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來,在蕭縣孫圩孜鄉周圩孜行政村等地,經常可以看到一位年輕婦女捧著一塊牌子向村民們求助,呼籲人們獻愛心,拯救先天性大小便失禁的「小臭孩」黃芹,儘管所得非常有限,但她的求助還在進行著,這位年輕婦女就是黃芹的大媽袁麗。
中國少年報「知心姐姐」盧勤輾轉獲悉小黃芹的遭遇後,非常同情,在她的呼籲下,合肥四十六中師生捐助了2.19萬元。昨天,小黃芹的家人告訴記者,有了這筆錢,11歲的小黃芹可以摘掉「小臭孩」的帽子,可有自己的夥伴,享受自己的童年。
窮家添了個「小臭孩」42歲的袁麗是四川人,18歲時遠嫁蕭縣孫圩孜鄉周圩孜村黃莊組,與大她三歲的青年黃長坡結為夫妻。黃長坡有兩個妹妹一個弟弟,家裡窮得叮噹響,是村裡最困難的一戶。
黃長坡的兩個妹妹出嫁後,弟弟娶回了一名叫劉玉芳的女孩做媳婦。 1998年7月,劉玉芳生下一個胖女孩,兩天後,發現嬰兒沒有肛門。袁麗和弟弟一起把孩子帶到淮北市人民醫院做肛門疏通手術,但孩子從此落下了大小便失禁的怪毛病,每天要屙髒尿溼20條被褥。
孩子三周歲的時候,袁麗給她起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黃芹。由於黃芹身上騷臭難聞,村上的小孩子都不願和她玩,並給起個綽號「小臭孩」。
學校為她開闢了單人教室由於無錢治療,有人勸黃長坡的弟弟,乾脆將「小臭孩」帶到宿州、淮北火車站扔掉算了,但袁麗決不同意,「這是一條生命,怎麼能說扔掉就扔掉呢? 」由於孩子受到了歧視,袁麗對孩子更是偏愛。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有兩件事急壞了袁麗,一是看到和黃芹同齡的孩子,每天都又蹦又跳地背著書包上學校,可黃芹卻不能;二是孩子大小便不能控制的毛病不治好,長大了不光不好找婆家,還不害羞死?於是,袁麗找到了陳莊小學的王成毓老師,經過多方面做工作,去年12月,學校同意接收孩子進校讀書。
學校給黃芹安排了一間單人教室,每天半日制,由老師們輪流給她上課。黃芹上學那天全家人都高興得哭了。袁麗聽人講宿州市有一個姓劉的老師,是少先隊老輔導員,喜歡幫助別人,便和王成毓老師一道,跑到100多裡外的宿州市拜訪劉老師,央求他幫忙救助黃芹。此外,市、縣紅十字會,婦聯、共青團、關工委都留下了她的足跡。
「知心姐姐」號召捐款2萬多與此同時,袁麗和弟弟帶著小黃芹,到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進行檢查,醫院診斷小黃芹患的是先天性脊膜膨出症和脊柱裂而壓迫膀胱神經,導致大小便失禁。而能治這種病,全國只有鄭州大學泌尿研究外科中心和武漢同濟醫學院附屬醫院,需要十幾萬元。
因為孩子的病不像白血病、尿毒症那樣難治,費用也不太高,袁麗看到了希望。可一想到弟弟一家兩個大人帶著三個孩子,平時連吃飯都比較困難,哪裡還有錢給孩子治病呢?為此,袁麗犯了愁,心裡上火,於2009年5月23日因生病住進了醫院。
就在袁麗住進醫院的當天,從省城傳來了一個好消息,劉老師找到中國少年報「知心姐姐」盧勤,盧勤得知後,號召合肥四十六中師生為黃芹捐了2.19萬元。 5月27日,因袁麗住院,黃芹由王成毓老師帶著,到省城合肥接受了這筆捐款。
今年麥收過後,袁麗出院,她便帶著求助牌,走村串戶搞宣傳,向眾村民們求助。村民們紛紛表示,等麥子賣掉後,一定要以村民組為單位,給小黃芹獻愛心。袁麗表示,爭取早日籌齊黃芹的治療費,以使孩子能像其他女孩一樣過著正常人的生活,徹底摘掉「小臭孩」的帽子。 7月份,袁麗和王成毓老師將帶著小黃芹,到鄭州進行徹底的檢查治療。
(記者 武長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