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邏輯填空四大誤區,你入坑了嗎

2020-12-16 北京中公教育

言語理解在行測科目當中佔據重要位置,40道題目可謂是量大份足,這其中邏輯填空就佔據了半壁江山,談到邏輯填空可以說是很多考生的「噩夢」,在線下的教學中經常會碰到考生跟我說「實在是太難啦」,「錯了一半是家常便飯」,「怎麼辦呀?」的確,邏輯填空可以說是言語理解中最難的一種題型,一方面它是考察你的分析理解能力,另一方面還會考察詞語的積累與使用,二者缺一不可。邏輯填空就像是「煲湯」,既要「食材」也要「火候」。那麼怎麼辦呢?中公教育在此為大家提示誤區。

誤區一:做題完全靠語感

要說是語感,對於很多考生來說更是「口感」,單純地採取代入法,看哪個選項讀得順口就想確定答案。在公務員考試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這種簡單粗暴的做題方法顯然是不夠用的。

誤區二:積累詞語靠死記

很多考生知道積累高頻成語以及實詞很重要,但是方法不對,只是單純地去記詞的意思而忽略的同義詞,同話題詞的比較,這樣的話,你會發現儘管可以把明顯的錯誤排除掉,但是剩下的選項就很容易陷入糾結,最後還往往選擇一個錯誤的。

誤區三:分析不找突破口

很多考生在做題當中容易鑽牛角尖,盯著一個空陷入「沉思」,形成了與誤區二相反的另一個極端,過分的去比較。要知道,邏輯填空的答案嚴格意義來講應該叫做最優答案,它是結合多個空的綜合比較,因此我們要明確,千萬不要只盯著一個空,要學會選擇,例如第一個空是實詞不好辨析,那麼就可以從第二空的成語入手。

誤區四:只盯著局部信息,忽略整體分析

有的考生在做邏輯填空的時候,存在只看設空處前後的句子,而忽略了文段的整體分析,這樣顯然也是不行的,因為文段的提示點並不一定在空的前後,命題人也特別願意利用考生這個習慣給我們挖坑。因此在做邏輯填空的時候要注意全文的行文分析,這樣才能更準確地把握住文段的語意,進而確定設空處的詞語。

說了這麼多的誤區,邏輯填空到底要怎麼做呢?這裡給大家提供一個解題的思路。

第一步:分析段意,確定設空處語意

拿到題目,可以先不要去看選項,避免選項中的詞語先入為主。就是單純的分析作者想表達什麼意思,設空處需要填什麼語意的詞語。

第二步:結合語意,排除明顯幹擾

確定好語意以後,如果選項當中的詞語明顯是不對的,這個時候就要把選項排除掉,縮小我們的選擇範圍,這個時候要注意很有可能這個選項後面的詞語是你熟悉的,但是要明確,一個詞語明顯錯誤時就不要糾結後面的了。

第三步:根據文段呼應詞語,確定最優答案

前兩步是側重與分析理解,那麼這第三步可就考察我們對於詞語的掌握程度了,很多選項的設置都是近義詞,但是在語意側重,感情色彩等等的角度上是有差異的,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結合文段的意思去仔細比對。例如背道而馳與南轅北轍,是經常一起出現近義詞,它們之間其實就存在明顯的差異,背道而馳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南轅北轍是指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一個強調「彼此」,一個強調「自己」的行動與目標,這些都是我們選答案的依據。

考生們對於邏輯填空的誤區我們就梳理到這,希望大家能都繞開這些「大坑」,提高邏輯填空的準確率。

相關焦點

  • 行測解題技巧之邏輯判斷:警惕四大誤區
    行測考試其中一部分就是邏輯判斷,包括圖形推理、類比推理、定義判斷、邏輯判斷等模塊,今天跟大家分享下邏輯判斷這4個模塊的4個誤區。考試的時候,千萬不要鑽進牛角尖裡,白白消耗時間。二、圖形推理誤區:迎難而上圖形推理真的很難,甚至有些圖形推理的題目,一看就必須放棄的。你很難揣度出出題者的方向,所以在圖形推理題,儘可能往簡單的方向去想,不要想得太複雜,能想出來最好,想不出來,就蒙吧。
  • 2018國考行測邏輯填空之高頻詞語
    2018國考行測邏輯填空之高頻詞語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北京華圖,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技巧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國家公務員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行測 邏輯填空大神高分筆記
    在行測考試中,言語理解與表達題量較大,佔的分值較高。對於邏輯填空,沒有捷徑可走,只有通過積累,了解詞彙含義、語境等選出選項。而片段閱讀的正確率相對於邏輯填空要高,但卻費時費力讓考生頭疼,看完題不知道在說些什麼,靠感覺選答案,這時往往就選錯了。
  • 2021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邏輯填空之「轉變思維」
    2021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邏輯填空之「轉變思維」 2020-12-01 16:51:46| 來源:中公教育 魯會冉 山東·中公教育小編特別整理了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
  • 2020省考行測技巧:邏輯填空之相反相對關係
    在行測邏輯填空中很多考生存在一個誤區就是,積累更多的詞語就能提升正確率。其實不然,在做邏輯填空時需要關注兩個部分,一是語境分析,二是詞語辨析。語境分析就是上下文關係分析,如果能把上下文關係分析清楚的話正確率也自然會提升。
  • 2021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邏輯填空解題方法
    2021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邏輯填空解題方法 2020-12-15 16:07:42| 來源:中公教育 黃爽 山東·中公教育小編特別整理了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
  • 2020省考行測邏輯填空解答技巧:語境分析
    在行測考試中,言語理解部分有三類題型:片段閱讀、語句表達、邏輯填空。其中邏輯填空佔行測言語的半壁江山。那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叫邏輯填空的語境?舉個例子來說:你對你爸爸說「爸爸你吃飯了嗎?」這是一句普通又溫馨的話,但是如果你設想一下,你爸爸剛揍完你,你說這句話,那此時這句話的含義就變了,為什麼變化了呢?這就添加了語境有了限定範圍,從而改變了語義。那麼語境的含義就是指語言所處的環境,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語境的的重要性。中公教育專家下面結合例題,介紹一下如何結合語境分析。
  • 2021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填空模擬題12.01
    2021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填空模擬題12.01 2020-12-01 09:49:13| 中公教育 山東·中公教育小編特別整理了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模擬題
  • 2021國考行測邏輯填空模擬題及答案解析(9.30)
    2021國考行測邏輯填空模擬題及答案解析(9.30) 我們都知道,要想在行測上拿到理想分數,除了掌握知識點和做題技巧外,離不開大量習題的訓練,為了幫助各位考生備考2021
  • 2021國考行測邏輯填空模擬題及答案解析(7.14)
    2021國考行測邏輯填空模擬題及答案解析(7.14) 我們都知道,要想在行測上拿到理想分數,除了掌握知識點和做題技巧外,離不開大量習題的訓練,為了幫助各位考生備考2021
  • 2019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如何利用反對關係解決行測邏輯填空
    2019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如何利用反對關係解決行測邏輯填空 2018-06-20 18:04:21| 來源:中公教育 徐樂
  • 行測言語理解:邏輯填空你還在被選項說服嗎?
    2021省考備考交流群942623057,備考資料豐富,考試信息不漏看邏輯填空是行測考試考查內容的重中之重,然而這個板塊的得分率不容樂觀究其原因,問題出在你被選項「牽著鼻子走」!一、你之前的做題方法---被選項「拐跑」很多考生在做邏輯填空的時候,常用的方法就是將選項一個個代進去試,看哪個順口、看哪個能夠說服自己,殊不知這樣解題是完全在用你自以為是的「語感」,這樣做實則是被選項「牽著鼻子走」,這樣做也正中出題人的下懷。
  • 2018年寧夏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填空妙解方法之反對關係
    【導讀】華圖寧夏公務員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18年寧夏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填空妙解方法之反對關係,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2018年寧夏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填空妙解方法之反對關係
  • 2017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除了語感,解答行測邏輯填空還需要什麼
    2017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除了語感,解答行測邏輯填空還需要什麼 2017-03-28 10:10:49| 中公教育 邵華
  • 2021國考行測邏輯填空模擬題及答案解析(7.13)
    2021國考行測邏輯填空模擬題及答案解析(7.13) 我們都知道,要想在行測上拿到理想分數,除了掌握知識點和做題技巧外,離不開大量習題的訓練,為了幫助各位考生備考2021
  • 行測邏輯填空之並舉關係
    行測邏輯填空中有相反相對關係和並舉關係兩種重要的關係,本文中中公教育和大家來聊一聊其中一種關係:並舉關係。1、含義:上下文意思密切、構詞一致、達到加強的效果。例: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 2018國考行測備考言語中的邏輯填空詞語辨析
    2018國考行測備考言語中的邏輯填空詞語辨析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北京華圖,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技巧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國家公務員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2021國考行測言語題並列句式助力邏輯填空
    國考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答題技巧提供2021國考行測言語理解片段閱讀、邏輯填空、詞義辨析、語句表達等。本文整理2021國考行測言語題並列句式助力邏輯填空。2020公務員考試即將來臨,這對於備考已久的小夥伴來說既是喜悅又是擔憂,擔心備考的時間越來越少,今天中公教育就來跟大家聊聊關於省考行測
  • 2019省考行測邏輯填空答題技巧:面對反對關係,不要「想當然」
    邏輯填空是行測考試中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的一種重點題型,而要想做對一道邏輯填空,我們最基礎的是要把握好語境。其中,反對關係往往是很多同學的「痛處」,下面中公教育專家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反對關係的相關內容。但是隨著行測考試難度的逐步加大,出題人已經很少再設置這樣明確的反義詞關係了——畢竟這太過於簡單了。而在我們考試中越加頻繁地考察的是另一層含義——「相對的關係」。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反對關係中經常提到的一組判定標誌「與其……不如」。而有的同學可能會說「與其讓我這樣每天學個不停,還不如讓我去死!」
  • 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轉折詞與邏輯填空
    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轉折詞與邏輯填空由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整理髮布,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更多關於國家公務員考試內容,請關注黑龍江國家公務員考試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