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忒咪媽(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個人分享轉發)
臨近預產期,對於即將待產的孕媽媽來說,準備待產包,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過程,但是目前市場上的母嬰用品,類目紛雜繁複,很多孕媽因為沒有分娩育兒經驗,很容易花大錢,走彎路。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作為孕媽,因為內心充斥著對寶寶的愛和在乎,所以雖然叮囑自己,一定要有理智的選擇購買,但是一踏進母嬰店,很容易被導購員的三寸不爛之舌所「忽悠」。
最終,空著手進去,卻滿坑滿谷的出來!
所以今天,忒咪媽媽就帶大家走進待產包的「奇妙世界」吧,幫你做好待產包規劃,才能省錢避雷又無雞肋。
待產包清單指南「2篇」,教你一目了然去準備
入院生產篇提到入院生產所準備的物品,其實真正要帶到醫院的並不多,在醫院去待產的這段時間,主要是要準備一些必需品。
①入院證件及重要的財物
孕婦身份證及其複印件、孕婦孕檢病歷、生育保險證明、醫保卡、生育證明等等。
當然,對於要分娩的孕婦來說,要帶上一定的錢物,方便及時提取,還有一些雜物,比如說洗漱用品等等。
②衛生用品
當然,對於即將分娩的孕婦來說,衛生用品是必不可少要準備的了,一般情況下,包括:一次性產褥墊、一次性內褲、一次性馬桶墊、產後衛生巾、孕婦專用綿柔紙、消毒溼巾、紙巾、防溢乳墊等等。
③食物
在待產時,因為要耗費巨大的體力,以及在分娩結束後,可能一部分孕婦需要及時攝取營養,所以待產包裡,最好放一些容易被吸收的高營養、高能量的食物,
比如說:巧克力、功能飲料、水果等等,當然別忘了帶上吸管,有些孕婦因為是剖腹產,行動不便,吸管就變得格外重要。
寶寶出生篇①寶寶衛生/飲食用品
寶寶出生後的一段時間,因為還不能即刻出院,所以一些東西還是要提前放在待產包裡。
比如說:新生兒沐浴用品、尿片、嬰兒帽(出院可用)、配方奶(母乳餵養時,有時前兩天也會用到)。
②寶寶生活用品
寶寶的生活用品就包括衣服、帽子、被褥等一系列的用品,尤其是寶寶出院時,我們要給寶寶準備一套衣服,在醫院時,寶寶的一切生活起居,會由醫院去幫助我們,做好護理。
當然,關於坐月子期間所用的一些物品,其實在出院之後再去準備,也不遲,到時候可以讓家人專門去採購。
除了我們必須要購買的一些用品之外,在準備待產包時,有些孕媽也容易被忽悠,所以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有這麼幾種物品,很雞肋,不用購買哦。
這幾種用品很「雞肋」,甭管導購如何忽悠孕媽也別買
1、護臍貼
大家都知道,寶寶的臍部是很重要的一個部位,所以不少母嬰店,都以此作為噱頭,大肆的宣傳。
但事實上,在寶寶出生後,醫院會專門對寶寶的臍部進行處理和護理,我們要做的就是注意,別讓寶寶臍部沾水就可以了,因此這種東西買了也會很雞肋,甭管導購如何忽悠,也別買。
2、嬰兒枕
有一些母嬰店,打著讓寶寶睡出好頭型的旗號,售賣一些嬰兒枕頭,但是大家要知道,寶寶在6個月之前,其實是壓根用不上枕頭的。
想要睡出好頭型,不如在寶寶睡覺時,注意觀察寶寶的睡姿,及時挪動寶寶的頭部,幫助更換方向,這樣寶寶的頭型,會睡得很漂亮。
3、防抓手套
小寶寶的天性,都喜歡亂抓亂咬,小手隨時鼓搗個不停,所以很多寶媽害怕孩子抓傷自己,在導購的忽悠下,就買了防抓手套。
但事實上,防抓手套,不但沒好處,壞處還不好,一方面限制寶寶的手指活動,對於觸覺等感官發育,有很大的阻礙,另一方面,有些材質的手套,容易脫落,纏住寶寶的手指,對寶寶健康有很大的潛在危險。
上述的這些物品,其實買了之後,就會發現和雞肋,所以在導購員大肆宣傳的時候,一定要理智的Say no。
忒咪媽媽對你說:
當然,科學育兒的基礎,就是要合理的挑選母嬰產品,否則壓箱底不說,有的還會給孩子帶來身體傷害,在這裡,大家有什麼準備待產包方面的疑問,也可以隨時問我,我一定認真回答哦。
今日話題:
最後也想問問大家,你們都購買過哪些「雞肋」母嬰用品,歡迎留言討論,給正準備待產的孕媽媽們提個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