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是我和婁燁必修的功課

2020-12-20 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消息 秦昊接受本報專訪 暢談新片背後、事業及感情

■本報記者 紀文君

畢飛宇同名小說《推拿》被婁燁導演搬上銀幕,影片在臺灣金馬獎上一舉斬獲六項大獎,包括最佳劇情,最佳攝影以及盲人演員張磊所獲的最佳新人獎等,片中秦昊、穆懷鵬 、郭曉冬、梅婷等化身盲人按摩師,與盲人演員一同演繹推拿店中的喜怒哀樂。雖然電影語言上,影片依舊帶有婁燁標誌性風格——晃動不安的手持攝影、時不時出現的旁白、氛圍感極強的現場音效以及個別血淋淋「重口」鏡頭……結尾卻被婁燁改編得異常溫暖,很多熟悉其作品的人稱之為「難得一見的明媚」。不過,從目前影院排片看來,金馬大贏家也面臨排片少、看片難的問題。聽說記者在影片上映首日去過電影院,接受本報電話專訪的秦昊立即關切地詢問「上座率怎樣」,面對口碑不錯但排片偏少的現狀,他也只能表示無奈。

《推拿》中扮演盲人老闆沙復明的秦昊,有婁燁「御用演員」之稱,在婁燁的作品中塑造了多個不一樣的文藝角色,如《春風沉醉的夜晚》裡的同性戀,再如《浮城謎事》裡的劈腿渣男……形象邊緣但生動鮮活。這次飾演的沙復明,是樂觀盲人,吟詩、跳舞從不自憐,但自打有顧客稱讚盲人按摩師都紅(梅婷飾)「長得美」,沙復明就被這個問題纏住了,「美」究竟是什麼東西?它長在哪兒……秦昊用特有的方式,生動演繹了一個樂觀又糾結的盲人。秦昊透露,自己不願演戴墨鏡的「漂亮盲人」,所以又化妝又帶隱形眼鏡,最後弄到眼睛發炎不得不跟婁燁「求饒」。

秦昊率性而坦誠,有問必答,話題從電影談到合作過的演員、導演。他說,接拍《推拿》前也曾有顧慮,但婁燁勸他,「你需要這樣一個角色當做功課來做,包括我拍《推拿》,也是因為我覺得這是我導演生涯中的一個功課」。近半小時的專訪,聊到興致處,秦昊還不時樂呵呵笑。

他也很大方談起與伊能靜這段相差10歲的姐弟戀,今年金馬獎紅毯上,兩人更攜手走過紅毯。在採訪中,秦昊稱伊能靜為家人,去臺灣參加金馬獎也被他稱為「回娘家」……談到感情,秦昊言語中透露著幸福。

演盲人演到眼睛發炎

長江商報:出演沙復明之前,您曾跟導演要求用「自己的認知」來演,您對角色的認知來自於哪裡?

秦昊:我對角色的認知來源於原著,但一開始沒有見過畢飛宇老師,後來拍的時候畢老師來探班,我跟他說,我要做另一個沙復明,會跟小說有更多不同,他也答應了,說看我怎麼演。

長江商報:您塑造的這個沙老闆,與原著角色有哪些不同?

秦昊:原著中沙復明世故,有些爾虞我詐的感覺。他雖然有很多性格缺陷,最終仍是個可愛的人,是能讓觀眾喜歡的。如果過多保留世故,會讓這個角色很討厭。所以我改了很多地方,放大了原著中沙復明詼諧的那部分。很多臺詞也是原著中所沒有的,包括他去相親說的那句「see you later」,舞廳的細節,都是我的建議,他所喜歡的三毛詩歌,也是我給婁燁找來的。

長江商報:我們留意到,您在片中一直用微翻白眼的狀態示人。

婁燁:這個細節來自於我身邊的盲人,最早婁燁讓我演《推拿》的時候,我就給他看了很多盲人的照片,也接觸了很多盲人演員。我說我不要演以前作品中出現過的那種很漂亮、戴墨鏡的盲人,我希望演出身邊最真實的盲人樣子。一定要你(婁燁)覺得ok,我也滿意才能演,不能糟蹋這個角色。所以前期做了很多工作,不是光靠翻白眼和盲態就能演,盲人本身眼睛結構就不一樣,所以演的時候還需要藉助化妝等手段。直到所有準備工作做完,婁燁說沒問題,我自己也有了信心才接了。

長江商報:演一個盲人,最困難的是什麼?

婁燁:最困難的是化妝,每次我都要提前兩個小時到現場。這個妝看似簡單,其實很複雜,一整天都要粘住眼睛,還要帶隱形眼鏡,最後弄得我眼睛發炎了。之後我就跟婁燁建議:「你別每天拍我,最好拍一天讓我休息一天,因為我發現我一隻眼睛黏久了,卸妝後已經跟另一隻不一樣了,別讓我拍完這個戲之後別的戲都沒法兒演了。」

長江商報:這次與梅婷以及盲人演員張磊等合作有什麼收穫?

秦昊:梅婷與我是同班同學,之前拍戲沒什麼交集,畢業大概十多年都沒有見過,這次是第一次見,大家拍同一部電影,互相照顧,還能夠敘敘舊,挺開心。張磊以及其他盲人演員,我們平常都生活在一起,也愛坐在一起開玩笑。他們畢竟不是職業演員,拍戲時會緊張,對一些流程也不大適應,我就在休息的時候,以沙老闆的身份「挑逗」他們一下,讓他們覺得沙老闆愛開玩笑,之後在戲中就會很放鬆。真的進入盲人世界,跟他們交朋友,對自己內心有很大改變,這也是拍戲之前沒有想到的收穫。

婁燁的鏡頭不撒謊

長江商報:婁燁從不避諱血腥、性等激烈場景,加上晦澀陰暗的調調,導致此前作品屢被禁。《推拿》此次能走上銀幕,犧牲了部分鏡頭,連婁燁自己都承認:「把感受盲人或者障礙的這個感受濃縮到兩個小時,可能口味會重一點」。他片中常有的性和暴力元素,您怎麼看?

秦昊:這是導演個人主觀色彩的東西,他可能覺得某個部分更能詮釋出他想要的東西,但這一切都是根據中國法律和電影法律來的,如果在這些前提下能夠跟觀眾見面,我覺得也挺好,畢竟全世界的電影都是這樣。(性和暴力)也不是說非為了詮釋感情,我覺得很多時候不要去迴避和懼怕一些東西,性也好、什麼也好。其實我常說,婁燁的鏡頭不撒謊,他對現實的很多把握是不撒謊的,這一點很難,也正因如此,很多觀眾會覺得他的作品很真誠。

長江商報:婁燁作品之前屢次被禁,現在成功走向市場,是他變了,還是市場變了?

秦昊:的確因為種種因素,之前的電影沒法跟觀眾見面,其實如今人和市場都是在進步的,我覺得大家都在變。

長江商報:不光婁燁,王小帥等也都喜歡找您合作,為什麼文藝導演都喜歡您?

秦昊:之前很多人問,我都沒想過,後來想想,他們都會選擇我,可能是因為我比較真誠吧。我越來越覺得演員要做到真誠,其實很不容易,包括我現在也在努力地保持這一點吧。

長江商報:與不同導演的合作,感覺有什麼不一樣?

秦昊:小帥拍片比較嚴謹,他有個固定的形象讓你去完成,在拍片之前和拍片的過程中,故事形象已經在他腦海中了,就得按照這樣去拍;而婁燁呢,跟他合作我比較開心的是,他給我的空間特別大,給我很多自由,以至於我可以把沙復明演繹成小說之外的一種形象。

《推拿》秦昊劇照。

責編:ZB

相關焦點

  • 《推拿》被指「重口味」 婁燁:那是給明眼人看的
    《推拿》為本屆金馬大贏家,婁燁導演對此事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每個人都有發表意見的權利,「沒有絕對的公平和公正」,他同時也肯定金馬獎的地位很難被取代。這部拿下6項金馬大獎的「最佳劇情片」《推拿》明日上映。  廣州首映  黃軒回廣州五味雜陳,演激情戲被「欺負」  在《推拿》中,黃軒飾演一名因車禍失去視覺能力的少年,和黃璐飾演的洗頭妹小蠻有幾場激情戲。
  • 婁燁坦言《推拿》難拍 海外媒體評價兩極
    今晨,《推拿》在柏林電影節舉行了全球首映。除了主演之一的梅婷因為籤證問題無法出現以外,導演婁燁、小說原作者畢飛宇以及幾位主演如郭曉冬、秦昊等人悉數到場。不過與婁燁之前所有的電影參加電影節時的效果一樣,在放映過後,關於電影《推拿》的褒貶爭議甚囂塵上。
  • 《推拿》,野心家的幸運兒
    明眼人寫一部「看不見」的小說,實在有可能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然而畢飛宇沒有瞻前顧後什麼「吃力討不討好」的問題,一個輕柔的上帝之吻就讓他滿血上路了。畢飛宇曾經在接受崔永元和王雪純的訪問時談到寫《推拿》的初衷:與盲人接觸很多,多少次在推拿房裡他們開玩笑地提起「你寫了那麼多的人,什麼時候寫寫我們吧。」但是,自己就是就趴在那兒「好好好」的敷衍,沒往心裡去。
  • 白晝之夜——《推拿》影評
    「頤和園之殤」讓婁燁五年不得翻身,五年之後,婁燁的故事駕馭不再那麼「任性」,而是繼續用第六代特有的標籤展現一種小空間的情懷,他的出發點沒有變,電影語言沒有變,視聽風格依然別致,只是在都市人的眼睛裡,他的電影仿佛真正生出了一雙眼睛,第一次真正地帶領大家,細緻地觀察著這個世界。這就是一路蛻變而來的電影——《推拿》。
  • 畢飛宇:《推拿》寫的,是人類共同的困境
    婁燁的問題是,婁燁給這個劇組的問題是,婁燁給整個健全演員和盲人演員提出的問題是,《推拿》這部電影的光,它的畫面該不該是美的?該不該是燦爛的?該不該是飽滿的?婁燁的回答說,不是。為什麼不是?演員在這個地方都不能具有日常生活,都不能走路,這個光怎麼能有?所以我認為,《推拿》這個電影畫面的醜、暗淡是一部電影的胸懷、一部電影的良知,真的是這樣。
  • 華語片《推拿》柏林評價兩極分化 評分榜暫居末尾
    今年有三部華語片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其中婁燁的《推拿》被寄予厚望,不過目前來看,《推拿》在柏林反響一般,目前在電影節場刊中排名暫居末尾。
  • 陳妍希《風中有朵雨做的雲》首次合作婁燁"演到上癮"
    網易娛樂3月4日報導 3月1日,由婁燁導演、張家魯監製、丘玉潔編劇的現實題材力作《風中有朵雨做的雲》舉行首次發布會,婁燁導演攜井柏然、馬思純、秦昊、陳妍希、張頌文及監製張家魯、製片人耐安、編劇梅峰等主創亮相
  • 金馬獎《推拿》大勝獲6項大獎 陳建斌一人攬3獎
    而唯一斬獲重要獎項的臺灣本土電影則是憑《回光奏鳴曲》拿到最佳女主角——如果沒有攝影師和長鏡頭加持,陳湘琪或許難以在湯唯、趙薇、鞏俐和桂綸鎂的「圍追堵截」下拿到這個獎項。《推拿》獨得六項大獎 婁燁善於解讀小人物    最佳影片獎被婁燁的《推拿》獲得,這是婁燁第一次拿到金馬獎。
  • 新京報評《推拿》: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4】
    原標題:《推拿》: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電影2014年11月28日國內上映   「婁氏陳釀」裝在推拿店的瓶裡   ●黃軒飾演的小馬是全片主線,最後復明獲得愛情   小說《推拿》在畢飛宇筆下扎紮實實是推拿,所有敘述的鞭辟入裡都在一捏一拿之間
  • 大銀幕後16:《推拿》長線上映調查_娛樂頻道_鳳凰網
    第六代導演婁燁的《推拿》就是一部廣義上的「文藝片」,雖然在柏林拿下銀熊獎又在臺灣金馬包攬六項大獎,卻很難改寫這類影片在中國的商業宿命。《推拿》於2014年11月28日公映,首周票房僅為190萬元,上映三天後排片驟減,照此趨勢甚至難以超越婁燁上部獲準上映的影片《浮城謎事》(總票房567萬)。
  • 《推拿》:對盲人情慾的書寫之下,是對邊緣群體的生存關照
    《推拿》是第六代導演婁燁執導的一部盲人題材影片,改編自畢飛宇的同名小說。憑藉著獨特的選材和視角,這部影片斬獲了第64屆柏林電影節的銀熊獎及第 51 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六大獎項。在這部影片中,婁燁通過對盲人推拿師的愛恨情慾書寫,再現了盲人,這一社會邊緣群體的心理世界和現實生存狀態。影片以盲人推拿師小馬的成長經歷作為主線,通過推拿館中,一群盲人推拿師的愛恨人生,讓我們得以窺探盲人在他們黑暗的世界裡,與健全人一樣的鮮活人生。
  • 小兒推拿師,小兒推拿師證書,小兒推拿師職業技能培訓證書,小兒推拿師培訓,小兒推拿師證書考試,小兒推拿師高薪就業!
    小兒推拿屬於中醫推拿的一個細支,但因為小兒推拿和成人推拿其操作方式和技能要求有很大的區別,所以在目前的從業人員中細分出專業的小兒推拿保健師。全國從事小兒推拿者甚多,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小兒推拿職業認定,現在的小兒推拿從業者良莠不齊,急需規範。 休閒保健  1014人學過職業路徑小兒推拿師(初級)
  • 中醫小兒推拿每日一課#小兒推拿中醫理論之中醫兒科學基礎——淺談...
    中醫兒科學是以中醫學理論體系為指導,中國傳統的中藥、針灸、推拿等治療方法為手段,研究自胎兒至青少年這一時期小兒的生長發育、生理病理、餵養保健,以及各類疾病預防和治療的一門醫學科學
  • 婁燁:不會說話的人才拍電影
    「獨立電影」在婁燁的理解裡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創意拍片子。他覺著:做一個選擇的時候有些事你是很明白的,如果你選擇了獨立製作,那麼在選擇了創作自由的同時也就是選擇了自己兼顧一切的壓力。不過,婁燁也也強調,在目前的中國最需要的就是一批能和國際接軌的獨立製片人,他們懂電影又善溝通,既能把獨立電影導演從千頭萬緒裡解放出來,又能與投資、發行商有效溝通。
  • 謝飛獲面孔榮譽獎,婁燁堅持創作電影,都是為藝術而生的人!
    此人,婁燁。婁燁上臺後,問候過謝飛,隨之與田壯壯熱烈擁抱的一幕,令當天網絡上的影迷久久不能平靜。接過獎盃,婁燁說,兩位都是我的前輩和老師,我在不同的時候,得到他們非常大的支持。婁燁永遠記得,1993年《藍風箏》(田壯壯導演)被禁以後,他與田壯壯的幾次見面。
  • 婁燁拍戲不給演員看回放,井柏然誤以為導演買不起監視器
    3月1日,電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在北京舉辦了電影發布會,導演婁燁,主演井柏然、馬思純、秦昊等來到了發布會現場,在現場分享了許多拍戲過程中的種種體驗。與秦昊不同,井柏然是初次與婁燁合作,在現場有很多「新發現」。
  • 中醫推拿給我的希望
    每天晚上我都是輾轉反側,無法入眠,不知道該怎麼辦,才能將對孩子的傷害減到最低。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了,我看著孩子的疼痛部位,終於下決心要給他做手術。因為青醫附院和婦女兒童醫院檢查的結果,都建議手術,所以我還是艱難的做了要手術的決定。既然做了決定,我就開始為去醫院做準備,準備孩子的生活用品及自己的東西。並且開始查看醫生的坐診時間。準備預約個專家,然後去手術。
  • 《推拿》之小馬:為何愛上了嫂子,又愛上髮廊妹?
    《推拿》是婁燁導演的一部關於盲人生活與愛情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雖然票房慘澹,但拿獎到手軟,是非常優秀的電影作品。本片改編自作家畢飛宇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個盲人推拿中心來自天南地北的男女技師們不同的人生故事。
  • 佳影片金馬獎佳影片《推拿》:探索盲人群體的微妙愛情
    這部由婁燁導演的故事片《推拿》在2014中執導的故事片《推拿》作為一部改編自畢飛宇的同名小說的電影,其微妙的開場白仍然保留了一些文字的想像,有助於觀眾把握盲人的情感和思想,後面的敘述不流於文字,用獨特的音像設計構造了屬於這些人的世界。在2014推出時,他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並獲得最佳攝影獎,在那一年,他獲得了六個獎項大獎,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和最佳改編劇本。
  • 一半煙火一半清歡 專訪秦昊:我壓根不是一個文藝青年
    半島記者 王悅他是《青紅》裡酷痞叛逆的「李軍」,是《日照重慶》中冷漠敏感的「昊子」,是《推拿》裡能說會道的「沙復明」,是《你好,之華》中憂鬱深情的「尹川」,他是當之無愧的文藝片男神秦昊。記者:您看過預告後有怎樣的一種感受?秦昊:預告片我看了一半,我覺得比第一版能稍微長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