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月經沒來=沒有排卵=不會懷孕?想得美!

2020-12-25 騰訊網

「產後要不要避孕?」

答案五花八門

但真相只有一個

需要避孕!

其實,即使在哺乳期尚未恢復月經,受孕的風險仍然存在,這與產後首次排卵恢復時間有關。

哺乳期也可能恢復排卵

產後首次排卵恢復時間受哺乳方式、頻次等因素影響,導致某些媽媽認為哺乳期排卵不會恢復,不需要額外避孕。

但產後排卵恢復時間哪有那麼聽話~研究表明,不同餵養方式的媽媽產後排卵恢復時間有近1個月的差別,產後最短恢復時間只有14天,最長6月+才恢復

BUT

為什麼會有產後無需避孕的誤傳呢?

因為有一種產後安全、高效且無需額外避孕措施的避孕方法叫做哺乳期閉經避孕法(LAM),但是它作為避孕方式是有非常嚴苛條件的!

1. 必須在產後6個月內。

2. 產後媽媽還處於閉經狀態。

3. 必須嚴格進行純母乳餵養,按需哺乳

不給寶寶添加任何液體(包括水)和輔食。

同時滿足上述3項時,LAM有效率可達98%。但只要一個條件沒達到,就不能起到避孕作用!

所以不確定是否符合條件的媽媽,乖乖採用其他輔助避孕方法吧!

很多人堅信

月經沒來=沒有排卵

=不會懷孕=不用避孕

聽起來頗有道理

事實是什麼呢?

沒來月經等於不排卵嗎?

排卵和月經根本不是一個東西!

月經來潮前的14天左右(約前後共十天的時間裡)女性發育成熟的卵泡會逐漸向卵巢表面移行並向外突出。當卵泡接近卵巢表面時,該處表層細胞變薄,最後破裂,這段時期稱為排卵期。如果此時卵細胞"邂逅"精子則會結合為受精卵「駐紮」在子宮內;若沒有"邂逅",子宮內膜就會脫落形成月經。

簡單來說,就算產後首次月經沒來,也可能已經排卵,不避孕很有可能意外「中獎」哦~

試想一下,剛經歷十個月馬拉松的子宮,還處於薄軟無力收縮功能較差的狀態。一旦意外懷孕而人工流產,很有可能發生機械性損傷、子宮出血甚至是子宮穿孔。

所以,千萬不要抱著僥倖心理而不避孕哦。

似乎也有道理

懷了就生唄

但是事實有那麼簡單嗎?

哺乳期懷孕能生下來麼?

世界衛生組織(WHO)是這麼說的「女性分娩後應在24個月以後再計劃下次妊娠」

注意是兩年後再計劃下次妊娠,而不是說兩年之內又把二胎懷上咯!

生育間隔時間過短可能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子宮破裂以及早產、出生體重較低、新生兒死亡等不良結局的發生風險。

針對剖宮產女性再次意外妊娠的研究表明:

生育間隔時間在12個月以內,子宮破裂的發生率為4.8%。

24個月以內,子宮破裂發生率為2.7%。

超過24個月,子宮破裂發生率為0.9%。

產後避孕對於防止意外懷孕和延長生育間隔時間非常重要。

產後如何選擇避孕方式?

「如何選擇合適的避孕方式?」

提到避孕,大家都能想到保險套~

這裡就不多做介紹了

不過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遠不止一種

以下這些避孕方法各有優缺點

請各位和醫生討論後

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那一款哦~

哺乳媽媽的選擇

對於母乳餵養的媽媽,避孕方式一定要對哺乳和寶寶的生長發育無不良影響,下述方式均符合要求哦~

非激素類避孕方法

1、哺乳期閉經避孕法(LAM)

LAM已經為大家介紹過了,忘記的同學往上爬梯自行溫習重點!

2、宮內節育器(IUD)

IUD是一種由醫生放到媽媽子宮腔內的避孕裝置,有含銅的宮內節育器和帶藥(孕激素)的宮內節育器。這裡說的非激素類避孕方法應排除帶藥的IUD~

IUD安全高效、長效可逆,不影響哺乳和子宮收縮,正確合理地使用也不會增加產後出血和感染的風險。使用較方便,國內專家共識建議在產後4周以後放置;但伴有產褥期感染的產婦嚴禁使用,因此在放置前需向醫生諮詢並進行體檢。

3、產後絕育術

如果寶寶健康且已完成生育計劃,產後絕育術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男女皆可哦~)。不過一旦實施很難再恢復懷孕。所以進行絕育術前夫妻雙方需充分知情,討論後再做決定。

單純孕激素類方法

1、含孕激素的活性宮內節育器

含孕激素的IUD可以增強避孕的效果;此外,它對痛經、月經過多的女性也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哦。

2、孕激素注射法

醋酸甲羥孕酮避孕針(DMPA)安全、高效、使用方便,起效迅速,一次注射可持續避孕達3個月。WHO推薦哺乳婦女產後6周使用。

但DMPA使用後可能延遲生育能力恢復時間,所以短期內想要生二胎的媽媽慎用。

3、皮下埋植避孕法

皮下埋植避孕法是將一定劑量的孕激素放置在矽膠囊管內,再將其埋於女性皮下,緩慢釋放少量孕激素以起到避孕作用。

該方法安全、高效,不增加產科併發症的發生風險且無脫落風險,有效期可達3-5年。

WHO推薦,非哺乳產婦可在產後即刻埋植,哺乳產婦可在產後6周開始使用。

已有研究顯示,皮下埋植劑對產婦的乳汁量及乳汁中各類成分含量均無影響;產後6周以後放置皮下埋植劑避孕的產婦,對其哺乳的嬰兒,身高、頭圍及發育等也無影響。

4、孕激素口服避孕藥(POP)

POP安全、高效且可在產後立即使用,不影響哺乳且不增加靜脈血栓的發生風險。但這類藥一般有嚴格的服用要求,使用繁瑣,若沒按要求服用避孕效果會大打折扣。

非哺乳媽媽的選擇

非哺乳媽媽可選擇的避孕措施較多,除上述提及到的方式外還可選擇複方口服避孕藥(COC),該類藥安全、可逆、效果好,但過早使用會增加靜脈血栓的風險。WHO建議非哺乳婦女且無VTE(靜脈血栓栓塞症)高危因素者,可在產後3周後使用;哺乳婦女產後6個月後進行使用。

最後小編想強調

體外排精和計算安全期

這些個避孕方式

任何時候都不可靠

快要放假了

希望大家

新年享受美好

「開車」注意安全

審核 | 姚曉英

撰文 | 李昭潤 顧春怡

編輯 | 李妙然

本文原載於「紅房子健康促進微資訊」

相關焦點

  • 產後月經多久來?餵母乳不會懷孕?產後6大疑問解密
    產後月經什麼時候來?純母乳媽媽的月經會比較晚來?沒有月經也會懷孕?相信很多媽媽都對上述問題相當關心,本文就來幫你解答產後月經、哺乳與懷孕的疑惑!未哺乳:不餵母乳的媽媽因為泌乳激素較快下降,所以月經通常在產後的6至10周內就會來。只要持續餵母乳,月經就不會來、也不會排卵?
  • 哺乳期沒來月經就不會懷孕?醫生說這是誤解
    1、對於絕大多數母乳餵養的媽媽來講,母乳餵養期間由於餵奶暫時抑制了我們的大腦分泌相關激素,是不會來月經的,但是少數媽媽會在母乳餵養期間來月經。來月經了還是可以繼續母乳餵養,這不會影響母乳的質量。2、對配方奶餵養的媽媽:如果寶寶從一開始就是喝配方奶的,可能會在寶寶出生後的一到三個月內開始出現月經。
  • 不來月經就不會排卵?排卵與月經之間關係,可能你的理解有誤
    一般正常的月經都會存在排卵的過程,因為卵泡成熟後沒有與精子結合,就會退化形成黃體,促進子宮內膜的增生脫落,從而形成一次月經周期,所以在很多人眼中,有月經必然會排卵,如果沒有月經,那肯定是不會排卵的。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對於月經與排卵的關係,可能很多人的理解有誤。
  • 產後餵母乳,沒月經,為什麼還會懷孕?
    經歷了懷胎十月,寶寶呱呱落地,相信很多夫妻都想要趕快重拾過往的甜蜜,但其實產後避孕是許多新手爸媽容易忽略的部分。有些人聽說『餵母乳的過程中不會懷孕』,也有些人認為,產後月經還沒恢復正常,代表這段時間不會懷孕,這些是真的嗎?
  • 產後不來姨媽就不會懷孕嗎?產婦多久來月經正常?科學告訴你答案
    因為老公也是憋了好久,一次偶爾的放縱,結果意外中招,而當時小樂並不知道,因為自己原本就沒有來月經,在產後的第4個月,她感覺自己經常有些頭暈、嗜睡的症狀,明顯跟之前不一樣。這樣次數多了,她一對照自己懷孕時的徵兆,覺得自己會不會是中招了。於是買了測孕試紙一測,果不其然,小月這下懵了。
  • 產後愛愛一定要注意,沒來月經,也有可能會懷孕!
    一個朋友最近遇到了煩惱,因為她懷孕了,關鍵是她生了寶寶後還沒有來月經呢。不光她,我身邊還一個也是如此,她歲數大了,說起當時剛生了孩子3個來月吧,因為還沒有月經,恢復愛愛之後也是沒有注意,因為根本想不到會懷孕。當時懷上後出現孕吐反應,還以為是胃出了問題,到醫院找了個熟人檢查,人家在拍片前想到了有可能是懷孕了,所以先讓她去做B超,結果真得是懷孕了。當時她和老公都驚呆了。
  • 懷孕了會不會來月經 月經前幾天懷孕了會不會來月經
    懷孕了會不會來月經目前因為排卵有問題而無法懷孕的女性有很多,這屬於一種很常見的不孕症,針對性的治療方法是選擇人促性素或者尿促卵泡素的藥物促進排卵,可以有效的提高懷孕機率。那麼,吃促排卵藥沒懷孕會不會月經推遲?促排卵藥一般吃幾個月?今天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 排卵可比月經來的早……
    認為沒來月經就代表不用避孕?母乳餵養會抑制排卵,受孕率低就能僥倖?不來月經 ≠ 不排卵產後第一次排卵,經常發生在第一次月經之前,所以很多的新媽媽,認為不來月經就不用避孕。一般無母乳餵養的媽媽,產後首次排卵的時間大概在45-94天,但是部分情況也有25天就排卵。母乳餵養的媽媽,相對來說排卵會受到抑制,但不代表排卵完全停止,只有滿足以下條件,才可能出現哺乳期閉經。
  • 產後第一次月經何時來?
    而產後第一次月經的量則不一定,有的人多,也有人極少。母乳餵養的產婦,則可能會有很晚的,有產婦表示在產後第18個月才來,這可能是哺乳使體內泌乳激素上升,抑制排卵,所以月經沒來。  不過,這並不代表全部人的狀況。
  • 產後多久才會來月經?來月經對媽媽乳汁有何影響?
    產後多久才會來月經?來月經對媽媽乳汁有何影響?產後的月經異常都有啥?沒來月經就不用避孕嗎?關於產後月經的問題都在這裡!能夠解答你的所有疑問!新媽準媽快來收!一、產後多久才會來月經?如果媽媽沒有餵奶,月經通常在產後6~8周內會來。研究資料顯示,沒有哺乳的產婦,有40%在產後6周恢復排卵;到了產後8- 12 周,還沒有恢復排卵及月經的產婦大約只佔35%。
  • 懷孕後會不會來月經 懷孕後會不會來月經的感覺
    懷孕了會不會來月經很多女性都擔心月經之後同房會懷孕的問題。其實每個女人都有安全期和危險期的。一般在安全期裡面同房,懷孕的機率也會比較低的。在危險期裡面同房懷孕的機率就會高了。那麼月經完後第二天同房會不會懷孕?月經乾淨第二天同房會懷孕嗎?
  • 產後月經來的早好還是晚好 自然流產後月經來的早好還是晚好
    產後幾天可以喝鹹湯不論是我們身邊有生完寶寶的媽媽,還是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的橋段,雞湯、骨湯、魚湯……很多產後媽媽在月子期間都會選擇喝湯來補充營養和刺激乳汁分泌。那麼,產後是不是要馬上喝湯?產後營養湯中別放鹽?產後媽媽只喝湯不吃肉呢?今天,小編就為您盤點這產後喝湯的6大錯,快來看看你中招了沒。產後可以馬上喝湯?錯!
  • 產後月經來的早好還是來的晚好?真的影響母乳質量嗎?
    一、時間:產後月經來的早VS來的晚1、產後大姨媽,最早有多早——1個月沒錯,就是孩子剛滿月的時候,大姨媽就如期而至了。當然,這是在媽媽沒有哺乳、身體各方面狀況良好的情況下才會出現的,如果說產後堅持哺乳,那麼月經一般不會那麼早來。
  • 產後來月經,來得早好還是晚好?
    來大姨媽的痛,很多女性朋友都恨得牙痒痒的,好在,懷孕之後又一年的時間和這位煩人的「親戚」暫別,太爽了!不過,在產後,又要開始迎接這位大姨媽了。那麼,產後什麼時候來月經才算正常呢?月經來的早好還是來的晚好?
  • 月子期間不來月經,就不會懷孕?
    作為一個初出茅廬的母親,小林(化名)從懷孕到生孩子一直都是懵懵懂懂,一知半解,雖然生完孩子後身體恢復情況不錯,但醫生在產後檢查時發現,小林居然又懷孕了。她自己也很困惑,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自己也沒有正常來月經,為什麼會再次懷孕?
  • 產後多久會有月經?來月經還能哺乳嗎?
    產後月經恢復是一個自然的生理現象,早的可在滿月後即來月經,晚的要到產後一年才恢復。通過了解產婦產後月經恢復時間,可以初步了解產後恢復排卵情況,並採取避孕措施,以防意外懷孕,造成不必要的身體傷害。其中,產後月經的恢復與媽媽有無母乳餵養關係最大,哺乳時間越長,嬰兒吸吮乳頭的次數越多,吸吮力越強,母親體內的催乳索水平就越高,抑制月經復潮的作用就越大;相反,月經來潮就較早。相比之下,母乳餵養產婦的排卵恢復時間最長,混合餵養次之,人工餵養排卵恢復時間最短。
  • 人流當月,沒來月經就不會懷孕?吃虧的不在少數
    小楠剛做了人流不到一個月,就又懷孕了,為此她氣呼呼地跑到醫院質問醫生,是不是她的人流手術沒做好,咋沒來月經就懷孕了呢?醫生淡定地問她,不是讓你一個月之內禁止同房嗎?她有點理虧,又沒來月經,我就認為沒排卵,結果就杯具了。
  • 產後多久來月經?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產後,「大姨媽」的旅遊假期也快結束了,隨時準備回歸,但是她不會給你一個預期,而是突然破門而入,讓你猝不及防。在產後門診常常會聽到一些媽媽憂心地說:「我怎麼剛出月子,大姨媽就來了,好擔心身體有什麼問題?」還有些媽媽說:「我一個多月後來了一次,幾天就結束了,現在產後半年了還沒來,真是怪了!」
  • 產後月經什麼時候來,還可以哺乳嗎?真相是……
    布穀媽挑選了幾個常見的產後月經問題,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問題1寶寶現在7個半月了,月經還沒有來,哺乳期會來月經嗎?哺乳期會來月經,對於母乳餵養的媽媽來說,排卵的恢復受母乳餵養頻率和持續時間的影響。純母乳餵養的媽媽通常在首次月經後排卵,而混合餵養的媽媽比純母乳餵養媽媽早一點恢復排卵。一般情況,產後超過6個月就可能要來月經了,一般純母乳餵養恢復月經時間是產後6-14個月。
  • 產後什麼時候來月經才是正常的?裡面的學問不能小瞧
    為什麼有些寶媽月經來的那麼早呢?如果寶媽沒有母乳餵養,又加上身體素質各方面比較好,相應的來月經的時間比較早。而且來月經比較早,說明寶媽身體的各個機能都儘快恢復了,排卵也開始正常了。提示:沒有母乳餵養的媽媽,月經通常在產後6-8周內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