奶奶今年85歲了,她用小車推著一袋衣服來到募捐點,捐完之後還不斷地說「謝謝你們」。
江西理工大學機電學院應屆畢業生餘同學看到倡議後,便第一時間將衣物、書籍等物品拿到了捐贈點。「我們剛畢業,面臨著就業的問題和社會壓力,沒有足夠的精力和經濟能力去幫助貧困人民,謝謝他們給了我這個機會,讓我的大學的最後時光裡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薛庚表示,儘管馬上就要畢業離校,但是「微光」團隊會一直存在,「我們將把『微光』團隊打造成一個由學生自發形成的校園公益組織,造福更多的需要幫助的人。」
江西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張修志對「微光」志願團隊的做法很是支持,「這些90後的學生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幫助了需要幫助的人,減少了畢業季的浪費,更提高了大學生的公益意識,行為值得廣大學生學習。」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