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知道不該吼孩子,可情緒上來就是忍不住,咋辦?

2020-12-19 寶寶知道

1

這個周六,我忍不住衝橙子發火了。

周六,橙子約了小夥伴下午一起玩,作業打算明天再寫。我說好吧,那周六上午的時間你自己安排。

他自己安排時間的結果,就是不知不覺看了兩個小時的《加油向未來》。

我一直在另一個屋看書寫稿,出來一看這個情況,火氣頓時就竄了上來:

「讓你自己管理時間,你倒好,不管你,你就一直看。你要是控制不好自己,以後就由我們來管你!」

下午出門的時候,我還是挺生氣。

其實我很清楚,自己的火氣遲遲消不下去,是因為最近心裡比較煩,趁著這件事發洩了出來。

明白歸明白,卻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

一路上,我由著自己的性子不停地數落:

「昨天剛說了要保護視力,你也知道看電腦多了對眼睛不好,怎麼就管不住自己?」

「你說今天不寫作業,好,聽你的。你和同學約好一起玩,好,我就幫你們安排活動,儘量滿足你的願望,尊重你的意見,可你呢?連這點事都管不好自己?」

「這兩天你咳嗽,天天念叨你多少遍喝水喝水喝水,你就懶得喝,怎麼看電腦不用念叨?」

我振振有詞地說著,說得理直氣壯,道理好像都在我這邊。

但同時,頭腦裡卻有另一個聲音在說:「這都什麼跟什麼嘛,強詞奪理!你自己不爽,就拿孩子說事,趕緊停!」

我知道這個聲音說得對,努力控制自己閉上了嘴,可心裡還是過不了那個勁兒。

走路的時候,橙子挽著我的胳膊。

其實我心裡很煩,很想說:「別挽著我!」幾次話到嘴邊又生生咽了回去。

我知道,孩子這是在尋求和我的情感連接,我不能推開他。

橙子說:「媽媽,你別生氣了,我下回不這樣了。」

孩子這麼懂事,我心裡更不是滋味。

我知道我應該說:「好吧。」可我就是說不出口。

這一路上,兩個人默默無言。

快到和小夥伴約定的地方了,橙子又說:「媽媽,你別生氣了。」

我不想讓橙子帶著不開心去玩,終於強迫自己吐出兩個字「好吧。」

「耶,媽媽不生氣嘍!」橙子歡呼。

我發現,當我滿心不情願地說出「好吧」兩字後,心裡好像鬆動了些,不那麼較勁了。

看著橙子開心的樣子,我也柔軟了下來。

接下來,我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周六下午。

2

當時,走在路上的時候,雖然默默無言,但我想了很多。

我想到了很多媽媽對我說的話:「我也知道不應該吼孩子,可是在那個時候,情緒一上來,真的控制不住自己,只有吼一頓打一頓才解氣。事後又特別自責後悔。」

真的是這樣,我現在就在體會著這種感覺。

此時此刻,我體會到,我們總是在講,要給孩子愛,要接納孩子,但是,當媽媽自己狀態不好、能量不足的時候,是沒辦法給出愛,沒辦法接納、包容孩子的。

因為這個時候,她自己的愛都不夠用,她連自己都接納不了。

今天衝橙子發脾氣,我自己很清楚,如果橙子的問題佔20%,我自己的原因可以佔80%。

是我自己這幾天心裡很煩悶,一股情緒在身體裡橫衝直撞,找不到出口,這件事就成了導火索。

如果換作我心情好的時候,這件事我會處理得平心靜氣——小孩忍不住多看了一會兒電腦,多大的事啊。

那麼,我們該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把孩子當成情緒出口呢?

該怎麼避免忍不住吼孩子,吼完又後悔呢?

當我們內心能量不足的時候,我們要從哪裡去汲取能量呢?

我自己總結,可以從三個方面努力。

3

第一,通過學習,認識到自己認知的局限性。

很多時候,情緒來源於認知。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走在路上,有人撞到你,你會很生氣,但當你發現,對方是個盲人的時候,你就不生氣了,知道對方不是故意的。

同樣是被撞到,你生不生氣,不在於被撞到這個事實,而在於你認為對方是不是故意的。

我們衝孩子發火,很多時候也是這樣。

我們認為孩子「應該」「必須」如何,而孩子沒有按照我們的想法去做,所以才會發火。

那麼,當我們忍不住發火的時候,提醒自己想一想:

我們認為的「應該」「必須」就一定對嗎?

孩子那麼做,是不是也有他的道理?

世界上的事、所有的人「一定」會按照我們認為的那樣進行嗎?

周六那天下午,我和橙子小夥伴的媽媽聊天,她說,她以前也是忍不住打孩子,情緒來了,好像被附了身,不打一頓出不了這口氣。

後來,通過學習,她發現,自己心目中一直有一個理想的孩子。

當現實中的孩子達不到她理想中的「必須」「應該」的時候,她就特別生氣,就恨鐵不成鋼:你怎麼就做不到?

意識到了這點,她開始一點點接受自己的孩子。

接受他有優點,也有缺點,接受他的小性格、小情緒,接受他的不完美,尊重他本來如是的樣子,不再拿他往理想中的模子去套。

不知不覺中,她的心態變得平和了。

現在,她已經很久不打孩子了。孩子的性格也變得更加開朗,母子倆的關係也好了很多。

我想想自己,這次衝橙子發脾氣,其實也是如此。

我頭腦中設定了一個理想範本:橙子「應該」能控制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時間。

當我發現,橙子沒有達到我的預期時,我就很生氣——你應該做到的,你怎麼沒做到?!

何況,「應該」做到,就「一定」要做到嗎?

我知道自己「應該」早睡,「應該」健身,我做到了嗎?

我自己都不能保證時時達到對自己的要求標準,為什麼要求孩子要完美地做到?

誰沒有意志力薄弱的時候?誰沒有犯錯誤的時候?誰沒有個小心思?

何況是孩子?

這麼一想,可以更理解、體諒孩子了。

所以,當下一次忍不住發脾氣的時候,聽聽頭腦中的聲音,是不是又在說「應該」「必須」「一定」。

當發覺自己的想法中帶有這些字眼時,就要提醒自己了,是不是又在拿一個理想中的樣本來要求孩子?

4

第二,學習學習再學習。通過學習,更了解自己,提升自我覺察,更好地管理情緒。

這幾年,我衝橙子發脾氣的次數少多了。用橙子的話說就是:「媽媽,你學心理學挺好的,變得溫柔多了。」

就拿這次發火來說,雖然我還是沒忍住發火,但整個過程,我一直是有覺察的。

我知道自己的發火有點借題發揮。

我覺察到自己說的話表面上振振有詞,是「為你好」,但實際上是「小我」在發洩情緒。

當我意識到這點時,我控制住自己,停止發洩情緒,讓自己說出「好吧」。

因為時時在覺察,我沒有被情緒帶著走太遠。

其實,嚴格來說,這次我並沒有大聲吼孩子,只是話語中帶了情緒,橙子知道我在生氣。

這種保持覺知、管理情緒的能力就是建立在對自我深入了解的基礎上——知道自己是怎麼回事,知道情緒是怎麼來的,內心就會變得更穩當,不會被情緒裹挾得搖擺不定。

這些,都源於這幾年持續的學習。

學習還可以幫助我們處理內心的糾結和衝突——這種糾結和衝突是很消耗能量的。

我們內心不安定的時候,是無法給出穩定持續的愛的。即使有心,卻無力。

通過自我成長,我們會和自己達成和解,也就意味著和這個世界、和孩子達成和解。

孩子是幫助我們更深入了解自己的天使,養育孩子,是我們第二次成長的契機。

怎麼學?

這個時代,學習的途徑越來越多了,關於自我成長的書和網絡課程有很多。

可以帶著問題,先從一本書、一次課程入手,在學習中,又會發現新的感興趣的內容,就這樣慢慢延伸開來,由點到面,由淺及深,慢慢形成自己的認知架構。

5

第三,多關照自己的身體,通過運動和冥想提升能量。

有沒有發現,當我們情緒低落,或者心力交瘁時,特別容易衝孩子發火,一點點小事就會讓我們變得歇斯底裡,情緒失控。

道理都明白,就是做不到,怎麼辦?

這種情況,說明你需要提升能量了。

運動會提升身體的能量,改善你的狀態。

去跑步、去遊泳、去快步走、去瑜伽,選擇你喜歡的方式去運動,讓身體的陽氣生發出來,能量提升了,心情自然就舒暢了。

身和心是合一的,身體的狀態會影響內心的狀態。

身體能量不足,很容易陷入抑鬱、煩悶的情緒中,把事情想得很消極,鑽進牛角尖出不來。

所以,當忍不住又要吼孩子的時候,先下樓跑幾圈再說,沒準出了一身汗回來,發現自己的孩子還是挺可愛的,不吼不罵也可以解決問題。

我感覺,自己這次衝孩子發火,也和身體狀況有關。

我這段時間因為工作特別忙,一直沒怎麼健身,總感覺身子發沉,情緒低落的周期也長了。我知道,這是身體在向我發出信號:該運動了!

周日下午,寫完這篇文章,我就到公園裡慢跑了一圈,感覺舒暢多了。

還有冥想。

冥想的好處有很多,科學家發現,經常冥想,可以提升能量,緩解焦慮,更容易感到幸福快樂。

冥想還可以強化大腦的前額葉腦皮層,據說很多高僧大德的前額葉腦皮層都比一般人要厚。

前額葉這個地方很重要,它影響著一個人的自控力,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覺察自己的念頭,讓內心生出更多的定力,遇事更冷靜,不會輕易被情緒帶著跑。

那麼,也就不會輕易衝動地衝孩子發脾氣了。

聽起來是不是奇妙?那就試試看吧!

以上這些,與大家共勉。

自我成長這件事,永遠在路上。

- END -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我是小扒扒)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我也知道吼孩子不好,可忍不住怎麼辦
    前幾天有用戶在後臺給我們留言:我也知道吼孩子不好,但是每次都忍不住,請問該怎麼辦?先給你一個擁抱,帶孩子的苦,我們帶過孩子的人都懂。誰不是逼急了,才去吼孩子的。你問出這個問題,說明你也是一個願意反思自己的媽媽,值得尊敬。雖然我們整天寫文章讓大家對孩子耐心點,但其實我自己也吼過孩子。那時孩子大概7-8個月,有一晚因故我一人在家帶寶寶。
  • 忍不住對孩子發火,但吼完就後悔?走好這三步,情緒上來也不怕
    在面對孩子犯錯誤時總是忍不住對他發火,但是每次「吼」完就後悔。每天心情就像是坐山車,一直在發火、後悔中無限循環。網上有個媽媽就實在拿她的孩子沒辦法了。小孩子已經三歲多了,但是做事情不僅磨嘰還特別叛逆,媽媽讓他往東他偏要往西,經常氣得媽媽腦仁疼。現在孩子上幼兒園了,媽媽為了讓他養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就讓他試著自己穿衣服。
  • 不吼孩子忍不住,吼了又後悔!如何治?
    超過90%以上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出現怒吼、發脾氣、打孩子的現象,就好像他們所說的:在那個氣頭上,不吼忍不住,吼了又後悔!吼娃很正常,不用過度自責1、大腦被激怒,導致情緒應急機制啟動之所以我們容易在孩子面前情緒失控、大吼大叫,主要是因為我們的大腦被激怒了,而情緒的變化是與大腦的應激反應息息相關的,一旦被孩子的行為激怒,就容易使得我們的腎上腺素快速分泌,這個時候理智的情緒也被直接跳過,最後就變成了直接吼孩子...
  • 父母情緒管理:明知道發脾氣沒用,為什麼還是忍不住吼孩子?
    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有切身體會,也許你學了很多教育方法,但在自己孩子身上不太好使;明知道這是「親生孩子」,並默念無數遍「親生的,親生的……」,可很多時候還是忍不住又對孩子發脾氣。明知道吼叫用處不大,但還會忍不住衝孩子發脾氣。你以為是孩子惹毛你了嗎??不!是因為你自己,因為你沒有放過自己、接納自己!聽上去是不是有點奇怪?
  • 專治「不想吼孩子,脾氣上來忍不住」這種病!
    為什麼教育孩子我們道理都懂,真遇到孩子犯熊了還是忍不住吼呢?因為我們不曾被溫柔對待過,從小到大都是被吼大的。人一旦情緒失控,就最容易切換到自己最熟悉的模式,也就是我們說的應激反應。我們不喜歡曾經這樣被對待,但不自覺地,面對孩子,我們也成了那個自己討厭的父母。這就是原生家庭的影響,我曾經也被深深影響。
  • 我也不想吼孩子,卻難以控制!做好這3點,成為情緒穩定的父母
    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類似的事情,父母也不想大聲吼孩子,自己也知道這樣對孩子不好,可是情緒一上來,實在控制不住。事後看著孩子委屈巴巴的淚水和小臉蛋,又會覺得這本來也就是一件小事情,自己過分了,沒必要這樣罵孩子,可當時就是忍不住,實在是後悔莫及。
  • 吼完孩子就後悔,可還是忍不住對孩子發火?情緒管理為什麼這麼難
    儘管事後小愛覺得很後悔,可是事已至此,她不知道做出怎樣的補償才能挽回自己的誤會和情緒帶來的麻煩。吼完孩子就後悔,但每次事情發生的時候就是忍不住,作為家長,我們想要管理情緒為什麼這麼難?一、什麼是「情緒失控」一激動就容易吼孩子,這是我們的情緒管理出了問題,換句話說,是我們的情緒失控了,它不受理智等影響,所以我們才會變得衝動,容易鋒芒畢露,像帶刺的玫瑰傷害了孩子的身體也傷害了其心理健康的成長
  • 「明知不該吼孩子,脾氣上來忍不住!」聰明的父母,都在這樣做!
    有時候脾氣一上來就是忍都忍不住啊,吼了孩子,自己愧疚,孩子委屈。既然「河東獅吼」這招沒用,我們更應該用孩子喜歡的方式,幫孩子培養一項核心能力。讓孩子找到方法、積極主動去做,收穫成就感,孩子會更願意與家長、老師合作。常看盒媽家文的朋友們都知道,我已經帶著小盒學了幾年的編程了。
  • 總是忍不住發脾氣吼孩子,應該怎麼辦?
    家長問:總是忍不住發脾氣吼孩子,應該要怎麼辦?首先,先解釋下為什麼父母總是忍不住吼孩子,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種可能:明明知道打罵孩子不對,可總是控制不住自己,難道就招了嘛,當然不是,我給出如下建議:覺察與反思,提升自我最厲害的武器就是這個,通過覺察,認識和了解自己的情緒,通過反思,找到自己負面情緒的根源,當潛意識變成意識的時候,你的理性就會對他們進行重新審視,進而實現改變自己的效果。
  • 我又忍不住衝娃吼了一通!現在後悔了,怎麼補救?
    超長假期,成了吼娃高發期當然,有些家長已經忍不住動手了常看常爸公號文的家長一定知道,常爸是很反對吼娃的,因為吼著吼著就容易變成只顧自己宣洩情緒,而把最應該做的「解決問題」拋在腦後。所以吼娃固然不對,確實應該儘量保持情緒的穩定,但我們也都非完人,萬一萬一真的因為某件事忍不住吼了,如果能緊跟上一套真心誠意的補救措施,既不會讓你陷入無謂的深深愧疚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壞事變好事,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當然,人身攻擊辱罵程度的不在今天討論範圍內)——因為看到你吼完娃的表現,孩子也會有樣學樣,知道自己以後如果跟人發生衝突時該怎麼做
  • 總是忍不住吼孩子?發洩壞情緒,其實還可以選擇這3種方式!
    我認識一位非常有學識和修養的作家,她的女兒剛上小學一年級,有一次,她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儘管她非常想做一個慈母,也知道吼孩子是不對的,但她仍然經常忍不住向孩子發脾氣。看到孩子犯了錯,或者輔導作業時屢教不會,確實很讓人上火,但吼一頓真的有多少效果呢?發洩壞情緒,除了吼,其實還有其他方法。1、直接表達自己的意願當看到孩子做作業時拖拖拉拉的,生不生氣?
  • 總是忍不住吼孩子,大吼大叫完就後悔?用這3招控制情緒很有效
    養育孩子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孩子如果不懂事或者不聽話的時候,家長就可能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甚至會對著孩子吼叫。有許多家長都知道對孩子大喊大叫可能會讓孩子心裡產生陰影,但是有時候情緒上來了又很難控制。今天小編就告訴您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讓自己成為一對溫柔的父母。
  • 缺乏情緒控制力的家長,會教出什麼樣的孩子?別再吼孩子了
    很多父母經常抱怨「孩子不罵不打,3天上房揭瓦」,總是能夠為自己吼孩子找到一個合適的理由:寫作業要吼,吃飯要吼,睡覺也要吼。原因其實很簡單:寫作業磨磨蹭蹭不專心,或者是說了好幾遍仍舊聽不懂;吃飯的時候沒禮貌,或者是不認真吃飯;睡覺的時候總想著玩,孩子不好好休息導致父母也連帶著不能夠好好休息。
  • 為什麼吼完孩子,他轉眼就忘不記仇?知道原因後,很心酸
    現在很多家長因為生活壓力比較大,遇到孩子調皮搗蛋的時候,總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忍不住吼孩子一番。
  • 孩子被吼後為什麼不說話?知道真相後你還敢吼孩子嗎?
    小美剛衝完寶寶在廁所擠出來的泡泡,又看到孩子拿著畫筆在牆上作妖。她一把奪過畫筆,忍不住朝孩子大吼。孩子面對著牆壁,手舉在半空,愣愣地站著。過了好一會,才回過神來,哇哇地哭起來。「你還有理哭?跟你說了多少次,畫畫要在紙上畫,就是不聽。
  • 吼孩子-反省-吼孩子,6點建議,不做一個焦慮媽媽
    家裡兩個孩子一個人帶,說不吼孩子那是騙人的,每次努力控制住情緒,可是還是忍不住吼孩子。每次知道吼孩子不好,但是情緒上來了,完全不受控制。每次吼完後,又特別後悔、自責,每次都在反省-吼孩子-反省-吼孩子……中進行,很多時候感覺自己就是一個「神經質」。不知道各位寶媽有沒有這樣的情況,很多時候都覺得自己不正常了,神經紊亂了。
  • 家長總是忍不住吼孩子,該怎麼辦?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很多家長的耐心似乎也呈現出負增長趨勢,在面對孩子出現的問題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往往吼孩子,覺得聲音大些,嚴厲些,事情才能朝著自己預想的方向發展。其實,家長吼孩子是關心的一種急切地體現,但這種教育方式不可取,時間久了很可能會起到反作用,造成孩子自我封閉、疏遠家長,甚至更加逆反。
  • 父母的好情緒,就是孩子的好天氣
    閨蜜心頭的火氣&34;就上來了,&34;就給了女兒一耳光,孩子的眼淚瞬間飆出!&34;才一會兒的功夫,女兒嬌嫩的臉上就顯出一個紅手印。閨蜜說:&34;閨蜜滿是懊惱,我完全理解她的痛苦和掙扎。我也很愛孩子,可當孩子犯錯的瞬間,也經常氣得失去理智,或吼他或罵他,也打過他,事後又內疚後悔。
  • 吼完孩子就後悔?教育孩子要如何控制情緒?從「情緒覺察」開始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教育孩子的時候,突然就控制不住情緒開始發火,大聲地訓斥孩子。事後想起來卻感到非常自責和後悔,而大多數父母卻不會因為內疚而拉下自尊去與孩子道歉,當下次又看到孩子不聽話時,還是會忍不住衝孩子發脾氣……就這樣,親子之間慢慢就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 孩子被吼後並不「記仇」?了解原因後,父母該學會控制情緒
    文丨茜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其實為人父母都不簡單,既要在外拼搏掙錢,還要抽出時間來照顧孩子,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壓力,所以有的時候父母會控制不住情緒吼孩子。父母難免會有犯錯的時候,其實犯了錯好好的和孩子道歉,很多的事情都很好解決,可偏偏一些家長對著孩子發洩完以後,卻不和孩子道歉,以為沒什麼事,最後導致孩子發生各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