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再出昏招,扣押中國貨物,不料對華影響不大得罪了美國

2020-12-20 東南1號

印度近年來經濟發展較為迅速,這使得它開始忘乎所以。為了維護本國的利益,印度開始有針對性地限制其他國家對其的外貿出口。這樣的做法看似是印度佔據了主動權,那些因此受到影響的國家的商品沒法進入印度市場。實際上,印度的外貿主要是依靠進口,限制了外貿商品的流入,其本國經濟也難以有效周轉。

印度扣押中國貨物

據路透社6月24日報導,印度突然對來自中國的外貿貨物採取強硬措施,針對性地扣押中國的貨物。印度的主要港口欽奈近日對中國的貨物進行全面查驗,扣押的貨物堆積在港口。這些貨物原本是要運往印度國內的一些外資工廠,因為印度海關扣押的緣故,外資工廠的產品生產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印度這次的強硬做法已經不是其首次,此前印度也多次針對中國的貨物予以扣押處理。不難看出,印度打算藉此來限制中國的對外貿易。但從中國受到的影響來看,印度因此受到的經濟損失更大。

美國企業損失最大

印度從中國進口的貨物,主要是運往工廠進行加工,從中國進口的直接產品較少。這次印度海關扣押的中國貨物中,一部分是美國企業在印度的分工廠從中國進口的所需零部件。印度直接扣押了這些零部件,中國沒有成為最大利益受損者,反倒是印度國內經濟受到影響,美國企業的利益因此受到損失。

這件事也不難看出,印度想針對中國搞小動作,結果往往是它自己中招。它雖然是一個新興的國際貿易市場,但影響力還不足以讓那些對印度貿易輸出國重點看待。印度國內的消費水平較低,直接從國外進口產品在印度市場銷售,效益顯然難以提高。因此很多外資企業都是在印度直接辦廠,這樣能利用印度的廉價勞動力。像這樣的「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可能印度還對此樂此不疲。

在它看來,本國承擔一定損失是必要的,只要能讓針對的國家利益受損,它就覺得起到了效果。不過這次印度針對的是中國,受損的卻是美國,可能它也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那些因此利益受損的美企,顯然也只能承擔損失了。對於它們而言,這樣的損失似乎已經習以為常。

相關焦點

  • 快訊| 印度海關終於開始放行,中國貨物經檢查後清關
    截至7月1日,印度海關對中國貨物的攔截和額外檢查,已經持續了一周。這次針對中國貨物的進口限制,最早從6月22日開始傳出消息。根據印度媒體報導,以及志象網獲得的業內人士反饋,金奈最先發出通告,要對中國貨物100%查驗,包括已經發出了放行指令(Out of Charge)的貨物。
  • 印度為了對抗中國投向美國懷抱,沒想到得罪了俄羅斯
    和美國結盟,舉行「馬拉巴爾」多國海上軍演,印度近期的所作所為,矛頭指向就一直就沒有離開過中國。與此同時,新德裡還繼續在中印貿易方面搞小動作。據《印度斯坦時報》報導,印度將大幅削減從中國進口能源電力產品。
  • 印度對華持續強硬,或為試探是否該與美國結盟,中俄需要警惕
    自6月份中印出現邊境衝突以來,印度對華表現持續強硬。在經濟上,印度國內掀起巨大的反華浪潮。截至9月2日,印度政府禁止使用的中國手機APP總數已達224款,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又宣布禁用118款中國APP。而在民間,印度民族主義者甚至還發起了"抵制中國貨"的運動。
  • 印度的武器非常依賴進口,為何從未被斷貨?美國都不敢輕易得罪!
    印度空軍同時裝備了俄羅斯的蘇30MKI與米格29戰機、法國的幻影2000戰機、美國的C17運輸機和P8I反潛巡邏機、英國的HAWK教練機。印度空軍使用的彈藥來源更是五花八門,包括以色列的Spice制導炸彈、俄羅斯的空空飛彈與空地飛彈、法國的空空飛彈、美國的反艦飛彈,未來還將裝備歐洲的「流星」空空飛彈。
  • 新加坡出爾反爾對中國再出損招
    其在被我國借裝甲車扣押敲打,安靜下來沒幾天後,又開始了上竄下跳的表演。香港亞洲時報在線日前發表題為《美國應建立泛亞洲飛彈防禦體系》的文章,作者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軍事轉型項目高級研究員兼協調員理察·比青格。文章中理察·比青格稱,飛彈防禦系統已成為亞太地區的現實。
  • 王壽君:美國封鎖對中國核工業影響不大
    一方面,核工展作為全球核工業屆最為重要的展覽之一,被視為世界核能發展的風向標;另一方面,在中美貿易戰持續,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負面影響持續加劇的背景下,本屆核工展將對提振行業發展有哪些現實意義和影響?核技術如何在抗擊疫情中發揮更大作用?我國核工業應如何應對美國對華技術封鎖?未來我國在核科普、涉核公眾溝通領域還需補齊哪些短板?對此,本報記者近日專訪了中國核學會理事長王壽君。
  • 印度扣中國貨櫃坑了自己農民,面對億萬蝗蟲沒噴霧器
    最近一段時間,由於中印兩國的局勢變化,甚至影響到了其他方面,這其中就包括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此前,印度政府在並沒有下達正式文件的情況下,要求印度的各個口岸停止對來自中國的貨物進行清關,反而將這些貨物所在的貨櫃集體扣押。
  • 蔡英文為挽救敗局,又使出一記昏招,美國樂開了花
    編輯:小雪 最近一段時間,美國總統大選也是正式進入到了尾聲,雖然最終結果還未公布,但是根據美國官方預測,不出意外的話,拜登將會成功上位。
  • 日本放寬入境名單,越南上榜中國被排除在外,日媒:不敢得罪美國
    其實有了解疫情期間越南的朋友們都知道,越南只有一開始短暫地受到疫情影響,但很快傳染源就被控制住了,之後開始封鎖邊境,新冠在越南完全沒有傳開。其次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雖然不及越南,但地處大洋洲的這兩個國家受到的影響也較小。再就是泰國,泰國在日本的工廠較多,考慮到兩國的貿易往來,日本此次也率先對泰國開放了。
  • 沙特新鈔票激怒印度:若不修改絕不參加G20峰會,一次得罪5個國家
    一次得罪5個國家,印度怒求修改現在離G20峰會的舉行不到一個月時間,作為輪值國,沙特順應天時,搞成視頻會議,為了是保障與會國家元首生命安全,畢竟新冠病毒始終沒有壓下去。除此之外,沙特還特意發行紀念鈔,慶祝自己的輪值。只不過這枚紀念鈔的背面地圖,一下子得罪了5個國家。
  • 印度出人才,全都在美國
    在美國,印度留學生和中國留學生的發展路徑有很大不同。中國學生可以選擇留在美國工作,也可以選擇回國,很多留學生因為家庭因素和父輩資源更願意回國發展。據統計,中國留學生畢業後回國比例超過70%,還有不少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工作一段時間後再回國發展,這些人才也讓中國誕生了很多網際網路巨頭,前有百度李彥宏,後有拼多多黃錚。
  • 澳大利亞聽信印度餿主意,下令禁止與中國通商
    要說在對華強硬的態度上,澳大利亞對比印度來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作為同時近期與中國發生矛盾的國家,印度和澳大利亞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對中國市場有著很大的依賴性。自從中印邊境對峙以來,印度國內就掀起了一股抵制「中國製造」的風潮。
  • 美國對華EB1籤證被暫停 會有哪些影響?
    信息 美國對華EB1籤證被暫停 會有哪些影響?   中新網8月29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近期針對印度和中國的EB1籤證被暫停,美國國務院當地時間26日稱,目前只是因為申請人數超過名額,那些已經申請了EB1籤證的中國公民和印度公民,在今年10月新財政年一開始就會按照排期得到優先考慮
  • 印度禁用中國59個應用後,美國也未能倖免:臉書、Instagram等被禁用
    7月9日消息,印度最近開啟「APP閉關」模式,在6月29印度政府發布公告,封禁 59 個中國手機應用。現在據印度媒體報導,除了中國APP,現在美國APP也被印度禁了。據印度媒體報導,7月8日,印度軍方要求所有軍人卸載89款軟體,了防止信息洩露。
  • 吳旭:兩種「中國觀」 怎樣影響美國對華決策?
    【北京時間10月14日上午,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首場電視辯論,再黑中國,希拉蕊稱,在2009年,她和歐巴馬總統試圖施壓中國,「迫使」中國和美國籤署《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結果發生喜劇性一幕,中國方面甩開美國,和中、印、巴西和南非領導人單獨舉行會議。於是希拉蕊和歐巴馬到處「捕獵中國人」(Hunting the Chinese)。
  • 白宮走出一步昏招,同時制裁中國阿聯和越南,遭50多國激烈聲討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17日的報導稱,美國財政部16日發布消息顯示,他們以與伊朗在石油領域進行合作為理由,對大陸、阿聯和越南一些企業實施打壓,在這份打壓名單之中,還包括越南的一名公民。白宮走出這一步昏招之後,立刻遭到了50多個國家的激烈聲討,他們認為白宮此舉將會直接影響國際間的正常合作。
  • 限制口罩出口後,印度「關閉」對華棉花市場!北美或意外撿漏?
    近年來,隨著中印貿易合作的不斷深入,中國對印度的投資也有所擴大,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中企對印度的投資資金累計達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60億元),而10年前還不到2億美元。然而,在關鍵時期,受益匪淺的印度卻頻頻做出意外舉動,先是限制該國醫療物資出口,再是對中國「關閉」棉花市場,卻不料種種舉動之下北美卻成了「撿漏王」。
  • 2019年馬達加斯加對外貨物貿易情況分析
    馬前十大貿易夥伴分別為中國、法國、美國、阿聯、印度、日本、南非、德國、荷蘭和韓國(見表1)。馬與前十大貿易夥伴的貿易額多數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與德國、南非、美國的貿易額跌幅較大。韓國取代巴基斯坦躋身馬前十大貿易夥伴之列。
  • 打壓中國企業一年,印度贏了嗎?
    「印度繼續封殺中國App,就是想展示一下對華戰略不受美國大選影響,但這已經是強弩之末,印度已經無法再在打壓中國的政策上加碼。」 中國工商銀行孟買分行副總經理楊緒紅對《財經》記者表示。
  • 美國對華射出「毒箭」,不料噩耗連連,其中一個連白宮都急了
    12月3日,美國國家情報總監發表文章稱中國是自二戰以來全球最大威脅,是對民主和自由的「頭號威脅」。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現在,美國國內疫情非常嚴重,很多中國人跟我一樣都在密切關注、而且非常同情美國人民現在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