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抑鬱症成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上了熱搜,數據顯示:抑鬱症患者連年遞增,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病。
有人認為,抑鬱症是太矯情、抗壓能力差的表現。有人認為,抑鬱症是想的太多,行動太少。有人信誓旦旦,說自己不會患上抑鬱症。
正是這些錯誤的觀念,導致很多患者不能被及時發現和治療,不能被理解和支持。
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同樣重要,但人們一直不把抑鬱症當回事,不把抑鬱症患者當病人。
情緒感冒」可能是抑鬱症!國家衛健委發布方案加強防治
9月11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
方案明確了六項重點任務:
一是加強防治知識宣教。要求試點地區加強部門協作,採用多種宣傳手段和渠道,廣泛開展抑鬱症防治知識科普宣傳。
二是開展篩查評估。要求醫療衛生機構、體檢中心、高等院校等通過線上線下多種形式,開展抑鬱症篩查。
三是提高早期診斷和規範治療能力。要求婦幼保健院、中醫院等開設精神(心理)科,加大對非精神專科醫院醫師的培訓,提高抑鬱症識別和診療能力。
四是加大重點人群幹預力度。針對青少年、孕產婦、老年人、高壓職業人群,分別提出心理健康服務措施。
五是強化心理熱線服務。要求將心理援助熱線建設成為公眾進行心理健康諮詢、求助、疏導、危機幹預、轉介的便捷平臺。
六是及時開展心理幹預。要求各地建立健全專業化心理危機幹預隊伍,在突發事件發生時及時組織開展心理疏導和心理幹預。
針對青少年、孕產婦、老年人、高壓職業人群等重點人群,分別提出心理健康服務措施。如中學、高等院校均設置心理輔導(諮詢)室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配備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中學、高等院校所有學生的必修課,每學期聘請專業人員進行授課,指導學生科學認識抑鬱症,及時尋求專業幫助等。
央視短評:關注精神健康彰顯制度善意
抑鬱症篩查,無論納入學生體檢,還是納入常規孕檢,都體現了國家對精神健康的關注,也體現了有關部門貫徹預防為主的醫療方針。疾病預防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關鍵一環,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當前,各地各部門正在努力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這種制度安排富有現實意義。健康是人民群眾的權利和剛需,也是開創未來的基本前提,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才能更好地託舉全面小康,實現全民健康。
網友評論:
如何識別抑鬱症?面對患者能做什麼?
來源:綜合自國家衛健委網站、中國青年報、人民日報、央視、網友評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