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廢水處理設備
食品廢水的來源及特性。
第一,來源。
食品工業廢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汙泥、廢油、廢酸、廢鹼及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動植物廢棄物等也應進行無害化處理。食物加工廢水主要來源於三個生產環節。
(1)清潔原料工段。泥沙雜物、葉、皮、鱗、肉、羽、毛等大量排入汙水,造成汙水中懸浮物大量增加。
(2)生產環節。許多原料在加工過程中不能充分利用,未利用部分進入廢水中,造成廢水中有機物質大量增加。
(3)成型部分。為了增加食品的色、香、味,延長保鮮期,採用了多種食品添加劑,部分損失到廢水中,使廢水化學成分複雜。
二是特點。
(1)生產情況隨季節變化,廢水的水質水量也會發生變化。
(2)廢水量大小不一,食品工業從家庭工業的小規模生產到各種大型工廠,生產的產品種類繁多,其原料、工藝、規模等也大相逕庭,廢水量也從幾m3/d到幾千m3/d不等。
食品工業廢水中可降解成分較多,對一般食品工業而言,由於其原料來源為天然有機物質,其廢水中的成分也以天然有機物質為主,不含任何有毒物質,因此可降解性較好,BOD5/COD高達0.84。
(4)大量高濃度廢水。
(5)廢水含有多種微生物,含有致病微生物,且廢水容易腐爛、發臭。
(6)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氮和磷。
第二,設計原理。
在設計過程中本著先進、合理、實用、可靠、經濟的原則,採用先進、實用、成熟、可靠的處理工藝,滿足了水質波動大、水量不穩定的供水要求,保證了汙水處理達標排放。
採用合理的工藝,合理的布局,在提高系統整體效率的基礎上對汙水處理工藝進行適當的優化設計,在保證系統安全、經濟、穩定運行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以最小的投資取得良好的處理效果。
採用運行費用較合理的汙水處理工藝,在提高汙水處理效果的同時,降低設備投資費用。減少操作費用,減少投資費用,為業主帶來最佳經濟效益。
採用先進可靠的工藝設備和自動控制系統,在汙水處理過程中充分實現自動化優化控制,減少管理維護工作量的主要設施和設備有針對性的平面和高程設計,操作管理方便可靠。
在設計中儘量採用節能型低噪電源設備,並採取減震、降噪等措施,防止噪聲汙染。
汙水處理工程整體環境與周邊環境相協調;在工程佔地面積較小的情況下,採用合理布局,優化設計處理工藝。
第三,工藝過程。
民以食為天,食品在人們日常生活中佔有很大的比重,食品加工廢水處理採用「氣浮隔油+水解酸化+接觸氧化+沉澱+過濾+二氧化氯消毒」工藝處理食品加工廢水。廢水先由氣浮隔油池除去其中的油脂和漂浮物,再由調節池調節水質水量後,汙水依次排入水解酸化池和接觸氧化池,再由生化處理後的汙水通過沉澱池沉澱後流入二級過濾器,過濾後的汙水經二次過濾後進入消毒池,汙水通過二氧化氯消毒後達標排放。對每個實際階段進行充分的多方案比較,得出最優工藝方案。
鑑於食品加工廢水有機濃度較低,根據公司汙水處理經驗,只需採用水解酸化工藝即可。水解酸化工藝不需要動力曝氣,因此,水解酸化池可以在不消耗能量的情況下,對有機物進行部分降解,從而降低了操作成本;同時,酸化水解菌可以將大分子的難降解有機物轉化為小分子的易降解有機物,提高了後續好氧處理單元的處理效率,可以大大縮短好氧生化所需的時間。
接觸氧化工藝生物相豐富,生物量含量高,運行時有較高的容量負荷,能夠適應高負荷的衝擊,產生少量的汙泥。因為粘附生物膜載體的沉降性優於活性汙泥,所以有絲狀菌粘附在生物膜上時,不容易產生汙泥膨脹的危害。並且有一定的脫氮除磷作用,保證了出水水質。產泥少,不需回流剩餘汙泥,不易堵塞,運轉順暢,適應性強,處理效果好,便於管理。
第四,設備特性。
密封良好,作業環境良好,持續作業能力強,加工能力大。
產品價格實惠,使用成本相對較低,維修費用極低,維護保養簡單。
各單元組成完整,運行效率高。
完全自動操作,無需專業人員操作即可操作。
本設備以高效生化處理為核心,集生化處理、沉澱、過濾、消毒等單元處理為一體,具有良好的水質處理能力。
設備維修保養說明書。
每天工作時檢查進汙水泵和回流泵,包括水泵的潤滑加料,填料的鬆緊,底閥的密封性比空氣壓縮機的注油等。
檢查空壓機空氣濾水伐是否有上凍,以判斷空壓機是否正常運行,有無雜音和發熱現象。
檢查刮渣機的傳動部分和刮板,在冰凍狀態下是否變硬和斷裂,以免影響使用。
注意絮凝劑的攪拌池不要結冰,經常做小樣本試驗。
檢查各設備閥門管路是否有堵塞現象,避免閥門管路出現堵塞現象,並按要求分別置於「開」或「關」方位。
停機時一定要把水放乾淨,以免結冰阻塞。
第六,設備的操作規程。
操作者應熟悉飛力攪拌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確保馬達電源線正確連接,供應電壓正常。
啟動前應核對值班記錄,現場控制櫃指示開關等。
撥動「手動」檔位,逆時針轉動「分閘」按鈕,按下「分閘」按鈕為開啟鍵,順時針轉動「分閘」按鈕為關閉鍵,在操作時觀察指示燈顯示;撥動「自動」按鈕為關閉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