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冬天怎麼上班?清晨5點開始,下午3點結束

2020-12-13 上遊新聞

現在很多公司都執行打卡制度,對於習慣性賴床的人而言,早起準時打卡是一件難事,尤其是在冬天,更是難上加難。很多人感嘆自己生不逢時,覺得若是生在古代,至少沒有打卡制度的束縛。殊不知咱們古代也有嚴格的上下班程序,古人要是上班遲到,不光是扣錢那麼簡單,還有可能因此遭受皮肉之苦,甚至被判刑。

古人的上班時間非常之早,《詩經·齊風·雞鳴》中載:「雞既鳴矣,朝既盈矣,東方明矣,朝既昌矣。」意為:「公雞已經開始打鳴,太陽也升起來了,上朝的官員已經到了。」

可見從春秋時代開始,古人就要在雞鳴時分去上班了。公雞打鳴一般是在清晨五點,天剛亮,如果是在冬天,天多半還是黑漆漆的,可這時候官員們都已開始上朝了,進行一天的工作了。而在現代,絕大多數人還在睡覺呢。大冬天的就要「掙脫」溫暖的被窩,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啊!真是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毅力!

清晨五點,按地支的順序,此時間段正好是卯時,官員們上朝前的第一件事就是清點人數,所以古代上班打卡叫「點卯」。若不點名,就籤到,時間也設在卯時,故又稱「畫卯」。

為了對付點卯後「溜號」,古代還有上班時間多次點名、抽查的現象。在唐朝,就有「頻點」的規定:「內外官司應點檢者,或數度頻點。」如果一次也沒參加點名,則以全天無故曠工論處。

後來考勤制度比較規範,不再簡單地畫卯,而是和注門籍一樣,在「籤到簿」上籤到。即使因公出差,也要先在籤到簿上註明無法到崗的原因,方便檢查。

雖然官員們天未亮就會趕著去上朝,但是不允許打燈,明高啟《早至闕下候朝》詩云:「月明立傍御溝橋,半啟拱門未放朝。」講的就是沒有燈,只能借月亮的亮光來看路。

不過不點燈夜行,只是針對普通官員,像一些什麼丞相、或者親王這類人是可以點燈的,因此當他們趕著去上朝之時,屁股後面跟著一大群官員,而沒有趕上這趟燈的,只能等「下一趟」了。

清晨五點就要上班,對現在一般的上班族來說是不可思議的。然而古代嚴格執行早起上班的制度,若誰敢無故曠工或遲到,依天數和情節的輕重,可處以笞刑或徒刑。

在唐宋兩代,即便上班族沒有品級,違反了規定也同樣受罰。《唐律疏議》中就有法令規定:內外官員應上班而不到的,缺勤一天處笞刑二十小板,每再滿三天加一等,滿二十五天處杖打一百大板,滿三十五天判刑一年。明清兩代則相對寬鬆,懲罰強度有所減輕,但也比現代嚴厲。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29歲開始在長安當公務員,一開始買不起房,就在長安渭南租了一套房。因為距離上班地點太遠,每天都披星戴月早起上班,到家時又很晚,他為此還專門寫了一首詩感嘆,名叫《晚歸早出》:「筋力年年減,風光日日新。退衙歸逼夜,拜表出侵晨。何處臺無月,誰家池不春。莫言無勝地,自是少閒人。坐厭推囚案,行嫌引馬塵。幾時辭府印,卻作自由身?」

不過,古代上班時間早,下班也早。在清代,春夏下午4時下班,秋冬下午3時下班。回家後,大家基本上就是看看書、寫寫字、串串門、睡睡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想想在寒冷的冬天,下午3點鐘就可以下班回家宅著了,羨煞多少現代上班族啊!

值得一說的是,在明清兩代,所有官員除皇家子弟之外,大家在上朝之時都是必須跪著的,因此很多人跪著跪著就跪暈了,醒過來也沒有人噓寒問暖,而是扣你一個大不敬之罪,是要打板子的,少則五個大板,多則就是十餘板了。

現在上班大家一般會選擇乘公交、擠地鐵、騎共享單車……在古代,上班族也多是乘車上班,但古人上班所乘之車需與他們的身份相稱。

古人所乘車輛的等級高低主要表現在裝飾材料上——車輪的多少、拉車的馬匹數量等,都是衡量標準。在漢代,工資在六百石以上的官員可以將車頂供遮蔽用的左轓漆成紅色,兩千石以上的可將左右兩轓均漆成紅色。老百姓的車頂蓋則只能用青布蓋,工資千石以上的高官才可使用綢緞這樣的精美面料作車蓋。

唐宋以後提倡騎馬上班,特殊情況下才允許乘車。當時騎馬上班和我們如今騎自行車、電動車上班一樣,在唐宋的街頭很常見。

據《唐書·車服志》記載,按照唐代禮制規定,車子平時藏於太僕寺,非有祭封大典絕不輕用,一般均以騎馬代乘車。開元十一年(723年)冬,唐玄宗祀南郊,乘車而往,騎馬而返,從此以後,連各種大典也基本騎馬了。

明清時期則更流行坐轎子上班,一般以文職官員和年長者為主,武官一般騎馬,以保持尚武精神,這也是「文官坐轎,武官騎馬」的由來。

但是,文官也不是誰都可以坐轎子,在明代得三品以上,三品以下官員還需騎馬上班,即所謂「三品乘轎,四品騎馬」。

古代上班所用交通工具的規定雖嚴格,實際執行起來卻不然。從先秦到晚清,皆有「逾制」現象,即違反乘車規定。這種現象在晚明、晚清表現得最明顯,地方領導的交通工具甚至比中央領導的還要高級和威風。

古代上班也會有工作午餐,且多為免費。參加朝會官員的工作午餐叫「朝食」,較為高級,因為是皇帝付錢,故又稱「賜食」。

午飯後照例是午休時間,上進心強的官員往往利用這段可自由支配的時間讀書「充電」,著書立說。北宋史學家宋敏求就用午休時間寫成了史料筆記《春明退朝錄》。

古代的上班族也喜歡在業餘時間過一些放鬆的生活。在明初,有些官員甚至夜不歸宿,「下班」後連家也不回,不僅影響家庭和諧,更導致「政多廢弛」。後來朝廷下令,禁止官員退朝後吃花酒。據《唐會要》記載,唐代有位名叫張黔牟的大理司直,竟帶著婢女一起值班,結果遭人舉報,挨了處分。

了解了一些古人的上班制度後,是不是覺得生在現代的我們還挺幸運的?

來源:新華網、東方網-東方頭條

相關焦點

  • 「5月1日起,下午3點上班」這則調整上班時間的通知火了
    近日,一則上班時間通知引起了大家關注廣西 5 月 1 日起將調整辦公時間,辦公時間調整為上午 8 時至 12 時、下午 3 時至 6 時。通知還強調,今後廣西將不再分夏季辦公時間和冬季辦公時間。月 1 日起,辦公時間調整為上午 8 時至 12 時、下午 3 時至 6 時,不再分夏季辦公時間和冬季辦公時間。
  • 零下四十度,下午3點就天黑的東北漠河,當地人是如何生活的呢?
    如果告訴你的話,我們中國有960萬平方公裡, 恐怕你體會不到中國的大小, 但是,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國土面積跨越了5個時間段,甚至同一個國家也出現了時差,如中國最北的熟悉,漠河是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管轄的縣,總佔地面積18367平方公裡, 在這樣的縣中,生活著10個民族、10個多民族聚集的地方,漢族、蒙族、回族、滿族、朝鮮族等文化在這裡互相交匯融合。
  • 中國上班最晚的省份!晚上八點才下班,夜生活十二點才開始
    「天乾物燥,小心火燭」,這是在古代打更的時候說的,看過電視劇的人都知道,在古代,沒有時間概念不知道一天當中某個時間點的具體時間。所以就需要打更人在深夜道德時候提醒現在是什麼時間。古人的休息可以說是很有規律的,古代,人們1點上床睡覺,我們現在的時間大約是7-9點,所以古人的休息完全可以說是老年的休息,古代的國王們從四經起來準備五經的曹操,也就是說,古代的國王們要在3點4分以上起床,現代三點夜晚的娛樂還在進行曲中。
  • 中國很適合年輕人的地方,10點上班8點下班,12點才算開始夜生活
    在古代,人們靠太陽生活,太陽下山的那一天就結束了,當公雞早上啼叫時,這一天又開始了,但是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他們都是什麼時候上床睡覺的呢?比如冬天,太陽晚上5: 30左右下山,早上6: 30出來,所以古代人睡眠時間很多,但是現在人可以在11點之前睡覺,生活就可以說是相當自律了。
  • 起得比雞還早,在以色列的中國建築工人清晨5點的忙碌
    清晨5點,天還沒亮,一身黑衣的步女俠和小團隊來到特拉維夫城郊的一處中國建築工人宿舍拍攝。這時候,就連樹上的鳥兒都打不起精神來,費勁才能叫出幾聲。沒想到工人們已經開始忙碌了,洗漱、做飯,步步都不好意思打擾他們。
  • 清晨5點視察魚市,被問愛吃什麼海產?韓國瑜:韓國魚
    身陷罷韓風暴的高雄市長韓國瑜,19日清早5點多就出現在前鎮海鮮市場,視察春節過年貨品及海產價格。有民眾見到韓國瑜突然出現,高喊「市長,加油」,給他打氣。前鎮漁市場是高雄最大魚市,清晨5點不到即開始交易魚貨,現場人聲鼎沸。韓國瑜一行5點10分左右扺達,加上媒體大陣仗進入漁市,將走道塞得水洩不通。韓國瑜逐一走訪各攤商,看到烏魚子,知道是高雄最好的料理及伴手禮,就親手拿起來拍照幫襯做廣告。
  • 清晨5點半百餘人排隊掛號 白領開方減壓成熱門
    昨天是龍華醫院今冬膏方門診的首個預約日,儘管昨天因颱風影響大風大雨,但僅昨天上午半天,就有2300多人預約了今冬膏方門診,最早的清晨5點半就趕來排隊。記者發現,與往年老年人、慢性病人熱衷冬令膏方進補的情況相比,如今,不少三四十歲的白領亞健康人群也熱衷開方進補,尤其是一些壓力大、工作忙、睡眠差的年輕白領紛紛加入其中。此外,全家一起開膏方、子女代父母預約膏方,成為今年膏方門診預約的兩大特點。
  • 母親肺癌晚期,益陽女孩做家教補貼家用,清晨6點做完早餐出門,下午2...
    母親肺癌晚期,益陽女孩做家教補貼家用,清晨6點做完早餐出門,下午2點又趕回家做午飯在豬圈餵豬的戴英秀。圖/受訪者提供母親肺癌晚期,父親種地賣菜維持一家人生計,姐姐已經工作,兩個弟弟分別讀高中初中,這就是戴英秀的家庭情況。
  • 各銀行下午幾點上班?2020年銀行下午上班時間表
    那麼,你知道銀行下午幾點上班嗎?每個銀行的上班時間是不一樣的,因此想了解銀行下午幾點開始上班,就來看看小編整理的各銀行下午上班時間。國有、股份制銀行上班營業時間基本一樣,通常個人現金業務:早上9:00到下午5:00;對公業務:早上9:00-11:45,中午休息,下午2:00-5:00;遇到國慶、五一、大年初一都是集體放三天的。不過為了應急每個地區的個人現金業務都有一個網點是開著的。
  • 假期結束,如何擺脫「假期症候群」?做到這4點,輕鬆上班
    國慶的假期餘額不足,馬上就要迎來上班的日子,休息了七天,是不是感覺過的很快,怎麼感覺才過一兩天就要上班了。休息了七天,是不是就是浪了七天,這七天,暴飲暴食、熬夜、追劇、追綜藝、走南闖北、在路上過節等等到讓自己耗費了所有的精力。這個時候,就開始食睡不安、疲憊倦怠、情緒不高、不想上班,這就是假期症候群。
  • 小學3點多就放學,單位都是5點下班,為什麼學校不能5點放學呢?
    小學3點多就放學,單位都是5點下班,為什麼學校不能5點放學呢?作業在校完成不好嗎?這應該是很多家長心裡的疑惑,一天接送孩子折騰好幾回,5點放學不好嗎,家長安心上班孩子安心上學,很顯然的是不行的,因為教育局命令要求和減負的需要。
  • 古人上班遲到也會扣錢麼?他們要不要每天打卡?
    白居易的詩,總結意思就是不想上班筋力年年減,風光日日新。退衙歸逼夜,拜表出侵晨。 何處臺無月,誰家池不春。莫言無勝地,自是少閒人。有時候我們常常想,古人要不要上班打卡呢?要的。而且處罰更厲害,究竟有多厲害。看看古人上班的記錄,你會覺得現在算是人性化多了。古代衙門裡的公務員上班的時段為:春冬二季,清晨六點籤到;夏秋二季,清晨五點半就得籤到。如果誰敢無故曠工或遲到,就不是扣點錢那麼簡單的事情了,依天氣和情節輕重,可處以笞刑或徒刑。
  • 中國睡覺最晚的城市:10點上班8點下班,熬夜的年輕人們很開心
    說的是良好的作息習慣,遵循生物鐘的提示,每天清晨早起,晚間早睡。而在現在這個燈火通明,白天黑夜沒有什麼分界線的新時代裡,大批的年輕人都是熬夜一族。不過,你要是在這個省份,就算晚上2點睡,也不會有人說你是熬夜。這個城市就是新疆,新疆遠離海洋,深居內陸,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氣流不易到達,形成明顯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溫差較大,日照時間充足,降水量少,氣候乾燥。
  • 母親肺癌晚期,益陽女孩做家教補貼家用,清晨6點做完早餐出門,下午2點又趕回家做午飯
    每天清晨6點起床給家人做飯,去鎮裡做家教,下午兩點半趕到家再為家人做午飯。清晨6點,天蒙蒙亮,益陽市安化縣平口鎮新坪村的戴英秀起床迅速拾掇好自己,便鑽到柴房生火做飯,幾個素菜配上白米飯就是一家人的一頓飯。
  • 清晨八點,他們在溫江……
    哈嘍,艾薇巴蒂剛剛結束八天長假的你看著TA們運動的颯爽身姿什麼「節後綜合症」「周一綜合症」「上班上學疲憊症清晨清晨八點2019年3月1日成都市正式獲得了2021年第31屆
  • 清晨5點寧波一名3歲男孩衣著單薄 獨自走在小區裡 咋回事
    冬日清晨5點多,天還未亮,小區裡竟有一個3歲左右的小男孩,衣衫單薄,獨自走在路上……早起的居民趕緊報了警。民警立即趕到現場,將孩子帶回派出所照顧,並開始尋訪孩子的家長。幸好,約3個小時後,孩子父親來到派出所。26日,記者從海曙公安分局石派出所了解了這樣一件事。
  • 多家醫院膏方門診預約 清晨5點半掛號大廳百餘人排隊[圖]
    昨天是龍華醫院今冬膏方門診的首個預約日,儘管昨天因颱風影響大風大雨,但僅昨天上午半天,就有2300多人預約了今冬膏方門診,最早的清晨5點半就趕來排隊。記者發現,與往年老年人、慢性病人熱衷冬令膏方進補的情況相比,如今,不少三四十歲的白領亞健康人群也熱衷開方進補,尤其是一些壓力大、工作忙、睡眠差的年輕白領紛紛加入其中。此外,全家一起開膏方、子女代父母預約膏方,成為今年膏方門診預約的兩大特點。
  • 中國「夜晚最長」的小鎮:下午三點就天黑,我們上班他們還在睡覺
    中國「夜晚最長」的小鎮:下午三點天黑,我們上班他們還在睡覺在我國的最東邊和西邊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地理環境,兩地的人也有著相反的生活方式,這些有自然原因造成的差異性,往往能吸引到很多的遊客到這些地方來遊玩,因為這種地方太獨特了
  • 清晨5點,寧波3歲男孩獨自在小區遊蕩!寒風中衣衫單薄!原因令人心酸...
    url:https://m.gmw.cn/2020-12/28/content_1301979424.htm,id:1301979424  清晨5點多,天還未亮,  小區裡竟然有一個3歲左右的小男孩,  衣衫單薄,獨自走在路上……  這究竟是什麼情況
  • 古代大臣不容易:半夜12點起床,凌晨3點排隊,早上5點開會
    其實早朝這種儀式,自明朝才開始興起,之前的其他朝代,官員上班是去到自己負責的衙門報導,並不需要每天早上入宮朝見皇帝,所以明朝之前是沒有每天清晨必須開早朝的習慣的。跟它的名字一樣,早朝,就是每天早上文武百官齊聚一堂朝拜皇帝,共商國是。很多人要說了,現代很多人每天早上到公司,第一件事也是開晨會啊,性質不是一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