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踐行主題教育
用於區分學生視力程度的「愛眼絲帶」入課堂;老師創新引進「亮眼操」在各個校區推廣;重點監控三、四年級學生視力「敏感期」確保視力不下滑……「呵護孩子雙眼,讓他們擁有光明的未來」,已經形成了白家莊小學內在的一種文化。每一名師生都能站在尊重生命的高度理解、愛護眼睛,並將愛護眼睛形成一種習慣、一種素質。
白家莊小學每個學生佩戴的「愛眼絲帶」,已經有14年的「歷史」。絲帶分為三種顏色:雙眼視力均在5.0以上的學生佩戴綠色絲帶,提示繼續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視力在5.0屬於邊緣視力的學生佩戴黃色絲帶,提示應該時刻關注用眼習慣,階段性複查視力變化。視力在5.0以下的學生佩戴紅色絲帶,提示時時都要高度重視,密切關注使用規範的讀寫姿勢。
「通過絲帶可以促進學生愛眼習慣的自主建構、自我培養,並且起到預防、預警在每一節課的作用。」白家莊小學校長祖雪媛介紹,絲帶不僅能夠有效地通過學生自我調節規範書寫姿勢,更有助於學生脊柱的生長發育,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讀寫習慣,最終達到「戴是為了不戴」的目標。
學校的程淑娟老師創新引進了「亮眼操」,通過每天五分鐘科學的眼動使學生減輕視覺疲勞。經過調研,程老師所教的任何一個班級,視力的不良率和新發率都極低。隨後,這套「亮眼操」在其他校區紛紛推廣。
面對三、四年級學生處於的視力「敏感期」,白家莊小學也「尊重差異」。祖雪媛校長表示,三、四年級的學生有「一增一松」的兩個特點,一增是學生在寫的方面正處於從不寫到寫再到寫的多一些的轉變。松是指學生在低年級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習慣,此時他們對用眼好習慣的自我管理開始有點放鬆了,老師、家長對視力的關注度也沒有低年級高,所以這個年級也是監控的重點。
白家莊小學通過多種有效的做法,使得學校的學生近視率逐年降低。而這樣的做法,只是朝陽區教委進行全區近視預防工作中的縮影。朝陽區已在全市範圍內率先建立起「北京市視力健康教育活動中心朝陽分中心」、「北京市學生視力宣傳活動中心朝陽分中心」,實現了市、區兩級工作機構的縱向貫通。並且在全區範圍內推廣白家莊小學、朝陽實驗小學等學校在近視防控工作中的亮點和經驗。
「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朝陽區教委副主任孫迅說,朝陽區教委創新工作機制,形成內部「三預」防控系統。
比如,結合「京十條」,提出課內、課外、校外等針對學校、教師、學生、家長、教育管理部門的具體要求,通過多途徑措施預防近視。此外,統籌各學段主管部門加強相關要求,體育主管部門倡導網球、桌球等體育技能學習,德育主管部門將近視健康教育納入師德培訓中;針對不同級別的預警學校提出「幹預菜單」,對戶外活動、眼保健操、體育鍛鍊、作業安排、課堂電子產品使用等方面加強分級指導,並開展專項督導,將整改情況納入學校年度績效考核。
文/本報記者 蒲長廷 供圖/朝陽區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