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展現場互動。
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阮佳聞):當地時間11日,由柏林中國文化中心與中國文化和旅遊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共同舉辦的「山水·心境——中國傳統文化生活藝術展」在德國柏林拉開帷幕。
開幕式上,柏林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陳建陽向當地民眾介紹道,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為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中華文明又是與時俱進、兼收並蓄的,因此在今天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時代價值。「我們相信,優秀傳統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明間的交流互鑑有利於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
藝術展現場互動。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宋偉在致辭中指出,中國文人自古以來寄情於山水,通過觀畫、品茗、撫琴、聞香、插花等藝術體驗來踐行其「天人合一」的藝術和生活理念。在全球化浪潮席捲下的當代中國,藝術家們仍然推崇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方式,並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山水·心境」展的靈感源於南宋吳自牧《夢粱錄》中的記載——「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閒事,不宜累家」,營造出一種中國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場景。與此同時,本次展覽非常注重「互動性」,將演、講、展相結合,通過觀畫、品茗、聽琴、插花、聞香等不同藝術形式,重新塑造視覺、嗅覺、味覺、聽覺和觸覺的感官體驗,讓觀展民眾體委自然界四季變遷帶來的細微變化,感受到當代中國人「生活的藝術」,並關注藝術家對當今世界的精神思考。
藝術展現場互動。
本次展覽的策展人趙靜則引用莊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認為這世間一切有情眾生的美好,都需要人們用一顆炙熱、純真的心去感受。他在演講中說,在今天的中國,很多優秀藝術家融合多年對傳統文化與當代藝術的感悟,植根於傳統,將藝術與日常生活相結合,用水墨、油畫、數位技術、裝置等不同方式縱筆弛墨,寄情於山水間,展現自己的心境,呈現出精彩的作品。希望當地民眾在持續至28日的展覽期間可以伴著茶香嫋嫋、琴聲悠悠、沉香陣陣用眼觀、用心品鑑精彩紛呈的山水作品,近距離感受大自然的萬千變化、體驗中華文化的微妙精深,尋找到自己心中獨有的一片美麗「山水」。
藝術展現場互動。
據悉,該展此前已經在首爾、斯德哥爾摩、新加坡、布魯塞爾等城市展出,成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國民眾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和當代生活美學的一扇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