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冷絲欄目|絲說考研
本科生的就業壓力相當嚴峻,高校研究生在逐年擴大,大多數學生踏上了這條艱辛的考研道路。據調查,大多數同學考研落榜的原因主要是數學和英語兩門基礎課成績未達到規定的分數線。
冷絲想問的是,幾乎所有的高校都開設有高等數學,而且教學實踐持續2年之久,高校管理部門和數學教師該怎麼做?
先來看看近幾年高等數學的考研平均得分,預估分數線的升降。
下面這副圖形是近幾年高等數學考研的平均分數:
不知道你發現沒有,根據得分,考研數學試題難度總體上有規律:一年難,一年相對容易。
比如,今年即2019年考研數學,整體上就比2018年的略微簡單一點,今年的試題比較重基礎,個別題目有一些難度,題目呈現出綜合性強的特點。因為2019年考研數學整體難度上比2018年要簡單一點,這意味著今年的高等數學分數線可能會提升,而2020年的考研數學試題難度很有可能有一定的上升。
這要求考研一族必須有更紮實的數學基礎,還要有更加靈活的數學應用能力和更縝密的思維能力,你唯有這樣才能應對2020年的考研數學。
冷絲在這裡又不得不提及:考研數學試題的難度總是在可接受範圍內,考研數學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而高校和數學教師應當有所作為!
數學分數高低在考研中有決定性的作用,必須引起考研一族和學校的高度重視。
考研數學的分數線雖然劃得不高,但是,冷絲發現:數學成績低於90分(滿分150分)的同學,考上研究生的機率相當小。
同時,高等數學對理、工、農、醫各專業的重要支撐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對文、史、經管類專業的深遠影響也是有目共睹的,而高校高等數學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專業課和其它相關學科的學習,也影響著考研的成功與失敗。
學生的數學素質對個人綜合素質有著重要的影響,不得不面對這樣的現實:多重因素導致的高校高等數學教學質量的不斷滑坡,已經直接影響到學生數學學科的學習,影響到學生探索鑽研其它專業知識的能力,影響到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這樣不容樂觀的現實,迫使廣大高校教育教學管理者和一線高等數學教師必須探索有效的應對辦法。
國內高校教育已經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化教育,在這種形式下,一般的本科院校學生的基礎相對較差,要想使學生在考研大軍中脫穎而出,不僅學生要有適當的學習方法,而且教師要有正確的教學方法。這就促使高校教師對教學方法必須深入思考。
高校責任重大,應當在新形勢下對考研數學教學方法進行探索。
很多在校生參加輔導機構的培訓,效果並不理想,學校該負起責任。
在一般本科院校中,很多同學認為自己學校的數學老師講得不好,參加了遠程視頻教學的培訓機構的課程輔導。剛開始,很多學生的收效還比較大,學到中途,只能一味地寫筆記,更有甚者連寫筆記都跟不上,更不用說理解所講的內容了。
培訓機構遠程視屏教學的這種模式,教學內容的定位本來就是全國各大高校,特別是「211」「985」重點院校的學生,然而對於一般院校的同學要在課堂上短短幾十分鐘理解這些內容,存在的問題就多了,基礎好的同學勉強能夠達到要求,但是對於大多數同學來說,理解、消化課堂上所講的內容那就困難了。
比如考研數學輔導的這道題目:
很顯然,正頂級數必須用比較判別法,而達朗貝爾判別法、柯西根值判別法都不能判別它的斂散性,最後想到用積分判別法。
視頻的解答方式是:
然後是:
這樣的題目,大部分學生根據視頻教學難以掌握,當時同學請教在校的數學教師時,不理解的知識點在老師的解釋、說明之下,同學們就理解深刻、透徹了。
所以冷絲說,對於高等數學這門學科自身的特性來說,更需要學生和老師的互動,老師一味地講解,學生很難理解,所謂培訓機構的遠程視頻教學缺乏師生互動性,這麼大的缺陷難以得到彌補。
在校的一線教師在平時的授課中可以彌補類似於視頻教學互動性不好的缺陷,考研競爭非常激烈,教師應該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來提高考研數學成績,比如,一些名校的考研數學專家具有多年的授課經驗,講解問題、分析問題比一般院校的高等數學老師更深刻、透徹。一般院校的數學教師應當多觀看一下一些輔導機構的課程,了解他們的長處,做到揚長避短。
那麼,一些非重點院校教師如何克服這樣的缺點,為考研在校生服務?
傳統的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院校為中心和以學科為中心等。所以,高校數學教師應推行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
這就要求教師轉變教學的觀念,教育的對象是學生,服務學生是教師的職責,教師的一切教學工作都要圍繞學生來展開。比如,部分青年教師應該研究一下一些輔導機構的遠程視頻教程授課內容和方式,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兩種授課方式的優勢,使考研數學成績上升。
當前的現狀是,生源綜合素質持續下降,對於在校生的要求日益寬鬆,教學課時義不斷減少。要改變這種現狀,需要多箭齊發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門應該糾正辦學指導思想的偏差,清醒地認識到高等數學的基礎性作用,儘量保證數學課的必要課時,加大對高等數學師資的投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