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榮堅守20年如一日助推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教育情懷
林志榮,龍馬潭區新民小學高級教師;龍馬潭區優秀教師,龍馬潭區知名教師;瀘州市優秀教師,瀘州市知名教師;四川省骨幹教師,四川省教學名師;四川省林志榮名師工作坊坊主,瀘州市凌雲名師工作室領銜人;四川教育封面人物。
人生走過的路各有不同,每一程山水都有不同的風景,每一段歲月都有不同的顏色。林志榮老師的人生旅程是由豐富色彩構成了一幅獨特的風景,無論是滄桑還是美好,他都從不懈怠地踐行「因我的存在讓你感到快樂而幸福」的人生格言,奉獻自己,成就他人。
2018年初春,龍馬潭區要開展說課比賽了,而這一次的說課比賽與往年的不一樣,不僅是說一課時的教學構想,而是在短暫的說課中呈現出一本書的讀書方法。換句話說,就是整本書的閱讀。這個消息不脛而走,很多教師都有躍躍欲試的衝動,但又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3月14日,林志榮工作室的微信群裡熱鬧非凡,誘因是林老師拋出了一條信息:「凡事要去參加整本書說課比賽的都給我聯繫哈」。信息發出瞬間就有了回應:「老師,我要去參加比賽。」「老師,我也要去。」「老師,我也想去,就是不知道咋整。」 玉帶河學校劉松婷、永壽學校的吳浩然、石洞中心校的羅寧、還有英才學校的何曉梅等幾個年輕教師先後在微信群裡留言回復。當晚,林志榮工作室的12位年輕人,不管是要參加龍馬潭區說課的還是不參加說課的,都從四面八方聚攏來,在玉帶河學校找了一間教室,圍坐在一起,共同探討指導學生整本書閱讀的方法。說是探討,其實是聆聽林老師對整本書的閱讀支招。林老師看到大家渴望的期盼,對整本書閱讀的好奇衝動,他若有所思對那群期盼進步的年輕人道出自己的觀點。不管是什麼樣的題材,什麼樣的類別的一本書,應根據書本的體裁和類別選擇引導學生怎麼樣去閱讀的方法是重中之重。林老師毫不保留提供了四條整本書閱讀的方式。
「一是以激發興趣為目的的鑑賞式的閱讀。通過圖片,文字,影像,講說等等方式引導學生欲罷不能的情趣。」林老師邊說邊在黑板上急速的板書。
「二是以知曉內容為目的的導讀式閱讀。從書名作者,主要內容,目錄等方面去了解書的內容。」林老師看到大家專心致志的神態,補充說道:「估計這種方式許多老師都要用到,你們可以避而遠之,另闢蹊徑。」
「三是學習作者表達方式為目的的細節式閱讀。通過抓住書本的重點細節片段進行精讀,去把握作者所用的表達方式。」
「四是以理清線索為目的的瀏覽式閱讀。以人物和事件為線索去理清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的關係。」林老師還列舉了《三國演義》的人和事的關係,給他的弟子闡釋,他要讓每一位參聆聽的人都有所獲。
他反覆強調:「鑑於說課只有八分鐘,就只選擇其中之一來進行構思就可以了。不管採用哪種引導學生讀書的方式,這其中有兩條線必須貫穿其中,一條就是方法線,一條是活動線。」他環視在座的年輕人目不轉睛地盯著黑板上寥寥草草的文字和歪歪斜斜的線條,他叮囑弟子們記錄下來。
我們把時間往前推移到2017年3月7日,婦女節的前一天,林志榮召集他工作室的年輕人聚在一起,專題研究「基於學生生活,隨文仿寫練筆」。他布置了本月23日在淡思學校龍馬潭區四五年級語文教師學科培訓的課堂展示任務,許星麗、劉松婷、張桂凡、贏茵、羅寧五位來自不同學校的年輕人接受了課堂教學展示了任務。3月13日晚上,林老師專門召集5位要獻課的教師來到新民小學研究教學方案設計。她們每一個所選擇的教材內容,林老師都進行了深刻的剖析,一課一課地幫助她們設計教案。3月17日、20日、22日五位教師分別先後三次到新民小學試講磨課,林老師沒有落下一節課,幾次三番聽課、評課、提出修改意見。3月20日,劉松婷在新民小學試講時,他聽了課後,沒有用過多的言語評說,而是馬上把她帶到另一個班去,親自示範課堂教學,讓她在下面坐著聽,這就是一種現身說法的引領。22日上午連續聽了三節課後就開始給她們點評,直到下午一點過後才結束,連午飯都沒有吃。廢寢忘食不辭辛勞地為年輕人成長獻計出力是林老師長期以來的一貫作法。
3月23日,一場別具一格的「基於學生生活,隨文仿寫練筆」的課堂展示活動在淡思學校隆重上演,林老師的五位弟子傾情巨獻三節課,獲得了全區語文教師的高度讚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幾位年輕教師用智慧和汗水凝集而成的幾節課獲得的成功,軍功章裡不能不刻下林老師的功績。從3月7日到3月23日的半月時間裡,林老師殫精極慮誨人不倦,一次次的幫助年輕教師設計修改完善教學方案,一節節的指導她們進行課堂教學演練,才構成了今天精彩課堂展示的壯觀景象。
林老師像這樣引領、指導、幫助年輕教師的事例數不勝數,難以枚舉。讓我們穿過時光隧道,再去觀賞20年前龍馬潭區小學語文教育的一道風景吧。
1999年7月8日,林老師組織龍馬潭區的8個有志於小學語文實踐研究的年輕人成立「龍馬潭區小學語文教師志願者協作研究會」,創辦了《龍馬小語志願者》會刊。
2014年,林老師成功創建了「四川省林志榮名師工作室」,其工作室成員達40多人。直到今天,他的工作室仍舊還有18為年輕人在接受他的引導和幫助。
2015年,林志榮名師工作室評為瀘州市四級研修室,
2017年,林志榮名師工作室又評為龍馬潭區的三級研修室。龍馬潭區的語文教師受到林老師無私指導、幫助的人不計其數。
林老師從青年走到了中年,時光流逝不復回。但是他20年從未間斷引領、指導、幫助年輕人成長的痕跡是抹殺不掉的,因為它深深地鐫刻在龍馬潭的教育史上。
引領指導年輕教師專業成長已經成為林志榮老師的使命,為他人做嫁衣是他長期堅守的一種習慣。他常說:「讓他人因為我的存在而感到快樂幸福」。這是一種奉獻,一種給予,更是一種助人為樂的境界——送人玫瑰,留有餘香。
來源:瀘州市龍馬潭區教育局
編輯:林冬梅
責編:左存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