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早教 | 寶寶早期語言的差距是什麼時候拉開的?

2020-09-05 忻州視野


前段時間,有個語言發育遲緩的寶寶,來我中心諮詢。

經詢問之後,媽媽的妊娠史、分娩史都是正常的,寶寶新生兒期也沒有腦損傷,聽力也是正常的,口腔內結構也沒有異常,總之好像排除了各種語言障礙的原因。

隨著諮詢的深入,發現這位媽媽是自己帶寶寶,平時又要做家務還要帶寶寶,沒有時間跟寶寶說話,也認為這麼小的寶寶即使說話也聽不懂,沒必要跟他說話

原因就這麼找到了,寶寶在缺乏語言滋養的環境下成長,語言能力自然得不到提升。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寶寶的語言發展。

1、早期語言的差距是什麼時候拉開的?

BBC3集紀錄片《北鼻的異想世界》(The Wonderful World of Babies)中對孩子得語言發育做了研究。

寶寶在一歲半到兩歲之間,會經歷一個語言的爆發期,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孩子今後的語言能力。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詞彙量大的孩子,和詞彙量小的孩子,出現了劇烈的分化。

說話多的孩子,在這半年時間,掌握的詞彙量會從200直接翻番到400以上。

研究表明,早期語言越多,未來學業表現更好,更有利於個性的塑造。有心的父母,總是為孩子創造一個更好的早期語言「環境」。

而你,還會不以為然,相信「貴人語遲」嗎?

2、多和寶寶說話,就管用嗎?

那麼,父母主動多說話,就會增加孩子詞彙積累的速度嗎?

研究者為一個寶寶21個月大的家庭配置了一個新型的詞彙追蹤裝置,能夠記錄媽媽和寶寶一天中全部對話出現的詞彙。

頭一天,媽媽說了1.3萬個單詞,小佩西說了2500個單詞。這已經非常不錯了。

隨後,研究者要求媽媽儘可能利用所有的機會,和佩西多交流。

各種聊天、講故事、講繪本、帶出去玩,這位媽媽也是拼了!

結果是什麼呢?結果是這位媽媽這一天說出的詞彙量上升到了1.37萬,儘管只增加了5%,但是,寶寶的詞彙量卻從2500增加到了2800,增長了13%。

更重要的是,這位媽媽和寶寶,親子間「一來一回」的「對話」,從頭一天的738句,增加到了1022句,增加了38%!

而這種「對話」形式,對於兒童語言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所以,答案就是這麼簡單,你不需要是一個兒童發展專家,你甚至不需要任何專業知識,只是和寶寶多說話,多說話,多說話,你就能在早期,為孩子的語言發展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3、怎麼和寶寶說話,更有效?

對於很多媽媽來講,當媽以後,會自然而然地用一種「特殊」的語音語調來和寶寶說話,你可以叫它「寶寶語」,叫它「嗲聲嗲氣」,或者,叫它「父母語」。

它的核心特徵就是:提高音調、拖長發音、節奏清晰。

但對於很多爸爸來講,似乎拉不下這個臉,覺得這樣說話可能有失男性尊嚴。

還有種觀念可能覺得,我們應該一開始就像平常成人一樣說話,這樣,寶寶才能更快習得「正確」的語言方式。

事實是這樣嗎?

劍橋大學的研究者來到節目中,做了一個實驗,通過先進的嬰兒大腦掃描儀,來研究寶寶聽到不同的語言方式時,大腦有什麼反應。

參加實驗的小寶寶會看到屏幕裡一位阿姨在用兩種說話方式對著他們說話,一種是「父母語」的方式,另一種是平常成人說話方式。

當研究者用「父母語」說話時,小埃爾西聽得很認真。

而當研究者以正常語調說話時,小埃爾西很快失去了興趣,開始埋頭找吃的,或者回頭找媽媽。

這個過程中,小埃爾西的大腦裡,在發生什麼變化呢?

在聽到那位阿姨說話時,小埃爾西的腦電波是在實時變化的。

以什麼樣的模式在變化呢?

一種「大節奏模式」。

而「父母語」,就包含了這種「大節奏變調」。這對嬰兒的大腦發育很重要。

父母語的語音中的那些「峰值」,被嬰兒的大腦以極好的同步方式接收了。

因為「父母語」強調了詞彙的節奏,提供了最佳的「輸入」方式,與寶寶大腦的工作方式相「吻合」,所以才會被寶寶的大腦輕鬆接收,騰出「精力」來關注語言的「內容」。

而不至於像我們聽到一位一直語調平平的老先生講課一樣,昏昏欲睡,談何內容加工!

所以,對於小嬰兒的大腦而言,最適合的語言,是「父母語」。

新晉爸媽們,讓我們燥起來,用誇張的表情和語調,投入到生活這個大舞臺吧!

無論何時,我們要重視起來寶寶的語言能力。3歲之前是寶寶語言發育的黃金時期,越早發現問題,越早幹預,效果才會越好。

忻州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兒童早期發展中心以醫學為根本,教育相配合,醫教結合,回歸教育本質,踏實服務好身邊的孩子,讓更多的孩子做「更好的自己」,普及兒童感統訓練,我們一直在路上。

忻州市婦女兒童醫院早期發展中心是山西省省級兒童早期發展示範基地,是我市唯一的公立兒童早期發展中心,是從出生即開始的兒童發展教育中心,以醫教結合為特色,以醫療、保健、營養、心理教育相結合,由兒保專家和專業早教教師聯手,按照現代腦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精心制定科學的育兒指導及訓練,使孩子在生長發育的黃金期得到最佳發展。

課程介紹:嬰幼兒水療、嬰幼兒手腦協同訓練、幼兒思維訓練、兒童感覺統合訓練、兒童注意力訓練、兒童形體舞蹈、音樂花園、繪畫夢工廠等特色課程。

歡迎各位家長聯繫我們預約、測評、參觀、諮詢!

相關焦點

  • 什麼時候可以給嬰兒做音樂早教,築韻兒童早教鼓告訴你
    很多家長想從小培養孩子的音樂興趣,但是又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能給孩子做音樂早教,今天築韻兒童早教鼓告訴你嬰兒什麼時候就可以進行音樂早教,該怎麼做音樂早教?其實在嬰兒0-1歲的時候就可以進行音樂早教了,因為0-1歲的寶寶感觸能力強,這時候的早教用音樂早教法會起到很明顯的效果,當聽到優美,空靈,委婉的聲音時,寶寶就能很快的安靜下來。
  • 寶寶應該什麼時候早教?在家早教家長應該怎麼做?培養天才寶寶
    隨著早教的普及,許多家長對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能性有了一定的認識。若早期教育抓得恰當,甚至可能培養出超常的兒童。今天我們就給各位媽媽們介紹各個階段寶寶的早教方法!>其實6個月大的寶寶不用上早教課,寶寶的大腦還處於自行發展階段,是完全不用過早的給寶寶報班,早教機構也是得養家餬口的,當然是很樂意給6個月的寶寶上早教培訓了。
  • 早期教育什麼時候開始(附上早期促進寶寶語言發育)
    中國有句古話:「3歲看大,7歲看老」這是有科學依據的,0~3歲是一個人早期教育最關鍵的時期,但是這段關鍵時期應該如何把握,很多家長並不清楚。不少家長以為孩子吃得好就行,或者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讓孩子識字、做數學題等,其實玩耍是孩子的天性,養育0~3歲幼兒的正確方法是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多與孩子交流、做遊戲。
  • 小湃AI故事機給孩子帶來正確的早期教育
    0-3歲,生命的頭三年,這是孩子拉開差距最大的三年,著名的潛能發展心理學創始人程躍博士把它稱為:人生的第一個1千天。這在教育界和精英界家庭已經成為共識,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早期教育。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側重開發兒童的潛能,促進兒童在語言、智力、藝術、情感、人格和社會性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 如何對寶寶進行早教
    如何對寶寶進行早教如何對寶寶進行早教?0~3歲是一個人智力發育最關鍵的時期,但是這段關鍵時期應該如何把握,很多家長並不清楚。那父母如何對寶寶進行早教?1、音樂。聽一些高品質、很悅耳的音樂,通過這些培養他們的聽力,同時也陶冶了他們的心靈情操。2、讀書。平時在哄嬰兒的時候讀一些書給他們聽,讀的多了,他們慢慢的會記住你的口型,對他們的觀察力是一個鍛鍊。
  • 六個月寶寶早教方法是什麼
    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視,現在的兒童早教市場也異常的火爆。其實最早的教育從女性懷孕的時候就開始了,很多父母都會給孩子進行胎教。在寶寶出生之後,父母們也都會開找一些早期教育。那麼,六個月寶寶早教方法是什麼呢? 1、運動:六個月的寶寶應該可以坐穩了,這是寶寶發育的一個轉折,父母們應該幫助寶寶練習獨坐。孩子剛開始只能獨坐片刻,還經常會有身體前、後傾的情況。在寶寶能夠自己坐穩以後,緊接著就可以逐步的練習爬行了,父母可以用玩具來引逗,以增加寶寶爬行的欲望。
  • 兒童早教之父告訴我們什麼是真正的早教
    有個這樣傳奇經歷的這個男孩就是小卡爾——卡爾·威特的兒子,他之所以取得如此不同於常人的成就,都歸因於父親實施的早教行動。《正面管教: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詳細記載了小卡爾的成長曆程,以及老威特的教子心得和他的早期教育法,其核心思想是:對於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賦。卡爾·威特從小卡爾的飲食、學習閱讀、學習語言、學習科學等十幾個方面為我們闡述了他對於早教的理解和踐行的行動。
  • 小步在家早教嬰幼兒能力發展測評發布 早期教育立足家庭
    中新網10月11日電 近日,小步在家早教聯合中國關心下一代委員會兒童發展研究中心發布《小步在家早教中國嬰幼兒能力專業測評量表》,針對學齡前兒童的學習、社交、語言、認知、運動等五大能力及不同的維度,總計21個因子進行分析。據介紹,這份測試問卷不同於兒童出生後每年要做的健康普查,這份量表將指導家長更加了解兒童在不同生長發育階段的發展能力與水平。
  • 寶寶上早教課有必要嗎?早教有什麼用?
    早期教育課程是一種越來越受歡迎的培訓方式, 許多母親看到其他孩子的父母正在給寶寶安排早期課程,因此他們想為嬰兒報名參加早教課程。今天珠海同輝家政早教師來跟大家做一個詳細介紹和說明,想要知道是否選擇早教課程的父母,不妨來了解下。早教不是早期教育早教越來越為人們所熟知,但總是會被狹義地使用。
  • 「偽早教」坑了多少孩子?什麼是「嬰幼兒早期教育」應有的樣子?
    這讓她特彆氣憤,想要告這家早教機構。最後,這個小夥伴問我,究竟應不應該給孩子報「早教班」?「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讓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於是,社會上各種各樣的早教機構和課程應運而生。什麼是早教?早教,即早期教育,一般指的是開發0—3歲嬰幼兒潛能的教育。
  • 兒童早教 兒童早教故事
    兒童早教親子遊戲:1、寶寶知道怎麼辦:這個遊戲讓寶寶學習解決問題,並且有利於他增加詞彙量,有利於他語言能力的發展。2、高高矮矮真有趣:這個遊戲能讓寶寶的身體得到很好的伸屈。
  • 寶語言早教方案,家長如何教寶寶說話是關鍵!
    在寶寶的早期教育中,教寶寶說話是非常關鍵的。有些家長甚至是迫不及待的想聽寶寶喊「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因此教寶寶說話也是一個關鍵的環節,寶寶語言早教方案更是值得家長關注。當聽到寶寶第一次叫「爸爸媽媽」那種心情只有做父母的才能體會,據兒童發展心理學家研究,幼兒期需要急速發展階段,這時期兒童對事物的表達能力大大提高,而說話也是寶寶必須學會的基本能力之一。
  • 寶寶早教從什麼時候開始比較好?看看資深寶媽是怎麼做的
    >寶寶早教從什麼時候開始比較好?   我一開始當媽媽的時候也因為不清楚寶寶早教從什麼時候開始而感到焦慮,還嘗試過自己給大寶教英語,但是效果很差,大寶年紀太小,我自己又不懂得正確的教育方法,往往給他念完英語之後得不到任何反饋。
  • 寶寶早教讀物推薦 —— 十大兒童早教書籍
    所以,這個時候,媽媽就應該為寶寶開展早教課了,早教的方式有很多種,最常用的就是通過早教書籍,讓寶寶認識這個世界。稍小的寶寶喜歡圖畫多樣、色彩斑斕的書籍,針對這樣的喜好,愛寶貝360(http://www.ibaobei360.com/)為家長們推薦十大早教書籍。
  • 什麼是「兒童早期發展」?
    0~3歲是兒童早期發展的重要階段,這段時期是人類大腦發育的最快時期,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時期。在兒童生命早期大腦迅速成長的階段給予適當、有效的刺激,將使人類大腦神經元突觸的數量大幅度增加,如再配以適當方法,孩子的智力潛能將得到極大的發揮。
  • 0-3歲的寶寶如何早教才能變聰明
    《早期教育與天才》一書中這樣說明了早期兒童教育的重要性:孩子潛能發展遵循著一種絕不可逆的遞減規律,比如:生下來具有100分潛能的孩子,如果剛從一出生就開始對他進行合理的教育,堅持下去,他就可能成為具有100分能力得人;若從5歲才開始教育,即使是公認為很優秀的教育,他也只能成為具有80分能力得人;若從10歲開始教育,他就只能成為具有60分能力得人了。
  • 感受不一樣的「早教」?甘肅省婦幼保健院兒童早期發展中心見聞
    感受不一樣的「早教」——甘肅省婦幼保健院兒童早期發展中心見聞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宜秀萍「兒童早期發展不是過度幹預而是創造其適宜發展的環境,父母的堅持和陪伴至關重要,我們的目標就是教會年輕的爸爸媽媽科學開展『早教』。」
  • 兒童教育專家:最好的早教,就是和孩子多說話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多的重視孩子的教育與性格發展,大都早早就買了早教機、早教課,不管嬰兒正在做什麼就每天在家裡一直放,但這樣做真的有助於孩子的智力發育嗎?相比於這些動輒上百還可能不起作用的做法,最簡易最高效的早教方式卻被很多父母都給忽略了,那就是多跟孩子說話聊天。
  • 兒童發展專家:最好的早教,就是跟孩子多說話
    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重視孩子的教育與性格發展,於是早早就買了早教機、早教課,不管嬰兒正在做什麼就每天在家裡一直放,這樣做真的有助於孩子的智力發育嗎?殊不知,相比於這些動輒上百還可能不起作用的做法,最簡易最高效的早教方式卻被很多父母都給忽略了,那就是多跟孩子說話聊天。
  • 順昌縣啟動多元化兒童早期教育
    來源:順昌新聞網 責任編輯:王俊傑 8月6日,順昌縣計劃生育協會在麥迪森早教中心舉行多元化兒童早期教育啟動儀式,此次儀式標誌著我縣個性化、多元化的兒童早期教育工作正式開始。此次多元化兒童早期教育,是在原有親子互動課程基礎上,結合寶寶的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選擇開展感統、蒙氏、創意、奧爾夫音樂等系列課程,為每位0—3歲寶寶量身定製專業的、個性化的早教服務,以遊戲結合教具的形式,促進嬰幼兒智力、性格、語言、運動、行為習慣等各方面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