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主角是一群生活在底層的孩子,也是一支「國內無敵」「打出國門」的專業球隊。
他們從零開始,短短一兩年訓練,就能打國內頂級賽事;
拿亞軍、冠軍,從未跌出前三名;
連續戰勝亞洲隊伍,直至踏上頂級賽場,和世界冠軍隊正面交鋒……
聽起來「爽文」一般的劇情,居然是真實發生的!
勵志程度不亞於「門外漢」櫻木花道練籃球三個月打進全國大賽。
這群少年,玩一項國內冷門的運動——棒球。棒球經常被稱為「中產運動」,擁有所有球類運動中最複雜的比賽規則。
和激烈衝撞的足球籃球相比,棒球場上奔跑的姿態都有種與眾不同的優雅。
但在國內少年棒球領域「稱霸」的,偏偏是這一群來自農村、城鎮留守家庭,甚至失去雙親監護、無人撫養的孩子們,天南地北「湊起來」的球隊。
一群出身底層、完全沒有棒球基礎的少年,短時間內打到全國頂尖水平,聽起來已經夠戲劇化了吧?但還不止如此。
一支實力出乎意料的「雜牌軍」背後,往往有一個夢幻級別的教練陣容——這種漫畫般的設定,同樣發生在這支現實中的球隊身上。
這支球隊的教練和創始人,是前中國棒球國家隊隊長孫嶺峰。
他是棒球圈的傳奇人物,中國隊當仁不讓的「第一棒」、棒球聯賽的三屆「盜壘王」和當家中外野手,曾在北京奧運會上帶領中國隊拿下制勝一分,歷史上第一次戰勝排名世界第四的中華臺北隊。
他們的「師爺爺」,孫嶺峰的恩師張錦新,是一位70多歲的傳奇老教練,帶領中國少年球隊獲得過4次世界少年軟式棒球聯盟賽(IBA)冠軍,為國家隊輸送了60餘名國手,培育了幾代中國棒球人。
王牌教練,帶著一群家庭背景坎坷的「運動小白」,在外人不看好的前提下絕地逆襲,各種熱血漫畫的元素都齊了!
這支經歷傳奇的少年棒球隊,來自紀錄片《棒!少年》。
球隊全名「強棒天使隊」,聽名字或許能猜到,是一支公益性質的隊伍。
最令人意外的是,這群少年並沒有什麼過人的運動天賦,他們之所以被精挑細選、脫穎而出,只有一個原因——
窮苦。
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一群窮孩子會去打格外小眾的棒球?答案很簡單。
不是他們選擇了棒球,是棒球選擇了他們。
接收這批孩子的強棒天使棒球基地,在北京市郊。
來基地之前,這些10歲上下的的孩子,有這家吃一頓,那家吃一頓的;從沒見過爸爸或媽媽的;10歲還沒進過學校,在村裡靠打架證明自己地位的……
上課吃粉筆,不知道是皮還是餓。
命運的轉機出現,是幾個「北京來的教練」跟孩子的監護人說,想把孩子們送去一個愛心基地,學打棒球。
在這裡,沒人知道棒球是什麼,接走孩子卻比預想中容易。
「管吃管住嗎?」——「管!」
「管看病嗎?」——「管!」
「不打不罵,頓頓有肉,養到18歲!」——「帶走!」
通常來說,挑選運動員苗子從小培養,要考慮身體條件、運動天賦和性格,而這些孩子90%都不達標。
愛心基地的教練說,孩子們大多營養不良,體質上沒法計較太多。
選拔標準只有三條:家庭貧困、年齡合適(7-10歲)、身體健康(身高達到平均水平,能把沙包扔得挺遠)。
他們時不時會破例,一個叫馬虎的孩子(也是紀錄片《棒!少年》的主角)12歲才來到基地。教練一開始也沒想選他,可他「一看就是最可憐的」,不帶回來,就沒人管了。
已經成長為球隊主力隊員的馬虎
可能有人好奇,沒有高人一等的天賦和身體素質,棒球從零學起,「強棒天使隊」怎麼可能拿下各種冠軍、亞軍?
幸虧是棒球,也許,也只能是棒球。
「棒球運動和別的不一樣,籃球要個高,橄欖球要壯,棒球是高的、矮的、瘦的,不同人在不同的位置,把自己的特點變成特長,在棒球場上就是高手。」
強棒天使棒球基地的創始人,前奧運「國手」孫嶺峰教練這樣解釋道。
孫嶺峰7歲開始打棒球,曾因為個子矮落選北京棒球隊,於是他沒日沒夜的練習,終成棒球「黃金一代」的傳奇人物。
如果有哪種競技體育不問出處,甚至連天賦都不苛求,「不拘一格降人才」,那就是棒球。
而強棒天使棒球基地,是孫嶺峰退役後的一場「豪賭」。
早在2010年,他和朋友一起給孤兒院的孩子做棒球培訓,短短4個月後,他們就奪得了世界級棒球錦標賽的冠軍。
而在江蘇省當總教練時,孫嶺峰卻總能感覺到,球隊裡的孩子只是在基礎地執行任務而已。
比起城裡嬌生慣養的孩子,孤兒院那些孩子「不怕摔」「沒那麼多誘惑,心思正」。
一個受到孫嶺峰長期資助,後來直接向他開口要錢的貧困兒童更讓他感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孩子們的未來原本一片黯淡,貧窮湮沒了生活的諸多可能性,棒球卻可以成為他們的星光造夢機。
退一步說,體育至少是一門謀生的技藝,他們可以進專業隊、省隊、國家隊,也可以做教練,成績好的孩子上大學,也能當個體育特長生……
孫嶺峰每天只讓孩子們訓練3小時,其餘的時間用來讀書,因為「退役後才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懂」,要保證孩子們有文化,不做世人眼中「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運動員。
除了給孩子們規劃未來,「強棒天使隊」設定的目標依然遠大——
「用十年時間,把他們培養成一支世界頂級的隊伍!」
為了這個目標,孫嶺峰賣掉了北京價值幾百萬的房子,和「當球員巔峰時才可以買上」的一輛奧迪。
2019年底,他被確診為心肌梗塞,心臟裝上了四根支架,差點沒重新站起來。
強棒天使棒球基地和孩子們一樣命運坎坷,經歷過曲折的「基地三遷」,到去年年底才在通州漷縣的新址安頓下來。
不過,那些剛來基地時感嘆「哇,原來北京是平的,沒有山」的孩子,已經坐上了飛往世界頂級賽場的飛機。
「強棒天使隊」成立3年,受邀作為亞太區唯一一支代表隊,參加世界少棒聯盟PONY小馬聯盟世界大賽U11 Bronco組決賽階段的角逐。
這是中國棒球歷史上首次直接獲邀代表亞太區參加國際青少年棒球賽事,刷新了中國體育的歷史。
頭兩場比賽就要面對完全不在一個量級的對手。第一場,是身材壯碩、高他們不止一個頭的芝加哥棒球隊;第二場則要和世界冠軍隊「正面剛」。
孩子們的「師爺」賽前跟他們放狠話:「咱們真打一個冠軍回來看看!」
事實上,教練們對比賽結果早有預期,一名絕對核心隊員因為超齡無法上場,訓練時間最短的孩子才接觸棒球3個月,相當於根本不會打棒球。
在國內打得順風順水的「強棒天使」需要被打擊。孩子們在賽場上拼命搶下一分,「師爺」在場外欣慰地笑了,「還真給他們拿了一分。」
回到國內的「強棒天使隊」仍然強大,在亞洲也小有名氣。2017年,「強棒天使隊」有4名孩子入選了國家少年棒球隊。在日本參加的小馬聯盟ECC杯比賽,他們迎戰印度尼西亞隊、越南、中國香港和韓國隊,4局比賽贏了3場,榮獲成長組冠軍。
「強棒天使隊」截止到去年的戰績
2019年12月,「強棒天使隊」受邀參加「第三屆海峽兩岸學生棒球聯賽」U10組別的比賽,包攬這個組別所有的個人單項獎。
這些曾經營養不良、吃不飽飯的孩子們,現在成為了最佳投手、最有價值球員,在漂亮的紅土棒球場上閃閃發光。
中國有4100萬棒球人群,在這個說小不小的圈子,一聽說「強棒天使隊」拍了部紀錄片,都「炸」了!
「強棒天使,就是那年西安全國賽,首場,我們被暴擊的那個隊伍……」
「當時還覺得對方瘦瘦小小的,應該能贏下,結果被打得好慘。」
「體育是一個充滿夢想和傳奇的平臺,它創造了無數個神話。」
強棒天使棒球基地成立5年,累計救助困境兒童80多名,現在已經有67個孩子在基地接受系統的教育和棒球訓練,跨越河北、河南、寧夏、甘肅、 四川、黑龍江、雲南、江西、內蒙古9個省,包括漢族、彝族、蒙古族、藏族、回族、苗族6個民族。
他們不是中國版的「甲子園」,青春、熱血和夢想,對他們來說或許是一些太過奢侈的概念。
他們只是用盡全力,搬開了命運壓在胸口上的那塊大石,鑽出石縫、奮力生長。
如同這部屬於他們的紀錄片《棒!少年》的名字一樣,一群真正「棒」的少年,畫出了一個巨大、醒目的驚嘆號!
少年們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紀錄片《棒!少年》將於12月11日全國上映,這群熱血少年勵志、溫暖、有笑有淚的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