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差不多年紀的女生心裡都有一份小小的《情書》情結,也不管在那個年紀遇見這部電影時有沒有真的看懂片中的幸福和悲傷,單單柏原崇飾演的那位叫做藤井樹的少年,在窗邊和著飄起的白紗窗簾後那副看不清情緒的顏,就足夠記得一輩子。而中山美穗在雪中大喊著「你好嗎?」「我很好!」幾乎是所有觀影人心中對自己無法言說的愛戀的一種儀式般的迴響。
白川鄉的旅行,實際來自以上對《情書》和北海道的這段情結,現在說來,實在是對不住白川鄉的美好,然而,在計劃旅行時,它確實是陰差陽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整理行程時,發現行程竟然可以趕得上白川鄉今年的第一次點燈。應該說雖然在我們是有些怠慢了白川鄉的美好,但它卻用驚喜回應了我們。
從高川到白川鄉,為了省心,沒有自己折騰,而是在淘寶上預約了大巴。於是早晨也可以好好的享受了早餐。雖然是隨便找的一家小店,但卻嘗到非常非常美味的Bagel,混合著Cream Cheese和肉桂,香濃的味道給一整天都帶來了力氣似的。
大巴上路後,往往進隧道時還是晴空萬裡,出隧道時已經是大風卷著漫天大雪,末世一般的景象,就這樣在隧道間穿梭,想著若是沒有隧道,恐怕這樣的天氣,白川鄉就成了絕境了。
自從合掌造聚落成了世界文化遺產,加之每年僅有的4次點燈儀式,白川鄉在那幾天幾乎被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擠滿。登上展望臺,看到童話世界裡一般的村落,也成了限定的項目,一路忐忑,奮力趕路,還是在到達展望臺整理券販售處被告知今天排隊的人數已經滿員。誠實的說,在被告知時,必然是有幾分鐘的失落的。
一邊檢索著村落內遊覽的信息,一邊也在心裡做了情緒整理。在來的路上,同行的人也有人說,如果拿不到展望臺的整理券,來白川鄉就沒有意義了。然而,即使對旅行總是很有野心,卻也不是想被什麼「必須」破壞心情的類型。於是,很快也就投入到白川鄉合掌造聚落的美好之中了。事實證明,必須感謝這次所謂的遺憾,因為比起認真的體會白川鄉的美好,展望臺真的不值一提啊!
所謂合掌造,是當地居民為了房子可以承受積雪的設計,木造,屋頂是茅草,建造時卻不用一根釘子,由於造型很像雙手合十的樣子故名「合掌造」。白川鄉的合掌村,實際是若干合掌造聚集的小村落,想像春夏的時候,應該更有霍比特人的氛圍,而冬天,配上厚厚的白雪,童話感就更加強烈了。
家鄉南京的冬天也是很強烈的,但積雪卻是很少的事情,所以在這裡遇見軟綿綿,胖嘟嘟的白雪的時候,也是令人童心大發。或許是山間的緣故,陽光不是一直有,頑皮的時隱時現,陽光顯現的時候,不管來自世界的哪一角,一眾人都一致雀躍的開始拍照,倒也是很有趣的氛圍。
空白
一路上,路過真正的人家,路過路邊不知誰堆起得小雪人,路過神社,也路過沉心拍照的情侶,這些大約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遇見,都因為在這個小小的雪的世界裡變得清澈又可愛起來。
其實,仔細想想,明明是很小的村落,也並不是什麼不得了的景致,但僅僅是踩在腳下「嘎吱嘎吱」的聲響,也讓我們醉心了許久,以至於錯過了午餐時間,而這裡的人顯然並不會在意所謂「賺錢的絕佳時機」這件事,待我們開始尋找食物的時候,僅有的幾間餐廳都已經關門大吉了。最終在村口的一間大叔開得小店裡,一碗最簡單的野菜蕎麥麵成了救星。
雖然是題外話,但小時候看《一碗陽春麵》時,好像也是沒心沒肺的不覺得其中的苦澀,只是記掛著那碗面是很美味的樣子,大概這碗野菜蕎麥麵也是一樣,由於一個上午路上的顛簸,抵達後心情的跌宕起伏,天氣的陰晴變化,在記憶裡變得鮮美無比。
下午的時間,風雪來得很任性,在風雪中穿越整個村子,在最遠處遇見著名的「三小屋」。說是遇見,是真正意義的遇見,並沒有什麼目標的,只是想往人少的地方走走,卻遇見了在網絡上時常看到的標誌性的三小屋,也為晚上看點燈踩了點,而不過是下午3點的時間,拍攝的大叔們已經長槍短炮的,在大風雪中佇立等候了,要拍到明信片上的照片,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啊。
如果早晨的白川鄉是溫柔可愛的話,這時間,在白川鄉的邊緣,終於有了些《情書》的影子,風雪裡,好像可以聽到藤井樹的呼喊似的。一邊這樣想,一邊也在心裡吐槽自己果然是日劇屬性的人啊。
風雪在接近5點半點燈時刻愈發的肆虐起來,幾乎是一小會兒時間帽子上就會積上厚厚的一層雪。但比起躲在溫暖的巴士等候區,野心驅使我們在點燈前折返回村落裡。其實,所謂的點燈,並不是什麼複雜的事情,橘色的大燈照在合掌造的積雪的屋頂上,應該說是與自然美好的合作,積雪反射著橘色的燈光,一切自然而然的變得溫柔起來。
想著若是站在展望臺上,大概有那種一瞬間燈亮了的驚喜感,但置身於村落裡,卻是另一番味道。身邊各處,慢慢地有了光,溫柔的。待一路再走回三小屋,也許是因為在村子的最遠端,即使很有名,也並沒有非常多人在大風雪裡穿過村落來到這裡,倒是成就了我們在這裡好好拍照的心。
當到了集合時間,一路走回到巴士集合點時,比起最初怕留下遺憾的忐忑,內心是滿足的。也許並不是因為什麼所謂旅行的達成,而是在這樣明明很寒冷的天氣裡,感受到了旅行的所有樂趣,有遺憾也有驚喜。雖然不知道點燈儀式的起源,但無論如何,一定是偶然間成了溫暖人心的存在吧;雖然或許給當地人除了帶來了經濟,也帶來了更多的麻煩,但我相信,在來到這裡的遊客心中,一定有很多人因為這樣的光,而感到某種能夠安撫內心的力量吧。
若為了感受「哇~」那樣的亮燈,在白川鄉一定會失望的,若為了拍攝像明信片那樣的照片,來白川鄉一定會失望的,但若是單純在這裡待上一兩天,沒有到此一遊的必須,沒有要帶回去炫耀的任何,大概能夠很好接收自己內心的迴響,能得到很多答案,在這樣好似風雪製造的絕境裡,被這樣溫柔的氣氛包圍著。是覺得傷心或疲憊時候,很好的逃跑藏匿處吧,現在的我這樣想……
Tips
若全部的野心是展望臺,那麼建議自行從名古屋或高山出發,需要坐非常早的巴士,並且購買展望臺整理券需要排隊,整理券會有不同時間安排,在上山時間之前需要排上展望臺的巴士,下山也需要排隊。基本大部分時間都在排隊中度過。若想把白川鄉村落玩得透徹,又想拿到展望臺的整理券,最好還是在白川鄉住一晚,但由於每年點燈儀式的時間不定,而一旦確定時間後村內的住宿極難訂到,總的來說,都靠緣分吶。為了遊玩更有餘一些,還是建議在某寶參加當地國人組織的從名古屋或者高山往返的旅行巴士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