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博物館協會12月21日發布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隨州市博物館成功晉升國家一級博物館,實現了隨州文博人多年的夙願,填補了我市一級博物館的空白。
國家一級博物館是我國博物館領域的「金字招牌」。根據國家文物局規定,博物館評估定級是從博物館綜合管理與基礎設施建設、藏品管理與科學研究、陳列展覽與社會服務等方面作出的綜合評價,從高到低劃分為三個等級,國家一級博物館是最高等級。中國博物館協會於2020年7月至12月組織開展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工作,最終核定中國印刷博物館等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隨州市博物館成立於1978年,與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併辦公,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學研究、宣傳教育、文物考古及編鐘演奏於一體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2009年5月,該館被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該館是展示隨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深厚底蘊的一個重要窗口,展覽主題為《漢東大國》,分《炎帝神農故裡》《屹立漢東》《曾國迷蹤》、《曾侯乙墓》《擂鼓墩二號墓》《漢風唐韻》《追回的寶藏》7個基本陳列,現有館藏文物10183件(套),其中一級文物318件(套),藏品以商周青銅器為特色,數量眾多、種類齊全、內涵豐富、時代跨度大,而且鑄造精美,被譽為「青銅器王國」。去年該館累計接待觀眾超過50萬人次。
今年以來,我市積極實施隨州市博物館文化綜合提升工程,項目建設內容包括「漢東大國」(「曾(隨)國歷史文化展」)陳列布展、館舍修繕及屋面亮化、新增乘客電梯、地下室改造、編鐘演藝服務設施設備提檔升級等,將進一步優化展陳布局、提升服務功能。目前,該項目正在進行招投標,預計於明年初正式開工建設。
隨州市博物館負責人表示,國家一級博物館是對博物館建設和管理的最高評價,也是衡量一座城市文博事業蓬勃發展的重要標誌,對加強文化名城建設、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增進人民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州市博物館將全面貫徹落實一級博物館的工作標準,不斷加強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建設,建立全面規範的展覽策劃、推廣體系,推動全市博物館體系和公共文化服務建設。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