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實例+習題,學習AutoCAD從入門到精通,一本就夠了

2021-02-13 汽車工藝師


AutoCAD是一款優秀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軟體,其應用範圍遍布機械、建築、航天、輕工、軍事等工程設計領域。它能有效地幫助工程技術人員提高設計水平及工作效率,還能輸出清晰、整潔的圖紙,這些都是手工繪圖所無法比擬的。從某種意義上講,誰掌握了AutoCAD,就等於擁有了更先進、更標準的「工程語言工具」,因而也就有了更強的競爭力。


點擊圖片  購買


《AutoCAD從入門到精通》以AutoCAD 2020版本為基礎,系統地介紹了AutoCAD的使用方法、繪圖技巧及應用技能。全書共有25章,其中第1~11章主要介紹了二維圖形繪製及編輯命令、組合體視圖及剖視圖、書寫文字、標註尺寸、查詢圖形幾何信息及參數化繪圖等,並提供了豐富的二維繪圖實例及練習題;第12~15章講述了機械圖、建築圖及軸測圖的繪製方法及技巧;第17~23章講述了三維繪圖基本知識、創建實體或曲面模型的方法、裝配實體零件的方法及如何在三維空間中書寫文字和標註尺寸;第24和25章通過實例介紹怎樣由三維模型生成二維圖、如何從模型空間或圖紙空間輸出圖形等。

圖書圖文並茂,配有大量實例,同時對練習配套同步教學視頻,視頻內容分布在圖書正文的二維碼中。此外,本書附贈所有練習及習題中的.dwg源文件,幫助讀者更好地學習專業知識。本書在總體內容的編排上突出了兩個重要的方面:一是內容的實用性;二是AutoCAD功能的全面性。「實用性」的目標是學以致用,確保讀者在學習完本書後,可以得心應手地使用AutoCAD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全面性」使本書也可作為AutoCAD功能手冊及案例手冊來使用。當讀者要提高AutoCAD使用水平及解決一些複雜的繪圖及設計問題時,本書也將是很好的參考資料。

拖動右側滾動條可以查看全目錄

第1章AutoCAD用戶界面及基本操作 001
1.1 初步了解AutoCAD繪圖環境 001
1.2 AutoCAD用戶界面的組成 003
1.2.1 菜單瀏覽器 004
1.2.2 快速訪問工具欄及其他工具欄 004
1.2.3 功能區 005
1.2.4 繪圖窗口 005
1.2.5 視口、視圖及視覺樣式控制項 006
1.2.6 ViewCube工具 006
1.2.7 導航欄 006
1.2.8 命令提示窗口 006
1.2.9 狀態欄 006
1.3 學習基本操作 008
1.3.1 用AutoCAD繪圖的基本過程 008
1.3.2 切換工作空間 010
1.3.3 調用命令 011
1.3.4 滑鼠操作 011
1.3.5 選擇對象的常用方法 012
1.3.6 刪除對象 014
1.3.7 撤銷和重複命令 014
1.3.8 取消已執行的操作 014
1.3.9 快速縮放及移動圖形 014
1.3.10 窗口放大圖形及返回上一次的顯示 015
1.3.11 將圖形全部顯示在窗口中 016
1.3.12 設定繪圖區域的大小 016
1.3.13 設置單位顯示格式 017
1.3.14 預覽打開的文件及在文件間切換 017
1.3.15 上機練習──布置用戶界面及設定繪圖區域大小 018
1.4 模型空間及圖紙空間 019
1.5 圖形文件管理 020
1.5.1 新建、打開及保存圖形文件 020
1.5.2 輸入及輸出其他格式文件 022
1.6 習題 022
第2章設置圖層、線型、線寬及顏色 024
2.1 創建及設置圖層 024
2.2 控制圖層狀態 027
2.3 有效地使用圖層 027
2.3.1 切換當前圖層 028
2.3.2 使某一個圖形對象所在的圖層成為當前層 028
2.3.3 修改圖層狀態 029
2.3.4 修改圖層透明度 029
2.3.5 修改已有對象的圖層 029
2.3.6 動態查看圖層上的對象 029
2.3.7 隔離圖層 029
2.4 改變對象顏色、線型及線寬 030
2.4.1 修改對象顏色 030
2.4.2 設置當前顏色 030
2.4.3 修改對象的線型或線寬 030
2.4.4 設置當前線型或線寬 031
2.5 管理圖層 031
2.5.1 排序圖層及按名稱搜索圖層 031
2.5.2 使用圖層特性過濾器 031
2.5.3 使用圖層組過濾器 032
2.5.4 保存及恢復圖層設置 033
2.5.5 刪除圖層 034
2.5.6 合併圖層 034
2.5.7 重新命名圖層 034
2.6 修改非連續線型外觀 034
2.6.1 改變全局線型比例因子以修改線型外觀 034
2.6.2 改變當前對象線型比例 035
2.7 習題 036
第3章繪製及編輯線段、平行線及圓 037
3.1 繪製線段的方法 037
3.1.1 輸入點的坐標繪製線段 037
3.1.2 使用對象捕捉繪製線段 038
3.1.3 利用正交模式輔助繪製線段 042
3.1.4 結合對象捕捉、極軸追蹤及自動追蹤功能繪製線段 042
3.1.5 利用動態輸入及動態提示功能畫線 044
3.1.6 調整線條長度 045
3.1.7 修剪線條 046
3.1.8 上機練習——畫線的方法 047
3.2 延伸、打斷對象 049
3.2.1 延伸線條 049
3.2.2 打斷線條 050
3.3 作平行線 052
3.3.1 用OFFSET命令繪製平行線 052
3.3.2 利用平行捕捉「PAR」繪製平行線 053
3.3.3 上機練習——用OFFSET和TRIM命令構圖 054
3.4 畫垂線、斜線及切線 055
3.4.1 利用垂足捕捉「PER」畫垂線 055
3.4.2 利用角度覆蓋方式畫垂線及斜線 056
3.4.3 用XLINE命令繪製任意角度斜線 056
3.4.4 畫切線 058
3.4.5 上機練習──畫斜線、切線及垂線的方法 059
3.5 畫圓及圓弧連接 061
3.5.1 畫圓 061
3.5.2 繪製切線、圓及圓弧連接 062
3.5.3 上機練習——圓弧連接 063
3.6 移動及複製對象 065
3.6.1 移動對象 065
3.6.2 複製對象 066
3.6.3 上機練習──用MOVE及COPY命令繪圖 067
3.7 倒圓角和倒角 068
3.7.1 倒圓角 068
3.7.2 倒角 069
3.7.3 上機練習——倒圓角及倒角 070
3.8 綜合練習一──畫線段構成的圖形 070
3.9 綜合練習二──用OFFSET和TRIM命令構圖 072
3.10 綜合練習三──畫線段及圓弧連接 075
3.11 綜合練習四──畫圓及圓弧連接 076
3.12 習題 078
第4章繪製及編輯多邊形、橢圓及剖面圖案 080
4.1 繪製矩形、多邊形及橢圓 080
4.1.1 繪製矩形 080
4.1.2 繪製正多邊形 081
4.1.3 繪製橢圓 082
4.1.4 上機練習──繪製矩形、正多邊形及橢圓等構成的圖形 082
4.2 繪製均布及對稱幾何特徵 084
4.2.1 矩形陣列對象 084
4.2.2 環形陣列對象 086
4.2.3 沿路徑陣列對象 087
4.2.4 沿傾斜方向陣列對象的方法 088
4.2.5 鏡像對象 089
4.2.6 上機練習——練習陣列命令及鏡像命令 090
4.3 旋轉及對齊圖形 091
4.3.1 旋轉對象 091
4.3.2 對齊對象 092
4.3.3 上機練習──用旋轉命令和對齊命令繪圖 093
4.4 拉伸圖形 095
4.5 按比例縮放圖形 097
4.6 關鍵點編輯方式 097
4.6.1 利用關鍵點拉伸對象 098
4.6.2 利用關鍵點移動及複製對象 099
4.6.3 利用關鍵點旋轉對象 100
4.6.4 利用關鍵點縮放對象 101
4.6.5 利用關鍵點鏡像對象 101
4.6.6 利用關鍵點編輯功能改變線段、圓弧的長度 102
4.6.7 上機練習──利用關鍵點編輯方式繪圖 102
4.7 繪製樣條曲線及斷裂線 104
4.8 填充剖面圖案 105
4.8.1 填充封閉區域 105
4.8.2 填充不封閉的區域 107
4.8.3 填充複雜圖形的方法 107
4.8.4 使用漸變色填充圖形 107
4.8.5 剖面線的比例 108
4.8.6 剖面線角度 108
4.8.7 編輯圖案填充 108
4.8.8 創建注釋性填充圖案 109
4.8.9 上機練習──創建填充圖案 109
4.9 編輯圖形元素屬性 111
4.9.1 用PROPERTIES命令改變對象屬性 111
4.9.2 對象特性匹配 112
4.10 綜合練習一──畫具有均布特徵的圖形 113
4.11 綜合練習二──創建矩形陣列及環形陣列 115
4.12 綜合練習三──畫由多邊形、橢圓等對象組成的圖形 117
4.13 綜合練習四──利用已有圖形生成新圖形 119
4.14 習題 122
第5章繪製及編輯多段線、點對象及面域 125
5.1 繪製多段線 125
5.2 編輯多段線 127
5.3 多線 129
5.3.1 創建多線 130
5.3.2 創建多線樣式 130
5.3.3 編輯多線 133
5.3.4 用多段線及多線命令繪圖的實例 134
5.4 畫雲狀線 135
5.5 徒手畫線 136
5.6 點對象 137
5.6.1 設置點樣式 137
5.6.2 創建點 137
5.6.3 畫測量點 138
5.6.4 畫等分點 139
5.6.5 上機練習──等分多段線及沿曲線均布對象 139
5.7 繪製圓環及圓點 140
5.8 畫無限長射線 141
5.9 畫實心多邊形 141
5.10 創建空白區域以覆蓋對象 142
5.11 更改對象的顯示順序 143
5.12 分解、合併及清理對象 144
5.12.1 分解對象 144
5.12.2 合併對象 144
5.12.3 清理重疊對象 145
5.12.4 清理命名對象 145
5.13 選擇對象的方法 145
5.13.1 套索選擇方式 145
5.13.2 畫折線選擇對象 146
5.13.3 使用任意多邊形選擇對象 146
5.13.4 對象編組 147
5.13.5 設置對象選擇方式 148
5.14 視圖顯示控制 149
5.14.1 控制圖形顯示的各種方法 149
5.14.2 命名視圖 151
5.14.3 平鋪視口 152
5.15 面域造型 154
5.15.1 創建面域 154
5.15.2 並運算 155
5.15.3 差運算 155
5.15.4 交運算 155
5.15.5 面域造型應用實例 156
5.16 綜合練習——創建多段線、圓點及面域 158
5.17 習題 159
第6章繪製複雜平面圖形的方法及技巧 162
6.1 繪製複雜圖形的一般步驟 162
6.2 繪製複雜圓弧連接 164
6.3 用OFFSET及TRIM命令快速作圖 167
6.4 畫具有均布幾何特徵的複雜圖形 169
6.5 繪製傾斜圖形的技巧 171
6.6 在傾斜方向上直接作圖及利用輔助線的技巧 173
6.7 利用已有圖形生成新圖形 177
6.8 利用「裝配法」畫複雜圖形 179
6.9 習題 180
第7章組合體視圖及剖視圖 183
7.1 繪製組合體視圖的一般過程及技巧 183
7.2 根據兩個視圖繪製第三個視圖 186
7.3 根據軸測圖繪製組合體視圖 187
7.4 斜視圖及旋轉視圖 189
7.5 全剖及半剖視圖 189
7.6 階梯剖、旋轉剖及複合剖 192
7.7 斷面圖 194
7.8 綜合練習──繪製組合體視圖及剖視圖 195
7.9 習題 197
第8章在圖形中添加文字 198
8.1 創建及修改文字樣式 198
8.2 單行文字 200
8.2.1 創建單行文字 200
8.2.2 單行文字的對齊方式 202
8.2.3 在單行文字中加入特殊符號 203
8.2.4 用TEXT命令填寫明細表及標題欄 203
8.3 多行文字 205
8.3.1 創建多行文字 205
8.3.2 添加特殊字符 208
8.3.3 在多行文字中設置不同字體及字高 210
8.3.4 創建分數及公差形式文字 210
8.4 注釋性對象 211
8.4.1 注釋性對象的特性 211
8.4.2 設定對象的注釋比例 212
8.4.3 自定義注釋比例 212
8.4.4 控制注釋性對象的顯示 212
8.4.5 在工程圖中使用注釋性文字 213
8.5 編輯文字 213
8.5.1 修改文字內容 213
8.5.2 改變字體及字高 214
8.5.3 調整多行文字邊界寬度 214
8.5.4 為文字指定新的文字樣式 215
8.5.5 編輯文字實例 215
8.6 綜合練習——創建單行及多行文字 216
8.7 創建表格對象 217
8.7.1 表格樣式 218
8.7.2 創建及修改空白表格 219
8.7.3 在表格對象中填寫文字 222
8.8 習題 223
第9章標註尺寸 224
9.1 尺寸樣式 224
9.1.1 尺寸標註的組成元素 224
9.1.2 創建國標尺寸樣式 225
9.1.3 控制尺寸線、尺寸界線 226
9.1.4 控制尺寸箭頭及圓心標記 228
9.1.5 控制尺寸文本外觀和位置 229
9.1.6 調整箭頭、標註文字及尺寸界線間的位置關係 230
9.1.7 設置線性及角度尺寸精度 232
9.1.8 設置不同單位尺寸間的換算格式及精度 233
9.1.9 設置尺寸公差 233
9.1.10 修改尺寸標註樣式 234
9.1.11 標註樣式的覆蓋方式 235
9.1.12 刪除和重命名標註樣式 235
9.1.13 標註尺寸的準備工作 236
9.2 標註尺寸的集成命令DIM 236
9.2.1 標註水平、豎直及對齊尺寸 237
9.2.2 創建連續型及基線型尺寸標註 238
9.2.3 利用尺寸樣式覆蓋方式標註角度 238
9.2.4 使用角度尺寸樣式簇標註角度 239
9.2.5 直徑和半徑型尺寸 240
9.2.6 使多個尺寸線共線 241
9.2.7 均布尺寸線及設定尺寸線間的距離 241
9.3 引線標註 242
9.3.1 生成引線標註 242
9.3.2 編輯引線標註 243
9.4 尺寸及形位公差標註 246
9.4.1 標註尺寸公差 246
9.4.2 標註形位公差 248
9.5 編輯尺寸標註 249
9.5.1 修改尺寸標註文字 249
9.5.2 改變尺寸界線和文字的傾斜角度及恢復標註文字 249
9.5.3 調整標註位置、均布及對齊尺寸線 250
9.5.4 編輯尺寸標註屬性 250
9.5.5 更新標註 251
9.6 在工程圖中標註注釋性尺寸 251
9.7 創建各類尺寸的獨立命令 253
9.8 尺寸標註綜合練習 253
9.8.1 採用普通尺寸或注釋性尺寸標註平面圖形 253
9.8.2 標註組合體尺寸 254
9.8.3 標註尺寸公差及形位公差 255
9.9 習題 256
第10章查詢信息、圖塊及設計工具 258
10.1 獲取圖形幾何信息的方法 258
10.1.1 獲取點的坐標 258
10.1.2 快速測量 259
10.1.3 測量距離及連續線長度 259
10.1.4 測量半徑及直徑 260
10.1.5 測量角度 260
10.1.6 計算圖形面積及周長 261
10.1.7 列出對象的圖形信息 262
10.1.8 查詢圖形信息綜合練習 263
10.2 圖塊 264
10.2.1 創建圖塊 264
10.2.2 插入圖塊或外部文件 266
10.2.3 定義圖形文件的插入基點 267
10.2.4 在工程圖中使用注釋性符號塊 267
10.3 動態塊 267
10.3.1 給動態塊添加參數及動作 267
10.3.2 創建附帶查詢表的動態塊 271
10.3.3 控制動態塊中圖元的可見性 273
10.3.4 參數化動態塊 274
10.3.5 利用表格參數驅動動態塊 275
10.4 塊屬性 277
10.4.1 創建及使用塊屬性 278
10.4.2 編輯屬性定義 280
10.4.3 編輯塊的屬性 280
10.4.4 塊屬性管理器 281
10.4.5 塊及屬性綜合練習──創建明細表塊 282
10.5 使用外部引用 283
10.5.1 引用外部圖形 283
10.5.2 更新外部引用文件 284
10.5.3 轉化外部引用文件的內容為當前圖樣的一部分 285
10.6 AutoCAD設計中心 286
10.6.1 瀏覽及打開圖形 287
10.6.2 將圖形文件的塊、圖層等對象插入到當前圖形中 288
10.7 【工具選項板】窗口 289
10.7.1 利用工具選項板插入圖塊及圖案 289
10.7.2 修改及創建工具選項板 290
10.8 習題 291
第11章參數化繪圖 294
11.1 幾何約束 294
11.1.1 添加幾何約束 294
11.1.2 編輯幾何約束 296
11.1.3 修改已添加幾何約束的對象 297
11.2 尺寸約束 297
11.2.1 添加尺寸約束 297
11.2.2 編輯尺寸約束 300
11.2.3 用戶變量及方程式 301
11.3 參數化繪圖的一般步驟 302
11.4 綜合練習——利用參數化功能繪圖 306
11.5 習題 308
第12章零件圖 309
12.1 用AutoCAD繪製機械圖的過程 309
12.1.1 建立繪圖環境 310
12.1.2 布局主視圖 310
12.1.3 生成主視圖局部細節 311
12.1.4 布局其他視圖 311
12.1.5 向左視圖投影幾何特徵並繪製細節 312
12.1.6 向俯視圖投影幾何特徵並繪製細節 313
12.1.7 修飾圖樣 314
12.1.8 插入標準圖框 314
12.1.9 標註零件尺寸及表面粗糙度代號 315
12.1.10 書寫技術要求 316
12.2 繪製典型零件圖 317
12.2.1 軸套類零件 317
12.2.2 盤蓋類零件 321
12.2.3 叉架類零件 324
12.2.4 箱體類零件 327
12.3 保持圖形標準一致──創建樣板圖 331
12.4 習題 332
第13章AutoCAD產品設計方法及裝配圖 334
13.1 AutoCAD產品設計的步驟 334
13.1.1 繪製1︰1的總體裝配方案圖 334
13.1.2 設計方案的對比及修改 335
13.1.3 繪製詳細的產品裝配圖 335
13.1.4 由裝配圖拆畫零件圖 336
13.1.5 「裝配」零件圖以檢驗配合尺寸的正確性 337
13.2 由零件圖組合裝配圖 338
13.3 標註零件序號 339
13.4 編寫明細表 341
13.5 習題 341
第14章建築施工圖 342
14.1 繪製建築總平面圖 342
14.1.1 用AutoCAD繪製總平面圖的步驟 342
14.1.2 總平面圖繪製實例 342
14.2 繪製建築平面圖 344
14.2.1 用AutoCAD繪製平面圖的步驟 344
14.2.2 平面圖繪製實例 345
14.3 繪製建築立面圖 347
14.3.1 用AutoCAD繪製立面圖的步驟 347
14.3.2 立面圖繪製實例 348
14.4 繪製建築剖面圖 349
14.4.1 用AutoCAD繪製剖面圖的步驟 350
14.4.2 剖面圖繪製實例 350
14.5 繪製建築施工詳圖 352
14.6 創建建築樣板圖 354
14.7 習題 355
第15章軸測圖 356
15.1 軸測投影模式、軸測面及軸測軸 356
15.2 在軸測投影模式下作圖 357
15.2.1 在軸測模式下畫直線 357
15.2.2 在軸測面內畫平行線 358
15.2.3 在軸測面內移動及複製對象 359
15.2.4 軸測模式下角的繪製方法 361
15.2.5 繪製圓的軸測投影 361
15.2.6 圓柱及圓球的軸測投影 363
15.2.7 任意迴轉體的軸測投影 364
15.2.8 正六稜柱的軸測投影 364
15.2.9 在軸測面內陣列對象 365
15.3 在軸測圖中寫文本 367
15.4 標註尺寸 369
15.5 綜合練習一 ──繪製軸測圖 370
15.6 綜合練習二──繪製軸測剖視圖 372
15.7 綜合練習三──螺紋及彈簧的軸測投影 374
15.8 綜合練習四──標註軸測圖 375
15.9 習題 377
第16章創建及管理虛擬圖紙 378
16.1 在虛擬圖紙上布圖、書寫文字及標註尺寸 378
16.1.1 選擇圖幅及插入標準圖框 379
16.1.2 創建視圖及設定視圖比例 380
16.1.3 在圖紙上布置圖形 381
16.1.4 在視口模型空間編輯圖形 381
16.1.5 標註尺寸及書寫文字 382
16.1.6 列印虛擬圖紙 382
16.2 圖紙集 383
16.2.1 【圖紙集管理器】的功能 383
16.2.2 創建圖紙集及子集 384
16.2.3 整理圖紙集 387
16.2.4 利用【圖紙集管理器】組織及查看命名視圖 388
16.2.5 在圖紙上放置視圖 390
16.2.6 創建圖紙明細表 392
16.3 習題 394
第17章三維建模基礎 396
17.1 三維建模空間 396
17.2 理解三維模型 397
17.2.1 線框模型 397
17.2.2 網格面模型 397
17.2.3 NURBS曲面及程序曲面模型 397
17.2.4 實體模型 398
17.3 觀察三維模型的方法 398
17.3.1 用標準視點觀察三維模型 398
17.3.2 消除隱藏線 399
17.3.3 三維動態旋轉 400
17.3.4 使用ViewCube觀察模型 401
17.3.5 快速建立平面視圖 401
17.3.6 利用多個視口觀察三維圖形 402
17.3.7 平行投影模式及透視投影模式 404
17.3.8 視覺樣式——創建消隱圖及著色圖 405
17.4 子對象及小控制項 406
17.4.1 子對象及子對象過濾器 406
17.4.2 顯示及操作小控制項 406
17.4.3 利用小控制項移動、旋轉及縮放對象 407
17.5 三維坐標系 409
17.5.1 世界坐標系 409
17.5.2 用戶坐標系及動態用戶坐標系 409
17.5.3 管理UCS坐標系 411
17.5.4 有關用戶坐標系的練習 413
17.6 習題 414
第18章實體建模 415
18.1 創建三維實體和曲面 415
18.1.1 三維基本立體 415
18.1.2 多段體 417
18.1.3 將二維對象拉伸成實體或曲面 418
18.1.4 旋轉二維對象形成實體或曲面 419
18.1.5 通過掃掠創建實體或曲面 420
18.1.6 通過放樣創建實體或曲面 422
18.1.7 利用「選擇並拖動」方式創建及修改實體 424
18.1.8 加厚曲面形成實體 424
18.1.9 利用平面或曲面切割實體 424
18.1.10 螺旋線、渦狀線及彈簧 425
18.1.11 與實體顯示有關的變量 426
18.2 截面對象及獲取實體模型截面 427
18.3 實體間的幹涉檢查 430
18.4 獲得實體體積、轉動慣量等屬性 431
18.5 利用布爾運算構建複雜實體模型 431
18.6 實體建模綜合練習 434
18.7 習題 436
第19章網格及曲面建模 437
19.1 網格建模 437
19.1.1 基本立體網格面 437
19.1.2 拉伸網格 438
19.1.3 迴轉網格 439
19.1.4 直紋網格 439
19.1.5 邊界網格 440
19.1.6 與網格面顯示有關的變量 441
19.1.7 改變網格平滑度 442
19.1.8 優化網格 442
19.1.9 銳化處理 442
19.1.10 拉伸網格面 443
19.1.11 分割及合併網格面 444
19.1.12 刪除及閉合網格面 444
19.1.13 將實體及曲面轉化為網格面 444
19.1.14 將網格面轉化為實體或程序曲面 445
19.1.15 網格面建模流程與技巧 446
19.2 曲面建模 447
19.2.1 曲面連續性和凸度幅值 447
19.2.2 切換程序曲面及NURBS曲面 448
19.2.3 拉伸曲面 448
19.2.4 旋轉曲面 448
19.2.5 掃掠曲面 448
19.2.6 放樣曲面 448

19.2.7 網絡曲面 448
19.2.8 平面曲面 449
19.2.9 過渡曲面 449
19.2.10 填充曲面 450
19.2.11 偏移已有曲面 451
19.2.12 圓角及倒角曲面 451
19.2.13 修剪曲面及取消修剪 451
19.2.14 延伸曲面 451
19.2.15 將面的封閉空間創建成實體 452
19.2.16 指定任意點編輯曲線及曲面 452
19.2.17 顯示控制點及利用控制點編輯曲線和曲面 453
19.2.18 增加、刪除及重新生成控制點 453
19.2.19 將實體、程序曲面及網格面轉化為NURBS曲面 454
19.2.20 將曲線投影到曲面上 454
19.2.21 在曲面上創建曲線 455
19.2.22 為曲面構建三維線框 455
19.2.23 曲面建模流程與技巧 456
19.2.24 曲面間連接的方法——創建連接曲面 457
19.3 習題 458
第20章編輯三維對象 459
20.1 三維移動 459
20.2 三維旋轉 460
20.3 三維縮放 462
20.4 三維陣列 462
20.5 三維鏡像 463
20.6 三維對齊 464
20.7 三維倒圓角 465
20.8 三維倒角 466
20.9 利用關鍵點及PR命令編輯三維對象及複合實體 467
20.10 操作三維實體的子對象 468
20.11 編輯實心體的面、邊、體 468
20.11.1 拉伸面 469
20.11.2 移動面 471
20.11.3 偏移面 471
20.11.4 旋轉面 471
20.11.5 錐化面 472
20.11.6 複製面 473
20.11.7 刪除面及改變面的顏色 473
20.11.8 編輯實心體的稜邊 473
20.11.9 抽殼 474
20.11.10 壓印 474
20.11.11 拆分、清理及檢查實體 475
20.12 綜合練習──利用編輯命令構建實體模型 475
20.13 習題 477
第21章實體建模典型實例 479
21.1 實體建模的一般方法 479
21.2 三維建模技巧 484
21.3 複雜實體建模 488
21.4 習題 492
第22章零件建模及裝配──平口虎鉗 493
22.1 虎鉗鉗身 493
22.2 活動鉗口 495
22.3 鉗口螺母 496
22.4 絲槓 497
22.5 固定螺釘 498
22.6 鉗口板 499
22.7 零件裝配──平口虎鉗 499
22.8 習題 501
第23章在三維空間中書寫文字及標註尺寸 502
23.1 在三維空間中書寫文字的方法 502
23.2 在三維空間中標註尺寸的方法 502
23.3 典型例題——新建坐標系並標註尺寸 503
23.4 上機練習──標註三維模型(一) 504
23.5 上機練習──標註三維模型(二) 505
23.6 習題 506
第24章由三維模型生成工程圖 508
24.1 創建工程圖 508
24.1.1 設定工程視圖的標準 508
24.1.2 從三維模型生成視圖──基礎視圖 508
24.1.3 從現有視圖投影生成其他視圖──投影視圖 510
24.1.4 編輯工程視圖 510
24.1.5 更新工程視圖 511
24.1.6 設定剖視圖標註樣式 511
24.1.7 創建剖視圖 512
24.1.8 給工程圖添加文字及標註尺寸 512
24.1.9 將視圖輸出為二維圖形 513
24.2 根據需要在虛擬圖紙上布置三維模型 513
24.2.1 用SOLVIEW命令創建視口 513
24.2.2 設置視口的縮放比例 517
24.2.3 用SOLDRAW生成二維輪廓線 518
24.2.4 用SOLPROF命令生成輪廓線 519
24.2.5 編輯視口中的視圖 520
24.2.6 在圖紙空間標註尺寸 521
24.3 上機練習──創建視口並生成二維視圖 521
24.4 上機練習──生成二維視圖並標註尺寸 523
24.5 習題 524
第25章列印圖形 526
25.1 列印圖形的過程 526
25.2 設置列印參數 527
25.2.1 選擇列印設備 528
25.2.2 使用列印樣式 528
25.2.3 選擇圖紙幅面 529
25.2.4 設定列印區域 530
25.2.5 設定列印比例 532
25.2.6 設定著色列印 532
25.2.7 調整圖形列印方向和位置 532
25.2.8 預覽列印效果 533
25.2.9 保存列印設置 533
25.3 列印圖形實例 534
25.4 將多張圖紙布置在一起列印 535
25.5 從圖紙空間出圖──列印虛擬圖紙 536
25.6 將當前圖形輸出為DWF、DWFx或PDF格式文件 539
25.7 發布圖形集 539
25.7.1 將圖形集發布為DWF、DWFx或PDF格式文件 539
25.7.2 批處理列印 541
25.8 習題 541

相關焦點

  • AutoCAD新手入門技巧,掌握這些就夠了!
    AutoCAD入門這件事情來來說、入門是最難的一個階段,入門前後算是一條分水嶺,離不開的是好的會越好!但是要怎麼才能入門呢?今天分享一些比較適合新手入門的技巧。一、了解製圖基礎知識點學習任何的知識點,基礎都是重點中的重點,如何在CAD學習中打開基礎,各種基礎的書籍就需要你在前期看起來,當然如果你的識圖能力,以及幾何能力比較強,入門CAD相對會輕鬆很多。
  • 「電路仿真」視頻教程,proteus入門到精通+實例教程
    【電路仿真】視頻教程資料包,proteus入門到精通+實例教程+軟體下載方式見文末>proteus入門到精通>proteus入門到精通>proteus實例教程
  • Freehand MX入門到精通視頻教程
    正在閱讀:Freehand MX入門到精通視頻教程Freehand MX入門到精通視頻教程2007-12-14 16:24出處:PConline作者:育碟軟體  《Freehand MX入門到精通視頻教程》全套教程分為基礎篇、提高篇、實戰篇三大部分,內容從最基礎的界面認識到動畫的製作和其他軟體的綜合應用,涵蓋了Freehand MX幾乎所有的知識點。經過創作者獨具匠心的設計,整套教程結構清晰,易學易用。難度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向您展示了freehand的強大功能。
  • C#從入門到精通視頻教程
    C#從入門到精通視頻教程
  • 學習Java最好的10本書,從入門到精通
    在當代,學習Java等編程課程的主要方式是視頻資源。如果你想學,在網上五分鐘之內就可以找到一堆學習視頻,瞬間將你的硬碟填滿。
  • Python:從入門到精通 完整版PDF[7MB]
    Python可以用於很多的領域,從科學計算到遊戲開發。本書提出了以理解和運用計算生態為目標的Python語言教學思想,不僅系統講解了Python語言語法,同時介紹了從數據理解到圖像處理的14個Python函數庫,向初學Python語言的讀者展示了全新的程式語言學習路徑。
  • AutoCAD 從入門到精通(2)
    《AutoCAD2018從入門到精通》
  • 隨書資料59:《AutoCAD 2014中文版入門進階精通》光碟-鍾日銘-機工
    本書知識全面、典型實用,具體內容包括:AutoCAD 2014基礎知識;基本二維圖形繪製;基本圖形修改;文字與文字樣式;標註與標註編輯;圖層與塊;表格與表格樣式;繪製二維工程圖與軸測圖;三維圖形設計與渲染基礎;三維建模進階實例;參數化圖形等。
  • 【聖誕特輯】Stata從入門到精通:學習資源推薦
    本次推送對於市面上常見的Stata教程進行了整理匯總,難度覆蓋了入門到精通,並對每項教程附上了簡單介紹和獲取方式。
  • 自學Python 從入門到精通:一個月就夠了!
    其實,只要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並制定了合理的學習計劃,Python 從 入門到精通只需要一個月就夠了!要知道,一個月是一段很長的時間。如果每天堅持用 6-7 小時來做一件事,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不妨嘗試綜合你學到的知識完成一個實際的項目:第一天:熟悉一種 IDE(5 小時): IDE 是你在編寫大型項目時的操作環境,所以你需要精通一個 IDE。在軟體開發的初期,我建議你在 VS code 中安裝 Python 擴展或使用 Jupyter notebook。第二天:Github(6 小時):探索 Github,並創建一個代碼倉庫。
  • Python 從入門到精通:一個月就夠了!
    其實,只要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並制定了合理的學習計劃,Python 從 入門到精通只需要一個月就夠了!要知道,一個月是一段很長的時間。如果每天堅持用 6-7 小時來做一件事,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不妨嘗試綜合你學到的知識完成一個實際的項目:第一天:熟悉一種 IDE(5 小時): IDE 是你在編寫大型項目時的操作環境,所以你需要精通一個 IDE。在軟體開發的初期,我建議你在 VS code 中安裝 Python 擴展或使用 Jupyter notebook。第二天:Github(6 小時):探索 Github,並創建一個代碼倉庫。
  • C 語言C++ 教程視頻編程入門到精通視頻課程
    3DMAX建築表現高端室外效果圖視頻教程第二期渲染後期課程2019刮痧系統學習視頻穴位手法中醫經絡推拿按摩自學入門進階教程90天產品經理實戰班視頻教程網課入門到精通簡歷優化在線課程培訓股票基金可轉債炒股投資理財視頻金融炒股教程零基礎自學學習入門PLC編程入門三菱PLC仿真軟體自學習動畫模擬好評送視頻教程永久版houdini18
  • 視頻教程:Java從入門到精通
    正在閱讀:視頻教程:Java從入門到精通視頻教程:Java從入門到精通2006-06-28 15:42出處:作者:孫鑫>   《Java從入門到精通》視頻教程由孫鑫老師錄製(作者網站:http://www.sunxin.org),教程通俗易懂,內容全面,帶領Java初學者從入門到精通,快速掌握 Java 程式語言。
  • Excel PPT Word 從入門到精通教程合輯 只要9.9
    原標題:Excel PPT Word 從入門到精通教程合輯 只要9.9 臨近歲末,年會party滿天飛!但年終總結卻讓人愁 T-T 看看自己的Word排版辣麼醜,PPT只會套模板,Excel圖表做不明白……
  • 三菱課程 | 三菱PLC從入門到精通系列視頻課程
    我的看法是入門易,深造難。很多人都買了很多PLC學習的書,但光是看書自己琢磨學習的話,八成學不透。如果是視頻學習那就不一樣了,在視頻老師的教學過程中能學到很多你看書學不到的的經驗。所以今天小編把這套零基礎學三菱PLC視頻教程分享給大家,PLC從入門到精通有這份資料就足夠了!!
  • 【課程推薦】PADS VX入門到精通PCB設計全套實例
    我是零基礎該怎麼學習PCB呢?是選擇自學還是一套系統完整的視頻?學習過程中視頻過於籠統聽不進去?遇到問題苦於無人解答?
  • 數蛤蟆-《中音直笛從入門到精通》教學配套視頻
    數 蛤 蟆——《中音直笛從入門到精通》教學配套視頻
  • Illustrator CS入門至精通視頻教程
    本套教程分為基礎篇、提高篇和高級篇,內容翔實,結構清晰,實例豐富,操作步驟簡潔實用,從而輕鬆掌握其中的重點以及操作技巧。是廣大電腦圖像設計愛好者學習Illustrator CS的必備工具。    《Illustrator CS入門至精通視頻教程》視頻教程講解通俗易懂。入門快,實用易學。教程中的絕大部分實例也可以在Illustrator 10中效仿製作。
  • 吳恩達機器學習入門2018高清視頻公開,還有習題解答和課程拓展
    沒有高糊勸退,還附送課題討論總結、課後習題和解答參考等珍貴資源,簡直讓你找不到不學的理由!「傳說級」的經典機器學習入門課程吳恩達老師的CS229從2008年開設,已經走過了12年。課程中沒有複雜的公式推導和理論分析,因為吳恩達老師的目的是讓機器學習初學者對整個機器學習基本面和關鍵知識點有清楚的認識和掌握,快速入門。自這門課開設以來,全世界的學習者給與了無數讚譽,有人直呼這是「傳說級別的ML入門課」(Legendary),我們熟悉的老朋友@愛可可老師 也強烈推薦。
  • REVIT2020軟體+BIM建築全套視頻講義,從入門到精通
    revit2020軟體+BIM建築全套視頻講義,從入門到精通綠色建築 信息化 EPC 雲計算 物聯網 虛擬實境 3D列印 人工智慧 等等,這些名詞你在2020年以前是不是都很少聽說過,都是今年才出現的REVIT2020軟體+BIM建築全套視頻講義,從入門到精通revit雖然不是最好的軟體但是用的最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