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歌這種藝術形式在今天仍然需要

2020-12-25 煙臺大眾網

  專家在「民智兮國牢——南通近代校歌文化與精神論壇」上倡導校歌回歸校園——

  校歌這種藝術形式在今天仍然需要

  「天之生人也,與草木無異,若遺留一二有用事業,與草木同生,即不與草木同腐。」當耳畔響起由近代實業家、教育家張謇作詞、其嫡孫張緒武制譜的歌曲《草木吟》,內心被歌詞以及音樂的感染力震撼著,「民智兮國牢——南通近代校歌文化與精神論壇」隨之在南通大學啟幕。

  「民智兮國牢」取自1904年由張謇作詞、音樂家沈心工作曲《通州師範學校校歌》中歌詞。《通州師範學校校歌》為中國近代校歌之始,以此為題,旨在強調校歌啟迪民智之功用。

  提起南通近代校歌,不得不提到張謇。二十世紀初,張謇懷揣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的「近代夢」,以「父教育,母實業」的理念引領創辦了新型學校370多所。他認為,「校訓和校歌為一校精神所寄頓之物」,率先為他創辦的十所學校創作了校歌。在他的引領下,南通的新學校,甚至一些舊學堂也紛紛仿效創作校歌。

  據人民音樂出版社副總編輯杜永壽介紹,南通近代校歌時間跨越清末民初至上世紀40年代,題材範圍廣,不僅有《海安角斜小學校歌》《如東縣顧高橋小學校歌》《城北小學校歌》《通州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歌》等讚美學校的,亦有《南通縣中校歌》《通州師範學校校歌》《通州女子師範學校校歌》《海安鳳山小學校歌》等提倡讀書啟智的。由於年代的關係,大多數都採用文言文,旋律主體偏重舒緩。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對學校來說,僅僅局限於傳承文化知識遠遠不夠,啟迪民智似乎更為重要。《尚書-堯典》中有名句:「詩言志,歌永言。」孔子也認為,一個人的成長「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因此校歌就不僅是一個學校的精神載體,更吹響了一個民族走向富強的有力號角。「音樂藝術除具有審美功能外,還是激發人鬥志的一種表達形式,也是凝聚一個民族認同的方式。親耳聽到校歌的吟唱,仿佛回到百年前,腦海中浮現出年輕的少年們奮發圖強的場景。」在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會長、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方李莉看來,校歌這種藝術形式在今天仍然需要,因為當很多人唱響同一首歌的時候確實能激發無限熱情。

  「音樂的內容,即所承載的『道』很重要,如果失去『道』的制約,以欲忘道,則惑而不樂,流為靡靡之音了。」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總編輯徐蕾認為,校歌濃縮了一所學校的歷史和文化,凝聚著學校的理想和追求,反映了學校與時俱新的時代特徵,雖然旋律各異、意境不同,卻承載著共同的時代精神之道、民族精神之道、大學精神之道,如竺可楨所說:「校歌為一校精神之所附麗。」

  論壇上,由南通大學民間音樂研究所所長詹皖歷時兩年整理完成的《民智兮國牢——南通近代校歌歌曲集》備受關注,書中共收錄南通近代校歌69首。「這69首南通近代校歌,時代久遠、歷經滄桑,很多校歌只剩殘本,詹皖或翻閱資料,或拜訪耆宿,或奔走在鄉野田頭,先後奔波逾千公裡,拜訪了30位80歲至百餘歲的老人,或聽吟錄唱、整理歌詞,或採錄記譜、修復考證,書中有些校歌資料是歷史上沒有公開刊印或出版過的原始詞譜,極其珍貴。」徐蕾認為,這本書是一部珍貴的近代校歌音樂文獻集,是我國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相關焦點

  • 中國高校校歌TOP排行榜,浙大文言文校歌榮登榜首
    ,而大學校歌更是伴隨著我們走過那段美妙的歲月的一部分。近日,教育部新聞辦公室在其官方微博公布了「最受歡迎的高校校歌TOP10」名單,引起網友熱議。其中,浙江大學的文言校歌高居榜首,復旦大學校歌「復旦復旦旦復旦」和中國傳媒大學校歌「年輕的白楊」位列第二和第三。網友力挺:我浙威武!高校十大校歌排名引爭議自從高校十大校歌榜單公布後,引起各大高校學生的討論。
  • 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開展藝術課程,原創校園劇《最美校歌》精彩上演
    9月21日,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薔薇話劇社歷時一年打造的原創校園劇《最美校歌》在京上演。該劇以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2007屆9班師生參加原創校歌徵集活動為故事原型,再現了當年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共同努力下,作品最終受到一致認可,被確定為校歌的動人故事。
  • AKB48為京都造型藝術大學20周年演唱新校歌
    搜狐娛樂訊 由音樂製作人秋元康擔任副校長的京都造型藝術大學校歌《59級架橋》,也是由秋元康本人負責作詞。而由他打造的偶像組合AKB48,在該大學的學園祭上首次披露了這首校歌。  該大學本來一直沒有校歌,不過明年即將迎來創建20周年,所以這次特意請秋元康寫下校歌。
  • 今天,讓我們再次唱響浙大校歌!
    (原標題《今天
  • 帶你揭秘校歌經典!
    課程將立德樹人融入到美育建設的全過程,通過創新和拓展「第二課堂」內涵,構建「三全育人」大格局,以藝術展示和實景拍攝的形式,從「大美育」的思想理念出發,涵蓋音樂、樂器、舞蹈、影視、語言、美術、書法等各個方面,採取學校老師自編自導、學生自主演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方式,按照學生需求設置課程主題,在開展通識拓展特色課程中培育真
  • 發現於復旦圖書館 安徽大學74年前校歌重新啟用
    一首塵封了74年的老校歌,即將被安徽大學的師生們廣為傳唱。昨日,安徽大學發布公告,正式確認這首於2006年10月在復旦大學圖書館被發現的原校歌為安徽大學校歌。  據安大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安徽大學原校歌創作於1933年學校創建時期,由時任省立安徽大學校長的程演生先生作詞,並由《春江花月夜》的曲作者、被音樂史家稱為中國現代音樂奠基人的蕭友梅先生作曲。  校歌樣式為四部合唱曲,歌詞全文:「潛嶽蒼蒼,江淮湯湯。夏商肇啟,雍容漢唐。文化丕成,民族是昌。莘莘多士,躋茲上庠。潛嶽蒼蒼,江淮湯湯。緬懷先哲,管仲蒙莊。高文顯學,宋清孔彰。
  • 2017中大迎新 | 校訓·校歌·校徽
    今天是新生入學的第二天對於各位萌新來說除了儘快熟悉校園環境了解中大的校訓、校歌、校徽
  • 徵集令 | 共譜新校歌,共創校慶主題曲
    (一)南昌大學校歌1.集中體現學校的辦學歷史、辦學理念、辦學特色和精神內涵等。2.主題突出,創意新穎,立意深遠;旋律優美,節奏明快,易於傳唱,催人奮進。3.校歌曲譜應為簡譜或五線譜,歌詞須寫在相應音符的下方。
  • 中國最美校歌MV發布:能聽懂算我輸
    惟學無際,際於天地……《浙江大學校歌》曾被評選為「最美校歌」、「最受網友歡迎的高校校歌TOP1」。該校歌創作於1938年,由應尚能譜曲、馬一浮作詞,歌詞全以文言著成。文理艱深但含義深遠。據說每看一次,都會有新的感悟和理解。
  • 校歌大賽初賽|校歌嘹亮,初展風採
    揚州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師範學院)學前教育學院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teachers ' College) College of preschool education為豐富校園生活,展現校園文化風採,促進學校藝術教育活動的普及與提高
  • 《山東科技大學校歌》獲最美校歌「最佳製作獎」—新聞—科學網
    山東科技大學表演的《走出沼澤》 近日,「青春之歌2017——中國教育電視臺首屆最美校歌音樂電視頒獎晚會」在北京隆重舉行,由我國著名詞作家孟廣徵先生作詞、山東科技大學藝術學院劉壽臣教授作曲,校電視臺編輯製作的音樂電視
  • 日本傳統藝術形式指南
    幾個世紀以來,日本傳統藝術形式一直是迷戀和靈感的源泉,不僅在日本,而且在國際上。這部分是因為,除其他事項外,幾乎任何人都可以欣賞他們簡單的美。從花道藝術到優雅的茶道,這裡是我們對日本傳統藝術形式的指南。
  • 吳寧一校:升國旗校旗 唱國歌校歌
    「升旗儀式現在開始……升國旗,奏唱國歌……升校旗,奏唱校歌……」1月18日8時30分,吳寧一校全體師生在操場上參加升旗儀式。與以往不同的是,本次升旗儀式加入升校旗的環節。  升旗儀式,是學校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途徑,是學校少先隊組織實施德育的「大課堂」。從本周開始,吳寧一校完善升旗儀式,通過儀式來薰陶學生的榮譽感,培養師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 登上央視的北洋校歌是這樣的......
    1934年,中華大地被戰爭的陰雲所籠罩,當時的北洋大學,面向全校徵集校歌。校長李書田希望,這首校歌唱出時局危難、唱出家國興亡、唱出北洋師生於家危國難之際的擔當。抱定這樣的精神信念,李書田找到當時中國音樂界的兩位大家蕭友梅和廖輔叔,請兩位大師以北洋大學之精神風骨,殫精竭慮、譜寫校歌。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時代背景下,北洋大學校歌誕生。
  • 瓊州學院公開徵集校徽校旗校歌 優勝者獎萬元
    南海網三亞7月29日消息(南海網記者劉麗萍 通訊員卓越)7月29日,瓊州學院發布信息,將面向社會公開徵集校園文化建設設計方案,包含校徽、校旗、校訓、校歌、校園樓宇命名等。各設計方案均設優勝獎1名,獎金10000元,優秀獎3名,獎金3000元,所有獲獎作品頒發證書。
  • 繪畫的藝術形式有哪些
    如果從地域上分,繪畫可分為東方繪畫和西洋繪畫,如果按照技法和工具材料的不同來劃分,繪畫可分為水墨畫、油畫、版畫、水彩畫、水粉畫、素描等畫種,如果按照題材內容的不同來劃分,繪畫可分為人物畫、風景畫、風俗畫、靜物畫、宗教畫、花鳥畫等,不同類別的繪畫形式,由於各自的歷史傳統不同,都有著各自獨特的表現形式與審美特徵。
  • 營山中學故事-永遠的校歌
    我心裡一動,知道寫黑板報的人讀過汪曾祺的小說《徙》,且被文中這一首產生於二十年代的蘇北縣城的小學校歌打動了。這篇文章我在幾年前也讀過,那時,我沒覺得文章有什麼特別之處,至於這首校歌,也僅僅當作了一篇文章的必要素材。所幸的是,幾年後再見,居然還能記起來。然而這次,這首歌給我的感覺很不一樣,那種淋漓大氣與濃鬱的古典之風撲面而來,讓人一下子感到需要仰望。
  • 紀念館設計需要用到的藝術美形式法則有哪些呢?
    提到紀念館設計,在設計之前肯定是需要了解紀念館展示的目的,其實紀念館展示的目的不外乎有以下三種,一種是展現,給參觀者展示一些內容使之欣賞與了解,推動教育普及;第二種就是傳遞一些比較新潮的信息;第三種就是給人提供快樂的場所,讓參觀者得以享受文化帶來的樂趣。
  • 同學,你的校歌還記得嗎?今天唱起來
    一段共同的美妙旋律 你還記得當年師生同唱校歌的情景嗎? 你還能哼唱出你們學校的校歌嗎? 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 我們準備了一場校歌展播 校歌展播 蘇州市立達中學校 蘇州市立達中學,前身為江蘇省蘇州中學初中部。
  • 四川大學校歌知多少?
    大學校歌是學校文化傳統和精神的重要體現,四川大學歷史上曾經有過多首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