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下】校長講故事:《老紳士的考驗》

2021-02-08 艾瑞德國際學校

注意喔!艾瑞德2019新生報名啟動啦!

請致電0371-56551555進行諮詢吧!


20190304國旗下「校長講故事」058篇



老紳士的考驗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瑞德少年的家長朋友們:


今天的故事依然和習慣有關係,故事的名字叫《老紳士的考驗》。


一個富有但脾氣有點古怪的老紳士想要找一個男僕。他的要求是,這個年輕人必須是個有教養的人。很快老紳士就收到近百封求職信,他逐一對這些人進行考核後,確定4個小夥子來參加最後的面試。


老紳士提前準備了一間房子,要求4個人先後進屋,各自在屋裡坐一會兒。

查爾斯第一個進入房間。剛開始的時候他非常安靜,過了一會兒,他看見桌子上擺放著一個罩子,好奇心讓他很想知道這個罩子下面到底是什麼。於是查爾斯站起來掀開了罩子,原來裡面是一堆白色的羽毛。他急忙把罩子蓋下去,可是輕輕的羽毛卻被風吹得滿房間亂飛。他想拾起羽毛放回桌上,結果弄得地上越來越多。


老紳士在隔壁的房間看得很清楚,結果查爾斯落選了。


亨利是第二個進入房間的人。他剛一走進去就被一盤誘人的,熟透的櫻桃吸引了。「這麼多櫻桃,吃掉一顆,別人是不會發現的。」亨利心裡想著,於是就順手拿起了一個最大的櫻桃放進了嘴裡。但是這個櫻桃的滋味並不像他想像的那樣甜,而是非常酸澀,他忍不住把櫻桃吐了出來。


亨利被打發走了。


接下來的是馬克,他走進屋在椅子上坐了一會兒,四處打量這間裝飾精美的房間。他看到柜子上有一排抽屜,其中一個沒有上鎖,於是決定拉開那個抽屜看看裡面究竟有什麼好玩的東西。但是,他剛剛將手放在抽屜的把手上,就響起了陣刺耳的鈴聲。


老紳土走進屋,氣憤地把馬克趕出了房間。


最後一個進入房間的男孩名叫哈裡·傑克遜。他在房間的椅子上靜靜地坐了20分鐘,沒有四處張望,也沒有到處亂動。半個小時後,老紳士進來了。「我屋裡有那麼多新奇的東西,難道你不想看一看嗎?」他對哈裡說。「不,先生,沒有您在場,沒得到您的允許,我是不能動任何東西的。」哈裡回答說,「這是我媽媽告訴我的,她說,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對別人的東西產生好奇。」    老紳士熱情地擁抱了哈裡,說道:「好孩子,如果你願意,請留下來吧!    哈裡一直服侍著老紳士,他們像父子般一起生活了很多年。當老人去世的時候,他給哈裡留下了很大一筆遺產。


這種衝動起初只是無意識行為,不過是一種好奇;但這種好奇會發展  成為習慣,變為一種癖好;有一天,當這種習  慣變成性格的時候,就成了可怕的貪婪。


    

校長寄語:


有一句俗語,「命好不如習慣好」,媽媽的教育,讓哈裡養成了很好的習慣,這樣的好習慣最終也成就了哈裡。


自從孫雲鶴同學因為規範行禮成為「瑞德少年」後,校園裡颳起了「孫雲鶴行禮風」,而全校現在盛行的鞠躬禮是在「孫雲鶴禮」的基礎上衍生的,這也是一種好習慣,這是艾瑞德學生特有的行走符號。2018年9月12日,六年級年級會上通過一項決定:六年級的師生要互行鞠躬禮,孩子們見到老師立正,深深地彎腰,鞠躬問候:老師好!而老師無論在做什麼,都要鞠躬回禮。9月13日,早晨集會,六年級全體學生學習了行禮規範,自此,師生們的每一天都是在鞠躬問好中度過,在行禮時我們收穫了尊重和愛,在問好中我們傳遞了溫度和情感。有一次,十佳學校來驗收時,有一位校長說:進入艾瑞德,看見老師和孩子在互相行禮,我還以為走進了一所國外的學校呢。見了面我們問好就行鞠躬禮,找老師解決問題時我們行鞠躬禮,做了錯事道歉我們可以鞠躬禮,向他人表示感謝依然鞠躬禮。鞠躬禮很神奇:它不僅讓師生親密,也讓家長和老師之間滿是敬意,它讓我們放低自己,託起了對面的你。同學們,我希望讓禮儀長在童心,讓修養紮根童年。新學期:鞠躬禮依然,依然鞠躬禮。


艾瑞德學子根據本周「校長講故事」之後的討論與分享——


一六班

李一燃:好習慣應該從小培養,老師說好習慣可以成就一個人。在艾瑞德上學這一學期,我已經養成了很多好習慣,比如認真讀書的習慣、寫字的習慣、鍛鍊身體的習慣、好好吃飯不浪費糧食的習慣……這些習慣可以讓我變得更優秀,今天聽李校長講故事,我也會在以後養成良好的禮貌習慣,見了老師同學互相鞠躬問好,這樣長大了才能成為一個文明的人。

二二班

夏天樂:聽了李校長的故事,我知道從小養成好習慣,好習慣終生受益。從現在開始我要養成每天閱讀的習慣,自覺寫作業的習慣,見到長輩鞠躬問好的習慣,見到垃圾自覺撿起的習慣,而且向哈裡學習,沒有別人的允許不能動別人東西。

三五班

張學源:聽了李校長講故事,讓我更加明白習慣對於每個人的重要性。隨便拿別人東西是不禮貌的行為,更是不尊重別人的行為。好習慣要從每件小事做起,做精,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

四六班

楊夢想:今天聽了李校長講的故事,我感受到好習慣的力量真的很強大!而父母在我們習慣的養成中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父母的言談舉止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行為。如果父母說話不文明,孩子很容易耳濡目染完成不文明的習慣。但是,所有的父母都希望把好的習慣教給我們,所以我們更應該堅持好的習慣,摒棄不好的習慣。

五一班

李沂宸:李校長講的故事,讓我明白了,什麼是教養。教養是一種好習慣,好習慣的養成要從點滴小事做起。「走路靠右行」「寬轉彎勿觸稜」「向老師行鞠躬禮」「看到垃圾彎彎腰」等等生活中的好習慣,如果我們班每位同學都自覺養成這些好習慣,我們的班級風貌將更好,也更體現出我們的團結。所以,各位同學加油哦!

六四班

陳若涵:聽了李校長講的故事,我知道了文中故事的哈裡就是因為有了自覺的好習慣,所以才會被老紳士錄用,所以我們也要養成自覺的習慣,比如看到地上有垃圾,自己撿起來默默的倒垃圾桶裡去,或者在班裡的時候班級裡有垃圾,把垃圾撿起來誰都不推脫,這樣我們的班級會更加的乾淨整潔,自己的心情也會十分的舒適,做到真正的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將好習慣落實到生活中的每一天。



(編輯 阮阮)





相關焦點

  • 【國旗下】校長講故事:《「芬克斯」酒吧的原則》
    20181203國旗下「校長講故事」049篇「芬克斯」酒吧的原則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瑞德少年的家長朋友們:大家早上好!他是在訪問中東的議程即將結束時,在別人的推薦下,才打算到「芬克斯」酒吧的。  基辛格最後坦言告訴他:「我是出訪中東的美國國務卿,我希望你能考慮一下我的要求。」羅斯恰爾斯禮貌地對他說:「先生,您願意光臨本店我深感榮幸,但是,因您的緣故而將其他人拒之門外,我無論如何也辦不到。」  基辛格博士聽後,摔掉了手中的電話。
  • 慶雲老校長講紅色故事,推動少先隊全面發展
    東辛店鎮萬糧張小學校長劉興勇,把全力支持少先隊工作作為促進少年兒童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重要工作進行部署,被評為慶雲縣「支持少先隊工作好校長」。老校長講紅色故事萬糧張小學的老校長趙連民,退休已經有6年了。今天他又像往常一樣來學校,給同學們講紅色故事。東辛店鎮萬糧張小學原校長趙連民:「我原來就在這個學校任教,這三尺講臺也是我曾經工作的地方,我對這裡也有感情。
  • 國旗下的「故事會」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小萍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雪紅 通訊員 牛富江 聶金鋒  10月1日,一大早,盧氏縣橫澗鄉杜家嶺村就鑼鼓喧天,杜家嶺村的群眾一個個穿著一新,搬著凳子走進了村部大院,他們今天要在國旗下講脫貧致富的故事
  • 【國旗下課程】薇拉養花記
    早上我聽了李校長講的故事,我不能像薇拉一樣做事情三分鐘熱度,要對自己該做的事情負責任。我之前養了幾條小魚,剛開始我會天天給它們換水,漸漸的我換水換得越來越少,由天天換變成一個星期才會去換,還要大人督促才換。最後只剩下一條魚,都怪我自己偷懶,沒有責任心,才會只剩下一條魚,我後悔極了。李校長告訴我們對自己該做的事情一定要有責任心,才能把事情做好。
  • 國旗下的沸騰青春 記者揭秘西安高校國旗護衛隊
    近日,三秦都市報記者走進西安幾所高校,探訪國旗護衛隊背後的故事。他們的故事,有的平凡,有的艱辛,有的溫情,凝聚著青年一代對愛國精神的堅定信仰與共同守望。他們在與祖國共奮進中,書寫下最動人的青春故事。在面試環節,她的面試官、國旗護衛隊隊長、測控技術與儀表系大三男生段鈺和她開了個玩笑,「一個嬌滴滴的女孩子,放著悠閒的大學生活不過,何必自討苦吃?」廖琪不這麼看,「大學生活不止一種過法,用護衛國旗的方式詮釋青春,是值得驕傲的」。事實上,對廖琪來說,進入護衛隊,「個性」與團隊精神相互磨合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 抗日校長陳垣:為中國國旗鼓掌「帶頭的是我」
    原標題:為中國國旗鼓掌「帶頭的是我」 1929-1952年,任輔仁大學校長;1952-1971年,任北京師範大學校長。歷任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有一個叫見月的和尚,清初在南京一所寺廟當住持。有人告發寺廟中有人和反清勢力有聯繫,清兵要把寺廟封閉,抓走「通賊」的人,見月和尚鎮定從容,大義凜然,想盡辦法保住了寺廟……這是陳垣在1940年寫的《明季滇黔佛教考》中講的一個故事。
  • 一群小學生與國旗的故事 一張抓拍的「行禮照」打動了全校
    一個小男孩站立在家中電腦前,挺直腰杆,小手高高舉起,面前的屏幕正在播放升國旗的畫面。  這張家長的抓拍圖打動了溫州市籀園小學校長金子翔,他將孩子的故事「搬到」了本月初的開學典禮上。  從每周一風雨無阻的升旗儀式到每周五的降旗儀式……在籀園小學,孩子和國旗的真情故事一直在上演……愛國情懷不僅停留在孩子們的心田,更是生根發芽,落到孩子的行動上……  感動來自班主任的朋友圈  二年級「小暖男」打動校長  上文照片中的主人公名叫張約克,出生在美國,今年7周歲,就讀於籀園小學國際部二
  • 蓮都外國語學校:國旗下的「開學第一課」,各校區校長寄語
    國旗下的「開學第一課」。初中部校長陳上華表示,過去的成績是鞭策我們前進的動力,新學期、新挑戰,孕育新希望。要讓「講文明語,寫規範字,行文明事,做文明人」成為我們的習慣。蓮外小學部校長何朝霞表示,新的學年,孕育著新的希望和憧憬。站在新學年的起跑線上,同學們要為實現人生目標而全身心投入,努力奮鬥。要「熱愛祖國從我做起、熱愛勞動從我做起、嚴格自律從我做起。」在蓮外怡景校區特色部,開學儀式當天的操場上,各班已經按照自己的位置,列隊完畢,同學們整齊劃一的方隊和胸前鮮豔的紅領巾,把操場裝飾得格外漂亮。
  • 蓮都外國語學校:國旗下的「開學第一課」,各校區校長寄語
    國旗下的「開學第一課」。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蓮軒 記者沈貞海浙江報導 9月1日, 當太陽射出第一道金色的光芒,當雄壯的國歌聲奏起第一個悅耳的音符,鮮紅的五星紅旗像一團熾熱的火焰迎著朝陽,沐浴晨曦冉冉升起。
  • 濰坊實驗中學:唐培森校長作第三周國旗下講話
    第三周升國旗儀式國旗護衛隊走過主席臺唐培森校長作國旗下講話老師們,同學們: 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真實目標引領發展,全面啟動自我系統」,我想講三個關鍵詞 趙豐平總校長給目標下了一個定義:「目標是內心深處極其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跳一跳,能夠拿到的、美好的、具體的那個東西。」這也就是趙校長多次講的真實目標,不是假目標,不是空目標,只有真實目標才能激發內在鬥志,真實目標必須具備三個充要條件:第一、清晰具體可描述,能夠用一句話、兩句話準確表達出來。第二、內心深處極其渴望。第三、有挑戰性。沒有挑戰性,就不叫目標。
  • 香港中學校長:香港在中小學升國旗唱國歌天經地義
    鄧飛表示,以香島中學為例,在創辦之初就在校內舉行升國旗、奏唱國歌等儀式,幾十年來沒有改變,「這是傳統愛國學校的慣例」。­  早晨,黃楚標學校鐘聲響起,400多名學生精神抖擻地進入禮堂,雄壯的國歌響起,學生們齊聲唱出國歌,向國旗行注目禮。之後,聽校長黃錦良作「國旗下的演講」。­  「不僅講給學生聽,更要講給每一位老師聽。」
  • 教師節前夕,聽4位老校長講故事
    講臺催人老,粉筆染白頭,本期,正值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長一工作室特邀四位來自樂清不同學校的老校長,來講述他們的教學生涯,與大家共勉。就在1991年柳市三小一切塵埃落定後,倪國亞再次收到調任柳市二小的通知,這次他擔任校長。「回到柳市二小,同樣是著手擴建、修整校舍,為師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倪國亞說。南、北、西側三棟教學樓就在倪國亞的操辦下,很快建起來。硬體跟上了,軟體同樣受到倪國亞的重視,在倪國亞就任之前,柳市二小的教師相互之間交流不多,集體感並不強。
  • 開學第一天,成都這位校長,講了6個故事,真相讓人震撼
    劉再華同學在國旗下做了科大附中擁有華西百年底蘊,今天我給大家講6張照片,6個故事。第三張照片是學校已故的老校長艾淑斌,朱清時院士說過,沒有艾媽媽的幫助,我上不了大學,可見她對學生,對教育事業的真摯感情艾校長在晚年自傳中說:我別無他求了,唯求臨死能與高尚的思想相伴。附中全體師生要以艾校長為榜樣,誠篤做人,用一生去追尋思想與靈魂的淨化和提升。嚴是認真,嚴密,是治學之路。
  • 打開升國旗、講紅色故事,抗戰勝利日長塘裡陽光小學緬懷先烈
    ,講一個故事,唱一首紅歌,立一個志向……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長沙市雨花區長塘裡陽光小學全體師生在國旗下,通過一系列的活動,重溫抗戰歲月,深切緬懷革命先烈,向祖國致敬。清晨,鮮豔的五星紅旗伴隨著朝陽冉冉升起,陽光校園裡響起了嘹亮的國歌聲。全體陽光師生肅穆敬禮,緬懷感恩。
  • 最美學校四月天——泰和縣禾市中學校長在國旗下講話稿
    開學第二天早上,江西泰和這所中學進行了莊重的升旗並唱國歌儀式,該校校長精心準備並在發表了國旗下的講話,營造濃厚的講團結、講奉獻、懂感恩的人文教育氛圍。下面就是該校校長的《國旗下講話稿》——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 「國旗下成長」寶山區青少年升國旗暨愛國宣講主題活動...
    國旗下成長1月10日,由團區委、區教育局、區文化和旅遊局、區消防救援支隊聯合主辦,區少工委、上海市淞滬抗戰紀念館共同承辦的「國旗下成長」寶山區青少年升國旗暨愛國宣講主題活動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勝利」廣場順利舉行。
  • 王牌特工:比特工更重要的是紳士啊
    繃著臉、憋著勁、上刀山下火海地搞緊張?不,通往高潮的途徑,不一定非走標準程序。嬉皮笑臉地玩動作、撒幽默,一樣可以一路狂嗨。你見過這麼紳士的特工麼?為什麼一提到英國人大家總能聯想到紳士這個詞呢,除了代表性的西裝革履往往他們舉手投足間所展現出的那份優雅尤為令人深刻。
  • 武漢百萬學子同上「國旗下的第一課」
    開學第一天,孩子們正常返校,學校特地邀請升旗手們再次來到學校,一同見證新學期的開始,同上「國旗下的第一課」。8時30分,儀式正式開始。17位升旗手這次擔任護旗手,他們依次將國旗傳遞,最終送到校國旗班學生的手中。國歌奏響,全校學生齊刷刷敬禮,國旗在陽光的映照下緩緩升起。
  • 國旗下的「超級演說家」
    學生在國旗下演說。爭議中,我卻一直堅持每周要舉行升旗儀式,並且要求必須有國旗下講話的環節。  時間長了,雖說儀式是堅持了下來,但我發現,學生們大都講空話、套話,講話內容缺乏真情實感,缺乏對學生心靈的觸動。怎麼讓升旗儀式成為學校的品牌活動?怎麼讓國旗下講話真正觸動學生的內心?怎麼讓國旗下講話為學生成長打下愛國主義根基?
  • 〖教育有鮮招〗愛國主義教育第001招——中小學國旗教育
    是擺在國內中小學校長和老師們面前的一道必答題。從今日起,教育招招鮮就為校長和老師們支上幾招,今天介紹第001招:——中小學國旗教育。說起國旗教育,在學校的各位首先想到的是什麼?每周一早上升國旗、唱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