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裴劍飛 沙雪良)昨日下午,北京市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59場新聞發布會。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介紹,7月21日,北京無新增報告本地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治癒出院病例17例。
北京市已連續16天無新增報告確診病例,全市所有街鄉均為低風險地區。
北京地區已開放博物館54家
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凌明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首都文博戰線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公共文化服務。市文物局組織北京市各博物館利用數字文博資源推出100餘項線上展覽展示內容,開展了雲直播、雲講座等雲端活動,特別是「打造博物館之城@北京文博」國際博物館日系列直播活動,10場累計播放量達到3512.6萬人次,豐富了公眾疫情期間的文化生活。
截至目前,北京地區已開放博物館54家,接待情況平穩,安全工作正常。
博物館原則上不接待團體預約參觀
「在應急響應級別下調至三級後,市文物局要求各博物館按照疫情常態化防控的總體要求,在確保公眾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恢復開放。」凌明表示,鼓勵具備疫情防控條件的博物館,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儘可能實現開放;恢復開放的具體時間、預約方式等內容應提前向社會公告。
全面實行實名制預約參觀方式,採取實名預約、總量控制、分時限流、語音導覽等措施,減少人員聚集,暫不舉辦可能引發人員集中的文化或商業活動,原則上不接待團體預約參觀;合理安排參觀時間,實現觀眾錯時分批入館並實時監測預警,博物館日接待量不得超過日最大承載量的50%,瞬間流量不得超過最大瞬時流量的20%。
約40家博物館可在文物局官方微信預約
凌明介紹,除各博物館自行設置的網站、微信公眾號、預約電話外,北京市文物局官方微信公眾號「北京文博」中「博物館」欄目也設置了觀眾預約渠道,目前約有40家博物館可以通過此渠道進行預約。「全市博物館會根據疫情的變化及防控級別隨時調整開閉館及開放服務時間。廣大觀眾朋友參觀前通過各館官方渠道查詢開放信息、參觀須知並進行實名預約,以確保信息正確、參觀順利。」
■ 關注
北京兒童醫院在5家醫院成立診療中心
兒童常見病、急危重症、複診患兒有著不同的就醫需求。發布會上,北京兒童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倪鑫介紹,為進一步適應患兒就醫所需,目前,該院在天壇醫院、世紀壇醫院、清華長庚醫院、石景山醫院、良鄉醫院相繼成立了診療中心,輸出人才、管理、技術和服務,方便就近診療;同時託管了北京順義婦幼保健院、河北保定市兒童醫院、河南省兒童醫院,並與全國各地30多家省級兒童醫院建立了兒科醫聯體網絡。
朝陽區將認定10個特色文旅消費街區
朝陽區是北京市的「文化大區」。朝陽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新聞發言人黃曉偉在發布會上介紹,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朝陽區正在研究制定《朝陽區特色文旅消費街區認定辦法》,首批擬認定10家特色文旅消費街區,進一步推進文旅融合發展,釋放文化消費潛力。
「上半年我區文化產業發展降幅持續收窄,復甦跡象明顯。」黃曉偉介紹,截至7月20日,朝陽區登記註冊文化及其相關產業單位68648家,其中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單位1953家,佔全市規模以上單位總量的38%。今年以來,該區新設文化及其相關產業企業2541戶。
疫情期間,朝陽區以數字內容服務和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等為代表的文化企業「逆勢上揚」。1至5月,朝陽區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收入736.9億元;「文化+網際網路」領域實現收入230.7億元,佔全區文化及相關產業的比重為31.3%,成為引領文化企業加速回暖的主要動力。
博物館參觀指南
實名預約
●途徑1:各博物館自行設置的網站、微信公眾號、預約電話
●途徑2:在北京市文物局官方微信公眾號「北京文博」中「博物館」欄目,點擊「參觀預約」
備註:目前有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首都博物館等約40家博物館可以通過「北京文博」進行預約。
入館
●入館觀眾須佩戴口罩
●觀眾入口處檢測體溫
●身份驗證
分時限流參觀
●觀眾錯時分批入館並實時監測預警
●日接待量不得超過日最大承載量的50%
●瞬間流量不得超過最大瞬時流量的20%
館內消殺
●公共開放區域清潔、消毒和通風
●重點做好安檢口、諮詢臺、洗手間、重要通道、扶梯把手、電梯轎廂、休息座椅等部位的清潔消毒
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 沙雪良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