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潘亮 本報記者 白雲怡】1月21日到24日,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將在瑞士舉行。法國《觀點報》稱,達沃斯論壇雖然一直想做世界未來的「思考中心」,但註定會成為折射當前多國「分裂及問題」的鏡子。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表示,各國領導人現在面臨「歷史性」時刻,「美國及其夥伴在二戰之後建立的國際規則和秩序正在搖搖欲墜」。在此背景下,世界經濟論壇執行董事兼大中華區首席代表艾德維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上提出的一系列主張至今仍具有現實針對性,「(這些主張)令人振奮,為遭遇逆風的經濟全球化指明了發展方向,展現了中國的歷史擔當」。
今年達沃斯論壇年會的主題為「凝聚全球力量,實現可持續發展」。據組委會介紹,今年將有近120個國家和地區的2800餘人出席論壇,從美國總統川普,到德國總理默克爾,再到瑞典「環保少女」通貝裡均位列其中。據中國外交部此前發布的消息,應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施瓦布和瑞士聯邦副主席帕姆蘭邀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將於20日至21日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年會並訪問瑞士。
達沃斯論壇四天的會議共分七大主題,將舉行多個專場討論會,涵蓋了數字經濟、地緣政治和環保等許多熱點話題。法新社稱,世界經濟論壇的一份報告稱,世界人民對於經濟不穩定、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破壞加速等問題的怨憤,正在成為危及人類自身的關鍵挑戰。該報告稱,世界無法等待經濟及地緣政治的不確定煙霧自行消散,然後期待一切恢復正常。法國《觀點報》稱,21日出席論壇的川普與通貝裡如果相遇,兩人可能將就氣候問題展開激辯。此外,中美在籤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後,本次論壇能否進一步讓美國放低咄咄逼人的好戰姿態?這些問題都引人思考。
在今年的達沃斯論壇上,全球的政商領袖將要面對一系列困難和挑戰。據CNBC報導,大國競爭日益升溫,新技術和環境威脅將重塑世界,但它們改變世界的方式卻充滿了不確定性。此外,美國及其夥伴在二戰之後建立的國際規則和秩序正在搖搖欲墜,不足以幫助世界應對這些挑戰,「一百年前的歷史回音縈繞耳邊:美國的孤立主義傾向、歐洲苦澀的分裂,還有世界多國日益增長的民族主義與民粹主義」。報導稱,21世紀第三個十年剛剛開始,當各國領導人此時聚集在達沃斯時,他們面臨著類似於一百年前的「具有決定意義的歷史性時刻」。
「那是一個真正的歷史性時刻」,世界經濟論壇執行董事兼大中華區首席代表艾德維在以此為題的文章中表示,2017年年初,世界被諸多不確定性困擾,如自由貿易的基本規則如何維護、經濟全球化進程如何推進、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的承諾如何履行等。在重重迷霧籠罩的時刻,習近平主席發表題為《共擔時代責任 共促全球發展》的主旨演講。演講恰如其分地反映了當年年會的主題「領導力:應勢而為、勇於擔當」,讓與會者和媒體充分感受到中國在應對全球共同挑戰時所表現出來的開放與協作精神。
「他有關完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主張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當今世界出現了一系列問題,但不能拿經濟全球化作為替罪羊。」 艾德維表示,習近平主席在達沃斯發表重要演講雖然已經過去3年,但他提出的一系列主張不僅沒有過時,反而更有現實針對性。
「(達沃斯論壇2020年年會)旨在討論當今世界最為要緊的議題,為產業升級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從而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中國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積累了許多行之有效的經驗,我們期待在達沃斯聽到更多中國聲音和中國方案。」 艾德維這樣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