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方式下的閱讀,往往也藉助更先進的燈光、電子顯示屏等各種閱讀器。因此,當「護眼燈更傷眼」、「使用筆記本電腦、IPAD影響睡眠」、「觀看電子屏幕相對紙質書更有損視力」、「4歲小孩狂玩IPAD患近視」等各種說法流傳時,人們更加莫名於究竟該如何選擇。那麼,這些說法究竟有沒有道理?現代閱讀方式和器具到底會對視力產生哪些影響?
焦點1 PAD是否更刺激眼睛?
比普通電腦屏對眼睛刺激少
CNN 曾以「睡眠有問題?也許是你的IPAD惹的禍」為題,報導了一位科學家J.D. Moyer的體驗。他本人是各種電子閱讀器的愛好者,而他的研究發現,這些發光的電器可能會愚弄我們的大腦,光線會刺激腦神經,打擾睡眠模式,並且,IPAD和電腦屏幕等自身發光,離眼睛非常近時,強光將直接、集中照入人的眼裡。
「IPAD 雖屬高解析度的先進IPS電子屏,但LED的背光源,使得IPAD的亮度更高,它的亮度是普通電腦屏幕的4倍。IPAD的顏色更鮮亮,色彩對比度更高,瞳孔會不斷進行收縮來適應光源的變化。調節瞳孔的睫狀體肌肉會一直保持緊張狀態,過強的光線會讓人疲勞。長時間如此可導致睫狀肌痙攣,造成調節性近視甚至真性近視。另外,長時間專注盯住屏幕往往會忘了眨眼,眨眼次數減少,造成眼睛乾澀不適,容易形成乾眼症,嚴重的,可導致角膜炎或結膜炎。」北大人民醫院眼科學博士、副主任醫師李明武說。
但衛生部北京醫院眼科主任戴虹則認為,「光線並不是一個平面的,而是由無數個閃爍的光點堆積起來的。IPAD比普通的電腦屏解析度要高、閃爍感要少,對眼睛本身的刺激要少。」戴虹說,現在PAD類產品有專門的防止屏幕閃爍的膜貼,還有具有防輻射功效的膜貼,也是針對電子產品的頻閃造成的輻射的。電腦屏幕有保護的藍光,可以減少屏幕光線對眼睛的刺激。
一位韓姓電子閱讀器產品評估員說,「IPAD在文本顯示效果方面,相對同類液晶屏產品有一定優化,譬如背光亮度自動調節,根據直射到屏幕上的亮度調節屏幕亮度,暗光下屏幕變暗,強光下更亮,可以得到舒適的背光效果。IPAD文本閱讀界面背光在50%以下比較柔和,過亮就對眼睛刺激較為明顯了。」
焦點2 墨水屏比PAD更舒適?
用眼衛生比屏幕更重要
「主動發光的電子屏幕有很多,電視屏、電腦顯示屏、平板電腦屏等等都是,無論亮度調節得如何合適,都會對眼睛造成一定刺激,長久必然會對視力有所影響,而電子紙閱讀器採用的是墨水屏,即無背光閱讀,顯示效果如紙質書籍般清晰柔和。」在購買電子書產品時,導購往往用以上的話來吸引消費者。
「電紙書大多是E-ink墨水屏,主流屏幕尺寸為6英寸,解析度為600×800像素,16階灰度顯示,無背光亦低反光,但屏幕刷新速度較慢。IPAD採用 9.7吋IPS廣視角硬屏,解析度為1024×768像素,覆蓋透光率極高的玻璃保護面板,屏幕通透性很好,顯示效果鮮亮自然。但是IPAD反光問題較為嚴重,而且,IPS屏幕亮度高是優點的同時,也更容易讓眼睛疲勞,閱讀舒適度一般。」這位韓姓電子閱讀器產品評估員說。
李明武也表示,以他的個人閱讀經驗來看,使用墨水屏相對彩色顯示屏更舒適一些,但無論使用哪種閱讀方式,每隔40分鐘就應該休息一下,讓眼睛交替看遠近處,使睫狀肌和晶狀體處於活躍狀態。
「墨水屏由於自己不發光,沒有閃爍,沒有背景刺激,接近於白紙鉛字的反光,刺激少,眼睛不需要不停地調節。」但同時,戴虹強調說,科技的先進能改善用眼環境,但最重要的還是用眼衛生習慣、用眼時間和正確坐姿等。
「如果周圍環境與顯示屏的光線對比度過高,比如在陽光直射下太暗,在漆黑的屋子裡看太亮,都是不合適的。無論是發光屏還是不發光屏,在周圍環境較暗的情況下,最好配備一個背景燈。」戴虹說。
焦點3 護眼燈的原理?
區別在於光線頻閃
「我買這個護眼燈花了700多塊錢,覺得它比普通燈要亮很多,這樣就護眼了嗎?」一些消費者對護眼燈的原理產生疑惑,對護眼燈標榜的「無頻閃」、「無輻射」等概念,也認知甚少。
「閱讀需要檯燈,但實際上沒有哪種燈是為了保護眼睛的,只是減少光線刺激和損傷,所謂的護眼燈,其實沒有保護功能。」
戴虹坦言,很多護眼燈被偷換概念了,「過去用的老式日光燈,一閃一閃的,這是電子特徵造成的,一秒鐘50赫茲,它對眼睛有刺激。現在使用的電子鎮流器,能將 50赫茲的交流電信號轉變成為振幅穩定的高頻信號,因而使用時能減少眼睛受到的燈光頻閃的影響。燈光的頻閃的確能引起眼睛不適,如普通螢光燈每秒鐘產生 100次的不停閃爍,人的眼睛就不能適應,但當燈光每秒鐘閃動的次數增加到一定程度時,肉眼難以察覺,眼睛就會相對舒適。」
根據果殼網的資料,護眼燈與普通的螢光燈的區別原理在於其頻率非常高。
普通螢光燈在交流電的作用下,周期性地點亮和熄滅,在照明界把這個叫做頻閃,其頻率是交流電頻率的兩倍,也就是說每秒鐘閃100下,這會讓一些人眼睛難受。
護眼燈的頻率則高很多,一般是每秒鐘數千到數萬次,這樣幾乎不會感覺到光的熄滅,理論上來說對眼睛有好處,不過實際上並未做大樣本實驗,也就是說並無確鑿證據表明護眼燈真的能「護眼」。
「護眼燈到底有沒有作用一直存在爭議。從理論上說,無頻閃的燈對視力保護更好。但頻閃超過一定頻率,肉眼是分辨不了的,也無法得知這種無頻閃和高頻閃的舒適度差異。」李明武說。
焦點4 護眼燈是否真的「護眼」?
新技術需經國家認證和檢驗
果殼網有關人士表示,實際上,高頻護眼燈這種概念產品只在中國市場上出現過。
由於這種燈中含有高頻振蕩電路,加上護眼燈工作時一般離眼睛很近,很多人擔心護眼燈帶來的電磁輻射。
戴虹表示,電頻技術不同,所用的材料不同,會帶來不同的輻射量,但合格產品的輻射量在國家標準的安全範圍內。所以,建議一般閱讀時,選擇瓦數為25-40瓦的亮度較好,60瓦則相對太亮。
另外,有一種燈並不閃爍,那就是白熾燈,它在工作時雖然電壓改變,但溫度改變不多,故亮度變化較小,因此不會閃爍。
「普通白熾燈沒有頻閃,但柔和度不夠。LED燈是交流電,有閃爍,只是肉眼看不見。LED燈不僅光線柔和,而且節能,所以LED燈是未來檯燈的發展趨勢,這也是從環保角度考慮的。」戴虹說。
「還有一些護眼燈宣傳的是濾紫外線、濾藍光的,號稱可將紫外線、紅外線和藍光過濾掉。但燈光中並沒有紫外線和紅外線,藍光是可見光中的正常光線,如果過量的話會造成眼底、黃斑變性、白內障損傷,所以人們不應長久地在太陽光下看書。但正常閱讀是安全的,濾掉藍光可能對老人或有眼底病變的特殊人群有功效,但相對來說沒有那麼高的普及性。」
「這類電器商品如果採用了新技術需要經過國家相關認證、檢驗和鑑定。但目前市場較混亂。」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