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為人,只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便無所畏懼

2020-12-27 騰訊網

有書君說

張居正,明朝中期重臣,以一己之力為大明王朝續命幾十年。

嘉靖20年不上朝,沉迷煉丹,有人說明朝亡於嘉靖,也有人說亡於萬曆。

萬曆登基初期,明朝岌岌可危,處在崩潰邊緣。

在太后和皇帝的支持下,張居正大力改革,力挽狂瀾,扭轉了明朝當時的危局。

張居正生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死後差點被自己的學生萬曆皇帝開棺鞭屍。

如此大的人生落差,這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代名相張居正的故事。

公元1582年,大明王朝已走過了214個年頭。

此時,坐在紫禁城皇帝寶座上的正是明朝的第13位皇帝,年僅20歲的明神宗朱翊鈞,也就是我們熟知的萬曆皇帝。

還是在這一年,明代唯一一位,生前被授予文官最高官職太師的大臣病逝。

時光倒回10年前,1572年,萬曆開始登基,年僅10歲。

他的母親李太后,給他找來了當時最出色的老師,輔導他如何做一個好皇帝。

而這位老師,就是那位病逝的大臣。

這十年中,小萬曆對老師尊敬有加、言聽計從,師生情誼一直成為美談。

但令人沒想到的是,一向尊師重道的萬曆,竟在老師屍骨未寒的時候,瘋狂地抄了他的家,還把老師家中十幾口人關在屋內活活餓死;

並且革去他生前所有官職和榮譽,甚至還要開館戮屍。

而這位大臣,就是當時被譽為「大明脊梁」的張居正。

這10年間究竟發生了什麼?竟讓一位聽話的好學生性情大變,做出如此欺師滅祖有喪人倫的事情?

400多年以前,荊州古城大地上,誕生了一名男嬰。

因為男嬰曾祖父做了一個夢,夢見一隻白烏龜,認為這隻白烏龜就是自己的曾孫,於是給曾孫取名「張白圭」,希望他日後能光宗耀祖。

而張白圭也確實沒有辜負曾祖父的期望,日後成為了一位名相,也就是後來的張居正。

張居正不僅有才,長相也是很帥氣,玉樹臨風,翩翩佳公子。

《明史》中關於他的長相有這麼一段記載:

「為人頎面秀眉目,須長至腹,勇敢任事,豪傑自許。」

黃仁宇先生在《萬曆十五年》中是這樣描寫的:

「張居正似乎永遠是智慧的象徵。

他眉目軒朗,長鬚,而且注意修飾,袍服每天都像嶄新的一樣摺痕分明。

他的心智也完全和儀表相一致。

他不開口則已,一開口就能揭示出事情的要害,言辭簡短準確,使人無可置疑,頗合於中國古語所謂『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就是這樣的一位才子,一生為兩件事耗費了自己全部心血。

一件是改革,而另一件就是培養改革的接班人。

作為改革者的張居正無疑是成功的,但作為教育者的張居正卻是失敗的。

且這場失敗的教育,在1582年的夏天爆發出驚人的毀滅力,直接讓大明王朝開始走向滅亡。

通過史料記載我們發現,張居正作為帝師,盡職盡責。

他每年都要提前親自籌劃好教學大綱,甚至提前幾年編好教學計劃。

每次給小萬曆教學,他都要提前一個多小時到,做教學準備。

在給小萬曆上帝王必學科目「古代帝王治國策略」時,由於萬曆年齡小,張居正擔心他看不懂,於是他就手繪了一本連環畫叫《帝鑑圖說》給萬曆當教材。

其實張居正並不擅長畫畫,但為了小萬曆,他還是這麼做了,並且畫得還不錯。

(《帝鑑圖說》中某一頁)

試問,放之當下,又有多少老師能為學生做到如此地步呢?

小萬曆當時看了教材後,愛不釋手,對原本枯燥的課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曾有人開玩笑說,如果自己碰到這樣一位好老師,一定會好好學習的。而萬曆一開始也確實沒辜負張居正的付出。

在中國古代,講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先君臣關係,然後才能講親情。

大家還記得《紅樓夢》元妃省親那一情節麼,賈政作為元春的父親,見到她第一件事是下跪磕頭。

如今我們看來,父親給孩子磕頭實乃不孝,但在古代這是禮制,不然父親就是犯了大不敬之罪。

但在小萬曆心中,作為一位擁有至高權力的帝王,他卻把師生情誼放在第一位,然後才是君臣。

(萬曆)

他從不稱呼張居正官職或名字,無論是正規場合還是私下場合,他只稱呼張居正為「先生」。

而「先生」這個詞後來在朝廷上逐漸成為張居正的專有名詞。

我們再來看一個小故事。

有一次小萬曆出疹子,病了好久,張居正隔幾天到宮前問候一下。

小萬曆康復了上朝,張居正看到小萬曆竟一時愣了神,一直走到龍椅前,跪著仰臉看小萬曆許久,眼眶裡似乎有淚水在打轉,一直不說話。

小萬曆似乎明白張居正的心意,開口道:

「先生,你看朕氣色何如?朕每天日膳4次,每次能吃兩大碗飯。」

聽到小萬曆如是說,再加上看到小萬曆臉上確實有了紅潤的光澤,張居正喜極而泣。

那時候的張居正,孤身一人在京做官,家人都在老家湖北。

或許在他心中,有時候真的會不自覺地把萬曆當做自己的孩子。

而萬曆一開始的時候或許也懷有同樣的情感。

那麼究竟是因為什麼,竟讓萬曆後來如此憎惡自己的老師呢。

張居正對萬曆可謂是盡心盡力,為了小萬曆未來的發展,耗費了全部心血,把自己認為最好的全都給了小萬曆。

但張居正很多時候恰恰忽略了萬曆作為一個孩子的天性。

中國傳統的家長式教育,父母就是天,父母所為都是正確的,所以對孩子而言愛會變成一種壓迫。

李太后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小萬曆身上。

萬曆雖然是一位帝王,但他也是一個孩子,讓一個10歲的孩子承擔治理整個天下的重擔,這個擔子未免太重了。

最愛的母親,最敬愛的老師,一直在逼著萬曆,對他的要求甚是嚴格,讓他得不到一絲喘息。

但凡萬曆有點小過錯,或者偷點小懶,馮保就會在一旁提醒萬曆,勸說不成就嚇唬要告訴太后,而太后更是直接搬出張居正。

每次放學回來,李太后都會讓小皇帝從頭講述一遍當天學習的知識,如果小萬曆背錯或者記不住,都會被太后罰跪,一跪就是兩小時。

最後還要再加上一句:

「去告訴張先生,看你怎麼辦!」

(李太后)

作為老師,張居正給小萬曆安排的課程非常滿,基本沒有休息日,而且要求更嚴格。

有一次,小萬曆上課時,講論語裡一句話「色勃如也」念成了「色貝如也」,張居正突然大呵一聲,小萬曆被嚇得一下子就站起來,渾身直打哆嗦。

學生讀錯字是常有的事,作為老師提點即可,可張居正卻把學生嚇成這般模樣。

而這位學生,不是普通的學生,是掌握著生殺大權的帝王,萬曆才是張居正的主子。

可小萬曆每天都膽戰心驚,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除此之外,小萬曆不能有其他興趣愛好。

孩童時期小萬曆喜歡練習書法,且字寫的非常漂亮。

當萬曆拿著練好的字找老師求表揚時,張居正雖沒有直接讓他以後不準練字,卻用了宋徽宗的故事來暗示小萬曆,作為一位帝王,不該沉迷於這些沒有用的東西。

第二天開始,小萬曆再也不練字了。

長久以來,小萬曆就是這樣一直生活在被嚴格控制的環境中。

他沒有說不的權力,也沒有其他正常人該有的自由,他無法自主地緩解內在,所以不得不努力控制自己的本能和情緒衝動。

這些年他一直在壓抑自己。

小萬曆終於長大了,想親政,但李太后覺得他還是太年輕無法擔起重任,大權依舊掌握在張居正手中。

萬曆,只是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

在萬曆十八歲時,有一次喝醉了酒,打了人,張居正知道後勃然大怒。

據《明神宗實錄》記載,張居然憤而上書,怒斥萬曆:「宮中起居頗失常度。」

意思說,萬曆的作風太不像話了。

後來李太后知道這件事後差點要廢掉萬曆。

最後在萬曆自己苦苦哀求下,李太后才沒有廢掉他,但還是讓萬曆寫一封罪己詔昭告天下。

其實想想,小萬曆很可憐,在如此高壓密不透風的環境下長大,對於一個愛玩愛鬧的小孩子來說,該是一件多麼難受的事。

尤其是對一個18歲的帝王來說,當著全天下百姓的面說自己有罪,我想這件事對萬曆來說應該是恥辱吧。

在這十年中的前幾年裡,小萬曆還是很尊敬、信任自己的老師的。

後來隨著他的成長,對事物開始有自己思考時,就會對張居正教育自己的方式、做事態度,越來越不滿。

最好的老師,最好的家長,最好的教育配套,卻成了禁錮小萬曆幼小心靈的牢籠,等有一天他有力量打破牢籠時,將會產生驚人的破壞力。

而這驚人的破壞力就是從1582年張居正死去的那一刻開始。

因此才有了文章一開頭提及的抄家等事件發生。

(張居正)

張居正希望萬曆未來能成為自己改革的接班人,振興大明王朝,萬曆一開始也確實沒有讓人失望。

但隨著師生二人之間的關係發生微妙變化,以及張居正病逝,萬曆性情大變。

張居正死後沒隔多久,有人上告他貪汙腐敗,富可敵國。

作為財迷的萬曆,聽後兩眼放光,想去抄他的家,但因沒有罪名,不好貿然行動。

當時朝廷有人猜到了萬曆的心意,於是製造了一系列所謂的「證據」讓萬曆可以光明正大的抄張居正的家。

結果,北京的府邸翻了個底朝天,只搜出10W兩白銀,而當時馮保(太監,萬曆的「大伴」)被抄家時,搜出了黃金白銀幾百萬兩,珍寶無數。

萬曆不相信張居正只有這麼多錢。

於是有人說張居正把金銀財寶運回了湖北老家,他最起碼有兩百萬兩金銀。

萬曆二話不說,授意他們去抄張居正老家。

當時各路人馬為了邀功,在張居正老家各種騷擾,最後甚至將張居正家人關在屋裡,不給吃喝。

這裡面有在襁褓中的嬰兒,還有張居正80多歲生病的老母。

十幾口人最後竟被活活餓死。

而最後,那些昏官一分錢也沒抄出來。

即使這樣,那群人還不死心,說張居正把錢分給了他們家親戚。

隨後抓走了張家所有親戚,有人甚至要屈打成招,用刑逼他們承認張居正貪汙200多萬兩。

最後張居正的大兒子不堪屈辱被逼懸梁自盡,二兒子跳井自殺,萬幸的是二兒子最後被人救起來了。

如果張居正泉下有知,知道自己曾經苦心栽培的學生,那個曾經當著他的面承諾要在他身後好好照顧自己家人的學生,竟如此對待自己,不知他會有何感想。

作為教育者,張居正是失敗的,但是作為改革者他無疑是非常成功的,被看作是繼北宋王安石改革之後的另一位出色的改革家。

張居正改革之前,明朝每年財政巨虧將近300萬兩白銀,但是萬曆新政執行兩年後,國庫每年盈餘就將近300萬兩白銀。

到1582年張居正去世那年,明朝GDP總量世界第一,僅中央庫存白銀就達1250萬兩,遠超歐洲各國。

萬曆新政之前,土地兼併嚴重,農民沒地可耕,農民與地主階級矛盾嚴重,隨時可發生歷朝歷代的農民起義。

張居正改革,實行一條鞭法,改革稅制,清丈田畝,增加了納稅田畝近300萬頃。

而這300萬頃土地,相當於半個荷蘭,產出的糧食可以養活整個歐洲。

萬曆新政之前,大明王朝千瘡百孔,危機四伏,南方倭寇橫行,西南少數民族暴動,而東北和西北則面臨蒙古的鐵騎的踐踏。

張居正當權後,狠抓國防,任用戚繼光、俞大猷、李成梁等人穩定了大明半壁江山。

張居正死後,萬曆執政,他不僅沒成為老師改革的繼承者,反而親手毀掉老師嘔心瀝血建立起來的一切。

被新政「考成法」罷免的貪官汙吏、無能的官員官復原職,而張居正任用的那些大臣基本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處罰。

比如我們了解的治理黃河的傑出人才潘季馴,因替張居正申辯了兩句,便被萬曆罷了官。

再比如大名鼎鼎的抗倭英雄戚繼光,就因和張居正個人關係非常好,被萬曆從軍事重地調到無仗可打、無兵可帶的廣東。

對於戚繼光這樣一個軍事家而言,這一做法無疑比死還難受,最後戚繼光憤而辭職。

張居正死後的第四年,遼東巡撫周詠注意到在遼東以外建州這一地方有一個叫女真族的部落正在慢慢發展壯大。

(努爾哈赤)

當時周詠上書朝廷出兵攻打,結果朝廷卻決定出錢安撫,而女真族的首領就用這些錢財開疆拓土,從容發展壯大,這位首領就是後來的清太祖努爾哈赤。

因萬曆個人的一系列「報復」行為,竟讓一整個國家、一整個民族為之陪葬,往後大明所有的悲劇都從這開始!

如果當年,張居正沒死,如果戚繼光這些忠臣沒有被罷官,那麼還會有日後的大清朝麼?

歷史終究是歷史,沒有如果.......

張居正死後,有很多人詆毀他,但萬曆沒想到,張居正曾經的死對頭,思想家李贄,卻為張居正喊冤叫屈。

在萬曆朝還有一位著名的官員也是大家熟知的,那就是海瑞,人稱海青天。

李贄曾這樣評價兩人:

「海瑞是草,可以傲霜雪,不可以任棟梁;

而張居正是一棵樹,是一棵參天大樹,是古今宰相之傑!」

思想家的格局和眼界就是比一般人更高明。

古往今來,一切是非曲直,公道自在人心。

到崇禎繼位時,大明王朝已是風雨飄搖,大廈將傾。

縱然崇禎有想拯救大明王朝的心,但大明再也沒有如張居正那般的人才。

家貧思賢妻,國難思良相。

那時候朝廷上下開始懷念起張居正的改革,想恢復,但奈何為時已晚。

張居正為人到底如何,他的改革又該如何評價,暫且不做評判,我想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看法。

一個人的得失毀譽從來都不是能由自己決定的。

生而為人,立身處世,只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只要心無所畏懼,那就不用介意別人說什麼,朝著自己的理想勇敢前行。

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張居正死後,世間再無張居正,也再無昔日的大明王朝.......

相關焦點

  • 在生與死面前,醫生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最近在翻看短視頻的時候,鍾南山院士在畢業典禮上的講話,深深的影響著我們對於良心的認知,在生與死面前,醫生的職業道德相當重要,一念救人,一念見死不救,對於能夠掌握的生死,我們何嘗不是在良心中苦苦掙扎呢?對於一個銷售或者產品生產企業來說,自己都不使用自己的產品,自己都不測試自己的產品,自己的產品有沒有達標?以及自己的產品符不符合市場銷售準則,這都是對企業或者銷售人員的良心考驗。
  • 但一定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良心搜索出來的含義是:」被現實社會普遍認可並被自己所認同的行為規範和價值標準。良心是道德情感的基本形式,是個人自律的突出體現。「在這裡很明顯已經看到了它和道德有一定的關係。良心很多時候是一種自我規範的衡量,它決定著要做什麼,怎麼做能讓自己心安理得。做有良心的人,做事要對得起良心。舉一個發生在身邊的例子。
  • 出生6天嬰兒遭拍打:生而為人,別丟了良心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具備了人性,也就是良心。如果一個人丟掉了良心,那麼他就失去了立身為人的資格。生而為人,別丟了良心平時小薛會很注意隨身攜帶糖果類零食補充糖分,也不會讓自己太累。但是這一天,意外還是發生了!大腦中一陣猛烈的眩暈襲來,小薛意識到不好,想要呼救,可是喉嚨已經無力發聲了。隨著眼前一黑,小薛便人事不知。
  • 人這輩子,憑良心,盡本分!
    憑良心做人,憑良心做事做人,良心最貴,我們都要憑良心做人,憑良心做事,不要有害人之心。一個人,如果昧著自己的良心,做了黑心事,那他一定會受到上天的懲罰。人活一輩子,但求心安,要想心安,就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只有良心過得去,心才會安,良心過不去,這輩子都不會好過的。
  • 秦皇島市道德模範倪寶全:對得起自己良心就是最大的誠信
    對得起自己良心就是最大的誠信——記秦皇島市道德模範、開發區一建公司董事長倪寶全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孫也達)白色的襯衣、筆直的西褲、鋥亮的皮鞋……近日,記者初見河北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建築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倪寶全時
  • 奔五的70後:活得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肩上的那份責任!
    對於奔五的七零後而言,這種感覺更加的強烈:整天只顧著讓自己的親人跟著自己能夠過得好一點,生活幸福一點,疲於奔波,忙得忘記了好好照顧自己,累得忘記了年齡,驀然回首,我們突然發現,還沒有覺得過,我們怎麼就已經青春不再了——時間都去哪了?
  • 《No Roots》生而無畏,無所畏懼
    歌手配合帥氣的歌詞,以高亢的旋律鏗鏘有力地演唱著,賦予歌曲一種戲劇性的張力,也表現出其「生而無畏,無所畏懼」的態度。同時歌手也在以這種形式在鼓舞人們無論結果如何,也要勇敢地追尋夢想。Alice Merton,她於1993年9月13日出生於德國的法蘭克福。
  • 醫生救死扶傷,要承擔起責任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更要有醫德!
    然後忘記了自己身為醫生的使命,這就需要我們思考一下,我們如何應該改變這種現狀。曾經有這麼一個現象,一名醫生在做手術時為了喚醒病人的意識,選擇了在動手術時讓其唱歌。歌曲是非常普遍的一首歌,我們大家都應該聽過這首歌。歌名叫做遺失的美好。簡單的一首歌,喚起了患者對生存的嚮往。
  • 做人,守住一顆良心,擁有高尚的人品
    能留下的,只有人一輩子純真的良心和高潔的品格。 一個沒有良心的人是沒有底線的,即使弄權一時,終會悽涼萬古。一個人品不正的人是沒有尊嚴的,即使顯赫一時,終會落得千夫所指。 如果說人生是一座高山,在攀爬問頂的的漫漫長路上,良心和人品就是我們手中的登山杖。抓牢手中的登山杖,登山之旅才會有一片坦途。
  • 做人最需要記住的一句話:為人厚道,終有福報!
    而且大家一定要相信,為人厚道,終有福報。只要我們做人厚道了,那就沒有不幸福的道理。厚道的人,終獲貴人相助。這種人做人信得過,這種人做事靠得住,憑藉良心做人。這種人,無論對待自己的事情,還是對待別人的事情都是盡心盡力的,他們心中有一桿秤,對待朋友是非常仗義的,所以說他們的人緣都特別的好,身邊總是有很多朋友。做一個厚道的人,到了關鍵時刻,肯定會獲得貴人的相助,最終獲得福報,幫助自己成功。厚道的人,過的都很快樂,福報會主動找上來。厚道的人,踏實,能夠對得住他人,對得起自己。
  • 「水餃皇后」臧健和:做對得起良心的產品
    墜入愛河後不久,臧健和就與這名泰國華僑結婚了,兩人婚後不久先後生下了兩個女兒,日子雖然平淡卻也安穩和樂。在婚後的第六年,臧健和的丈夫突然提出要回泰國發展。他提出自己先回泰國,等一切安頓好以後就將臧健和母女接到泰國一起生活。
  • 生而為人 我不抱歉 生而為人 我不抑鬱 生而為人我很感激 謝謝你們
    最近莫名其妙的就火了幾個詞,看到滿屏幕「老網抑雲了」「老抑鬱症了」「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彈幕時,我真的感到脊背發寒。而寫出「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太宰治則成為了「網抑雲之父」。對娛樂的過分需要對應的是一種喪文化的流行,在壓力日益變大的生活中感到無力,並以「認真就輸了」的態度消極應對,於是喪情緒的輸出以及對應的娛樂化便流行起來。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隨筆)
    單位搬遷新址後大雄發現自己對辦公室的留戀之情越發濃鬱了。幸運如另外幾個同事,這間辦公室因在本層最東之故所以比別的部門多開了一扇窗,便更顯明亮,因明亮故便愈感此間的寬敞。關鍵又在這裡距馬路夠遠,更被眾樓環伺,令人討厭的噪聲便不易傳達此處。舉手投足,喝水,吃飯,開燈,關門,掃地,剃鬚,各種腳步……都能聽見,聲聲入耳,十分清楚。
  • 人,一旦沒有了良心…(精闢)
    文/飛魚做人,不能沒有良心,良心是你的道德底線,是你的行為準則。人品的好壞,顯露他的一舉一動中,做人,要心地善良,善良也給自己帶來運氣,良心是底線。所以,請良心做人,善良做事。人一旦沒有了良心,就會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或者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做出傷害其他人的事情,連身邊的朋友也會被他利用。憑良心做人,才是善人,能交到好友;用良心做事,才是好人,能得到福報。
  • 不要再說「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餘生那麼長,請好好愛自己
    對孤獨的恐懼、對愛情的嚮往、親情的缺失,種種一切讓松子越來越卑微,她不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她認為對就是對,真理就是真理。無論前方是深淵還是火海,只要有人陪,松子都可以義無反顧的走下去。生而為人,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本就應該有自己的孤獨旅程,有些人註定只能路過自己的世界,而有些人卻因為害怕孤獨、渴望陪伴把本該離開的人留下,即便丟失尊嚴、放棄自我也在所不惜。但是我們該知道,一個人不好好愛自己,又如何奢求別人來愛你?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生而為人只是抱歉嗎
    一杯咖啡 一首音樂 愜意我喜歡把自己埋滅在音樂裡寫隨筆此時音樂在播放 我不是你的宋冬野我喜歡民謠 認真去聽過宋冬野的歌董小姐 莉莉安 安和橋 如果看到此時的你同我一樣喜歡民謠我推薦一首 陳碩子 忘了我吧記得上次演出唱了一首 生而為人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過得好,我才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和職責丨遵義市...
    脫抓好「扶貧+扶志+扶智」工作,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精準「拔窮根」,才能改變群眾貧困的命運。從教育、醫療、住房、自身產業發展出發,通過國家政策支持,包保幹部的幫扶,朱乾坤一家徹底改變了過去窮困的命。當朱乾坤握著我的手告訴時,我自問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和職責。2019年,梘壩鎮實現貧困戶全面脫貧,共計脫貧735戶2547人。為防止返貧情況發生,對有返貧和致貧風險的,狠抓常態化預防監測和幫扶機制。2019年至2020年,我鎮共納入防返貧監測 6戶 25人,防致貧監測 7戶27人。
  • 江西最良心的5A景區,被譽為「小黃山」,一張門票只要150元
    旅遊地的風格和類型會影響遊客心目中這個旅遊地的印象,但最直接影響遊客感情的是有沒有良心,風景遊戲是否對得起票價,甚至是否值錢。今天江西最良心的5A旅遊區,被稱為「小黃山」,一張門票150元。關於硫酸,我認為大家都很熟悉。畢竟,「登上黃山後,世界上沒有山」這句話太有名了。這也是黃山在我國許多山中超然,但登上黃山的費用並不低。
  • 佛說:上有天,下有地,中間有良心
    孩子很好心地將自己的乾糧給了老叫花。等「老叫花子」吃完乾糧,孩子又將他帶到了自己的家中。家裡只有他的母親一人,心地也非常好,看到孩子帶回的「老叫花子」,看著確實可憐,並什麼都沒說,就開始洗鍋做飯了。龍王想:這娘倆就是好人啊!如果被水淹了多可惜,於是便對孩子說:「難為你們救了我的命,再請你們幫我砍棵大樹造條獨木船好嗎?」
  • 生而為人,何須抱歉
    是的,這就像山姆在問自己,露西在問爸爸,大家在問自己,大家在尋求一個答案一樣,為什麼我們如此不同,擁有著不同的樣貌,不同的膚色,擁有著不同的母語,不同的經歷,不同的智商,不同的種種種種卻還是如此相似?也許這就是影片想告訴我們的一個我們或許早已知曉的事情,生而為人,都是如此陌生,但卻都有追求愛的權利,都有愛人以及被愛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