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成長的奧秘在哪裡?作為湘牽工業的「靈魂人物」,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陳獻忠的答案是:「沉澱」二字。
◆只有沉浸主業,才能集中精力,不偏方向;
◆只有沉穩布局,才能抓住商機,順應市場;
◆只有沉積人才,才能創新創造,增強內生動力。
不管是主營業務、企業文化,還是人才培養,都需要時間的沉澱。沉下心、認準道,發揮工匠精神,才能歷久彌新。
在位於湘潭市北二環線的雨湖區先鋒工業園內,湘牽工業靜靜地佇立在路旁。就是從這裡,這個佔地60畝的企業內,一臺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全國首創的各類牽引電機車從湘潭走向了全國、走向了世界。
中國第一臺30噸空調架線式變頻電機車、中國第一臺6噸PLC雙機牽引架線式電機車、中國第一臺20噸無人駕駛變頻電機車、湖南省首臺45噸隧道施工電機車編組……這一連串耀眼的成就和業績背後,蘊含著一個人的辛勤耕耘,這個人就是陳獻忠。
時間回撥到1991年。當時正值經濟體制轉軌,由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畢業後從事礦山機械銷售的陳獻忠敏銳地察覺到,由於市場開放,民營礦山裝備蘊藏著廣闊的市場。於是,他毅然離開原有銷售公司,決定進軍礦用電機車行業。
要生產牽引電機車,首要需解決的是技術問題,而當時電機車技術人員都壟斷在國有大型企業。於是,陳獻忠多次拜訪電機廠退休的高級工程師。最終,有一位工程師被他的執著所感動,同意幫助解決機車技術問題。憑藉著嚴格的生產技術標準和一絲不苟的工作理念,陳獻忠帶領企業技術團隊成功突破了一道道難關,迎來了一個又一個權威認可。1998年,陳獻忠註冊成立湘潭牽引機車廠,開始專業從事礦用電機車及配件的生產和銷售。
經過努力,公司很快拿到了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通過了國家礦用產品安標中心安標認證,並取得了防爆電器安全生產許可證,發展逐步走上軌道。
當人們還沉浸在平穩發展的喜悅中時,陳獻忠已經開始思考企業的長遠發展。他提出,創新可以為企業成長注入新的活力,必須開發高附加值、高效、安全的礦用牽引電機車,才能真正做大做強。
在陳獻忠的引領下,公司投入大量人力、財力、物力進行研發,組織技術研發團隊,高薪聘請尖端技術人才,嫁接外部資源與知名院校進行合作,緊跟市場發展步伐,穩紮穩打,在產品更新換代和技術附加上取得重大突破。
目前,湘牽工業主要生產2.5噸-18噸蓄電池式斬波、變頻調速電機車;1.5噸-30噸架線式斬波、變頻調速電機車及電機車各種配件。2014年,轉型生產隧道施工用電機車編組產品,類別涵蓋了45噸、55噸新能源電機車編組。多年來,企業一直保持20%-30%的增長態勢,2019年實現產值2.3億元。今年計劃實現產值2.5億元。
不斷的開拓創新,賦予了湘牽工業無限的生機活力。
礦山開採是高危行業,嚴重威脅廣大礦工兄弟的生命安全。2010年,陳獻忠提出,要以「實現全球礦工兄弟的生命價值」為宗旨,研發無人駕駛機車。而這一個課題,當時在我國仍處於空白。
面臨嚴峻挑戰,陳獻忠邀請湖南科技大學的專家教授上門指點,強化與科研院所技術團隊溝通,並與北京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無人駕駛系統。為讓無人駕駛變頻機車實際可行,陳獻忠整日與技術人員在試製現場溝通,修改圖紙、測試數據,還多次前往安徽銅陵冬瓜山銅礦,深入井下,實地測試無線信息接收系統。終於,2011年12月12日,國內第一臺20噸無人駕駛變頻電機車正式在湘潭牽引機車廠有限公司下線。
研發成功的喜悅還沒有完全消散,一個更大的考驗接踵而來。
2013年國家出臺文件,確定了小煤礦關閉退出機制,同時,對13類煤礦堅決淘汰和關閉。國家的產業政策導致了湘牽工業原有業務急劇下滑。
面臨市場的轉變和產業政策的轉向,陳獻忠清醒地認識到「公司必須轉型」,得依託多年的技術積累,尋找新的市場領域,實施新的產品發展策略。幾經分析研判,湘牽工業決定調整經營方向,開發盾構施工用電機車組,暫停公司鍋爐和壓力容器的生產製造,由煤礦裝備領域全面轉入城市軌道工程施工裝備領域。
為適應產品轉型需要,陳獻忠在先鋒工業園廠區內,投資5000萬元,建設了年產150列盾構施工電機車組生產線;新建了2棟標準廠房,添置生產線、生產設備和試驗檢測裝備;積極引進人才,從山西省原永濟新時速公司聘請了多位技術專家進行技術攻關;組建了營銷隊伍,奮力開拓盾構施工電機車市場。
如今,湘牽工業的盾構施工電機車已經與中國水利水電工程局、中國鐵建、中國交通集團、中國隧道局等大型央企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全面參與「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以及廣州、武漢、成都等地的隧道工程。2019年,湘牽工業銷售盾構施工電機車70多列,產值達1個多億。
作為一個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的民營企業家,在公司發展的同時,陳獻忠時刻不忘回報社會。
陳獻忠說:「作為一名省人大代表,我身上肩負的不僅僅是企業責任,更多的是社會責任。湘牽公司將繼續以發展礦山牽引機產品為己任,為湘潭的礦山裝備產業集群建設,為湘潭經濟的發展作出貢獻。」
湘潭是典型的工業城市,製造優勢十分明顯。陳獻忠認為,應該利用現有優勢,不斷壯大裝備製造產業,加強產學研合作,促進產業鏈發展,以製造業的發展帶動物流、商貿、旅遊等相關產業發展,促進經濟全面騰飛。
今年疫情期間,湘牽工業為保證下遊客戶供貨,在嚴抓防控措施落實的同時,保持了生產平穩運行,產能一直維持在90%以上。此外,在疫情暴發的第一時間,他還帶領公司火速響應,緊急安排物資供應部門採購口罩、消毒水、酒精等防疫用品,為抗疫一線的民警、參與火神山雷神山建設的建設者捐贈防護用品,緩解一線物資緊張。
「辦好企業,是回報社會的最好方式。」陳獻忠說,近年來,湘潭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營商環境明顯好轉,職能部門的服務意識也明顯增強。利用有利環境,打造企業文化,實現企業自身的發展,從而推動湘潭經濟的發展,是每個企業家的責任和本分,也是回報社會最直接的方式。
不僅如此,作為一名省人大代表,陳獻忠非常關心貧困學生的讀書問題,與雨湖區劉靈秀、袁毓鴻等12名貧困學生建立了幫扶關係,將資助他們完成中學到高中的學業。在全市「脫貧攻堅」行動中,他帶領公司員工踴躍捐款捐物,出資修繕鄉村公路,看望慰問孤寡老人,定期向貧困戶、五保戶發放生活物資等。
伴隨著企業成長,一路走來,陳獻忠回報桑梓、回報家鄉父老的心一直沒有改變過。
審核:吳新春 徐美
湘潭在線小編微信號(xtol01)曝光了!歡迎和小編做朋友
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