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9月20日消息(記者雷愷)西安交通大學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發布會暨「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建設、科技創新、產教融合高端論壇9月19日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舉行。教育部、國家能源局、國家發改委以及華能集團、華電集團、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等共同見證全國首個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在西安交通大學正式落成。
啟動儀式上,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鄭慶華介紹了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專業建設目標與人才培養規劃、儲能技術與產業的重要性。西安交通大學與國家電網等企業共同籤署校企共建合作意向書,共同為專業儲能人才培養提供智力支持和實踐保障。
中國科學院院士何雅玲就「著眼全球能源革命,培育儲能拔尖人才」進行主旨報告,重點介紹了當今世界儲能領域的發展前沿,儲能行業的新興技術發展及未來發展方向,並就儲能專業人才培養理念以及特色育人模式進行了深入解讀。
「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建設、科技創新、產教融合高端論壇上,14位產業界和學術界權威專家共同就儲能技術專業發展、能源產業科技創新等內容開展交流及研討。
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在啟動儀式上表示,在未來世界格局發展下,儲能專業必將深入影響人類社會發展。西安交通大學率先瞄準國家需求,開設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就是精準培養儲能領域「高精尖缺」人才,增強我國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自主創新能力。希望未來可以有更多的院校和企業共同加入進來,集學科之優勢、校企聯合制優勢,深度融合,推進儲能專業走向更好的未來。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一級巡視員宋毅介紹,國家高度重視儲能技術研發及儲能人才培養,儲能技術是帶動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調整的關鍵技術,國家今年出臺的儲能技術專業學科發展行動計劃,就是要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建設儲能專業,通過科教融合建立儲能技術研究院,逐步完善產教協同育人機制。希望西安交通大學能夠以此次專業建設為契機,在儲能專業建設、科技創新、產教融合等方面開展持續深入的探索,為儲能人才培養提供可推廣、可借鑑的示範性的經驗,為推動我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