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調查|長江江灘旁的「暗戰風雲」:水泥攪拌站的「舉報」江湖
8月26日,下午三點半,江蘇揚中市南江碼頭。揚中市城管局長陸學兵來到陸魏的辦公室,勸他自行拆除房前200米處的混凝土攪拌站。
因為這處攪拌站位於長江江堤外側,不僅是佔用江灘的違法建築,而且是沒有生產資質的「黑站」。陸魏沒有被說服,攪拌站在兩天後被強制拆除。
「違法」攪拌站屬於一家名叫「正大物資」的公司,陸魏是該公司的總經理。據陸魏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回憶,面對城管局長陸學兵,他覺得自家的攪拌站被拆,是由同行舉報而起。於是,他發起反擊,當即向陸學兵舉報了當地另外四家攪拌站。這四家攪拌站分別是騰祥、金大地、思瀚、宇航。
澎湃新聞在揚中調查發現,在「江中之島」揚中市的範圍內,共有七家混凝土攪拌站。從位置看,絕大多數是沿江布設,騰祥、金大地、思瀚、正大、會龍五家攪拌站位於江灘之上,宇航攪拌站處於江堤以內,博強攪拌站則坐落於城區之中。
一度看似相安無事的7家攪拌站,在今年6月22日走向劍拔弩張。當日,經人舉報,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政風熱線》欄目曝光了正大、博強、會龍三家攪拌站無生產資質、無環評許可等問題。
陸魏說,之後,他開始給揚中市長張德軍寫信,舉報騰祥等四家「合法」攪拌站亦屬違法建設,其中三家還把攪拌站建在江堤外行洪通道上,影響長江行洪。
澎湃新聞從揚中官方獲悉,截至8月28日,正大、博強、會龍等「三小站」已被強制拆除。七八月份,揚中市多個部門聯動對騰祥、金大地、思瀚、宇航「四大站」進行排查,並對它們實施整治。
長江沿岸,「違法」攪拌站「暗戰」過後,均已「元氣大傷」。經過一輪整治風暴,部分攪拌站整改合格後繼續「合法」生產,但卻仍被當地民眾看作是江灘上的「牛皮癬」。它們是否會影響長江的行洪、洩洪以及汙染長江水,尚待時間來檢驗。
攪拌站「競逐」江灘
揚中市地處長江中下遊,是長江中的一座「島城」。其四面環水,北與揚州、泰州倚江而對,南與鎮江、常州一衣帶水。揚中深水岸線總長近54公裡,其中本島47.47公裡,素有「黃金岸線」之稱。
這個長江下遊不可多得的「黃金岸線」,在許多人眼中成為了一塊「肥肉」,倚重於碼頭吊裝原材料的混凝土攪拌站對此垂涎不已。
據業內人士稱,2010年前後,市政建設項目日益增多,加上房地產開發遍地開花,使混凝土市場需求量暴漲,整個行業一時熱鬧非凡。暴利誘人,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入局」者,很快,揚中攪拌站的數量一度達到10家左右。
在那個「熱火朝天」的年代,騰祥、金大地、思瀚、宇航等大型攪拌站相繼湧現,而會龍、正大、博強等小型攪拌站也緊隨其後。據業內人士統計,前四家攪拌站的員工超過300人,年開票收入達到七八億元。
從混凝土的成分來看,1立方混凝土約重2.35噸,其中分別有1.1噸石子、0.75 噸黃沙、0.35噸水泥和粉煤灰,另有0.15公斤水和添加劑。所以說,在每立方混凝土中,石子、黃沙的成分約佔80%,可見這兩樣東西就是混凝土的重要原材料。
「由於石子、黃沙陸路貨運成本高昂,超載監管又很嚴格,因此幾乎所有混凝土攪拌站均會選擇價格低廉的水運。」揚中混凝土業內人士說,石子、黃沙水運到岸,如果直接堆放在江灘上,至少能節約10元/立方,按照一家攪拌站30萬立方的年產量計算,一年可節約300萬元。
受節省成本及追逐利益的驅動,7家混凝土攪拌站,對長江岸線及江灘展開爭奪——正大佔據揚中夾江上遊,騰祥、金大地、會龍盤踞揚中夾江中下遊,思瀚則緊貼著夾江下遊的一條支流。宇航、博強稍顯例外,前者退守到江堤以內,後者隱匿在城區之中。
隨之而來的是,前面五家混凝土攪拌廠矗立在江灘上,如一個個「汙點」一般嵌在長江岸線上,不僅影響岸線整體形象,而且影響揚中的生態環境,民眾對此深惡痛絕。
「四大站」對決「三小站」
當地業內人士告訴澎湃新聞,揚中市對混凝土的市場需求量長期保持在120萬—130萬立方米,而市內的騰祥、金大地、思瀚、宇航四家企業的產能均達到60萬立方米。也就是說,只要兩三家大型攪拌站的產品就能滿足整個揚中的市場需求,顯然四家企業勢必要「搶分」蛋糕。
非法攪拌站進一步打破了市場平衡。知情人士稱,這類攪拌站無資質、無手續,使用劣質原材料生產混凝土。但是由於生產成本低,產品銷售價格比正規攪拌站低廉,被部分房地產開發商使用,以致衝擊到了正規攪拌站的銷量。
恰逢2017年整個市場進入「寒冬」。「大家的生意都不好做,黑攪拌站卻可以靠低成本壓價搶到訂單。大家不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沒法談公平競爭。」該知情人士透露,當年5月,騰祥、金大地、思瀚、宇航「四大站」一氣之下,聯合舉報了會龍、正大、博強等「三小站」,並請求政府將它們取締。
事後,揚州市相關部門對上述「黑攪拌站」進行了查處,並通知該市在建項目禁止使用這些攪拌站生產的混凝土。
舉報沒有達到短期內取締的效果,卻在當地掀起了大波瀾,「黑攪拌站」和「正規攪拌站」由此「結仇」,雙方紛爭四起。
比如,正大攪拌站負責人陸魏通過向規劃部門等申請信息公開發現,騰祥、金大地、思瀚、宇航「四大站」均沒有完整的規劃手續,換句話說,也有違法建築。另據陸魏查詢相關文件發現,前三家攪拌站建在建在江堤外行洪通道上,影響長江防洪。
雙方的矛盾在今年6月逐漸「白熱化」。當月22日,江蘇電視臺公共新聞頻道《政風熱線》欄目曝光了揚中夾江的正大、會龍以及城區的博強沒有合法審批手續、沒有生產資質、無環評許可以及露天經營等問題。揚中市長張德軍當即表態,將組織多部門進行聯合執法,對曝光的三家攪拌站進行整治。
「既然因為利益衝突,他們四家(騰祥、金大地、宇航)舉報了我們正大。可他們自己本身也有規劃手續不全、佔用行洪通道等問題,我氣不過,就把他們舉報了。」正大攪拌站負責人陸魏說,為此,他還寫了一封舉報信寄給揚中市長張德軍。
揚中市規劃局答覆稱,騰祥(現已變更為明輝)、金大地、大航(已改名宇航)、思瀚均沒有完整的規劃手續。 陸魏 供圖
「整治風暴」:有的拆除,有的整改
8月26日—28日,澎湃新聞記者在揚中市調查發現,博強、會龍、正大「三小站」攪拌站被曝光之後,已分別於7月6日、7月7日、8月28日被拆除。
另外,「四大站」中的騰祥所佔用的江灘,是從揚中市屬國企綠洲新城公司租賃而來。記者來到揚中夾江中下遊長旺作業區看到,如今騰祥攪拌站已變更為明輝新材料公司。在夾江岸線邊,工程車排成一條長隊,等吊機裝滿黃沙或石子便疾馳而去,捲起陣陣塵土。
另一家「大站」金大地與騰祥相鄰,與大地水泥同屬一個廠區,共佔用江灘60畝。沿著夾江岸線,記者看到,該廠區的髒亂景象,與前門的光潔形象形成鮮明對比。廠區後面,幾條輸送帶向江裡延伸至攪拌機附近,一艘水泥船停泊靠岸,正在裝載水泥或其他建材,船下是渾濁的江水。
一艘水泥船停泊靠岸,正在裝載大地水泥的產品,船下的江水已被汙染。澎湃新聞記者 邱海鴻 圖
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兩家攪拌站相鄰而設,既侵佔了長江岸線資源,又對空氣和長江水體存在一定汙染。「騰祥、金大地、思翰、宇航也同樣有違法問題,應當與他的正大攪拌站一併查處,不能選擇性執法。」陸魏說。
陸魏表示,根據《防洪法》規定,禁止在河道、湖泊管理範圍內建設妨礙行洪的建築物、構築物,從事影響河勢穩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礙河道行洪的活動。因而佔用長江岸線及江灘的建築物,也應同步拆除。
據揚中市水利局副局長楊波介紹,2017年下半年,「思瀚」因影響行洪,被列入中央環保督查「回頭看」整治項目。2018年11月,經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核查,「大地水泥」(金大地攪拌站)和「騰祥」因影響長江行洪,被列入了長江幹流岸線清理整治項目清單。「宇航」位於江堤以內,未被列入岸線整治。
「2020年6月之前,上述三家攪拌站皆已按照整改方案完成了整改。此次整治的原則是不搞『一刀切』,如果涉事單位有發改委的立項批覆,整改時要求拆除江灘上的生活和辦公設施,對生產設施予以保留。」楊波介紹,思瀚、金大地、騰祥(明輝)三家拆除的房屋面積分別是300多平方、5000平方米、3200平方米。
在夾江岸線邊,明輝新材料公司的工程車排成一條長隊,等吊機裝滿黃沙或石子便疾馳而去,捲起陣陣塵土。實習生 夏彤 圖
健康發展的救贖之路
另外,綜合揚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和城管局的說法,思瀚和宇航都有用地規劃許可,但存在局部違法建築,城管部門已進行處罰,並限制整改,「消除對規劃的影響後,可給其補辦手續」。
「金大地」在江灘上的土地辦理了用地規劃手續,但其搬遷新址重新建設後,未取得工程建設批准手續。8月下旬城管已責令其停工,並下達限期拆除決定書。「騰祥」(明輝)未取得任何規劃手續,無法整改需拆除,城管部門正在履行拆除程序。
那麼,「四大站」為何沒有一律被拆除?揚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郭姓副局長解釋,攪拌站的規劃手續不全,拆除與否主要看其是否符合總體規劃。如果不嚴重影響規劃,可採取改正措施整治到位,並補辦相關手續。如果嚴重影響規劃,就將面臨沒收或拆除。
「我們不存在選擇性執法,也不可能針對某一家攪拌站。城管部門會一視同仁查處到位,做到同步處置,儘快對所有混凝土企業進行規範整治,並嚴格執法到位。」揚中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王唯表示。
一場「暗戰」綿延數年,多輪廝殺幾無贏家。最終讓當地政府痛下決心,對混凝土攪拌站掀起整治風暴,這促使揚中所有混凝土攪拌站的企業主冷靜下來,思考一條健康發展的「救贖之路」。
思瀚攪拌站負責人朱發春表示,目前「思瀚」已完成整改,相關手續已經補辦好了,「正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現在我們補齊了手續,企業經營變得越來越完善,也不用再擔心被別人舉報了」。
思瀚攪拌站靠近岸線的房屋已被拆除。實習生 夏彤 圖
在正大攪拌站被拆除之後,負責人陸魏表示,他希望政府相關部門幫助他完善手續,合法經營,允許其異地選址,新建綠色環保的混凝土攪拌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