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前些日子新聞媒體發布了「三十年前的第一批丁克家庭已經步入了晚年」這一消息,隨之而來的是眾多網友關於「丁克」的討論。
有些人想知道當初選擇丁克的人,現在後悔了嗎?他們過的是當初想要的生活嗎?其實答案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網友小琴和老公結婚時就決定丁克,只過二人世界。可就在小琴快50歲的時候,老公突然說想要一個孩子。
於是兩人開始嘗試各種受孕方式,幸運的是通過人工受孕小琴終於懷上了孩子。可正在他們為即將到來的新生命而歡呼雀躍的時候,小琴「胎停」了。
小琴想再次嘗試人工受孕,可諮詢過很多醫生都說她再次受孕成功的可能性太低了,哪怕是懷上也很容易流產。
身旁的老公聽到醫生這麼說,非但沒有安慰小琴,還提出要和她離婚,因為他就是想要一個孩子。小琴崩潰了,當初說好的丁克呢?
像小琴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見,很多年輕時決定丁克的家庭,到了晚年就後悔了,但為時晚矣。
現如今追求丁克的家庭越來越多,不妨在這裡說說它的利與弊,以便年輕人更慎重地選擇適合的生活方式。
利:
1、生活自由
丁克一族最大的追求就是沒有孩子牽絆,可以自由地選擇喜歡的生活方式。
比如目前比較流行的旅居,喜歡哪個國家就在哪個國家呆著,不喜歡就換一個,不必為了孩子而放棄自我。
2、經濟自由
家裡沒有「四腳吞金獸」自然省了很大一筆錢。現如今的育兒模式與以前完全不同,無論是孩子生活、還是教育上的各種經費,都是一筆筆很大的開銷,而丁克一族就以避免這些經濟壓力。
3、少操心
沒有孩子就不必為了下一代操心。從孩子的出生到以後的成家立業,作為父母總是會有操不完的心,而丁克一族就不存在這種麻煩。
弊:
1、不被理解
丁克一詞最早來源於歐洲,指的是夫妻雙方只過二人世界,不考慮繁衍後代。之後這一生活方式傳入中國,讓當時傳統的中國人受到了不小的震感。
因為中國式家庭基本是由夫妻雙方和孩子組成的,而丁克一族則打破這一常規,必然會遭到很多非議和不理解。
2、一方後悔
夫妻倆成為丁克一族一定是兩個人的共同決定,但是存在一個隱患就是男女的生育條件不對等。
男性到70歲依然可以生兒育女,而女性則在絕經後就失去了生育能力,即使後悔了再想要孩子也不可能了。所以女性在選擇丁克的時候需要更加慎重。
3、避孕失敗
想要丁克就必然要談到避孕的方式,除了使用保險套外,常見的還有女性上環等。
但不是所有的避孕方式都能保證百分之百避孕,像保險套的避孕效率說是可以百分之九十八,實際上它的避孕功效只有百分之八十五。而最常見的女性上環對身體也有很大的危害。
所以丁克一族除了要選擇有效的避孕方式外,還要有面對避孕失敗的準備。
有些人為了「養兒防老」或者「傳宗接代」而生孩子,還有人選擇不生孩子。
無論哪一種都是人生中的眾多選擇之一,誰也沒權利說哪種一定幸福,選擇自己想要並且適合的生活方式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