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兒子才是「王道」?身邊那些「重男輕女」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2020-12-22 腦洞育兒經

「女人生來是幹什麼的?女人歸根結底是為了生孩子而來。」這是蝌蚪母親所說的,她認為女人地位的高低是通過生孩子來決定的,生了兒子,就母憑子貴;生了女兒,不想被嘲笑、貶低那就再接著生。

兒子就是璋玉,女兒則是瓦片,古人經常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就間接形成了男尊女卑的現象,而這一現象一直延續至今,讓那些「重男輕女」家庭裡的孩子苦不堪言。

我國重男輕女的社會現象

雖然現在人們思想觀念逐漸開放,但還是有不少封建思想的家庭存在著,而且很難改觀,尤其是農村和偏遠山區的,他們認為每個家庭裡都要有兒子,沒有兒子的家庭那就不是家,不能傳宗接代、延續香火,老了之後就無顏面對祖宗。

在兒子、女兒或者孫子、孫女中,他們表面上看著比較寵愛女孩兒,但是骨子裡還是以男孩子為重,甚至很多家庭寧願犧牲女兒,為兒子謀前途。

社會生活上也普遍存在著「重男輕女」現象,像是找工作、求學也都是以男子為重,給予他們更多的權利和資源。

有兒子才是「王道」?重男輕女能到什麼程度?

記得去年有一則新聞,小女孩患了癲癇病,吃什麼都不管用,後來去醫院檢查,醫生從CT裡發現孩子大腦裡插滿了鋼針,很多網友都氣不過:「是誰這麼喪心病狂要對一個孩子下手?」

後來經警察調查發現,是孩子的奶奶,在孩子出生沒多久就往孩子腦袋裡插鋼針,這位老人還言辭犀利地表示:「就是想讓她夭折的!」原來這位老人嫌棄是個孫女,想要孫子。

網友A:聽我姥姥說,以前有一家,連著生幾個孩子都是女孩兒,然後他們就把孩子扔茅廁淹死,還有次那個家裡的老人,把孩子放在正堂前用鐵楸斬成兩段,嘴裡不停禱告要把靈魂嚇跑,以後不要再投胎到他們家。

網友B:有個84年同事說,她爺爺奶奶生過幾個姑姑,統統都放地上活活凍死了。後來全生的兒子,想要個女兒就是沒有,然後又接著生了幾個才得了一個女兒,非常地寵,現在都四十多了,脾氣一點就炸。

小時候也模糊記得很多丟女嬰的,那時候人們都窮,運氣好的被人撿去養,運氣不好的就夭折了,現在想想,那時候丟自己的孩子的父母,會不會後悔?

網友C:老家農村的,我們村和我同年出生的有三個男孩,兩個女孩,三個男孩都活下來了,三個女孩只活了我一個。還記得親戚家生了個男孩,比我大兩天,故意抱著男孩來我家炫耀,跟我父母吵架。

那些「重男輕女」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前兩天,和朋友討論這個話題,說起來他們那邊重男輕女的家庭,兒子大多都是被家裡寵的「長歪」了,不孝順不說還啃老。

小林:小時候因為我媽生了兩個女兒,親戚當時各種挖苦、嘲笑,還得意地說他們家幾個幾個兒子,結果現在我爸媽過得不錯,嘲笑我們家那幾位,被兒媳婦嫌棄的不要不要的,最後沒辦法只能回到老家,說是回去住,跟兒媳婦處不好。

小陳:兒子多的家庭真的很辛苦,我們家有一個遠親,老兩口一輩子都在為3個兒子奮鬥,給兒子們掙家業,好不容易3個兒子都娶妻生子該休息休息了,兒子又讓老頭子幫忙幹活,也不給工錢,老太太帶著幾個孫子孫女也是天天累得夠嗆。

後來一年夏天,上午老頭子幹活回家吃飯,老太太嘆氣,抱怨幹不完的活,什麼時候給個活路,睡完午覺老太太叫老頭子起床,結果發現老頭子已經沒呼吸了,喝了農藥,是有意的還是睡迷糊把農藥當水喝了這個就不知道了。

現在想想,如果他們不是生了3個兒子而是生了3個女兒,也許結局就會不同。

怎麼避免重男輕女的現象?

大家都知道,重男輕女是一個非常不良的社會現象,如果要避免這種現象,就要從根本上解決。

1、增強法制

為什麼要增強法制?一些村鎮人民,碰到雙方鬧矛盾或者發生事情的時候,他們一般會用自己的蠻力去解決,認為沒有拳頭解決不了的事情,柔弱的女子在打架方面根本不如男子,很容易被欺負,所以也是他們重男輕女的原因之一。

所以增強他們的法制意識,讓大家知道拳頭根本解決不了問題,也不是只要家裡有男的就不會被欺負,什麼都可以靠法律合理的去解決。

2、加強養老保險

很多人重男輕女都是因為「養兒防老」,擔心自己老年生活沒人照顧。

所以加強人們對養老保險的意識,讓她們知道其實還有另一條可以走,這樣就可以減緩他們重男輕女的觀念。

3、加強教育

現在九年義務教育制,已經大大減輕了孩子上學的壓力,還有校園助學貸款、獎學金等等,這樣就可以讓孩子們和家長學到更多地知識,接受教育,才能明白重男輕女是一個不良的現象,男女都是平等的。

總結

每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都是女兒的「人間煉獄」,每天過得懷疑人生;每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都是兒子的「縱火場」,每天被寵的無法無天。

這樣的家庭,讓女孩子活得越來越沒有自信,怯懦、自卑、缺乏安全感,她們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也不敢、不會去愛,她們甚至會覺得自己根本就不配。

她們除了每天產生自我懷疑、輕視自己外,就是活得漫無目的,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不清楚自己的方向在哪裡,甚至為了討好別人而拋下自己的自尊和原則。

古代的女子,生下來學技能就是為了將來討個好夫君,好不容易嫁出去了,還要面對男的三妻四妾,每天不是宅鬥就是想著辦法邀寵,他們的一生仿佛都是依靠男人而活。

現在社會雖然進步了,追求男女平等了,女孩兒可以為自己而活,但真正能為自己而活的又有多少?

重男輕女就像一把刀,每每在女孩身上劃一刀,再給一顆糖,讓女孩念著你的好;許多重男輕女家庭中走出來的女孩,明明幼年家庭所帶給自己的傷害和痛苦抹不掉,但還是做不到對父母不管不顧,她們總會對自己說:「不管怎麼對待我,但他們有生我、養我之恩。」

而部分被父母嬌寵著長大的男孩,本應該好好孝敬父母的他們,卻在事業有成、結婚生子後對父母眼不見為淨。

丸子有話說

沒有一個女孩願意當繁衍生子的工具,誰都渴望自己被尊重、被疼愛,她們不是物品,也不是累贅,她們應該得到平等對待,應該得到社會和家庭的溫暖。

所以,為了家庭的幸福美好,男孩子也好,女孩子也罷,放下重男輕女的思想,好好善待每一個孩子,坦然接受每一個小生命吧。

相關焦點

  • 那些重男輕女沒有生到兒子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那麼那些重男輕女,最後沒有生到兒子的人,到底都怎麼樣了呢?但是我堂叔和堂嬸都很開明,並沒有認為非要生兒子。他們家有兩個女兒。我堂叔經常說: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女婿也是半個兒。然而,同一個病房的另一個阿姨,家裡兩個兒子,沒有女兒。他們的兒子和兒媳婦都是匆匆的去,匆匆的走,找了一個保姆,在那照顧阿姨。
  • 為什麼有的夫妻執著於生兒子?拋開「重男輕女」,這才是最殘酷的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有時候看到那些拼命生兒子的人,不禁會想:兒子真的那麼重要嗎?為什麼要重男輕女呢?但後來發現,其實那些執著於生兒子的夫妻,未必是真的重男輕女,而是環境所逼!一次聚會聊到重男輕女的話題,有人說:現在雖然說允許生二孩,但很多地方存在超生現象,那些超生的大多是前面兩胎是女兒的,還想繼續生兒子,直到生出兒子為止,甚至還聽過有生了8個還是女兒,直到第9胎生了兒子才不生的。現在都0202年了,還這麼重男輕女,真是可怕!
  • 「兒女雙全out了,如今倆小子才是王道」寶媽說出原因,讓人折服
    畢竟,兒子有兒子的好,女兒有女兒的好,我們既然要生二胎,自然是「兩好」都想擁有。不過,這種事哪能都心想事成呢,如今還是生倆兒子或倆女兒的更多。前兩天,跟一位寶媽聊天,她剛剛生完二寶,又是一個小子。她家大寶是兒子,她原先是一直想要女兒的,但自從二寶出生,她忽然想通了。
  • 很多父母重男輕女,就是為了生兒子來養老嗎?現實讓人很無奈
    就因為她是一個標準「扶弟魔」,所以身邊的男士都對她望而卻步。有時候,朋友也抱怨父母偏心,但是父母卻說:「他是兒子,我們以後養老都要靠他,不幫襯他幫襯誰?難道跟著你養老啊?」很明顯,她的父母重男輕女,就是為了「養兒防老」。很多父母重男輕女,就是為了生兒子來養老嗎?現實讓人很無奈 。
  • 「兒女雙全out了,如今倆小子是王道」寶媽說出原因,讓人折服
    畢竟,兒子有兒子的好,女兒有女兒的好,我們既然要生二胎,自然是「兩好」都想擁有。不過,這種事哪能都心想事成呢,如今還是生倆兒子或倆女兒的更多。前兩天,跟一位寶媽聊天,她剛剛生完二寶,又是一個小子。她家大寶是兒子,她原先是一直想要女兒的,但自從二寶出生,她忽然想通了。
  • 「重男輕女」陰影下的悲劇:為了生兒子,父母不惜製造「陰陽人」
    兜寶媽有個同學,有很嚴重的重男輕女情結。她跟兜寶媽前後腳懷的孕,孕期聊天的時候兜寶媽就發現了不對勁,同學話裡話外似乎都在透露她懷的是個兒子。  可不久之後,兜寶媽從同學群裡得到一個讓人驚訝的消息,那個重男輕女同學的兒子,身體發育出現了異常,既有男性的特徵,也有女性的特徵。
  • 父母不敢承認的現實:重女輕男只是嘴上說說,重男輕女才是真心話
    一位寶媽說,我們老大是女兒,老二是兒子,但我們家所有人都是重女輕男,女兒在家都是公主待遇,家裡人都哄著她,誰都沒打過她,哪像兒子,經常被家裡人打。女兒的零花錢一般都是往多得給,兒子就是能不給就不給,女兒的房間空調,衣櫃應有盡有,裝修的很溫馨,而兒子的房間以後就是隨便弄的,給女兒經常買各種各樣的衣服,而兒子就是拾表哥的舊衣服穿。現在還有那麼多重男輕女的,女兒生在我們家真是很幸福。
  • 重男輕女可以到什麼程度?墜樓女嬰父親:有兒子立馬就精神了
    這是我第一次認識到,重男輕女原來真的存在。但我從來沒有意識到,那些重男輕女的父母,有時候甚至連親生女兒生存的機會,都不願意施捨一點。重男輕女可以到什麼程度?在記者後續的採訪鏡頭前,他說出了內心的「真實想法」:「男女就是有別,你別以為男女平等,你比方說你有女兒,日子就平淡地過下去了,但一旦有兒子,人立馬就精神了,說話你都有底氣,因為你又後了……」真不敢想像,在這個年代還能聽到關於
  • 又沒有「皇位」繼承,為啥執意要生兒子?重男輕女的危害你知道嗎
    文|小不點現在二胎政策放開了,每一對夫妻都可以合法的生育兩個孩子,對於那些想要兒女雙全的家庭來說,真的是很大的利好,而且現在人們大部分已經實現小康,所以養育兩個孩子也沒有太大的壓力。二胎開放以來,人們不僅思想越來越進步,對於生男生女也沒有那麼看重了,尤其是在比較發達的城市,大家對於生兒子和生女兒的看法也都非常一致,那就是「兒子女兒都是親生的,生男生女一個樣」,但是在一些比較落後的地區,很多人還是對「生兒子」有執念,仍然有很強的重男輕女思想。
  • 在八九十年代有兩個兒子的家庭,現在都怎麼樣了?
    小叔家有兩個兒子,性格卻完全不同,一個乖巧懂事,一個活潑好動,是爺爺奶奶的心肝寶貝。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農村,由於老一輩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小叔在我們這個大家庭裡,也算是揚眉吐氣了。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這一群孩子漸漸長大了,時代也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我們這些女孩子,也能憑藉著自己的努力,闖出一塊小天地。
  • 那些嚴重重男輕女的父母,老了都怎樣了?2個過來人說出了答案
    有人說,樊勝美,蘇明玉和房似錦都有一個共同的原生家庭,那就是有個不靠譜的媽。總結起來有三點:一是重男輕女;二是偏心;三是劫富濟貧。那麼現實中,那些嚴重重男輕女的父母,老了都怎麼樣了?聽聽2位當事人的說法。
  • 這些行為是隱形的重男輕女,比明面上的更傷娃,父母中了而不自知
    文|西紅柿媽媽古人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生了兒子,可以娶妻生子,家族就會越來越興旺發達。生了女兒,嫁作他人婦,就成了別人家的人,如同潑出去的水。所以,很多傳統老人的觀念裡,就是喜歡男孩,不喜歡女孩。所以,我們身邊會有許多人,不生兒子決不罷休。也有的人,為了生兒子,不惜傷害自己肚子裡已經成型的女胎。
  • 「求你把兒子換給我吧!」媽媽足夠強大,才能改變重男輕女思想
    那些年,重男輕女好似很嚴重,原本以為在社會不斷進步的今天,人們早已摒棄了重男輕女的思想,誰曾想昨天又看到這樣一個帖子,讓我內心極其不是滋味——上周去醫院看剛生產完的表妹,看到了這樣一幕。表妹病房裡有個媽媽這一胎已經是第三胎了,結果這一胎還是女兒,我去的時候那人正抱著孩子在床上哭,說是婆婆知道了這鐵定得離婚了。
  • 那些重男輕女的父母,最後過得怎麼樣了?這3種結局很現實
    小何就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中,父母對於弟弟寵愛有加,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第一時間都會拿給弟弟,而小何就只有羨慕的份。 而且在小何的記憶中,其他小朋友放學可以在學校多玩一會兒。但小何一放學就要馬上回家幫媽媽做家務活,否則就會被爸爸媽媽嚴厲訓斥。
  • 那些重男輕女的家長老年幸福嗎?網友:肯定幸福,因為女兒心太軟
    在微博上看到一個話題:那些重男輕女的家長,老了後過得好嗎?一說到「重男輕女」,想必又要拿兒子說事了,畢竟過去的父母,遵循養兒防老的傳統,尤其是70年代以前,男人都盼著自己有個兒子,沒有兒子,還有種抬不起頭的感覺呢!
  • 想生兒子,就生兒子?「轉胎丸」危害大,重男輕女才是禍根
    今年是2020年了,可能很多朋友認為大家已經生活在了網絡新時代,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早已離我們遠去。但是,「轉胎丸」,「包生男」,「女翻男」這些字眼,卻依然會在我們網絡上出現。現在的年輕媽媽們,其中有些因為各種原因,依然對生男生女有著很大固執偏見。
  • 你身邊有重男輕女的事情嗎?網友:是女兒就打掉,生出兒子為止
    是女兒就打掉,要麼生出兒子為止,要麼打胎到不能生為止。簡直說的不是人話。老公家的小舅舅,他家孫子大我家閨女幾個月,老是在我面前說孫子怎麼怎麼好,你生個閨女怎麼怎麼滴。有一次來借錢說是給兒子買房子,就在那感嘆房價太高,我說舅你別急啊,以後房價不定就降了呢,您還有個孫子呢。那臉色看著很解氣。生個啥不都是自己生的!
  • 重男輕女的根源,不是觀念守舊,而是「養兒防老」!
    他們不知道兒女都是自己最親的人,他們仿佛不明白手心手背都是肉的道理,大家對他們的行為各種批判,但卻忽略了事情的根源。那些重男輕女的人,真的是因為觀念守舊而導致的嗎?如果改變這種觀念,改變一下心態,他們是不是就不會這樣做了呢?事實上並非如此。
  • 兒子再慫也是寶,女兒再孝順也是草,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有多慘?
    最近,一則石家莊女嬰墜樓的新聞上了熱搜,女嬰才4個月大,卻已經是第二次墜樓。第一次是出生才幾天的時候,即使社會各界很關心,她父親還是堅持回家治療,認為第一次啥事也沒有,回家養養就好了。究其原因,是他覺得有閨女就是很平淡,有兒子立馬就精神了,說話有底氣。沒想到清朝都滅亡100多年了,還有如此重男輕女的人?看多了新聞和身邊的實例,我發現重男輕女的父母都是相似的。
  • 「我用女兒換你兒子吧!」三胎得女的媽媽,揭露重男輕女的悲哀
    這是因為自始自終,兒子都不會離開父母的身邊,也會替父母安排晚年,而女兒則不一樣了。父母覺得,自己好不容易將女兒養大成人,受了不少的苦、不少的累,結果還沒享福,女兒就出嫁了,去了別人家,給別人的父母進行養老送終。既然如此,自己偏向兒子也是理所當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