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進中非人民友誼——中國(遼寧)援甘比亞醫療隊翻譯助力孔子...

2020-12-11 中國日報網

2019年10月15日,甘比亞大學孔子學院揭牌儀式在甘比亞大學卡尼芬校區的廣場上隆重舉行。參加儀式的有甘比亞副總統Isatou Touray、中國駐甘比亞大使馬建春、甘比亞教育部部長Badara Joof、甘比亞大學副校長Faqir Muhammad Anjum Chaudhry教授、貴州大學代表團全體成員、甘比亞各相關部門及兄弟院校的領導、中國醫療隊全體隊員、中資機構的代表以及部分甘比亞大學的學生等。

甘比亞十月中旬的中午驕陽似火,來自中國醫科大學公共基礎學院英語第二教研室的副主任佟彥龍教授,作為第三批中國(遼寧)援甘比亞醫療隊翻譯,穿著正裝出席,在熾熱的空氣中儘管已汗流浹背,卻仍然準確流暢、順利圓滿地完成了翻譯任務,得到了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

第一排左三為佟彥龍教授

參加儀式的甘比亞大學的學生對佟老師豎起了大拇指,並問他是否在孔子學院授課,想要和他學習中文、學習中國文化。

佟彥龍老師作為中國(遼寧)援甘比亞醫療隊的翻譯和隊裡其他九名醫療隊員一樣不僅在受援醫院發揮著一名援外工作者應有的作用,而且也在其它方面為講好中國故事、為祖國的繁榮和富強、為增進中岡兩國人民的友誼默默奉獻著。(中國日報遼寧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抗疫無國界 中國援外短期抗疫醫療隊集結出發甘比亞
    2020年11月8日,應甘比亞共和國政府邀請,由遼寧省承派的中國援外短期抗疫醫療隊在瀋陽隆重舉行出徵儀式,正式啟程赴非洲甘比亞執行為期3個月的國際抗疫醫療任務,這是我國在前期向多國派出抗疫專家組基礎上再次派出短期抗疫醫療隊,也是落實30個中非對口醫院合作機制的首批派隊。
  • 遼寧再派19名醫療隊員支援甘比亞
    30個中非對口醫院合作機制的首批派出醫療隊。據介紹,此次遼寧承派的中國援甘比亞短期抗疫醫療隊共計(遼寧)援甘比亞醫療隊一同啟程赴甘比亞,執行為期一年的醫療援助工作。第四批中國(遼寧)援甘比亞醫療隊10名隊員由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等8家省級醫院聯合選派,涵蓋婦科、呼吸、普外、骨科、影像、麻醉、重症、兒科、中醫等多個專業,將在前3批醫療隊卓有成效的工作基礎上,幫助甘比亞全方位提升整體醫療水平。
  • 浙江翻譯兩度援非 中非總統託他給醫療隊帶份禮物
    那是1980年10月,浙江援非醫療隊抵達中非後的第三個月。隊裡的針灸醫生受邀為總統戴維·達科治療腰疼,作為翻譯,江浩斌陪同醫生一起乘坐專車進出戒備森嚴的總統府。治療結束的那天,江浩斌帶回了總統送給醫療隊的一份特殊的「禮物」。
  • 《中國、非洲和中非關係概況500句》發行式暨「漢語橋—中非友誼...
    2015年9月10日,《中國、非洲和中非關係概況500句》發行式暨「漢語橋—中非友誼知識競賽」啟動儀式在北京大學舉行。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前外交部長李肇星應邀出席並致辭。
  • 兩封感謝信見證中非兄弟情深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題:兩封感謝信見證中非兄弟情深 新華社記者 史彧 不久前,非洲聯盟駐蒲隆地大使巴西勒·伊奎貝和世界糧食計劃署官員加布麗埃拉·索洛米先後向中國駐蒲隆地大使館寄去感謝信,對中國青海省第十九批援布醫療隊表示感謝,還專門讚賞中國醫生用
  • 新華國際時評:兩封感謝信見證中非兄弟情深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 題:兩封感謝信見證中非兄弟情深  新華社記者史彧  不久前,非洲聯盟駐蒲隆地大使巴西勒·伊奎貝和世界糧食計劃署官員加布麗埃拉·索洛米先後向中國駐蒲隆地大使館寄去感謝信,對中國青海省第十九批援布醫療隊表示感謝,還專門讚賞中國醫生用「十分神奇」的針灸技術幫助當地民眾解除病苦。
  • 國際時評|兩封感謝信見證中非兄弟情深
    這樣的感謝信,只是許多年來中國援非醫療人員獲得讚許與感謝的其中一個事例。「不畏艱苦、甘於奉獻、大愛無疆、救死扶傷」的援外醫療隊精神是每名中國援非醫療隊員的真實寫照。面對新冠疫情,真實親誠的「中國行動」始終如一。
  • 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舉行,一起回顧半個世紀裡湖南醫療隊在非洲留...
    湘 伴 導 讀6月17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主持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並發表主旨講話。習近平主席指出,面對疫情,中國和非洲相互聲援、並肩戰鬥。在中國抗疫最艱難的時刻,非洲送來寶貴支持,我們銘記於心。非洲疫情暴發後,中國率先馳援,同非洲人民堅定站在一起。
  • (原創)大師馬季,芒果、經典相聲與幾代人的中非友誼
    但是大部分中國人對非洲產生深刻印象,卻是源於已故相聲大師馬季的經典相聲《友誼送》。通過聽馬季先生的相聲,一個有趣而神奇的非洲展現在國人面前,那裡有「庫齊封擦達臘嗎非提」的奇特問候語,有野牛獅子大象等各種罕見的動物,有中國人援建非洲的坦贊鐵路,以及中國和非洲各國真誠深厚的友誼。
  • 搭建中布友好的橋梁——記中國復派首批援布吉納法索醫療隊
    根據當地人民的願望,我國組建了中國復派首批援布吉納法索醫療隊。醫療隊由9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的醫生和一名北京積水潭醫院醫生組成。6月,國家衛健委國際合作司、北京市衛計委和世紀壇醫院有關負責人,先期赴布吉納法索就組建援外醫療隊事宜進行實地考察,了解當地人民的需求。
  • 江西援非醫療隊即將出徵遠行 聽聽他們出發前的心聲
    中新網江西新聞10月31日電 (記者 王昊陽)10月31日,中國(江西)第24批援突尼西亞醫療隊和第15批援查德醫療隊光榮出徵儀式在南昌舉行
  • 中非砥礪風雨,友誼一直在線
    中非關係幾十年來歷經風雨,歷久彌堅。面對疫情,中非友誼堅如磐石,互信更加鞏固。我們堅信,中非值得擁有更加燦爛的明天。  萬裡馳援彰顯兄弟情深  中國抗疫艱難之時,50多位非洲領導人第一時間向中國表達了慰問和支持。
  • 河南大學淮河醫院4名援贊醫療隊隊員平安抵達尚比亞
    近日,中國第22批援贊醫療隊一行28人平安抵達非洲尚比亞,將開展為期一年的援外醫療任務,為尚比亞人民帶去中國的先進醫療和醫者的無疆大愛。(從左至右)麻醉科閆增 、耳鼻咽喉科王光輝、普外科郭國校、醫學影像科於慶本次派出的援贊醫療隊由開封市衛生健康委組建,其中四名隊員來自河南大學淮河醫院麻醉科、普外科、耳鼻咽喉科、醫學影像科的醫療專家。出發之前,醫療隊員進行了語言等多方面的培訓,為在外執行任務做好行前準備。
  • 中國外長連續30年首訪非洲 中非友誼長存
    蒙內鐵路連接肯亞首都奈洛比和東非第一大港蒙巴薩,全長約480公裡,是一條採用中國標準、中國技術、中國裝備建造的現代化鐵路。這是2015年1月28日在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拍攝的中國政府無償援建的非盟總部所在地非盟會議中心。非盟會議中心是中國援助非洲重點項目之一,也是中國政府對非洲最大的援建項目之一。
  • 中非合作論壇 | 中非合作,他們是親歷者
    9月3日,工人日報(ID:grrbwx)記者採訪了三位中非合作的親歷者,傾聽他們帶來的故事,體味這些鮮活生動、源自一線的友誼情深~一條「運輸生命線」1976年,坦贊鐵路全線通車,這條被譽為「南南合作典範」的鐵路,聯結起中非之間跨種族、跨世紀的真摯友誼。
  • 援剛果(布)第24批醫療隊集訓總結會圓滿謝幕
    月24日上午9:30,「援剛果(布)第24批醫療隊集訓總結會」在天津外國語大學國際交流中心隆重召開。他介紹並回顧了援剛果(布)第24批醫療隊8個月來的培訓歷程和成果。本批醫療隊33名隊員分別來自我市醫科大學總醫院、第一中心醫院、薊州區人民醫院等27個單位,是我委醫療隊員選派制度改革後首批派出的醫療隊。所選隊員具有覆蓋面廣、年輕化程度高、學歷高、黨員比例高等特點。
  • 援摩洛哥塞達特醫療隊工作交流會議舉行
    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上海醫學院黨委書記袁正宏,上海市醫師團體聯合管理辦公室外聯部副主任潘泓,上海醫學院醫院管理處處長王藝,各醫療隊所在醫院分管院領導,兄弟高校和醫院(同濟醫院、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負責人,院感和心理科專家、援摩醫療隊全體成員參會。
  • 央視欄目聚焦應城援非醫生沈阿利
    11月27日,中央電視臺《劫後重生》欄目組來到應城市,採訪拍攝應城市中醫醫院麻醉科援非醫生沈阿利。據悉,央視《劫後重生》欄目是一部中非合作紀錄片,擬通過生動感人的真實故事來展現多年來我國對非洲的醫療援助,促進兩地人民對彼此國家和文化的理解,講好新時代中非合作故事,展現中非友誼的源遠流長。央視欄目組記者通過現場取景、當事人採訪、資料收集等形式,講述沈阿利一家三代接力援非的故事。
  • 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北大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在前線一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的重要回信精神。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院長、黨委委員,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領隊姜保國指出,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既是對青年黨員的鼓勵,更是對廣大醫務工作者的鼓勵。
  • 患難與共的中非友誼歷久彌堅
    中非雙方攜手抗擊疫情,譜寫了中非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的感人篇章,也為國際社會團結抗疫作出了積極貢獻。正如習近平主席在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上所指出的,人類終將戰勝疫情,中非人民也終將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中非在團結抗疫的歷程中,守望相助,共克時艱,推動中非歷久彌堅的深厚情誼和緊密關係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