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是一件傷身費腦的事。媽媽在生完孩子之後,家裡人會不自覺的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忽略了媽媽們的心理,這時候媽媽們也不要太傷心,先照顧好自己。
當然呵護妻子的伴侶,也要注意起來。
在生完孩子之後,這些事情一定要做。
01
產後半小時讓寶寶吸乳頭
生產完之後可以讓孩子進行吸吮,一方面是刺激乳頭分泌初乳,為接下來分泌乳汁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另一方面第一次分泌的乳汁營養價值高,是奶粉或者其他營養不可比擬的,孩子能及時的吸收的話,能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對於媽媽來說餵奶還有利於身體的恢復,幫助子宮收縮。
02
補充睡眠,多多休息
不管分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在耗費大量的精氣神之後,一定要及時的開始補覺。孩子先給家人或者護士照看,對於沒有家人幫忙的產婦來說,如果不及時的恢復體力,在接下來給孩子餵奶,孩子哭鬧,都是體力活。
生完孩子後,家裡人能做的就讓他們去做,不要逞強,多求助,給自己時間休息。
03
觀察傷口,避免產後出血過量
據數據統計,在我國導致孕產婦死亡的第一原因仍是產後出血,因此產後出血也是產婦第一天最需要注意的問題。
孕媽媽生完孩子後,回到病房,自己要繼續觀察,產後24小時內出血量是否超過400ml,如果感覺不適要及時的求助,防止失血過多的休克或者嚴重的話,還會死亡。
04
生完孩子4~6小時內小便
女性在懷孕的時候就長期的因為子宮發育擠壓膀胱,會尿頻。
我們在生完孩子之前,長時間的沒有上廁所,膀胱一下也沒有適應過來,實際上已經積累了尿液,膀胱過度充盈會影響子宮收縮,導致產後出血。
所以,在生完孩子孩子後4~6小時之內,可以去小便。如果排不出還要及時的與醫護人員溝通,幫助排尿。
05
產後下床走動
正常來說,順產的媽媽在生完孩子之後根據自己的情況6~12個小時就可以慢慢的下床緩慢的走動。可以幫助下肢血液循環以及身體惡露的排出,對子宮復原也是有幫助的。
不建議走太久或者太遠,就在床邊,第二天恢復的好,再擴大範圍,在房子裡走走。
06
注意個人衛生
女性生完孩子後容易出汗,特別是夏天,衣服容易被浸溼,味道也會比較重,細菌也會比較多,可以多準備幾套衣服放著,需要的時候勤換衣褲、床單等。
出院回家後,也要注意室內通風,餵奶前後洗手。由於身體還處在恢復的階段,注意私處的乾爽,以免細菌感染。
07
剖腹產媽媽產後儘快排氣
剖腹產媽媽經過長時間的臥床,容易出現脹氣的情況,有條件的可以依照醫院的建議排氣,結合日常飲食,和一些蘿蔔湯之類的食品。
08
產後不急喝油膩的大補湯,清淡葷素結合
堵奶這事不容小覷,有的媽媽在生完之後,就開始大補催奶,實屬好心幹了壞事。如果身體的乳腺管沒打開,一開始大補,容易出現堵奶,疼痛難忍,自己遭罪。
前期還是吃點清淡的,先不喝油膩的湯,吃吃肉,水果,蔬菜,補充身體所需,還能促進新陳代謝,防止便秘。
生完孩子後只是媽媽們踏過的一道坎,不管怎麼樣,多愛自己一點,只有自己好了,才有精力做好妻子,做好媽媽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