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8點30分,北京市2020年普通高考第一次英語聽力機考開考,這也是2020年北京開始實行「新高考」的第一項考試。
海澱區共有12140名考生報名參加此次考試。考生分批參加了上午4個場次的考試,每場考試時間約為20分鐘。考試題型與去年相同,滿分仍為30分。
全區共34個考點,81個考場,324場次考試,機位數3065個。
上午8點30分,副區長張若冰,區委教工委書記尹麗君,區委教工委副書記、區教委主任王方等海澱教育兩委領導,以及城管執法局、供電分局、公安分局、住建委、衛健委、融媒體中心等部門的負責人值守海澱區教育招生和考試中心,為「新高考」第一次英語聽力考試保駕護航。
敲黑板!敲黑板!下面,小編就要向大家透露一些考試的「幕後故事」哦——
海澱區是北京市參加高考英語聽力考試人數最多的區,此次考試在原有考點校的基礎上,新增了8個考點校,分別是——
理工附中南校區、人大附中翠微學校、首師大二附中、海澱實驗中學、師達中學、人大附中二分校、八一學校附屬玉泉中學、人大附中西山學校
對於一些身體受了外傷或者剛做過手術,需要坐輪椅和拄拐參加考試的「特殊」考生,各考點校和相關部門也都提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和溝通,儘量滿足考生需求。
「今年海澱區英語聽力考試安排在12月14日上午半天,4場次全部考完,按照市高招辦要求,我們精心組織、精準實施,在考務工作上做到「五全」:考前梳理全方位、設備系統全檢測、培訓考核全落實、考前教育全覆蓋、考試期間全值守,全力確保聽力考試的平穩、順利進行,請考生和家長們放心。」海澱區教委副主任吳謹說。
在聽力考試期間,區教育招生和考試中心建立了應急指揮中心,各相關部門隨時關注考試情況,協調解決考試過程中的突發事件,確保考試順利進行。
上午11點,在第3場和第4場考試間隙,副區長張若冰來到北京八一學校,檢查學校的考試進行情況。此次八一學校設置1個候考區、4個備考室、4個考場,每個考場安排4場次考試,每場考試人數200餘人,共有十幾所學校的考生參加考試。整個考點組織有序、秩序井然。
考試結束後,考生們普遍反映此次聽力考試難度適中,沒有超出平時的模擬練習,認真聽的話,都可以做出來。還有很多考生認為考題比較簡單,都是學過的內容,成績在28分以上應該沒有問題。
北大附中的帶隊老師也表示,學校此次有40多人在八一學校參加考試,考試結束後,同學們普遍感覺都還不錯,難度和模擬練習差不多。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提前40分鐘到場!
提前!
提前!
提前!
今天上午,小編在考點校門口「偶遇」了一名因遲到無法參加考試的考生,考生情緒崩潰,老師和家長的同情也挽回不了逝去的時間,雖說還可以參加一次考試,但由於遲到幾分鐘而錯失一次考試機會,若影響高考成績,實在有些得不償失。
根據「新高考」聽力考試要求,考生要在指定場次開考前40分鐘進入備考室備考。未能按時進入封閉區或備考室的考生視為缺考,不得參加當次考試。也就是說,如果你要參加10點30分的第三場次考試,就意味著最晚9點50分,就要進入考點校的備考室。考點校校門到備考室有一定距離,所以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請考生們一定要提前安排好時間,打出提前量!!!
小編在這裡提醒大家
12月26日起
考生可通過北京教育考試院網站
https://www.bjeea.cn/html/gkgz/
查詢第一次英語聽力考試成績
第二次英語聽力考試
將於2020年3月14日進行
同學們要想取得讓自己更滿意的成績
咱們還有機會哦
抓緊時間繼續準備吧
為了確保本次考試萬無一失,海澱教育和區各相關部門通力合作,在寒冷的冬天,用紮實的工作,讓考生和家長暖心、放心。
區高招辦在全面研究、細化考試方案的基礎上,在考前對考點校考試工作進行了全面培訓,組織所有考點校進行考前演練,為正式考試積累經驗。還召開了應屆在校生和外地就讀考生、往屆考生的考前工作說明會,加強誠信教育,做到考前教育工作全覆蓋,為考生順利參加聽力考試提供幫助。
區公安分局安排警力及警車隨行,全力保障考試試卷安全。考試當天,34所考點校到考試中心取送試卷時,均安排了公安幹警隨行。
區交通支隊針對考試當天送考家長可能在考點校周邊聚集,等候考生離場的情況,安排警力對考點校周邊的交通進行疏導。針對中關村地區、學院路地區等考點校聚集地區,加派警力確保道路暢通。
區供電公司作為聽力考試重點保障部門,在考前對全區所有考點校和考試中心的供電情況進行了排查,杜絕影響供電的安全隱患。考試期間派應急人員在考點校周邊備勤,確保考點校的電力供應。
此外,區住建委、衛健委、高校內保支隊等多個部門,也大力保障了此次英語聽力考試的順利進行。
讓我們對所有為了此次考試默默付出的人,道一聲「辛苦啦」!
撰稿:闕潔
攝影:袁博
編輯:黃依依
投稿郵箱:hdjywx@126.com
海澱教育內的文章,大部分是海澱教育記者的原創以及徵集資料的整合,除海澱教育授權外,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關責任。本公號榮獲2017年度、2018年度「首都教育新聞宣傳策劃創新力獎」和「首都教育新媒體傳播影響力」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