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江蘇省不少小學舉行了新生入學體驗,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逛逛校園,見見新同學,全新的生活就此拉開。
種下文明種子 守護七彩約定
走進南京市長江路小學,印著「心懷夢想 快樂成長」的和諧文明號歡迎著每一位萌娃。學校還特別設計了20個校園打卡點,等著學生和家長一一探訪。不僅如此,學校還貼心地在每個打卡點設置了二維碼,只要掃一掃就可以聽到校園介紹。完成打卡,老師們還送上一枚可愛的徽章。
幼小銜接,習慣行為銜接很重要。在南京市長江路小學「一年級入學禮」上,小豆丁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了小學新生宣誓,滿滿的儀式感。校長周衛東帶來開學第一課,和孩子們聊聊「咱們的學校」,從學校校名聊到長江路……孩子們踴躍發言,看出在家做了不少「功課」。
老師們為孩子們準備了幾樣開學禮物,第一份就是《新生入學手冊》,裡面畫著手繪地圖,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還有「長小娃行為素養《五好歌》」,在音樂聲中孩子們開始了開學第一課。
為了讓小萌娃們能夠儘快適應小學生活,老師們還專門準備了見面「第一課」。在一(6)班的教室裡,班主任朱麗就用一個「聰」字,教會他們學會聆聽與思考。
學校德育處主任徐妍說,「長小娃五好歌」結合文明禮儀等,是具有長小特色的行為素養校本課程。「今年除了給每位同學設計了新生入學手冊,我們還給長小娃行為習慣配上了曲,還有微視頻,通過行為習慣的演示,讓孩子們知道應該有怎麼樣的文明禮儀和習慣。今年的主題既然是種下文明的種子,我們也希望和孩子們一起擁有七彩的約定。」
新校園、新同學,萌娃們也藏不住內心的喜悅。一(4)班趙哲銘說,他最喜歡打籃球,希望以後在學校每天都可以打籃球。
一年級新生劉昊軒說:「跟原來上幼兒園比,感覺緊張了一點。」
一年級新生管芯懿說:「幼兒園不會叫我們排隊,每天隨便坐。小學老師讓我們排隊伍,排隊伍站著會累。」
一年級新生王韻寒則說:「我覺得這個教室比原來大,還好玩,人數也很多,我覺得好開心,因為我可以進新教室,有新的同學了。我剛開始到大門口還有點緊張呢,現在不怎麼緊張了,我喜歡上學。」
歷史文化牆 展示學校特色
「棒棒棒,我最棒……」
背上小書包,穿上喜歡的衣服……在南京市逸仙小學,一年級萌娃們在爸爸媽媽的帶領下走進校園。從家長手中接過這群小豆丁,老師們第一件事就是領著他們找到自己的教室,排排坐。環顧一周,教室已經被布置一新。看誰坐得直,誰學的技能多都會被老師點讚。
今年全校有3個班級近100名一年級新生,入學第一課先從認識老師、認識校園開始。當然,學校歷史也不能錯過。六年級哥哥姐姐組成的「小小講解員」,帶著萌娃們走過操場旁的歷史長廊,藏不住的自豪之情。
「這幅圖是我們學校1904年剛創辦的場景,我們學校116歲了,當時她還有個很萌的名字叫『幼幼蒙學』。我希望弟弟妹妹們可以在這裡好好學習,享受六年幸福時光。」六(1)班吳一諾說。
南京市逸仙小學是以孫中山先生的號命名的一所小學,創辦於1904年,源於幼幼蒙學。學校大隊輔導員劉媛媛說,歷史文化牆不僅展示了學校的歷史,還有學校的特色課程。「特色課程包括音樂課、沙畫課,漫畫中老師的形象都是按照學校老師樣子去設計的。我們希望每個孩子都有逸仙品質,進入一年級就應該有身份的認知,就要對我們的校史有所了解。」
清「潤」有約·「未」你而來
為了歡迎2020級萌新,清潤小學管理團隊準備充分,校門口車輛停放整齊,家長進入校園配戴口罩,出示蘇康碼、自覺配合測量體溫;報告廳門口有專人引導,確定分班名單、進入班級家長群。
學前教育中,南京市德育工作帶頭人張玲副校長做幼小銜接《走進清潤,遇見幸福》專題講座。副校長夏敬球做2020年新加盟老師介紹,簡單說明學校過去一年辦學歷程,特別突出學校對英語口語教學的重視。集中培訓後,各位家長移步班級教室,各學科教師對幼小銜接適應性內容提出具體要求。
開學一課 節約糧食很重要
在徐州市星源小學,學校把「節約愛惜糧食」與開學第一課結合起來。「準備好稻穀、大豆、玉米等不同種類的糧食,讓孩子們去認識它們,了解它們的生長、管理過程。通過愛惜糧食兒歌的傳唱,「大米從哪裡來」主題探究性學習,增強學生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意識,真正理解「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義。」大隊輔導員孔玉琳說。
更多詳細報導,歡迎收聽江蘇新聞廣播(南京地區FM93.7,蘇南地區FM95.3)的各檔節目。《江蘇新聞聯播》07:00-07:30《新聞早高峰》07:30-09:00《新聞晚高峰》18:00-19:00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沈楊 張雪 徐州臺 《零距離》記者/馮珂 編輯/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