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了,浙江財經學院東方學院外語系近百名大學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暑假作業——為奧運志願服務50個小時。學校向每個學生發放了志願服務卡,要求大家在北京奧運會前後利用專業知識積極參與志願服務,完成任務可獲得2個學分。
在這張志願服務卡上,註明了服務日期、服務時數、服務內容、負責人籤字等。東方學院黨總支副書記伏曉紅說,奧運會期間,世界各地的遊客會來到中國,杭州作為旅遊勝地也會接待大量外賓。外語系大學生可以教計程車司機學英語、到旅遊景區為外賓提供義務導遊服務、製作英文宣傳網站等,通過一系列實際行動支持北京奧運會。
據了解,這是東方學院第一次向大學生發放志願服務卡。去年「五一」假期,外語系的大學生就組成杭城計程車司機外語志願服務團,通過錄製英語短片、教授計程車司機英語會話、組織聖誕晚會等活動,幫助杭城的計程車駕駛員學習英語,提高英語會話水平。這個學期,東方學院外語系又成立了雙語志願服務團,成員也由原來的10多個人增加到了60餘人,並新增了杭州景區義務英語推廣、公共運輸英語志願服務等內容。
大三學生趙鎏傑是杭州計程車司機外語服務團發起人之一,他說,當初就是想到奧運會要在中國舉行,才成立這個團隊的。計程車行業作為一個對外窗口,司機如果能與外國遊客進行基本的溝通,不僅為他們提供方便,也能更好地樹立中國的形象,提升杭州的城市品位。
為奧運志願服務活動得到了外語系大學生的熱情支持。大二學生張小慧曾組織寢室同學參與杭州義務英語導遊,她說:雖然我們不在北京,但為奧運服務是可以從身邊小事做起的。大學生曹穎異打算為計程車司機編寫手掌大小的簡單讀本,讓他們「掌上通,會話不用愁」。有的給身邊的翻譯挑刺,規範外語的使用。大二男生方晉在一家書店的廣告中發現,他們把「knowledge(知識)」翻譯成了「knowleage」,覺得很不應該。一位姓江的大學生說了自己的計劃:「召集志願者,教體育愛好者一些經典的英語"加油"詞,讓全世界都聽到賽場上中國的吶喊聲。」(黃曉燕樓江渝陳揚渲) (來源:浙江日報)
(責任編輯:馬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