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民生之首,基礎教育的學位建設是當中的重中之重。與近年來全國不少地區生源下降、學校數量減少的趨勢完全不同,深圳的中小學招生人數連年增長,基礎教育規模已經和北京、上海、廣州等超大城市相當。
面對就學壓力逐年增加之勢,深圳一直重視學位建設,破解學位緊張的難題。在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重要歷史階段,去年 9 月,市委市政府發布《關於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到 2022 年義務教育階段新改擴建 146 所公辦學校,高中階段,新改擴建 30 所公辦普通高中。
其中,今年全市將新改擴建公辦中小學校 32 所,新增公辦中小學位 4.6 萬個以上,目前各項建設工程正在穩步推進當中。2020 年全市義務教育學位供需總體平衡,部分區域學位緊張。
" 十三五 " 期間 全市規劃建成學位較 " 十二五 " 增加 50% 以上
根據市政府民生實事和重點工作任務要求,本年度全市將新改擴建公辦中小學 32 所,新增公辦中小學位 4.6 萬個以上。截至目前,30 所新改擴建義務教育學校均在抓緊實施建設工程施工。
去年 12 月,福田區經過多方論證,創新推出學位供給 " 雙十工程 ",建設十所高科技預製學校和十所永久學校,以 " 雙十工程 " 帶動學位供給側改革,扭轉學位緊張局面,為優化教育資源供給作出新的探索。此外,福田還將突破學校建設層高限制、容積率限制等 " 卡脖子 " 審批條件,梳理了約 14 萬平方米的地塊,建設十所高規格永久校舍。
" 十三五 " 期間,南山區規劃新建、改擴建學校 30 所,合計增加學位 35730 個,截至目前已完成新建、改擴建學校 25 所(其中新建 17 所、擴建 8 所),已增加學位 31620 個。另外,通過深度挖掘學校可用空間,2019 年暑期擴班 160 餘個,額外增加學位 8500 個。
2016 至 2019 年,寶安區新改擴建 25 所學校新增 3.985 萬個公辦學位。與 " 十二五 " 同期新改擴建 14 所學校新增 1.7 萬個公辦學位相比,學位數翻了一倍有餘。2020 年,還將建成 6 所新學校,完工 3 所改擴建學校,新增公辦學位 12120 個。
今年 3 月,龍華區第二批(第二季度)重大民生、重點產業項目集中開工,其中涉及學校教育類項目 5 個,年內,龍華還將開工建設龍峰小學、華東師範大學附屬學校等 14 所學校,建成後預計新增學位 2.2 萬個。
超常規建高中增加公辦普高學位 9.7 萬個以上
至於高中學位建設,力度更是空前。根據《深圳市高中學校建設方案》(2020~2025 年),到 2025 年,深圳將新增公辦學位近 10 萬個。《方案》對未來高中學校建設作出了整體布局和安排,一次性篩選出來的 29 個地塊保障高中學校建設,意味著深圳加快高中學校建設、緩解高中學位緊張的 " 施工圖 " 已經明確。
其中,2020 年建成 3 所,2021 年建成 9 所,2022 年建成 18 所,2023 年建成 7 所,2024 至 2025 年,新建 12 所以上公辦普高。
到 2022 年,新增公辦普高學位 6 萬個以上,2023 至 2025 年,再新增公辦普高學位 3.7 萬個,通過以上兩個階段的建設,6 年共計新增公辦普高學位 9.7 萬個以上。
根據市建築工務署和各區報送的高中學校建設進展情況,2020 年計劃投入使用的三所高中(深圳中學泥崗校區、南科大附中、市藝術高中)可按計劃開學。其中,深圳中學泥崗校區正開展室內裝修和室外工程施工,已接近完成,預計 6 月份交付學校籌備開學,今年 9 月新校區啟用,深中招生人數將增加 1300 人左右,共招收約 2100 人;市藝術高中改造(市外國語學校龍華校區國際部改造暨龍華高級中學原址新辦深圳藝術高中)正開展施工;南科大附中已於 2019 年底基本建成,學校現正積極籌備今年秋季開學。
目前,有高中學校建設任務的福田、羅湖、寶安、龍崗、龍華、坪山、光明、大鵬新區、深汕合作區均對照市高中建設領導小組和總指揮部成立了本區高中建設領導小組和總指揮部,成立工作專班,落實本單位高中學校建設任務;其中,2021 年計劃建成的 9 所高中均已確定設計施工總承包單位並完成方案設計。9 所高中的施工單位均已進展開展施工臨設搭設、場地清表等施工準備工作。計劃 2022 年建成的 18 所高中(含光明、龍崗、坪山高中園)正抓緊推進方案設計、土地整備、規劃調整等前期工作,目前進展順利。
" 辦一所優一所 " 高起點高標準擴充優質學位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不僅僅滿足於學位數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提供更多優質學位。近年來,深圳教育部門持續在質量提升上下功夫,為實現新校 " 辦一所優一所 ",教育部門通過深化辦學內涵,提升建設標準,注重教師隊伍建設,努力做到高起點規劃建設和辦學,力求將每一所新學校直接進入優質行列。
近年來,深圳市集團化辦學開始步入快車道,多個教育集團相繼成立,成為深圳迅速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一項重要舉措。今年 9 月,福田區梅香學校開辦,並納入福田區實驗教育集團,成為集團的新成員。學校將共享集團所配套的優質資源,布局 " 未來人才 " 培養戰略,構造 " 雲教育 + 實踐場 " 的新型學校形態。
2017 年坪山行政區成立以來,強勢引進深圳中學、深圳高級中學、深圳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落地坪山辦學;9 所新建、擴建學校投入使用,新增義務教育優質公辦學位 2 萬餘個。全面開發實施 " 品質系列課程 ",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實現 " 辦一所、優一所 "。
光明作為全市最年輕的行政區,去年 3 月,光明區教育局正式掛牌,同年就重磅發布《光明區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 年)》,為未來三年光明教育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描繪藍圖、確定路徑、提供保障。通過深挖內部潛力和積極引入名校合作辦學並舉,教育質量持續提升,教師隊伍建設取得卓越成效,特色教育成果顯著,教育改革走出了新路徑。
今年 9 月迎新的南科大附中,學校在籌建之初,就提出了傳承南方科技大學的創新精神,辦一所有別於傳統名校的未來學校。學校將充分依託國家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校——南方科技大學的優質教育資源,多層次、高標準、高質量地與南科大進行精準有效的教育銜接,探索高中與高校貫通式 " 人才培養模式 ",著力於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優秀高中學生。
【來源:深圳特區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