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仔翅是一種看似魚翅但沒有魚翅的平民小吃,據說起源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香港,當時的香港地區流行吃魚翅,但這只是上流社會才能吃到的高端食材,作為老百姓自然也爭相模仿,就發明了看似魚翅卻不是魚翅的碗仔翅,主要是用粉絲、雞蛋、冬菇、雞胸肉等做成,有點像胡辣湯,口味是鹹鮮型。別看碗仔翅便宜,其實營養價值極高,有增強體力的作用,如今在全國各地都能吃上碗仔翅,尤其是廣東一帶,大街小巷都有不少專門售賣碗仔翅的小攤。
在廣州地鐵西門口附近的小巷子裡就有一個大姐擺攤賣碗仔翅。大姐是湖南人,在這邊已經生活了12年,一開始大姐也嘗試賣湖南特色,但是湖南小吃口味偏辣,廣東人不喜歡吃辣,於是阿姨就想到了售賣碗仔翅,12年來風雨無阻,每天下午三點就在小巷子裡出攤,天氣冷的時候來一碗熱騰騰的還是特別愜意。
大姐的小攤不大,也沒有招牌,只是用紙板寫了一個美味碗仔翅,讓過路的人知道他們家都有些什麼,碗仔翅用一個大桶裝著,都是阿姨在家裡熬煮好的,大碗五元小碗四元,價格便宜還可以撒香油、香菜和胡椒粉,味道更加豐富了。
別看碗仔翅價格不貴,但是大姐給的料很多,裡面有銀耳木耳香菇金針菇麵筋,勾芡之後所有的食材融合得很好,黏稠度適中,大家結合在一起每一口都鮮美無比,雖然湯底只有鹽和醬油,但是真的能吃出鮮味。整體的口感很順滑,吃到嘴裡根本不用嚼,入口即化,每一口都讓人產生滿滿的幸福感,雖然有勺子,但是根本不用,直接倒頭喝就可以了。
碗仔翅是大姐跟著別人學習的,味道偏廣味比較清淡,除此之外,大姐還自己研究發明了一道小吃,也就是鵪鶉蛋。大姐有一個章魚燒的那個架子,裡面有很多圓形的小格子,每一個小圓孔剛好可以打一個鵪鶉蛋,一排五個,放一根竹籤在上面,順著放入鵪鶉蛋,等到它煎到金黃就可以直接拿起來,像在吃冰糖葫蘆一樣,口感是外皮焦脆裡面還在流心,蛋味很香醇。煎鵪鶉蛋是不放任何調料,起鍋後再選擇,有鹹甜辣三個口味,如果是小朋友直接擠一點番茄醬,酸酸甜甜的像在吃零食一樣,如果口味比較重,撒上辣椒醬,吃起來也很過癮。
這個煎鵪鶉蛋沒有什麼訣竅,也不需要多少油,是很健康的一道街頭小吃,而且價格便宜,五顆鵪鶉蛋才兩元五,算下來就是五毛錢一顆,大姐說如今的鵪鶉蛋進價貴了,自己也不敢漲價,害怕大家覺得自己賣貴了,那麼你覺得一串2.5元的鵪鶉蛋值這個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