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計算機憑藉著龐大的數據存儲容量、迅猛的數據處理速度,擔任起了普通計算機無法實行的工作。在國防、航天衛星、探測等領域,超級計算機有著重要的用處。
在大數據時代,超級計算機更是必不可缺。如今,超級計算機已然成為國家信息化的重要體現。
11月16日,第56屆全球500強超級計算機榜單公布,那麼,各國在超算領域的表現究竟如何?
身為超級大國的美國,共有113臺超級計算機上榜,數量可觀。在前十排名中,便有四臺來自於美國,可以看出其實力還是相當深厚。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英特爾為500強系統提供了91.8%份額的處理器,佔比無疑最高。而AMD則佔比4.2%,向21個系統供應了CPU。由此可見,在超級計算領域中,美國擁有著難以撼動的優勢。
同樣為科技強國的日本,本次共有34臺超級計算機上榜,較上屆增加了5臺。雖然日本上榜數量不多,但憑藉著富嶽超級計算機再一次拿下了榜首。
富嶽由日本理化學研究所與製造商富士通攜手研發,在各項性能上表現均十分亮眼。這一次,富嶽再一次呈現出碾壓的態勢,照這一形勢看,下屆冠軍也非富嶽莫屬。
據悉,富嶽的處理器數量高達7630848個,並且以442010 TFlop/s的Rmax值成功創下紀錄。其峰值性能為53.72京次/秒。在新的混合精度HPC-AI基準上,富嶽的性能達到了2.0 exaflops之高,表現令人矚目。
那麼,中國有多少臺?
我國以217臺的成績遙遙領先,在所有國家中排名第一位。其中,中國的神威·太湖之光排名第四位,而天河二號則位列第六位。
1983年,中國首臺可進行每秒億次運算的超級計算機——銀河一號亮相。
2010年,中國首臺千兆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成功問世。該機從2008年開始研製,2010年8月研製成功,至今仍在發揮著自己的使命。
在2010年的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中,天河一號一舉奪得榜首,贏得世界的矚目。中國在超級計算機領域的卡脖子問題,成功被打破。
在十餘年裡,中國超級計算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成功從此前的落後,發展至如今的領先。不過,中國超算仍需要砥礪前行,讓中國超級超級計算機,綻放出更耀眼的光彩。
對於這份榜單,你怎麼看?
文/BU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