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7月,我師範畢業了,當時我還未滿17歲。整個一暑假,我都是在憧憬、迷茫、失落和不安的矛盾心情裡度過。好在上班前在教體局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見習期培訓,聽老師講了那麼多的課以後,才稍微放心一些。8月31日,我拿著一紙派遣證來到了這所小學,一呆就是25年。多少年了,我忘不了那些曾經破舊的、四面透風的磚瓦房和坑坑窪窪的操場;忘不了那些一批又一批天真可愛的孩子們;忘不了那些朝夕相處,給予我很大幫助的同事們;更忘不了我們教師們的節日——教師節。
01
我們都是中師畢業,在那個年代,最優秀的農村應屆畢業生才有資格上師範。上了師範,就意味著跳出了農門,就有了鐵飯碗。但當時各行各業都很缺人才,在我們這一屆之前,有相當比例的師範生老師進入了政府機關,活躍在各個崗位上。所以,當時考上師範後,需要籤訂一個定向分配協議,並且需要交2000元的押金。意思是說,三年後如果服從分配當老師了,押金如數退還,不然的話就不退了。當時我家庭條件不好,也沒有門路進機關,就服從分配了,上班後很高興拿到了這筆錢。
這一年的9月10日,是我參加工作後過的第一個教師節。當時的教師節非常隆重,全體教師都集中在鄉禮堂開大會。不用說,學生們都放假一天,我們是上午開會,下午放假半天。因為全鄉好幾百老師都過來了,整個鄉政府大院熙熙攘攘的,就像是農村趕大集一樣熱鬧。
我當時正好見到了以前上初中時的老校長,他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當初上師範後悔了沒有?」要說沒有一點兒後悔是瞎話,但更多的是失落。當初如果也走上高中那條路,之後所遇到的社會機遇和發展肯定遠多於我們這些中師生們,但我們既然已經選擇了這個職業,就要一心一意的幹下去。因為我們早已經意識到,選擇當老師,既是時代的選擇,又是家庭的選擇,更重要的還是自己的選擇。
我和老校長寒暄了一會兒,最後老校長拍拍我的肩膀說:「好好幹!」是的,工作上我一定會好好幹的,就像是以前的學生時代一樣,從沒有鬆懈過,都會認真對待的,可能這就是職業精神吧。
02
上班幾年後,我對教學工作逐漸駕輕就熟,除了數學以外,音樂、美術、英語等學科都能拿得起來,學生們也都喜歡我的課,我也漸漸地找到了自己的歸屬感和成就感,也越來越喜歡教學這個職業。
教師節過了這麼多次,一般都是波瀾不驚的,按照我們學校的老黃曆,就是中午找個飯店吃頓飯,下午放學時領一壺油。但有一次令我印象很深。
那一年剛換了校長,教師節這天,校長通知大家本來中午要管的飯改成了晚上,要求大家都到場。我們學校的老師大部分都是本村的,有幾個住校的,只有我一個不是本村的但離學校也不遠,大家都欣然答應了。下午放學以後,老師們根據分工開始忙乎了起來,買酒、買菜、布置桌凳、劈柴生火,都忙得團團轉。
天慢慢黑了,華燈初上,沒過多大一會兒,一輪皎潔的明月掛在枝頭,晚上很涼爽,蛐蛐的叫聲也很動聽。酒菜已經擺好了,大家都在等著。正想著呢,大門外來了三四個人,說著笑著就進來了,他們都是村幹部,每人手裡都拿了一摞禮品,看來是慰問我們的。
當時的小學都屬於村辦學校,學校的硬體投入、校長的任免、教師的去留都是村上說了算。校長要想幹得長遠,首先做的事就是要和村幹部搞好關係。有一年教師節鄰村學校請村幹部吃飯,村幹部不僅沒有對老師們表示慰問,還對全體老師訓斥了一遍,他們當著老師們的面高談闊論如何管理學生,如何上課,如何批改作業等,老師們也是敢怒不敢言。
我們學校平時不經常和村幹部打交道,我也不知道他們的底細,反正還是有一點擔心。不過出乎我的意料,村幹部們都是一團和氣,對我們端酒夾菜的,很恭敬。我到現在還記得老書記給我們端酒時的開場白:「各位老師,你們都是咱村上最有文化的人,孩子們交給你們我們都很放心,全村的老少爺們都支持你們的工作,村支部、村委會大力支持學校的工作,以後有什麼困難,只要我們能做到的,只管給我們提。」
確實,這麼多年,我們的工作都兢兢業業,從不敢有絲毫的馬虎,我們學校和村裡的關係也一直很和睦,從來沒有出現過校鬧的事件,可能這就是信任的力量吧。就像是馮驥才先生說的那樣: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03
當然,並不是每一個教師節都是那麼的稱心如意,也有窩心的時候。記得那是十幾年前的一次教師節,全鄉老師們都集中坐在鄉大禮堂開會,每個學校老師都按照學區集中坐在一個區域,一是好找人,二是容易維持秩序。按照會議議程,分為上下兩個半場。上半場是鄉中心校領導發言和頒獎活動,下半場是區教育局領導和鄉長發言。毫無疑問,按照級別,下半場是重頭戲。
上半場中心校校長發言,先是重申開會紀律,然後介紹上一學年的業績,接著就是鄉優秀教師上臺領獎。中間歇了一會兒,下半場隆重開始。可能是區主管教育的副局長的講話太亢長了,大家聽得索然無味,慢慢說話的人多了,等到那位鄉長發言時,會場秩序還是沒有好轉。這時時間已經過了11點半了,有幾個老師帶著的小孩子坐不住了,在會場裡鬧騰了幾下。這下可好,下面發生的事令大家都瞠目結舌。
只見這位鄉長大人拍了一下桌子,對著麥克風把音調提高了八度說:「各位老師們,你們知道不知道你們的教學質量有多差嗎?你們知道不知道我們XX鄉有多少孩子在市裡邊上學嗎?為啥會流失那麼多學生?就是因為家長對你們的教學質量有意見!不瞞大家說,我也把我的兒子送鄭州上學去了,為啥捨近求遠?就是因為對你們不滿意!」鄉長不愧是搞行政的,一通話全場鴉雀無聲,但他還沒有到底,又說:「優秀教師不僅能管住自己的學生,更能管住自己的孩子。現在帶孩子的家長,如果管不住孩子,說明你就不配做優秀教師。」得了,這次教師節又變成訓師節和辱師節了。
那位鄉長大人說的話不知有沒有人相信,反正我是知道我們XX鄉的教學質量在全區都是名列前茅的。因為處於城郊,孩子隨父母進城上學也是大勢所趨,把學生流失與老師們沒有教好掛鈎有些牽強附會。有些雙職工老師兩個人都過來開會,如果家裡沒人看管,帶孩子過來也是沒有辦法。至於他說的把自己兒子千裡迢迢送往省城上學,大家仔細品品味就可以了。
自那以後,再過教師節我儘量請假不去。後來,不再統一讓全體老師在鄉禮堂開大會了,會場升級到區禮堂了,普通老師也沒有資格參會了,去的都是學校領導和區優秀教師。就這樣,教師節我已經過了25個,並且越過越平淡,已經淡如止水了。現在覺得它就是一個符號,可有可無的符號,但不管怎麼過,即使沒有鮮花、沒有掌聲,我還是那個不忘初心、愛崗敬業、認真負責的普通老師。
圖/來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來源於師說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