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特獎 吳偉:勇於嘗試,突破100%極限

2021-02-08 清華研讀間

點擊上方藍色小字「清華研讀間」以關注

本文版權歸研讀間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文 | 孫鯤鵬 李紀琛


吳偉,清華大學建築學院2010級博士生,師從李先庭教授,研究方向為高效低溫熱水系統研究與應用。讀博期間,他以第一作者(除導師外)身份發表學術論文30篇,其中SCI收錄16篇,EI收錄2篇,中文核心6篇;申請發明專利6項。曾獲得清華大學學術新秀、博士生國家獎學金等榮譽。

吳偉同學師從李先庭教授,讀博以來,以第一作者(除導師外)發表學術論文30篇,其中SCI收錄16篇,EI收錄2篇,中文核心6篇;申請發明專利6項;H因子和H10因子均達到9;曾獲得清華大學學術新秀、夏安世獎學金、博士生國家獎學金、清華大學綜合一等獎學金、中國製冷學會優秀論文等榮譽;曾作為訪問學者到全球著名制冷機構美國馬裡蘭大學CEEE中心學習交流半年;所開展研究得到國內外專家的廣泛關注與肯定,受邀作為行業頂級期刊Energy、Renewable&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審稿人。

吳偉同學在取得這些成就之前,也曾經面對過高考失利,但短暫的挫折並沒有讓他失落夢想。通過幾年的勤奮拼搏,他以優異成績從華中科技大學保研清華。大四下學期,他從華科提前來清華進行畢業設計,一日不輟地查閱文獻、編寫程序。「剛開始研究,老師與師兄師姐也不太確定這個方向能否做出成果,所以壓力很大,尤其是來清華做畢業設計,如果還沒有自己本科同學做得好,會壓力更大。

經過努力和堅持,他的畢業設計終於取得了進展,獲得湖北省優秀畢業論文。但畢業設計中仍餘留了一個棘手的難題沒能解決,他並未放棄。回憶起那段時光,他說:「結合研一數學課大作業,我又主動研究這個問題,但仍未解決;我不甘心,研三到美國馬裡蘭大學訪學期間,經過不斷摸索終於成功解決。」一個難題用三年時間來思考,這就是他的堅持。

課題研究的動力除了來自專業的熱愛,還有節能減排的驅動。「我的研究課題並沒有基礎研究那麼前沿,但是非常貼近實際應用,與我們國家的能源與環境問題密切相關,尤其對供熱領域的節能減排意義重大。」他說該項技術可以充分利用鍋爐和天然氣的做功能力、並從空氣和土壤等周圍環境中取熱,從而實現能源的高效利用。但由於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域差異較大,要想使得該項技術在全國範圍內得到推廣應用,就需要對五大關鍵技術進行突破,吳偉在博士階段一一實現了這些關鍵技術突破。

圖:吳偉在系館實驗室

「我並不覺得自己比別人聰明,如果硬要說我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我比較能吃苦、愛鑽研。天道酬勤,我一直堅信時間上的積累能彌補天賦上的不足。平時大家說我工作效率高、完成任務快,但我卻覺得這是通過不斷堅持形成的執行力。」吳偉如是說。

吳偉保研清華之前和大學同學一起來清華參與科研工作,導師讓他們去北京一個偏遠的村莊做實驗。由於條件比較艱苦、環境髒亂差,那個同學呆了兩天實在受不了就回去了。「我作為農村出身的孩子,對各種環境的適應能力比較強,再艱苦也不會輕言放棄,特別是答應他人的事情。」他一直努力,直到出色地完成導師交給的任務。後來他的導師說這件事給他留下極深的印象,且不說做出多少成果,這種吃苦耐勞的精神對從事科學研究來說就是難能可貴的。

勤奮刻苦的幹勁和行勝於言的作風讓他表現出較強的執行力和責任心,所以導師比較放心把一些重要或者緊急的任務交給他完成。曾有人問他,「你如何保證既能取得豐富的課題內研究成果,又能高效地完成很多課題外的項目?」答案就是極度勤奮和努力。甚至遊泳時,他會儘快遊完1000米以節省10分鐘儘快回去做科研;在實驗室,他經常會工作到很晚,直到管理員拉閘趕人之後才會離開。

圖:吳偉在系館看書

吳偉說:「遇到了好時機,一定要抱著自信去嘗試,嘗試可能失敗,但不嘗試永遠沒有機會。」

吳偉同學所在的課題組更偏工程應用,往年師兄師姐發表的論文成果並不多,且很多是畢業後才整理。而他在研一取得研究進展的基礎上,便嘗試撰寫英文期刊論文並成功發表,成為課題組最早發表SCI論文的同學。「這極大地帶動了組內同學科研的熱情和信心,很明顯地看到現在課題組充滿著更加勤奮上進的學術氛圍,湧現出越來越多的高水平成果。我也十分願意幫助師弟師妹們解決棘手的科研問題,指導他們如何寫好學術論文。」吳偉說。

《Applied Energy》是吳偉研究領域內的頂級期刊,主要發表研究性論文,僅接受具有重大價值的綜述文章,一般都是約稿。他在多年研究的基礎上,首次對課題相關的「吸收式制熱技術」做了全面詳盡的總結並完成了一篇綜述文章,對他人的研究很有借鑑價值,於是想嘗試自薦投稿該期刊。「抱著忐忑的心理,給對方發了兩次導師簡歷以及文章目錄,等待兩個月卻依然沒收到主編的回覆。此時,為了快速發表而改投其他期刊可能是較好的選擇,但我不甘心就這麼放棄,決定嘗試直接投稿。沒想到才兩個月就被接收了,審稿人也給了較高的評價,『本領域內還沒有吸收式制熱的綜述,該項工作填補了吸收式制熱技術領域綜述文章的空白』」。

研二時的小組聚餐,面對平時不喝酒的導師,在同學的鼓動下,他敬了導師一杯酒,並在同學們的起鬨聲中許下了喝1杯酒發10篇SCI的承諾。大家都覺得只是一句玩笑話,可他後來卻當真了,他鞭策自己一定要通過加倍的努力來兌現自己在酒桌上的承諾。到博士第五年時,他順利完成了這一目標。他說科研道路上適當給自己增加一點壓力是一種很好的自我激勵方式。

回顧自己幾年博士生涯,吳偉反覆說自己在科研上取得的這些成績,得力於導師高瞻遠矚的眼光和鼓勵啟發式的教育。導師不僅在課題研究上給予了精心的指導,還給予了他很多人生道路上的教誨,讓他受益終生。天道酬勤,他將帶著促進節能減排的社會責任,在學術的道路上一直奮鬥下去。

編輯 | 楊可

清華研讀間

「清華研讀間(qinghuayandujian )是清華園內分享關於高等教育、社會轉型以及中國政治的觀察評論的公眾微信號。我們永久性歡迎所有同學向「清華研讀間」投稿。不限主題,文學、藝術、經濟、社會、時政,兼容並包;不限形式,散文、詩歌、雜文、評論、譯作,無有界限。

投稿請直接回復微信號,或發至郵箱thuyandujian@126.com。

我們願意傾聽你們的聲音。

相關焦點

  • 吳偉:勇於嘗試,突破100%極限
    吳偉:勇於嘗試,突破100%極限研通社記者 孫鯤鵬 李紀琛不斷的堅持,定能突破障礙  吳偉師從李先庭教授,讀博以來,以第一作者(除導師外)發表學術論文30篇,其中SCI收錄16篇,EI收錄2篇,中文核心6篇;申請發明專利6項; H因子和H10因子均達到9;曾獲得清華大學學術新秀、夏安世獎學金、博士生國家獎學金、清華大學綜合一等獎學金、中國製冷學會優秀論文等榮譽;曾作為訪問學者到全球著名制冷機構美國馬裡蘭大學
  • 敢於嘗試,勇於突破
    楊瀾曾在公開場合中說過:「寧可在嘗試中失敗,也不在保守中成功。」嘗試賦予我們的,不僅僅是給自己的機會,更多的是內心的收穫。讓我們來看看下面幾位同學,都是如何進行嘗試和突破自己的。 對於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級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李爽同學來說,嘗試是大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新疆大學舉行「女性研究生歐孜特獎」發放儀式
    新疆大學舉行「女性研究生歐孜特獎」發放儀式 http://kaoyan.eol.cn    亞心網  2013-11-04  大 中 小   11月3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婦聯、新疆歐孜特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聯合在新疆大學圖書館學術報告廳舉行了
  • 成長勵志 | 勇於嘗試 超越自我
    勇於嘗試,突破自我想做就去做!只有做了,你才能真正懂得它對你意味著什麼,敢於嘗試是開啟成功大門的鑰匙,好運就在嘗試中.  朋友們!請記住了,每個人成功的機會是相等的.只不過是那些具備膽識,勇於挑戰的人比平常人容易抓取罷了.
  • 人生就像登山,勇於嘗試突破自我,才能登上頂峰
    突破自我,勇於嘗試成功需要嘗試,實現理想需要嘗試,個人的成長和進步更離不開嘗試。在教導人的時候,人們總是把那隻為了吃院子裡的葡萄,而餓了七天才得以穿過窄小的牆洞吃上葡萄的狐狸,當做反面教材。然而,人們是否想過,這隻狐狸雖然是空著肚子進去,最後又空著肚子出來,沒有從院子裡拿到葡萄出來,但是這隻狐狸也並沒有損失什麼,而且還嘗到了葡萄的滋味,而那些不敢嘗試的狐狸卻終歸無緣知道葡萄是什麼滋味。由此,我們也可以得出一個道理:人要敢於嘗試一切新的東西,只有嘗試了才知道行不行。
  • 莊小威榮獲2019科學突破獎!
    2019年科學突破獎得主揭曉,莊小威(中國科大87少校友、哈佛大學教授):2018年10月17日,以獎金優渥著稱的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 勇於嘗試、敢於挑戰——楊紫
    她在熒幕上不斷嘗試顛覆突破,在表演技法上更是逐漸嫻熟,尤其善於使用情緒轉變,對每一個角色的情緒層次感把控分寸恰當。勇於嘗試、敢於挑戰——楊紫2004年與宋丹丹、高亞麟、張一山等聯袂主演少兒題材的情景喜劇《家有兒女第一部》2011年2月20日,與蔣雯麗、孫淳、曹翠芬等共同主演的家庭劇《幸福來敲門》播出,她在劇中飾演叛逆少女宋徵。
  • 中南大學研究生獎助學金管理辦法
    中國教育在線訊 2014年起,根據最新規定,研究生入學需繳納學費,而為了減輕學生費用負擔,名牌高校與普通高校均對研究生實行獎助學金政策,二者相互衝抵,學生所交各項費用實際上已經以另一種形式返回。一般而言,名氣越好的高校,學生在資金費用方面的負擔越小,獲取獎助學金的機會越多、金額越高。
  • 勇於嘗試的4星座,最可能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勇於嘗試的4星座,最可能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導語:現時代一直在進步,不是自然而然的「規律」,而是人類在不斷推動,不斷在去舊革新,不斷在原有的基礎上,做更多的嘗試與堅持,才有了越來越多的「不可思議」。
  • 火光四射,武警特戰隊員勇戰極限魔鬼訓練
    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伴隨四射的火焰將滬郊某地域傍晚的寧靜打破,一場以「城市反恐戰課題」為主,穿插組織從林地捕殲、水上反恐、極限體能等多課目綜合極限訓練正如火如荼進行著。「注意!成一路搜索隊形前進!」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正在參加「魔鬼周」極限訓練的武警上海總隊機動一支隊特戰隊員們在突破重重障礙後繼續深入密林追擊捕殲潛逃「暴恐份子」。
  • 天津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獎助學金簡介
    天津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獎助學金簡介  為激勵在校研究生勤奮學習、潛心科研、勇於創新、積極進取,獎勵支持表現良好的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學業,我校提供以下獎助體系的支持。助學金包括:國家助學金、學校助學金、導師配套助學金。獎學金包括:國家獎學金、新生獎學金、學業獎學金等。
  • 極限體能訓練:特戰特訓錘鍊打贏能力
    武警兵團總隊執勤第四支隊的特戰隊員們迅速集結,全副武裝向20公裡外的目標地域奔襲,極限體能訓練日由此拉開序幕。 在這一天裡,他們將在連續20個小時內完成20公裡強行軍、武裝追捕、極限衝坡、越野極限射擊等8大類16項極限體能訓練課目,通過高強度、高烈度、高難度摔打磨練,實現官兵身體心理極限閾值的最大突破。
  • 武警特戰「魔鬼周」極限訓練 超高強度讓特戰隊員紛紛蒙圈!
    武警雲南省總隊滇中片區「魔鬼周」極限訓練 從適應性訓練開始「坑人」姜 傑、廖 偉1公裡搶佔高地狙擊沙場礪兵彰顯英雄本色,真打實練鍛造血性虎氣。「魔鬼周」極限訓練悄然打響,武警昆明、昭通、楚雄、曲靖四個支隊,近300名特戰官兵集聚滇中某訓練基地,才擼起袖子,就有特戰隊員被「撂倒」。啊!看我超過你,小樣雖說,抵達陌生地域需要進行必要的適應性訓練,目的是為了使部隊儘快適應場地情況,為接下來的「魔鬼周」極限訓練進行必要的準備。
  • 天津理工大學全日制研究生獎助學金體系
    天津理工大學全日制研究生獎助學金體系   為激勵在校研究生勤奮學習、潛心科研、勇於創新、積極進取,獎勵支持表現良好的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學業,將對2014年及以後入學的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資收入的除外)提供以下獎助體系的支持,助學金包括:國家助學金、學校助學金、導師配套助學金。
  • 安徽師範大學研究生獎、助學金設置情況
    中國教育在線訊 2014年起,根據最新規定,研究生入學需繳納學費,而為了減輕學生費用負擔,名牌高校與普通高校均對研究生實行獎助學金政策,二者相互衝抵,學生所交各項費用實際上已經以另一種形式返回。
  • 勇於嘗試 敢於冒險
    冒險意味著嘗試新的、不同的、未知的事物,我們無法預測結果如何。但有時不論結果如何,都該冒險,恐懼是面對未知時的正常反應,恐懼卻依然冒險,這就是冒險的真諦。他們的心態是——就算不能成功,至少嘗試過了。法國作家紀德曾經說過:「若不離開海岸,是永遠不可能發現新大陸的。」冒險一般都是對自己所不了解的,所不曾接觸過的事物進行探索。所以說敢於冒險就是一定要勇於嘗試自己所不曾進入過的「雷區」,去領會經過冒險之後所獲得的成功之樂。
  • —15℃的嚴寒天氣 特戰隊員如何突破體能極限
    眼前,全副武裝的特戰隊員們已集結完畢,如一顆顆上膛的子彈,靜待著出徵的號角。隨著一聲令下,武警寧夏總隊石嘴山支隊第四季度「魔鬼周」極限訓練正式拉開戰幕。在接下來的數個晝夜裡,他們將在平均氣溫-15℃的嚴寒天氣下,以平均每天不少於18個小時的訓練時間,在近似實戰的環境中完成40餘個課目的訓練內容,不斷向自己的技能頂點、體能極限發起衝擊。
  • 吳偉:讓「蘋果村」碩果滿枝
    11月11日上午,中衛市沙坡頭區永康鎮永樂村村民徐存芳到村部找吳偉,諮詢房屋確權的事情。「吳書記和群眾走得近,我們有啥事都願意找他。」徐存芳告訴記者。    吳偉是中衛市南山臺電灌站駐永樂村第一書記,村裡的植樹栽花播綠工作剛結束,他又投入到人口普查、衛生改廁、迎接扶貧考核等工作中。
  • 勇於嘗試就是成功
    在這次活動中我有了一次勇敢的嘗試。 在活動正式開始前,我們提前得知了活動的主要流程,其中一項活動便是「舌戰群雄」。起初,我並沒有打算參加這個遊戲,主要原因是自己沒有參加過辯論賽,沒有經驗,也沒什麼信心。但後來我們組自願參與的人較少,組長便來說服我參加,最後我不想讓組長失望,也想挑戰一下自己,嘗試一下新的事物,所以我同意了。
  • 中山大學研究生學費獎助學金政策
    中國教育在線訊 2014年起,根據最新規定,研究生入學需繳納學費,而為了減輕學生費用負擔,名牌高校與普通高校均對研究生實行獎助學金政策,二者相互衝抵,學生所交各項費用實際上已經以另一種形式返回。一般而言,名氣越好的高校,學生在資金費用方面的負擔越小,獲取獎助學金的機會越多、金額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