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高校畢業生還是社會人才,在報考軍隊文職時都會遇到個人檔案相關的問題。
檔案與個人的工資待遇、社會勞動保障、組織關係緊密掛鈎。個人檔案是用人單位了解員工最要的資料和依據,也是一個人政治生涯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檔案,在找工作、個人提升以及生活方面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在參加一些公職類考試和學歷考試時,檔案是必備的材料。
①學籍信息:一般人會有從高中及以後的成績單、大學期間的暑期實踐報告、寒假實踐報告、畢業生登記表、體檢報告。大學畢業的話有報到證,如果是碩士學歷,還會有論文答辯相關的材料。
②政治面貌信息:你的入團、入黨申請書,思想匯報,轉正申請書等。
③獎懲材料:一般都是獲得重大獎項或者受到過行政處罰、違法犯罪等證明材料。
④其他材料:
①畢業後找到了接收檔案的單位,檔案派遣至工作地所在單位。檔案可接收單位為具有管理檔案權限的機關,例如:國有企業、事業單位、部隊等。
②畢業後沒有找到接收檔案的單位,檔案將派遣至生源地地方具有管理檔案權限的機構。一般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檔案科、檔案局、檔案管理部、大學生檔案處、人事代理機構、人才交流中心等,各地方叫法不一樣,具體還需諮詢當地管理檔案機構或畢業學校。
③檔案可選擇保留在學校兩年。國家相關政策,規定畢業生畢業後暫時找不到就業單位的,其檔案可免費由學校保存兩年;兩年之後如果沒有找到接收檔案的單位,學校將檔案打回原籍或派遣至省檔案局。在學校保存的只是你的「學籍檔案」,不是真正發揮作用「人事檔案」,如轉正定級、職稱評定等相關事宜都是由學籍檔案轉換成人事檔案後才能進行的。
④師範類畢業生檔案畢業會派遣至生源地教育主管部門,一般在教育局。
⑤留學人員的檔案一般都存放在留學服務中心或者當地人事代理機構等具有管理檔案權限的機構。
軍隊文職人員的檔案分為人事檔案和工作檔案,由軍隊按照規定權限統一管理,退出軍隊後檔案移交地方。文職人員工作檔案應當與人事檔案實施一體化管理。
①人事檔案
新招錄聘用文職人員的人事檔案,由用人單位在3個月內建立。人事檔案管理的任務要求和權限、職責,以及人事檔案的分類和建立、收集和鑑別、整理、保管、利用、轉遞、信息化建設、戰時管理等具體工作內容,參照現役軍官檔案管理有關規定執行。
②工作檔案
軍隊文職人員的工作檔案,明確由用人單位負責建立和管理,主要包括招錄聘用、考核評價、專業技術資格評定、職務任免、崗位等級調整、教育培訓、待遇保障、獎勵處分、續聘競聘、辭職辭退、解聘退休等內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