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人類活動的加劇,陸地海拔最低的「死海」正在變得更低更鹹

2020-10-18 地理沙龍

我們地球的表面並不是平整的一塊,而是有高低起伏的,衡量不同地點高低狀況的就是「海拔」。比如以中國為例,我們以黃海海平面作為海拔0米,這樣陸地上不同的地點都和海拔0米做一個差值,來得出不同地點的海拔,比如我國陸地海拔最高的地點位於珠穆朗瑪峰,海拔為8844.43米,珠穆朗瑪峰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地點。

「死海」正在變得更低更鹹

我國陸地海拔最低點位於新疆吐魯番盆地中的艾丁湖,海拔為-154米,也就是位於海平面以下154米,那麼我國的艾丁湖是不是世界陸地海拔最低的地點呢?答案是否定的,世界陸地海拔最低點是位於亞洲西亞中東地區的「死海」,死海的水面海拔約為-430.5米,是世界陸地的最低點。

死海位置圖

當然,「死海」和「艾丁湖」還是有共同之處的,首先兩則都屬於湖泊中的構造湖,死海地處約旦裂谷中,由於巖層之間的張裂,斷裂下陷而形成湖盆構造,裂谷的深度很深,所以形成的湖泊海拔很低。其次,兩個湖泊都位於氣候十分乾旱的地區,死海位於沙漠之中,雖然屬於地中海氣候,但是降水十分稀少,所以周邊水源十分缺乏,才能維持死海的低水位。

死海

不過,我們發現近些年隨著人類活動的加劇,死海作為世界陸地最低點的地位將會更加鞏固,死海的海拔還在繼續降低。因為死海地處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約旦等國的交界處,這些國家的氣候都十分乾旱,水源缺乏,而死海的位於水源來源就是「約旦河」。全長360千米的約旦河,為周邊地區提供了寶貴的水源。

死海和約旦河地圖

周邊國家對於約旦河水源的爭奪和利用日趨加劇,使得流入死海的淡水越來越少,在20世紀70至80年代,死海水面每年下降的幅度大約為0.7米,而到了近二三十年以來,死海水面的下降速度增加到了每年約為1.2米。除了約旦河淡水由於人類利用而減少,還有人們利用死海湖水通過蒸發池蒸發產鹽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死海南部的蒸發池

由於死海只有約旦河水源的匯入,而沒有河流流出,加上氣候乾旱,蒸發旺盛,所以湖水鹽度很高,死海是世界上鹽度第二高的湖泊。死海的含鹽量超過30%,是一般海水含鹽量的10倍,所以死海的水和我們平時接觸的水很不一樣,看起來就是一種稠密的溶液,密度很大,因此能夠輕而易舉的把我們漂起來。

死海湖底覆蓋的鹽層

隨著,死海水位的持續下降,死海湖水的鹽度也將會繼續增加,湖水將會變得更鹹。隨著鹽度的增加,水中的鹽會結晶出來,覆蓋在湖底,在過去的40年裡面,死海湖底的鹽曾每年大約會增加10釐米。在夏季時,湖面會形成一個溫暖的、密度較小的頂層和一個較冷的、密度較大的底層,並形成獨特的相對流動,十分神奇。

死海中漂浮的遊泳者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地球表面比死海更低的地方,低死海8倍,想到達太難了
    說到地球上最低的地方,我們都會想到馬裡亞納海溝和死海,馬裡亞納海溝是地球海洋中最深的地方,深達海平面以下11,034米,死海是地球陸地表面最深的地方,死海表面位於海平面以下430.5米。迄今為止,人們還沒有在海洋中找到比馬裡亞納海溝更深的地方,但是在地球的陸地表面,近日科學家們卻發現了一個被死海海拔低了好幾倍的地方。據英國廣播公司等媒體近日報導,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的研究者們通過衛星雷達數據發現,南極洲有一處冰山峽谷深達海平面以下3500米,比死海的海拔低了8倍多,堪稱地球陸地巖質地表最深的地方,這個峽谷位於南極洲東部登曼冰川下。
  • 死海:湖岸是地球上已露出陸地的最低點,有「世界的肚臍」之稱
    由以色列和約旦共同擁有的死海,是世界上陸地最低的地方。它的湖面低於海平面400米以下。死海是世界上含鹽量最高的大水域,平均含鹽量高於海水的六倍,所以生物在這裡無法生存。死海沒有出口,流入死海的水只有蒸發在炎熱乾旱的空氣中,只剩下些礦物質。
  • 自然之最系列之五:地球上海拔最低的湖泊——死海
    大千世界千姿百態,今天我們來看自然之最系列之五:地球上海拔最低的湖泊——死海上圖紅圈處為死海死海位於以色列、約旦交界,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422米。死海也是世界上最深的鹹水湖,最深處380.29米,最深處湖床海拔-800.112米。死海的成因。死海的形成應該是和板塊運動有關,此處為地球上巨大的裂谷地帶,從死海至紅海,連接東非大裂谷,最終穿入印度洋。
  •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湖,只有-430.5米,最神奇的是人能漂浮在水面
    人類對於湖泊的分類有很多種,有火山湖、冰川湖、堰塞湖、鹹水湖、淡水湖、人工湖等。在世界眾多的湖泊中,有一個很奇特的湖,明明是一個湖,卻被叫成了海,它就是死海。如今死海已成為世界著名的景點,其中的一大特色是人在死海中遊泳不會沉下去,以至於世界各地不會遊泳的人都想去感受一把漂浮在水面的感覺,然而事實上它的體驗感並非人們想像的那樣美好。
  • 盤點五大洲陸地最低點,哪個更令你震驚?
    艾爾湖艾爾湖是澳洲陸地的最低點,位於澳洲中部的艾爾湖盆地,海拔約為負的15米,最為神奇的是艾爾湖神出鬼沒,會隨著季節交替呈現大小不一的形狀,按照總面積算是澳洲最大湖泊,也是一個世界著名的時令湖衛星圖南美洲陸地最低點是阿根廷聖克魯斯省的大窪地,是恐龍化石的發源地之一,海拔低於海平面100米,就是地理學中世界著名的聖胡利安大蕭條所在地。
  • 為什麼跳入死海不會下沉,這些原因你知道嗎?
    陸地上的凹地積水以後形成的大片水域就叫做湖泊。有的凹地是地殼運動形成的,有的是巖石被水侵蝕形成的,有的是冰川摩擦地面形成還有的是泥沙在近海水域淤積使水域封閉或接近封閉而形成湖泊。而在世界上,死海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湖泊,死海是因為地殼下沉周圍被斷開的懸崖圍住而形成的湖泊。正如我們所知道,跳入死海是落不下去的,那麼為什麼人躺在死海水面落不下去呢?因為死海是非常鹹的水體,鹽度是普通海水的十倍多,以至於水的浮力特別大,人躺在水面上是不會下沉的。
  • 科學故事之《海水為什麼是鹹的?》
    小託尼在看兒童科普書,在看到這篇描寫位於以色列、約旦交界,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422米。也是世界上最深的鹹水湖,只有細菌和綠藻沒有其它生物;岸邊及周圍地區也沒有花草生長,故人們稱是為「死海」。的時候,特別好奇為何大海都是鹹的?
  • 海洋科普(1340)| 鹹鹹的海水,淡淡的海冰
    更重要的是,因為鹽分不能像水一樣可以輕鬆地蒸發到大氣中,所以鹽分只能安靜地待在大海裡。時間越長,海洋中的鹽類物質越積越多,海水也就變得越來越鹹。海冰是指直接由海水凍結而成的鹹水冰,進入海洋中的大陸冰川、河冰及湖冰也屬於海冰的範疇。鹹水冰由固體冰和滷水等組成,它的含鹽度比海水低2‰~10‰,但是它的一些物理性質,比如密度、比熱、溶解熱、熱傳導性及膨脹性等都和淡水冰不一樣。
  • 盤點世界七大洲四大洋最低處、最高處和最深處,其中南極洲最奇葩
    關於世界上最低的地方,如果說是陸地上的話,那就是死海了,如果說是海洋中的話,那就是馬裡亞納海溝了。但其實世界有七大洲四大洋,每一片土地和海洋都有它最高和最低的地方,這裡不妨分別介紹一下。先說一下我國最低的地方吧,我國海拔最低點是吐魯番盆地的艾丁湖,湖面低於海平面154米,其實整個吐魯番盆地的海拔都很低,它的面積約5萬平方公裡,但是有4000多平方公裡都低於海平面。
  • 世界上「最鹹」的鹹水湖瀕臨乾涸,再不出發,你就沒機會見到了!
    死海,位於以色列與約旦的交界之處,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而在死海的湖岸,是世界上陸地裸露出來的最低點,所以也被稱為是「世界的肚臍」。從小,我們就從課本上了解到:世界上最鹹的鹹水湖是死海。這其實是錯誤的,死海並不是世界上最鹹的鹹水湖,能排在它的前面的,還有南極洲的唐胡安池和吉布地的阿薩勒湖。甚至在維基百科上的排名,死海也僅僅排在了第六名。當然,死海雖然不是世界上最鹹的鹹水湖,但是絕對可以稱得上是最有名的鹹水湖了。死海的名字,可以追溯到希臘化時代。
  • 世界陸地最低點死海,人跳進去也不會淹死,那為什麼還叫它死海?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科學大白的世界,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死海,去探索它隱藏的奧秘吧。關於死海,我們最常聽說過的一個趣聞就是:即使一個不會遊泳的人跳進死海也不會被淹死。可能在你不知道為什麼之前,會覺得這是一種謬論,海水那麼深,怎麼可能淹不死人呢?
  • IAP海洋鹽度數據正式發布(附下載地址):顯示海洋鹹-淡差異加劇,全球水循環加速
    幾乎所有天氣和氣候現象都涉及水的變化,例如乾旱、颱風、洪水、暴雨、ENSO、降雪等,水循環變化會對人類社會經濟生活產生關鍵影響。在全球變暖背景下,大氣、海洋、陸地不斷升溫,全球水循環到底如何變化?這是一個學科基礎問題。以往研究表明,整體而言全球水循環發生了「乾燥的區域變得更幹,溼潤的區域變得更溼」(即「幹變幹,溼變溼」)的水循環加速趨勢。但水循環強度究竟變化了多少?依然是一個有爭議的科學問題。
  • 中國海拔最低的地方:一年夏天有150多天,熱到你發毛
    中國海拔最低的地方:一年夏天有150多天,熱到你發毛夏季最讓人苦惱的就是太陽的暴曬和持續的高溫,當一年中最熱的那段時間來臨之時,我們最離不開的就是空調了。前幾年還曾發生過這樣的事件:某高校由於學生宿舍沒有空調,引發學生集體晚上睡操場。
  • 研究發現:氣候變化加劇野生動物傳染病
    但冬季正變得越來越溫暖,持續時間也越來越短。」具體而言,西伯利亞、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受影響最為嚴重,其次是歐洲和美國最北部的州。生活在炎熱氣候下的物種患病風險可能稍有下降。科恩說:「總體來看,生活在炎熱地帶——熱帶、亞熱帶或低海拔地區——的物種將繼續面臨更高的寄生風險,但我們已經證實,氣候變化幾乎不可能加劇這種風險,甚至可能略微降低這種風險。」近幾十年間,有生物學家提出假說認為,與宿主相比,病原體對異常氣溫的耐受度更高。因此,氣候變化對宿主的影響將大於對感染宿主的病原體的影響。
  • 一隻雲豹跑到海拔3498米的高山上,為人類敲響警鐘
    這也是有記錄以來,科學家監測到的雲豹活動的最高海拔。在這之前,人們普遍認為雲豹的活動範圍僅限於海拔2300米以下。這隻跑到海拔3498米的雲豹,大大出乎科學家的預料,科學家認為它也為人類敲響了一個警鐘。
  • 地形、洋流和人類活動等因素,加劇了全球氣候類型分布的複雜程度
    為了研究氣候,我們應該從形成氣候的因素角度來入手,影響氣候形成的因素很多,包括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大氣環流、地形、洋流和人類活動等因素。氣候形成因素在上述因素中,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大氣環流三大因素,決定了全球氣候類型分布的基本格局,而地形、洋流和人類活動等因素,加劇了全球氣候類型分布的複雜程度。
  • 位於北美洲北部的「勞倫琴低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高原
    比如我國的青藏高原由於地處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消亡邊界,板塊之間相互碰撞擠壓,總體而言青藏高原內力作用的力量大於外力作用,所以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還在升高,將會繼續保持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稱號。比如位於亞洲南亞的德幹高原,平均海拔約為500至600米;位於南美洲的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海拔在300至1500米之間。世界上海拔最低的高原是位於北美洲北部的「勞倫琴低高原」,該高原圍繞著哈德孫灣,呈馬蹄形形態,海拔多在200至450米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