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建立優良情誼,由自身做起,自可減少爭執、吵鬧,才不會讓自己抱憾終身,一生難解!
珍惜兄弟姐妹情義
「悌」是指兄弟姐妹的相處融洽。在往昔農業社會時代,家中多子女,除了分擔家庭任務之外,更是彼此陪伴成長的過程,形成了兄友弟恭的和樂家庭!此種大家庭組合成為社會支柱,對於社會人心有穩定作用,對生產有相當明顯幫助;此種穩定的家庭結構,雖然生存環境物質不充足,但是也可以很好的養活一家大小溫飽,這就是往昔農業時代的團結大家庭。
當代雖然物質充沛,但在兄弟姐妹的相處過程中,卻是不如往昔融洽,現代社會環境的小家庭模式,多是一個孩子,很少能有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了,若是有也只是一、二位而已,已經難有如往昔一樣的親情了。大多數現代子女,沒有手足相伴的過程,放學後只能在「安親班」度過;回到家中,也沒有兄弟姐妹可以談心說笑,在孤獨的過程中成長,能否體會孩子的這種空虛心境?孩子只能是默默承受著孤獨的成長經歷,雖然是無可奈何,也只能將就了!這也是現代社會的文明病症之一。
雖然大多數人不喜歡如此孤單的成長過程,但是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中,想要多生一個小孩也不是很容易的事,經常只能望其項背,又能奈何!除了生存壓力,教育成本太大,也是造成現代社會少子化的原因,在種種因素共同作用之下,現代的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越來越淡薄了。
殊不知,在未來人生過程中,能夠有兄弟姐妹陪伴是多麼難得!在有限的生存過程中,能夠有兄弟姐妹陪伴成長,渡過充滿歡樂、爭吵、打鬧的過程,一同來面對各種難題,同心協力渡過種種難關,都是未來十足珍貴的回憶!有幸成為兄弟姐妹,是一種相當特別的因緣,若有就該好好珍惜,這種條件不是自己想要就能有的,「打虎捉賊親兄弟」是否可以親身體會?甚難的!對於「悌道」的施行,大家好好珍惜吧!
兄弟姐妹是具有血緣、一生中至親的人,然而當今時代的兄弟姐妹血緣關係,往往也是有最多隔閡、矛盾頻發的一環。兄弟姐妹情感交流的過程中,會累積形成各種不同的結果,不論是非善惡,產生原因是內在情緒心態及資源分配引起的。究其根本,還是自身是用何種心態來對待兄弟姐妹而決定的!長兄如父、長姐如母,兄長用此種優良態度對待照顧弟妹,弟妹以「孔融讓梨」的精神來禮讓兄長;又或者長兄長姐來跟弟妹爭奪關愛、情感及資源,弟妹也來算計兄長的資源、情感來爭奪,這些都是看自身用何種心態,由自己的行為來決定的,。是善是惡?其實只是自己一心,只看自己心中對待兄弟姐妹的「標尺」如何而已!當今兄弟姐妹所有紛爭,經常會在內心形成芥蒂,開始時是忍辱負重,若是時間久了後心中難以平衡,一切大小問題全部都暴露出來,就很難收場,早已是「兄弟鬩牆」了。
兄弟情誼要如何維繫?還是要看自己用什麼態度對待,就會得到何種結果!「打虎捉賊親兄弟」,兄弟姐妹是人生最重要的夥伴,最特殊的血緣關係,這一生中有什麼人跟自己同一父母所生?又有什麼人跟自己攜手相伴、從小就親密生存在一起?除了兄弟姐妹外,沒有其他人了!要以理解、包容的角度來觀看兄弟姐妹,如有意見角度不同時,用溝通、關懷來一一化解;假如無法溝通時,更要用尊重、理解的態度面對彼此,即可減少很多兄弟姐妹的爭吵,促進兄弟姐妹互愛相敬。
兄弟姐妹產生爭執時,萬般皆要反求諸己,自己身體力行做出榜樣,而不是要去改變、要求他人,如此只會落空而已!改變自己易,改變他人難,只有從自身開始改變做起,自己努力付出一點一滴的累積,不是只空想一切,要能緩和自己的心性,用「大家都要滿意」的態度來處理每一件事情,尊重各人的角度,尊重他人的意見,就能有優良「悌道」。
兄弟姐妹建立優良情誼,由自身做起,自可減少諸多爭執、吵鬧,才不會讓自己抱憾終身,一生難解!人世間「悌道」已經漸疏離,兄弟姐妹之親情早已淡薄,如何把它拉回來?就看每個人自己的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