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名媛」能否收穫「闊少」真愛情?這3個心理效應告訴你答案

2020-10-15 鹿鳴情感心理


最近,一篇《我潛伏上海名媛群,做了半個月的名媛觀察者》高居熱搜,上海名媛群相關話題的閱讀量已超過14億。


交500元入群,有一個10萬的資產證明,你就是「魔都名媛」,而「名媛」的日常,就是拼拼拼,拼租的愛馬仕包包,拼高端下午茶,甚至拼絲襪……



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彰顯「品質」,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但很多人更重要的是為了遇到真正成功的闊少。


那麼借假真的可以修真嗎?


當然,大多數人都很鄙視這種行為,內心是不希望這樣做起作用的,然而它之所以能成為一條產業鏈,甚至在曝光之後,依然沒有受到影響,顯然有它合理的部分,為什麼呢?這源自心理學上的3個重要的效應。



首因效應


首因,就是我們常說的第一印象,首因效應就是第一印象效應。人的心理有一個「缺陷」,就是首次接觸一個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最為深刻,甚至很難改變。


這就是為什麼第一次相親見面的人常常會絞盡腦汁裝扮自己,名媛們甚至借包包,借車子,借衣服等來營造第一感覺的完美。


我有一個朋友,愛情的開始就是因為,老公第一眼見她時,她剛好在一個路燈之下,昏黃的燈光和周圍的漆黑,顯得朋友有種仙女下凡的感覺,於是就愛上了,現在兩個人結婚已經有了寶寶,可見第一印象非常關鍵。



光環效應


光環效應是指對一個人的某種優點,或者缺點產生深刻、突出的印象後,這種優點或者缺點,會像月暈的光環一樣被誇大。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大腦沒辦法記住所有的細節,只有通過「以偏概全」來減輕自己的記憶負荷。


這就揭秘了為什麼「名媛」會在飯局或朋友圈中不經意營造各種人設,比如有愛心,關愛小動物、愛看書,有文化、或者做什麼很專業等等。


有網友曾深扒,發現兩位天王嫂方媛和Luna宣雲就很有可能來自一個所謂的名媛培訓班,培訓班會帶他們手把手經營人設,比如放生動物、烘焙插花、健身滑雪等等,這就是在利用「光環效應」自我塑造。



同體效應


同體效應也就是自己人效應。社會心理學家紐卡姆研究提出,態度和價值觀越是相似的人,相互之間的吸引力就越大。相似性是人際交往很重要的吸引因素,所以,名媛能通過營造自己富裕高雅的形象來認識看起來同一層次的真闊少。


然而,有了這3個心理效應,「名媛們」是否就可以借假修真了呢?


其實,這些效應能提供的最多只是認識的開始,認識之後愛情裡依然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而後面的路更多的則要靠真正的理解與親密。


根據著名心理學家斯滕伯格的理論,愛情裡激情的元素平均不到30個月,激情過後才是真正考驗情感和是否能走向承諾的關鍵。


更深層次來講,我們每個人的體驗都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生活層面,還有一個是生命層面,拼出來的「名媛」增加的不過自以為重要的生活層面,然而生命層面的智慧是無法拼出來的,這反而是愛情後期更重要的部分。否則,就只會不斷開始,再不斷結束。


所以,與其把時間都花在裝扮生活層面的絢麗,不如多點心思去拓展自己生命層面的深度,畢竟,愛情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祝你幸福,也歡迎關注我,一起探討情感裡真正的智慧。

相關焦點

  • 「假名媛」的病態心理,給所有女人的警鐘
    這幾天,「上海假名媛」的事情披露,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這個群體。假名媛是可笑的也是可悲的,她們內心太匱乏了,所以才迫切的想要擺脫自己窮人的身份,活在名媛的幻想中。假名媛們不僅物質上窮困,心理上也窮,她們對自己的窮有著深深的自卑感,出於對自卑的補償心理,她們才會活在被物質包裝出來的夢裡。
  • 那個自稱有78億身家的網紅,原來是個包裝出來的「假名媛」……
    而衡量你是否是名媛,有3個標準,一是名門之女,二是才貌雙全,三是對社會,對女界有貢獻的。 但如果是吹噓出來的,你認為會是名媛嗎? 前些日子,看抖音的時候,偶爾間會刷一位年輕女孩的視頻,叫張曼如,網名小小如。視頻裡的她長發及肩,長相清純美麗,自然吸引了許多粉絲的關注。
  • 上海「名媛群」曝光:假精緻,真裝X
    來源:撒鹽少年你印象中的「名媛」是什麼樣子?於是他「以男充女」,交了500「巨資」,掃了一張不知道是哪個列印店美工打著哈欠,做出來的「上海名媛3群」的邀請函,成為了「魔都名媛」中,「光鮮亮麗」的一員……這個群是幹什麼的呢?
  • 評上海名媛: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走捷徑的人會走更多的彎路
    這是「耿向順」開通以來的第247篇原創文章,關於【上海名媛群事件】。最近最火的詞語,莫過於「名媛」了。有的人,通過一些包裝,認識了幾個高端人士,參加了幾次高端的活動,就以為自己也是個高端人士了,實際上,自己沒實力,認識再牛的人也沒用,並不是認識了厲害的人就是厲害的人了。就算和馬雲一起喝過酒,過後是屌絲的人依然還是屌絲,最多可以拿這張合照去裝逼而已。
  • 「上海名媛群」實為高級拼團群,假名媛包裝自己,存在何種心理?
    這兩天,「上海名媛群」一夜爆火,衝上了熱搜,受到全網關注。事情的起因是一位自媒體同仁自稱「斥巨資500元潛入魔都名媛群」,從中看到了令人大跌眼鏡的一幕,本以為是和名媛們暢聊奢侈品,卻進了高級版拼團群。據這位同仁介紹,進群的門檻是「10萬元的資產證明和500元的費用」,5個人一起進群還能打8.5折。
  • 致假名媛一封信:你現在是假名媛,努力一點,你就是真名媛了
    網友評價:這是「假名媛」和「假高富帥」之間的高手過招,招招致命。 在這場鬧劇中,我想說,這位「假名媛」也不該靠著自己的顏值去佔人家便宜,你努力一點,你就是真名媛了,還用得著被人約去高檔火鍋店,被人上一課嘛! 現在這個社會都很物質,有顏值的人的確是走向成功的捷徑,更多地還是靠自己個人的實力。
  • 與愛情有關的6個心理效應
    愛情是種奇妙又複雜的心理體驗,它能讓你的情緒,行為和人的生物特徵,出現過山車般的起伏。 愛是我們所有人都會經歷過的東西,但又不是我們能完全理解的東西。 關於愛情的這6個有意義的心理學原理可能會讓你別開生面地認識它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 真實荒誕劇:當假名媛遇上「尿遁男」
    大家之所以把他們這對活寶捧上熱搜,也是一種「現世報」心理吧。氣質名媛範首先,這二人聯合演出的這幕荒誕劇,在寒冬中,給人帶來歡笑,實屬不易。陰謀論一下,這不會是這家餐廳的營銷推廣策劃吧?事情出了以後,不斷有熱情的網友前來「打卡」,說不定成為寧波一景,也未可知。
  • 談戀愛的幾個心理效應(3),你對號入座了嗎?
    我們常常在拷問愛情的本質是什麼,婚姻的意義在哪裡。什麼是真正的愛情,什麼樣的婚姻才是幸福的。關鍵在於我們衡量的標準是什麼,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了解學習戀愛心理學或許能夠幫助我們解釋在婚戀中的部分問題,認清客觀事實的本質有助於樹立正確的婚戀價值觀。
  • 10個神奇的人類心理效應 你都知道嗎?
    心理學把這種愛情中的人兒「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現象稱為「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即,當出現幹擾戀愛雙方愛情關係的外在力量時,戀愛雙方的情感反而會加強,戀愛關係也因此更加牢固。這是有關愛情的一種「怪」現象。認知失調理論很好地解釋了這個頗具羅曼蒂克色彩的效應。
  • 這就是街舞3:心理測試告訴我,愛情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重要
    01這幾天在看大量資料,《這就是街舞3》全新一期還來不及看呢這次,直接上了一道心理測試。我也沒有什麼途徑,可以知道實用有趣的心理測試。所以,我也第一時間想了想屬於自己的排序。天,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個答案,確實沒有問題嗎?
  • 掌握這16種心理效應 讓用戶對你的品牌「上癮」
    ……這些問題的答案,其實是一致的,即人性使然。在我們身邊,利用心理效應做營銷的例子,比比皆是。掌握消費者的心理及行為模式,會讓營銷活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三個選項都在時,學生選擇了混合訂閱;當去掉125美元的紙質訂閱選項時,學生選擇了最便宜的選項。這意味著,中間選項不全是無效的,它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參照,通過對比會發現混合訂閱非常划算,從而刺激他們花更多的錢訂閱雜誌。這也是我們消費行為中常見的相對論。
  • 寒酸的魔都名媛,一場魔幻的階層突圍
    這是一個魔幻的內卷世界。 10 月 12 日,一篇名為《我潛伏上海 " 名媛 " 群,做了半個月的名媛觀察者》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全國網民的注意力都被這群 "明明看起來那麼有錢,實際上卻這麼寒酸" 的上海 " 名媛 " 所吸引。
  • 這九個「心理效應」你都認識嗎?
    心理效應是社會生活中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和規律,是某種人物或事物的行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產生相應變化的因果反應或連鎖反應在我們的教師招聘考試中,也經常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那今天老師就帶領同學們認識九個比較陌生的「心理效應」。1.旁觀者效應指在緊急情況下,在有人在場時,個體出手幫助的概率與旁觀者人數成反比。換句話說,旁觀者數量越多,他們當中任何人進行援助的可能性越低。
  • 談戀愛的幾個心理效應,你了解多少?
    那些曾經的國民好老公,好老婆也會因一時的錯誤人設崩潰就在一瞬間,人民不會記住你過往的好,只會更在意你當前的錯誤。所以在犯錯誤時更應該先保持冷靜、沉著,避免因過度慌張胡亂處理而使個人形象雪上加霜。3、 沉沒成本效應—投入越多越不願放手沉沒成本效應是指為了避免損失帶來的負面影響而沉溺於過去的付出中,選擇了非理性的行為方式。
  • 心理測試能否與現實交換答案
    是否有興趣做這麼個心理題?王子想去探望病重的夢中情人,要渡河卻沒有船,找女子A、B、C借,A斷然拒絕,B不置可否最終卻沒借給他,C說可以借給你,但你必須跟我睡一覺。王子與C過夜後借到船去看望了夢中情人。請你按喜好程度將王子、病中美女和A、B、C排序。    隨便問過周圍的朋友,大家都一本正經地回答了。答案公開之後,最後大多是一個問題——還有什麼題給我測測?
  • 《半是蜜糖半是傷》紈絝闊少追投行御姐,喬娜吉少這一對甜度爆表
    每個人都是自己愛情的主角。愛而不得袁帥以後,喬娜選擇放棄,不像其他電視劇惡毒女配一樣各種心機阻攔橫加陷害,喬娜坦蕩表白被拒以後也接受了袁帥江君這一對的事實。走路帶風,能力強,貌美如花,這樣的御姐誰不愛!很快喬娜就收穫了GE太子爺賈元吉的青睞,苦追兩年喬娜仍舊對他愛答不理。
  • 「首因效應」告訴你答案
    部門一個同事說:「你僅僅因為第一印象就否定一個人,也許相處下來你會發現他很不錯呢?」小小回答道:「他連第一次見面都不看重,更何況以後呢?」其實,兩性交往中,第一印象往往能起到關鍵性作用,因為兩個人剛開始彼此不熟悉,第一印象的好壞,決定了兩人能否成功交往,這就是心理學常說的「首因效應」。
  • 「名媛拼單群」刷屏,網友揭開「裝富產業鏈」:5元能買百張照片
    網絡截圖這也難怪,有網友說,只要你一心想裝富,總能找到符合你心理價位的方式。記者了解到,目前網絡平臺上還能找到售賣朋友圈展示頁的賣家。網上也有大V直言,「假事件引發真討論,且是大面積的討論,那一定是某些元素擊中了的大眾的情緒。」「但是,假的始終是假的,拿不出真東西,也終極會被識破。」網友小程感慨「少點虛榮,多點真誠」:「記得這種虛假朋友圈幾年前就被曝光了,如今卻一直還有熱度。」「這年頭,單純通過朋友圈去認識一個人,已經有些不靠譜了。」
  • 名媛島:女富豪購島只接待女性,培訓費4萬出師就是名媛
    、心理諮詢師、個人規劃師等等一系列名頭,而實際操作也確實證明了羅斯對女性想成為名媛的心理十分了解。海島買下後,羅斯並沒有急於宣傳或開放接待,反而開發了一款專門面向女性的付費社交應用,再拿出100萬美元作為「頂級名媛賽」的獎金,不到5個月時間就收穫了幾十萬名女性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