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正在瘋狂建大學

2021-01-09 芥末堆

*來源:功夫趨勢(ID:gongfuqushi),作者:鍾天

提起珠三角一帶,人們的印象就只是開放、有錢。

若說起高考難度以及高等教育資源,卻往往成了被吐槽的一個軟肋。尤其深圳,在其發達經濟的反襯下,言必稱「教育短板」。

但是現在,我隱隱感覺到,未來代表中國頂尖水平的大學,或許就將出現在珠三角。

深圳,乃至整個廣東,正在以有錢任性的氣魄狠砸高等教育,王者之氣開始側漏。

(一)

深圳大學,雖說已有40年的歷史,可是排資論輩的話,它本沒有什麼江湖地位。

但你有沒有注意到,如今深圳大學每年的科研成果,已經力壓許多雙一流了。

大家知道,PCT國際專利是非常硬核的一個東西,能充分反應創新水平和科研活力。

在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公布的2019年PCT排行中,深大以247件的申請數量位居世界第三。第一是加利福尼亞大學,第二是清華,第三是深大,第四是麻省理工。

2019年,深大的工程學和計算機科學進入ESI全球排名前3‰,材料科學進入前5‰,妥妥的拔尖學科。

在多項關鍵指標上,深大的增長勢頭已經全線超過211甚至985高校的中位水平。

2019年,深圳大學首次登上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行榜。2020年更是躍升到天津大學、同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廈門大學等等眾多雙一流高校之上。站穩了世界高校500強。

深大的國際排名,正在以每年上升100位的速度往上竄。

圖 / 深圳大學

這背後,是燃燒的經費。

深圳在高等教育上的財政投入,年增長20%以上。

深大2019年度經費預算達到了50億,超過中西部大多數985和211。2020年,更是以60.86億元經費預算在全國地方性高校中排名第一。

這個連廁所都裝了空調的大學,成了一個異類。

「上小學的時候,媽媽還說,你再不好好學習只能上深大。到了高三的時候卻變成了:你要是能考上深大該多好。」

(二)

深圳另一個彪悍的大學,是成立僅僅十年的南方科技大學。

圖 / 南方科技大學

當年深圳教育局的梁北漢,在幾間地下室裡籌建的南科大,如今已被稱為「最強雙非」。

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2021中,南科大在中國內地高校中竟然衝到了第8的位置!

排名數據顯示,南科大論文篇均被引次數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一。

QS排名,南科大排在全球323位,在中國高校中排到14位。相比之下,老牌的南開大學和天津大學,已經滑落到全球377和387位。

這背後,同樣是燃燒的經費。

2017年生均教育經費(生均全口徑財政撥款支出),南科大高達37萬多元,位居全國第一!是清華的6倍、北大的7倍。(2017年全國高校生均教育經費僅為20520元)

教師的科研經費也是非常非常充足。不少老師都配有兩個助理,一個行政助理,一個計算機助理,以便教師更加專注於教學和研究本身。

2017年教授的人均科研經費,已經超過了200萬。

也因此,南科大的師資令人驚嘆。

其院士數量已經超過20人,教師中50%為高層次人才。年輕老師,也大都畢業於世界名校(MIT,斯坦福,ETH等),四青人才比例相當大。

能做到如此的師資力量,秘訣也簡單,就是挖人。國內的挖不動,就挖海外知名華人教授。只要錢到位,就樂意回國。

南科大不僅重金挖教師,還重金挖學生,保證生源質量。

本科新生的獎學金,從3000元至40萬不等,覆蓋面達到70%。如果高考成績達到省理科200-1000名,學生就能拿到10萬-15萬的獎學金。這種高額獎學金恐怕沒幾個學校給的起。

如今,南科大在很多省份的錄取分數線已經接近985中等水平。

這所新興大學的崛起,重現了深圳速度。目前已經開始籌建二期了。

(三)

2016年,深圳發布了《關於加快高等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即「深圳的大學計劃」:

到2025年,深圳將擁有高校20所左右,全日制在校生約20萬人,3~5所高校綜合排名進入全國top50,成為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

實現路徑是:

以深大為根據地,以南科大為突擊隊,再「擴大統一戰線」——把各大名校拉到深圳來建校區,由此形成合力。

早在2000年,深圳便率先開啟了與清華、北大、哈工大等名校的合作,並以此為契機開建大學城。

三個學校首先在深圳設立了研究生院,共享圖書館,也共享食堂和球場。在清華的草坪看書,去北大的湖邊喝酒,然後去哈工大摘荔枝,這樣的場景,從魔幻變為現實。

圖 / 俯瞰深圳大學城

在研究生院的基礎上,哈工大(深圳)率先於2014年開始舉辦本科教育。

這一刻,既是深圳的、也是哈工大自身的一個裡程碑!

哈工大雖然貴為C9成員,但因地處東北,招生和發展一直受限。時任領導順應趨勢,在深圳埋下一顆種子,避免了蘭州大學的命運。

今天,這顆種子已經開枝散葉,並成為異地辦校的一個成功範例。

圖 / 俯瞰哈工大(深圳)

2020年6月,哈工大(深圳)重點實驗室集群項目落地,把哈工大本部的五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在深圳複製了一份,另外還新建了三個。至此,哈工深的實驗室載體接近60個。而其本部也才55個而已。

2020年高考,哈工深的分數線,在多地超越了位於哈爾濱的校本部。這也是中國高校第一次出現校本部錄取分數落後於分校的現象。

背後的原因倒也容易理解。

深圳校區環境一流,硬體一流。
處處有空調,本科生宿舍即是上床下桌4人間。

教師國際化程度高。

這兩年新來的教師多有海外高校終身教職。

對教學活動和生活的投入遠大於本部。

其實最最重要的,還是深圳這個城市的吸引力。

不但活動豐富、能拓寬眼界,而且畢業後進大廠也容易,阿里騰訊百度都有學長內推。

讓你選,你是去哈爾濱,還是去深圳?

另一個在深圳建校的巨頭,是香港中文大學。

這個學校不用多說,從「QS世界大學排名第46位」這一條,就知道它的份量。

香港中文大學幾乎和哈工大是前後腳,也是在2014年建立深圳校區,並實行和本部一樣的書院制和通識教育體系。

圖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且看它的師資隊伍。

截至2020年8月底,引進世界知名教師360多位,其中:

諾貝爾獎得主4位,

圖靈獎得主2位,

(作為對比,清華大學教師中諾獎得主1位,圖靈獎得主1位)

菲爾茲獎得主1位,

國內外院士17位,

IEEE會士19位,

國家級專家人才40餘人,

省市區各類高層次人才項目入選者400餘人。

100%的教師具有國際一流高校執教或研究工作經驗;

75%以上的教授年齡在40周歲以下。

港中深已經連續五年成為廣東省內錄取分數最高的大學了。

另外,中科院也要在深圳開辦本科教育了。今年10月官宣,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正式成立。

定位是高起點高標準的研究型高校,已於11月20號開工建設。

名校的相繼落戶,形成了一種奇觀——

深圳無名校,名校在深圳。

若不是2016年以後教育部對高校異地辦學政策收緊、尤其在2018年進一步收緊,那麼全國的一流大學可能會悉數進駐深圳。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南開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等,在深圳建校事宜本來都已經箭在弦上了。

和其它省份求著他們建校不同,他們來深圳大多是樂意的、主動的。這表明了一種內在的傾向和趨勢。

異地辦學政策收緊之後,深圳的重心將重新回到自主辦校的路徑上來。

深圳師範大學、深圳音樂學院(定位國內頂級藝術類院校)、深圳技術大學、深圳海洋大學、深圳創新創意設計學院均已提上日程。

(四)

除了深圳這個急先鋒之外,若把視線再抬高一些,你會發現整個大灣區、甚至整個廣東省,都在瘋狂建大學。

最引人注意的一個現象,是「香港高校正在搬家式進駐廣東」。

除了香港中文大學在深圳建立校區之外,

香港科技大學在廣州建立校區,預計2022年建成招生;

香港城市大學在東莞建立校區,已確定選址,預計明年動工;

香港理工大學在佛山建立校區,正在籌備,估算投資307億;

香港公開大學在肇慶建立校區,校區面積比香港本部還要大,今年4月籤下協議,等待教育部批准。

另外,澳門科技大學在珠海建校事宜也已基本敲定;

還有自主創建的,定位為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中山科技大學已經啟動建設,將於2022年招生;

「所有設施和學科都按照一流大學的頂尖水平來配置」的灣區大學,將於2021年動工,2023年招生;

更不用提還有眾多院校擴建提升、增建分校區。

灣區大學效果圖

香港城市大學(東莞)效果圖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效果圖(五)

在砸錢辦學校這事兒上,深圳很拼,廣東很拼。

2018年深圳在教育上的投入,超過了北京、上海兩地2017年的總和。

廣東省全省的教育經費,2019年總投入額達到4918.76億,佔到了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的9.80%。增幅15.24%,蟬聯全國第一。

2018年6月,在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啟動儀式上,深圳市長陳如桂表示:

未來10年,深圳計劃投入1500億,要集中資源辦更多高水平大學。

儘管沒有長三角的歷史積澱,也沒有北京的特殊資源,但終究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985、211、雙一流的名頭,都意味著中央更多的撥款和扶持。而沒有這些名頭的廣東高校,卻憑著一己之力壓倒了眾多985。

讓我感到王者之氣在升騰的,並不是它砸錢的現狀,而是它經濟和教育的相互提攜。

經濟優勢和教育優勢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當別的畢業生還在糾結是否要去大城市時,深圳的學生或許已在4年裡參加過各大企業的活動,有過好幾份實習。

調查顯示,廣東本科畢業生對起薪和母校的滿意度最高。

南科大2020年本科畢業生就業,近八成留在粵港澳大灣區工作,去向多是阿里、騰訊、華為、字節等大廠,能不滿意嗎。

反過來,教育對經濟的助益同樣巨大。

坐落在南山區粵海街道的清華大學深圳研究院,已經孵化企業2500多家,培養上市公司21家。這驚人的數據背後,是它與市場深度融合的產學研體系。

同時,一些關鍵技術的研發進入「無人區」,急需猛人來攻關。任正非說:「晶片光砸錢不行,要砸數學家、砸物理學家。」

深圳對人才的渴求,比任何一個地方都更強烈。這也是深圳不惜成本辦大學的動力所在。

提升高等教育水平,衝擊頂尖大學,是深圳代表中國參與全球科技競爭必然要邁上的臺階。

那個1984年的春天,鄧公視察蛇口時,時任深圳市委書記梁湘指著后海灣一片空地說:

「我們將在這裡建深圳大學,今年秋天就在這裡上課。」

圖 / 建校前的風貌  來源:深圳新聞網

彼時,校園還沒建成,只好把當時的寶安縣委大院騰空,作為深大的辦公樓和宿舍。就連首屆開學典禮,還是在戲院舉行。

梁湘對深大第一任負責人羅徵啟說:

「這裡有一平方公裡的土地,交給你們了,你們好好規劃一下,看看要多少錢。

「我們還很窮,請儘量節省,注意實事求是,我們決心貸款來搞教育。這個決心下定了,賣掉褲子也要把大學建起來!

「我們拿出錢,撥出地,請你們給我們生產人才,人才!」

說這話的時候,深圳一年的財政收入還不到2億,卻決心拿出5000萬,來建這所大學。

參考資料
深圳特區報:又高又好產能的」四不像」新型科研機構創多個全國第一
深圳商報:哈工大(深圳)八大實驗室奠基
廣東省教育廳 廣東省財政廳 廣東省統計局關於2019年全省教育經費統計情況的公告
教育部 國家統計局 財政部關於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
《粵港澳、京津冀、長三角地區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報告》
經濟日報:2019年中國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首次躍居全球第一位
深圳商報:深圳教育投入全省第一

(鍾天,2021年1月1日)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功夫趨勢」,作者鍾天。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網

轉載文章,原文:

功夫趨勢;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

告訴我們。

來源: 功夫趨勢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

相關焦點

  • 中國經濟第一省,正在瘋狂建大學
    深圳,乃至整個廣東,正在以有錢任性的氣魄狠砸高等教育,王者之氣開始側漏。深圳大學雖說已有40年的歷史,可是排資論輩的話,它本沒有什麼江湖地位。但你有沒有注意到,如今深圳大學每年的科研成果,已經力壓許多「雙一流」了。 大家知道,PCT國際專利是非常硬核的一個東西,能充分反應創新水平和科研活力。
  • 中國經濟第一大省,正在瘋狂建大學
    深圳,乃至整個廣東,正在以有錢任性的氣魄狠砸高等教育,王者之氣開始側漏。深圳大學雖說已有40年的歷史,可是排資論輩的話,它本沒有什麼江湖地位。但你有沒有注意到,如今深圳大學每年的科研成果,已經力壓許多「雙一流」了。
  • 臺灣藝術大學挺進廣東中山建產學研基地
    臺灣藝術大學挺進廣東中山建產學研基地 時間:2014-02-13 09: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div class=TRS_Editor><p align="center"><img alt=
  • 廣東投資100億,在建面積約3000畝大學,一期預計2021年完成
    廣東的發達我們是不可否認的,其中有很多很多非常有代表性的城市,但是儘管廣東省是中國最大的經濟省,但也不是每個城市都不都是發展得那麼好的,廣東仍有許多城市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這也是比較正常的,基本上每一個省份都是有發展好的也有發展不好的城市,今天要說的就是廣東中山市,儘管中山市的交通比較完善,但中山市的高校並不多。城市的科學和教育能力也對城市的發展產生很大影響,現在很多的城市在不斷地引進企業,同時也有很多的城市正在以另一種方式留住人才,那麼就是建設大學。
  • 廣東投資100億,在建面積約3000畝大學,一期預計2021年完成
    廣東的發達我們是不可否認的,其中有很多很多非常有代表性的城市,但是儘管廣東省是中國最大的經濟省,但也不是每個城市都不都是發展的那麼好的,廣東仍有許多城市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城市的科學和教育能力也對城市的發展產生很大影響,現在很多的城市在不斷的引進企業,同時也有很多的城市正在以另一種方式留住人才,那麼就是建設大學。
  • 香港科技大學、城市大學、理工大學等香港一流大學將在廣東建分校
    目前有三所香港高校已經建立或者正在建設廣東分校區。三所大學都是香港很有實力的大學,QS的2021中國大學排名,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進入了前6,浸會大學也排名21,稍落後於中山大學。香港高校第一所廣東分校,也是內地第一所分校,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創辦於2005年,由北京師範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攜手創立,位於珠海市唐家灣金同路。
  • 廣東在建一所本科大學,被「中央」重點培養,佔地超132萬平方米
    我們不需要解釋教育對一個國家甚至一個家庭的重要性,當今時代,通過教育改變自己命運的案例很多,同時我國在晶片技術等技術領域的缺陷也不斷,它提醒我們人才培養的重要性,今天我要說的是廣東在建一所本科大學,被「中央」重點培養,佔地超132萬平方米。
  • 廣東省內知名高校,廣東財經大學和廣東海洋大學
    廣東財經大學和廣東海洋大學在廣東省內知名度都比較高,相對來講廣東財經大學更為熱門,而廣東海洋大學更為傳統。從建校歷史上來看,廣東財經大學創辦於1983年,屬於新興高校;廣東海洋大學最早可以追溯到1935年,絕對可以論之為校史悠久,屬於傳統高校。
  • 走進大學城:廣東工業大學,大學城最值得一去的圖書館!
    我們這一站來到的就是廣東工業大學。說起工業大學啊,你腦海裡面會不會就是想起一個邋裡邋遢的理工男形象呢。其實並不是哦,廣東工業大學在大學城中算是比較小清新的學校了,還是電影《梔子花開》的拍攝地呢!廣東工業大學簡稱廣工,始建於1958年。
  • 盲人「國考」開考 廣東預備建省級盲人按摩醫院
    央廣網廣州9月13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見習記者夏燕 通訊員黃仲傑)12日,2020年全國盲人醫療按摩人員考試(廣東轄區)在廣東省殘聯康復基地開考。拿到證後,他們進入醫療體系仍較困難,對此,廣東預備建省一級盲人按摩醫院,幫助拿到證的盲人更好就業。
  • 廣東海洋大學將在南沙建研究生院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林霞虹 實習生李慧穎 通訊員梁緣)南沙又將迎來一所高校,昨日,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政府與廣東海洋大學在南沙籤署合作框架協議,將共建廣東海洋大學廣州(南沙)研究生院和廣東海洋大學廣州(南沙)研究院。
  • 廣東律師40年 | 徐建:廣東律師行業發展改革全過程親歷者
    徐建律師執業多年,自覺維護法律權威,工作業績突出,為深圳乃至廣東律師行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在律師行業具有較大的影響力。以下為廣東律師40年·40人評選——候選人徐建
  • 廣東工業大學和深圳技術大學,應該如何選擇
    深圳技術大學是深圳市近年建設的本科高校,2019年首年獨立招生錄取,在廣東理科投檔線就進入廣東本土高校前十,並超過了廣東工業大學這所廣東老牌省屬重點大學。深圳技術大學和廣東工業大學,應該如何選擇呢?廣東工業大學近年發展非常迅速,在多個大學排行榜位列全國高校百強。廣東工業大學擁有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7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3種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資格。深圳技術大學因為剛成立幾年,所以還沒有碩博士點,也沒有推免資格。
  • 大學介紹 | 廣東工業大學
    不知道大家對廣東工業大學的第一印象是什麼?不了解?那來了解了解吧!廣東工業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經管文法藝結合、多科性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大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1995年由原廣東工學院、廣東機械學院和華南建設學院(東院)合併組建而成,1958年開辦本科教育。
  • ...高校|肇慶|廣州大學松田學院|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華南農業...
    未來,肇慶規劃將建一大批高校,目前6所高校計劃投資已超115億元!今年4月,港肇合作有好消息!香港公開大學正式籤約落戶肇慶新區▲籤約現場4月22日上午,香港公開大學(肇慶)項目舉行線上簽約儀式。肇慶除了香港公開大學外,還有廣東華航航空職業學院、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和廣州大學松田學院等高校落戶!
  • 北建大廣東校友會第三次理事會議召開
    8月23日,北建大廣東校友會第三次理事會議在深圳召開,就進一步優化理事會成員結構、制度建設、粵港澳校友會聯盟、產學研合作等進行了重點研討。副校長張大玉與廣東校友會理事會成員做視頻交流,黨政辦公室(校友工作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參加了本次交流會。
  • 廣東這座城市正在崛起,不是廣東不是中山,而是意想不到的這裡
    今天給帶來的文章是,廣東這座城市正在崛起,不是廣東不是中山,而是意想不到的這裡,到底是哪座城市呢,相信大家也非常期待了,咱們直接進入正題。惠州是廣州省的地級市,背靠羅浮山,南臨大亞灣,有一百多公裡的流域, 屬於珠江三角洲地區,廣東港澳大灣地區的東岸,惠州是客家文化、廣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叉點,這裡是文化大雜燴的地方, 很多人帶著不同的文化來這裡,互相交流。
  • 廣東粵劇院慶祝建院60周年
    11月1日是廣東粵劇院建院60周年。當天上午,廣東粵劇院建院60周年紀念大會在粵劇藝術中心隆重舉行,全院五百餘人歡聚一堂,共同回顧60年的光輝歷程並展望未來。當晚,「薪火相傳六十年,承先啟後譜新篇」專場演出舉行,藝術展現了廣東粵劇院60年來各個階段的創作成就。
  • 廣東省內知名高校,廣東海洋大學和汕頭大學
    廣東海洋大學和汕頭大學雖然都是廣東省內知名度比較高的學校,但是兩所學校區別其實比較大。汕頭大學是後起之秀,在香港富商李嘉誠的「金元」政策下,成長起來的高校。而廣東海洋大學則是一所土生土長,自力更生成長起來的大學,兩家高校的發展路徑並不相同。
  • 廣東將要迎來兩所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又有哪些呢?
    香港城市大學(東莞):建國際一流水平大學。廣州交通大學:國內交通要素及知識,最全面的大學。那麼,在研究生層次,廣東有哪些985、211的外駐學院和分校呢?2015年啟動高水平大學、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簡稱「雙高」,加上簽約的兩所新成員,「雙高」建設高校共有19所,形成了廣東高等教育「777」發展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