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銀行活躍戶達3.5億!報告:個人用戶持續增長 三大隱私最受關注

2020-12-19 證券之星

近年來,電子銀行市場規模不斷擴展,手機銀行也越來越成為零售電子銀行發展的關鍵和核心。

近日,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發布《2020中國電子銀行調查報告》(下稱《報告》)顯示,2020年個人網上銀行用戶比例達59%,較2019年增長3個百分點。手機銀行用戶比例保持較高增長速度,用戶比例達71%,同比增長12%。

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我國手機銀行活躍用戶規模為3.5億戶,環比增長6.1%。而截至2019年末,我國農村地區手機銀行、網上銀行開通數累計8.2億戶和7.1億戶,同比分別增長21.9%和16.4%。

個人手機銀行用戶比例已達71%

《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個人手機銀行用戶比例依然保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增幅達到8%,用戶比例達到71%,同比增長12%。此外,個人微信銀行用戶比例繼續穩步增長,用戶滲透率攀升至45%。

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9月份至2020年8月份期間,手機銀行APP單機月均有效使用時間為26.3分鐘,增長18.4%,增長率與去年相比基本一致。而網上銀行單機月均有效使用時間為31分鐘,較去年下降5%,目前已經進入瓶頸期。手機銀行及微信銀行的使用頻率較高且較為接近,均有50%以上的用戶每周使用2次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顯示,2020年企業網上銀行滲透率為83%,相比2019年上升2個百分點;企業微信金融服務的滲透率為45%,上升8個百分點;企業手機銀行滲透率為42%,相比上年上升1個百分點;大型企業手機銀行滲透率最高,達到55%,小微企業手機銀行滲透率達到40%。

不過,受疫情影響,用戶感知的電子銀行使用頻率整體上都略低於去年。隨著2020年復工時間延後,企業間經濟往來也相應減少,財務工作處理量隨之下降,從而影響了企業網銀及手機銀行的使用頻率。

其中,84%的企業網銀用戶每周至少使用一次企業網銀;相較於去年降低了9個百分點;企業用戶平均每次使用時長最多為11至30分鐘,佔比43%;92%的企業用戶每周至少使用一次企業手機銀行;企業手機銀行使用時長最多集中在11至30分鐘,佔比52%。

用戶遠程開戶意願過半

《報告》指出,隨著銀行開戶等業務逐步實現線上辦理,用戶希望銀行業務全面實現線上化、無卡化辦理,銀行卡實體卡的使用場景將被逐步壓縮。

央行科技司二級巡視員楊富玉在《報告》發布當天致辭中引用的數據顯示,2019年,銀行業金融機構網上銀行交易筆數超過1600億筆,交易金額超過1600萬億元;手機銀行交易筆數超過1200億筆,交易金額超過330萬億元,行業離櫃率超過90%。

《報告》稱,94%的全國性銀行可以實現無卡註冊開通手機銀行,100%的全國性銀行可以實現無卡取款。目前,多家銀行已經可以實現存取款等業務的無卡化辦理;而在2018年開始,部分銀行已經實現全面無卡化辦理。今年新冠疫情背景下,用戶前往銀行網點辦理業務的意願與需求進一步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手機銀行的普及,用戶對遠程開通銀行帳戶、遠程視頻授權的期待度和參與意願也越來越高。

《報告》指出,在用戶認知層面上,銀行開戶僅能通過線下辦理,較為繁瑣;超過50%的用戶期待可以實現通過電子銀行開通銀行帳戶,60後對於遠程開戶最為期待,其次是喜好新事物的00後與90後。而企業用戶對於視頻遠程法人授權接受較高,六成企業用戶表示願意接受遠程授權。

不過,《報告》指出,在監管支持的前提下,如果未來實現遠程開戶,銀行需進一步完善遠程開戶流程,同時加強遠程開戶的宣傳,加深用戶對於遠程開戶的認知,降低開戶門檻。

電子銀行隱私安全仍存擔憂

銀行數位化程度不斷提高,伴隨而來的用戶隱私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關注。

《報告》中也指出,數據顯示,多數用戶對電子銀行或多或少仍存在著安全性的擔憂。其中,支付密碼、身份證信息、銀行卡密碼是用戶最關心的三項隱私信息,分別佔比55%、54%和51%,遠高於其他隱私信息。

相對而言,用戶對於生物識別信息(例如面部特徵、指紋、聲紋等)的敏感度相對較低。用戶比較接受銀行使用性別、電話號碼、年齡等輕度隱私信息以獲得銀行方面更加好優質的服務;用戶認為銀行可通過存儲記錄方便核對、無個人信息洩露、人工客服快速對接等方式保障用戶的使用安全感。

央行科技司二級巡視員楊富玉在致辭中表示,銀行業金融機構要高度重視數據的重要價值,加快研究制定數據治理戰略規劃,健全數據治理體系,切實提升數據質量。按照數據安全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範,建立數據安全保護機制,做好數據採集、存儲、處理、應用等全生命周期的數據精細化管理,防止數據洩露、篡改和濫用。

此外,在銀行業良好發展的同時,楊富玉強調「要認識到銀行數位化轉型還存在一些挑戰。」就如何推動銀行數位化高質量發展這一問題時,楊富玉提出「需強化標準規範引領作用、加快銀行數字生態建設、做好數據治理和隱私保護、推進電子銀行普惠服務。」

以上表源:《2020中國電子銀行調查報告》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相關焦點

  • 手機銀行活躍戶達3.5億 報告稱三大隱私最受關注
    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日前發布的《2020中國電子銀行調查報告》(下稱「報告」)顯示,2020年個人網上銀行用戶比例達59%,同比增長3個百分點,增速持續放緩。同時,個人手機銀行用戶比例保持較高增速,2020年增幅達到8%,用戶比例達71%,同比增長12%,意味著手機銀行已成為零售電子銀行發展的關鍵核心。此外,個人微信銀行用戶比例繼續穩步增長,用戶滲透率攀升至45%。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我國手機銀行活躍用戶規模為3.5億戶,環比增長6.1%。
  • 我國手機銀行活躍用戶規模為3.5億戶 報告稱三大隱私最受關注
    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日前發布的《2020中國電子銀行調查報告》(下稱「報告」)顯示,2020年個人網上銀行用戶比例達59%,同比增長3個百分點,增速持續放緩。
  • 中國電子銀行報告:手機銀行活躍戶達3.5億 個人用戶持續增長
    來源:券商中國近年來,電子銀行市場規模不斷擴展,手機銀行也越來越成為零售電子銀行發展的關鍵和核心。近日,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發布《2020中國電子銀行調查報告》(下稱《報告》)顯示,2020年個人網上銀行用戶比例達59%,較2019年增長3個百分點。
  • 2020年個人網上銀行用戶比例達59% 但大多用戶認為使用無安全感...
    原標題:2020年個人網上銀行用戶比例達59%,但大多用戶認為使用無安全感,增速持續放緩[圖]   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
  • 個人手機銀行用戶比例達71%
    經濟日報北京12月10日訊 中國金融認證中心12月10日發布《2020中國電子銀行發展報告》顯示,2020年個人網上銀行用戶比例達59%,同比增長3個百分點,增速持續放緩。
  • 手機銀行時代到來,這三大「隱私信息」注意保護!洩露後果很嚴重
    手機銀行時代已經到來,用戶數量也越來越多。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發布的《2020中國電子銀行調查報告》中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我國手機銀行活躍用戶規模為3.5億戶,環比增長6.1%。而截至2019年末,我國農村地區手機銀行、網上銀行開通數累計8.2億戶和7.1億戶,同比分別增長21.9%和16.4%。
  • 《2020中國電子銀行發展報告》顯示——個人手機銀行用戶比例達71%
    &nbsp&nbsp&nbsp&nbsp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0日訊(記者錢箐旎)中國金融認證中心12月10日發布《2020中國電子銀行發展報告》顯示,2020年個人網上銀行用戶比例達59%,同比增長3個百分點,增速持續放緩。
  • 3.3億活躍用戶的手機銀行加速跑向「一部手機,一個網點」
    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第45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到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為9.04億,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7.1億,2019年網絡購物交易規模達10.63萬億元。而據《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移動網際網路用戶規模達13.19億,佔據全球網民總規模的32.17%。我國已是名副其實的移動網際網路大國。
  • CFCA報告:手機銀行用戶比例達到71% 銀行實體卡使用場景將被逐步壓縮
    會上對外發布了《2020中國電子銀行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顯示,手機銀行已然成為零售電子銀行發展的關鍵核心,用戶比例同比增長12%。具體來看,2020年個人網上銀行用戶比例達59%,較2019年增長3個百分點,增速持續放緩。而個人手機銀行用戶比例依然保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2020年增幅達到8%,用戶比例達到71%,同比增長12%。
  • 2020中國電子銀行調查報告:網上銀行用戶數量持續增長
    原標題:2020中國電子銀行調查報告:網上銀行用戶數量持續增長   12月14日,
  • 報告顯示:2016年個人手機銀行用戶增長迅猛
    明年手機銀行使用比例或最高報告顯示,個人電子銀行方面,從個人電子銀行發展趨勢看,電子銀行移動渠道繼續迅猛發展,個人手機銀行2017年有望成為用戶比例最高的個人電子銀行渠道。報告認為,電子銀行移動渠道新用戶是電子銀行用戶增長主力。在2015年8月後新開通電子銀行渠道的用戶中,新開通個人手機銀行和微信銀行的比例最高,說明移動渠道是電子銀行用戶增長的主力。報告稱,用戶越來越首選使用手機銀行。只使用手機銀行的用戶比例相比2015年無顯著變化,說明手機銀行與網上銀行互補使用還是主流。網上銀行在複雜交易、大額交易場景上還有應用價值。
  • ...客戶首次突破1億戶、營收淨利兩位數增長 一文讀懂光大銀行2019...
    報告顯示,2019年,光大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328.12億元,同比增長20.47%,創下近六年最大增幅;淨利潤374.41億元,同比增長11.03%,創下近五年最大增幅;截至2019年末,光大銀行資產總額達47334.3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8.63%;不良貸款率1.56%,比上年末下降 0.03個百分點。
  • 個人網盤專題報告:2020年中國個人網盤用戶規模預計超4億人
    在5G時代的背景下,數據安全、傳輸安全、個人信息和隱私保護等個人網盤安全性的問題備受用戶關注,未來個人網盤行業將從安全性、儲存空間、傳輸速度等方面提升用戶使用體驗,促進行業良性發展。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個人云盤用戶規模已超3.74億人,預計2020年將達到4.04億人。
  • 郵儲銀行2020年中報:手機銀行客戶2.79億戶 交易金額同比增長74.52%
    中新網8月30日電 今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郵儲銀行」,股票代碼:601658.SH,1658.HK)公布了2020年半年度報告。,消費信貸業務持續穩步發展,個人消費貸款餘額2.20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858.62億元,增長9.21%。
  • 極光:2019年11月個人網盤行業月度活躍用戶超1億
    極光觀點個人網盤市場月度活躍用戶規模逾億,市場空間廣闊:個人網盤加快照片、視頻存儲管理的服務優化和生活、家庭場景的創新,行業進入良性發展階段。網際網路巨頭、電信運營商和智慧型手機廠商角逐個人網盤市場:百度網盤佔據個人網盤行業月活躍用戶超八成份額,天翼雲盤MAU同比增長率達17.3%。
  • 安卓手機用戶注意了 這幾類APP最容易竊取你的隱私
    【TechWeb】1月25日消息,騰訊社會研究中心和DCCI網際網路數據中心聯合發布的《2018年度網絡隱私及網絡欺詐行為研究分析報告》顯示,2018年網絡安全事故頻發,快遞、酒店、外賣、網絡社交等行業領域頻 頻爆出用戶數據洩露事件,洩露的用戶數據大多高達數億級。
  • 手機銀行用戶比例達71% 銀行數位化再提速
    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12月10日發布《2020中國電子銀行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0年個人手機銀行用戶比例達到71%,同比增長12%,手機銀行已成為零售電子銀行發展的關鍵。隨著電子銀行業務發展,銀行業務辦理線上化程度不斷提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近日公開表示,中國銀行業務離櫃交易率已達到90%以上。
  • 搜狗手機輸入法日活躍用戶數達4.8億
    5月18日,搜狗公司公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財務報告。儘管宏觀和廣告行業大環境受疫情衝擊,搜狗整體業務仍平穩運營,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搜狗公司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為17.9億元,同比增長5%。
  • 100%的安卓APP在獲取手機隱私權限?如何保護個人隱私安全與防詐騙
    人工智慧時代,如何保證個人隱私安全越發重要。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全面到來,用戶數據洩露事件頻頻發生。2018年由於洩露數據而成為輿論焦點的公司,不乏網際網路公司巨頭谷歌、Facebook、亞馬遜等。 隨著普通用戶的隱私安全意識提高,移動網際網路上的隱私保護問題也越來越多的獲得社會輿論的關注。
  • 2020年春季報告:抖音用戶規模達5.18億人次,女性用戶佔比57%
    4月21日,QuestMobile發布《2020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春季大報告》。報告指出,2020年3月移動網際網路月活躍用戶數突破11.56億。月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從去年的5.6小時增加至7.2小時,增幅28.6%。但與此同時,網際網路廣告營收同比下滑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